气象武器作战运用,在战争史上早已有之。它通过利用气象条件和技术制造自然灾害,改造气象环境,以达成军事目的。气象条件与技术运用,堪称是“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又能使灾难降临。长期以来,世界一些军事强国气象武器的研究发展步伐从未停滞,而是紧锣密鼓始终保持进行时,其负面作用与影响愈来愈引起世人注目和担忧。
能量巨大且隐匿性极强
据史料记载,有计划地将气象武器技术用于战争或生态环境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已有先例。长期以来,不少军事强国竞相进行了一系列气象武器技术项目的研究实验,像美国“阿耳戈斯计划”制造地震和“烈风”制造飓风计划,以及利用激光制造雷击闪电的“天火计划”或实施人工降雨、改变暴风雨方向的“暴风雨计划”等,可谓名目不少。在越战期间,美军曾利用当时东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盛行、季节多雨等气象条件,秘密进行人工降雨,造成了局部地区洪水泛滥、桥断坝毀、道路泥泞难行,严重破坏了敌方战时运输线,有效地掌控了战争主动权。
群雄逐鹿抢占未来制高点
目前,一些军事强国在人工气象高技术研究领域中,为抢占未来战争气象作战的制高点已展开了新一轮激烈竞技。美军《天气——战斗力的倍增器:2025年拥有天气武器》报告中,明确将气象分析与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之一,预计作战能力在一个中等范围(小于200平方公里)内实现战场天气可控。此外,一些国家还相继推出“温压炸弹”“太阳武器” “热压气雾武器”“增云式武器”等,大有群雄逐鹿之势。
从目前世界气象武器技术发展趋势看:在温压方面形成了以温压炸弹、寒冷武器、高温武器、热压气雾武器为首的“四火龙”;在雷电类方面形成了以人工控制雷电、太阳武器、神秘闪电武器为主的“三只虎”;在云雾方面形成了以云雾炮弹、人工消云、消雾武器为优的“三剑客”;在环境方面形成了以人工海幕武器、人造洪瀑、人造干旱、人工引导台风、人造臭氧空洞的“五大金刚”;在防护方面形成了以气象伪装、气象清障、气象侵袭、气象干扰为盾的“四猛禽”;在海洋方面形成了以化学雨武器、海啸风暴武器、巨浪武器、泛滥武器为能的“四黑煞”等等。正如外军专家所论,目前世界气象武器的发展已呈现出系统化、多元化、隐匿化、精确化等新特点。这些武器来无影、去无踪、威力大,一旦发展失衡与应用,将可能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
有效控制才是正确选择
早在2010年初,国际公约就明确要求:“禁止作战双方使用气象武器”,号召遵循人类生存法则,在严格遵守国际公约框架下,从造福人类的角度出发,将控制气象的技术应用于人类社会的防灾、减灾事业上来。但事实表明,却是事与愿违,人类欲真正实现和平利用气象技术还任重道远。
据悉,外军地震专家近来评析指出,经对近年一些区域发生的多起大地震分析,其“震源”几乎惊人的雷同,不排除是某种疑似“大力推动”的地震武器所致。可见,目前形势看,虽然一些军事强国均有能力控制核生化等关键技术发展,但在气象武器发展上仍是我行我素,争先恐后。所以,人们完全有理由始终对气象技术这柄生态环境“双刃剑”的研究及其铸造者的用意保持高度关注与警惕。(黄世海)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