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原编者按:
不久前,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中国即将崩溃》(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引发全球舆论激辩,国内多个重量级媒体也参与期间。文章反响之大,跟沈大伟的身份有关,他是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学者。
今年年初,中国外交学院在北京发布《美国知华派评估报告》,报告从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三个维度对美国的“中国通”进行排名,名列榜首的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大卫•兰普顿,沈大伟排第二,而声望甚高的李侃如则位列第十。
自费正清之后,美国的“中国通”逐渐形成一个受到瞩目的精英群体,他们人数少,影响力却极大,甚至能左右美国对华政策以及美民众对中国的看法。
当下,中美关系日趋紧张,两国战略互疑有增无减。现依据外交学院的报告,详细介绍美国十大“中国通”及其对华观点,读者可借此一窥两国认知分歧及关系走向。
第一名:大卫•兰普顿(David Lampton)
兰普顿对中国产生兴趣,是从越战开始的,此后40余年一直与中国打交道。
兰普顿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院中国项目主任,他被视为继费正清之后、美国第二代的中国问题专家领袖。
兰普顿曾担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长达9年。政学两界的丰富阅历铸就了这个一号“中国通”。
近期言论
今年5月6日,在世界中国学论坛首届美国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兰普顿表达对中美关系的担忧:
自从2010年左右开始,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美中关系的临界点正在接近。
尽管美中关系的根基还没有坍塌,但是美国政策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倾向于把中国看成是美国在全球主导权的一个威胁。
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精英派别与民众也把美国看作是阻止中国获得应有国际地位的一个障碍,而且没有对北京维护国内的稳定提供帮助。
美中关系整体上正在朝着一个不可取的方向发展。
代表作:
《追踪领导人:统治中国 - 从邓小平到习近平》(2014年)
《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2008年)
《同床异梦》(2002年)
第二名:沈大伟 (Shambaugh)
今年3月份,沈大伟在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中国即将崩溃》 (《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瞬间成为国内外争论的焦点。今年61年的沈大伟目前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授。
1979年,沈大伟作为第一批美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到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学习汉语。他的伯母和妻子都是研究中国美术史的专家,自己也长期居住在北京。
近期言论
今年4月份,沈大伟发表文章展望习近平10月份访美,他认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今年10月前往华盛顿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无疑是件好事。
美国人喜欢行动胜于语言。也因此,美国政府至今尚未正式认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最好已准备好就具体实质性合作进行讨论,而非试图就这一概念达成一致。
很多中国人(错误地)认为美国试图控制中国,颠覆中国政府。同时,很多美国人也认为中国正试图将美国赶出亚洲,主导这一区域进而挑战美国在世界的地位。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习奥在白宫会谈时,想必会好好花时间讨论这一问题。
两国领导人间的秋季峰会将为拓展两个大国的共同利益提供诸多良机,希望两国都能把握住这一大好机会。
代表作:
《中国走向世界:部分影响力》(2013年)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2011年)
《中国走向全球:不完全大国》(2010年)
第三名:金骏远 (Avery Goldstein)
金骏远生于1954,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宾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安全研究和中国政治。
近期言论
2014年,金骏远接受采访时说:
“五角大楼和中南海、白宫和中南海之间的热线并不一直可靠。底层的直接沟通非常重要,这往往依赖于在中美的军官之间建立联系。这也是军队合作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今天中国要和平崛起,比6年前更加困难。”
他还提醒中国领导层:“这届领导层是最后一批有机会尝试成功改革的了。如果没有取得进展,下一届领导层,第六代,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也没有决定改革方式的自由——改革的过程将被此起彼伏的事件推着走,而不是被领导层的决定推着走。”
代表作:
《中国大战略与国际安全》(2008年)
第四名:陆伯彬(Robert S. Ross)
陆伯彬是波士顿大学政治学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1984年,陆伯彬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近期言论
当奥巴马政府高调提出重返亚太战略时,陆伯彬批评说:
“在亚太地区部署更多军事力量,这些都是对中国崛起的过度反应。实施的结果适得其反,将会使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化。”
陆伯彬建议美国“要更加尊重中国合理的安全利益,避免‘亚太再平衡’战略加深中国的不安全感。”
代表作:
《中国的安全政策:结构、实力和政治》(2009年)
《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在谈判中合作》(1998年)
第五名:谢淑丽 (Susan L. Shirk)
谢淑丽是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国务卿助理,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和全球冲突与合作中心主任。
1971年,谢淑丽以美国留学生的身份于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她是最早访问中国的美国学生之一 。1974年,她在麻省理工学院获政治学博士学位。
近期言论
2012年,接受BBC采访时,谢淑丽如此谈了她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现在中美关系的基石是经济相互依存。双方政治制度的不同,仍然是双方互信的障碍。中国总认为美国政府要变更中国的政权,即使美国并没有这种对华政策。同时,美国也不信任中国共产党。
到目前为止,中国如何做出决策,没有透明性,难以预测。双方的政治制度成了双边关系的障碍,而经济相互依存成为双方关系的粘合剂,也防止中美关系的恶化。
双方的领导人和人民都认识到,中美之间发生战争是难以想象的,所有人都努力避免这种可怕的局面出现。
代表作:
《脆弱的强权:在中国崛起的背后》(2007年)
第六名:罗伯特•萨特(Robert Sutter)
罗伯特•萨特现任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事务教授。他曾任美国国务院情报和研究局中国科主任。
近期言论
