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在《苦难辉煌》将中日俄,以至德国的历史联系起来了,这是很有益的探索。其实细节还可以更丰富的。这几个落魄的国家都在寻找各自的出路,并互相伤害,让历史的天空充满了玄妙的色彩。
中国和日本被西方列强打开大门之后,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走入海洋。中日两国的代表分别是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他们引领各自国家的改革。海军是个费钱的行业,这对遭受财政危机的清政府来说是特别大的负担。而且海军需要持续投入,一旦中断,就可能让先前的努力付诸东流。慈禧太后过个生日,就让北洋海军岌岌可危。日本只节省出一艘吉野舰,就让攻守之势逆转。感觉很滑稽,却又那般残酷。甲午战败让清政府彻底滑向了毁灭的深渊,后遗症还持续存在,使得中国在旧时代一直无法翻身。
赢得胜利的日本又将何去何从呢?只是将侵略的触