2010年,罗伯特•萨特接受《时代周报》采访,他认为:“美国当然不希望被排除在亚太国家合作的范围之外,但也没有必要成为成员,参加每一个亚太地区的事务。过去20多年,中国在亚太地区崛起,尽管如此,美国在亚太地区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代表作:
《中国对外关系:冷战结束以来权力和政策》(2010年)
《美国在亚洲》(2008年)
第七名:李成(Cheng Li)
李成曾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1985年赴美留学,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2014年,李成出任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部主任,为布鲁斯学会首位华裔主任。
李成长期致力于中国政治研究,尤其擅长中国政治精英的代际研究,被海内外学术界公认为该领域的权威。
近期言论
2014年,李成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表示:
美国的亚太外交政策是在过去十几年当中逐渐建立的,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定型。
美国对亚太事务的关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美国意识到亚太经济和安全的重要性。在未来20年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世界最大的五个新兴国家中,有四个在亚洲(印度、中国、日本、印尼)。另一方面,亚洲地区又是容易爆发危险和冲突的地方,从朝鲜半岛、东海、南海,到印度、巴基斯坦、泰国,乃至伊朗、伊拉克等。基于这两个因素,美国重视亚洲是应该的。
但其重视的目的是不是在遏制中国,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由于目前美国支持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很多人认为美国在遏制中国。我认为,应当把防范和遏制区分开来,美国是在防范中国。
如果讲到真正的遏制,首先中国不是那么容易遏制的,而且美国目前跟中国经济的互动和互利、对中国留学生教育的开放、与中国领导人的频繁交往、奥巴马政府在军事上减少开支等举措,都不是遏制的举动。
代表作:
《中产中国》(2009年)
第八名:傅泰林(M. Taylor Fravel)
傅泰林是前十位“中国通”中唯一的“70后”,美国第四代中国问题专家代表人物,知名的南海问题专家。
2004年傅泰林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
近期言论
2012年,傅泰林接受采访,谈了他对南海争端的看法:
中国保卫其对南海诸岛主权和附属海洋权利的决心非常坚定,特别是随着南海的战略价值与经济潜力进一步明朗化,中国在原则问题上进行让步和妥协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随着与有关各方互动的进一步增多,中国处理相关问题的手段可能会更加灵活。
在“重返亚洲”基调的指引下,今年以来美国表现出了对于南海问题的额外兴趣;而这是否会对该地区的局势带来新的变数,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代表作:
《走向和平的长征: 解读中国如何处理领土争端》(2007年)
第九名:季北慈 (Bates Gill)
季北慈曾在布鲁金斯学会担当研究国外政策的高级研究员,2007年开始担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现在是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
季北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与亚洲和中国有关的国际和地区安全领域,包括军控、军事技术发展等。
近期言论
2014年,季北慈接受采访时称:
我认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有用且有必要的。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存有忧虑,对此中国指出自己的崛起将是“软着陆”,将避免历史上大国崛起困境,也将走出一条新型的崛起之路,这是好的想法。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两国或许不会是最亲密的盟友,但这并不妨碍两国一起努力,建立联系、消除猜疑、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尽管会有问题存在,但持续、良好的关系总是被最根本的因素所支撑的,而这些根本因素是随着时间积累而建立起来的。这也是我们发展与中国关系的目标。
代表作:
《崛起之星:中国的新安全外交》(2007年)
第十名:李侃如(Kenneth G •Lieberthal )
李侃如今年已经72岁了。
1983至今,李侃如担任密歇根大学当政治学教授,曾任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是卓有成就的中国问题专家。
2012年,李侃如和北大学者王缉思共同发表报告《中国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引起两国学术界和媒体关注。
近期言论
在《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一书中,李侃如这样写道:美国领导者对中国国内政治体制理解得不够,因此经常不能准确判断哪些结果反映的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战略决策,哪些反映的是政治体制本身的运作机制,是那些领导人无法控制的(有时甚至是有悖于他们愿望的)。当中国方面把国内能力所限作为其不能如期履行承诺的原因时,美国也倾向于质疑中国方面的解释,认为这些解释都是为自己辩解的、不诚恳的。
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能力的增强,亚洲所有国家都不可避免地会调整外交政策。中国的言行让亚洲其他国家对未来美国继续在本地区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信心逐渐减少,从而引发严重关切。
总之,中国在迅速崛起的同时,美国陷入了严重困境,这一事实使美国对中国的观点、行动及其公诸于世的愿望变得非常敏感,进而以不同的方式导致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不信任。
代表作:
《中国的能源探索及对美国政策的意义》(2006年)
《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2004年)
结语
据外交学院的报告显示,美国的“中国通”群体主要来自智库(占38.61%)和高校(占45.57%)和,此外也有少部分在政府和军方任职。由于美国政治中的“旋转门”机制,这批人得以在学界和政界灵活转换身份,影响美国对华政策。
纵观这十位“中国通”的近期代表言论,可以发现,他们一方面意识到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且构成对美国全球地位的挑战,但另一方面也敏锐地觉察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内视”为主的大国,其中尚未完成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转型是制约中国对外战略的决定性因素。
在南海问题上,这个群体的判断显示出差异。如头号“中国通”兰普顿便指责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缺乏诚意,“中国在玩文字游戏”;而陆伯彬则建议美国“更加尊重中国合理的安全利益”。如今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日趋强硬,侧面折射出“中国通”群体态度的微妙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美关系进入新一轮敏感期,“中国通”频频发声,对中美关系的前景发出预警,提醒中美避免掉进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
附: 1.美国“知华派”前二十位排名:
2.评估报告衡量“知华派”排名的指标体系: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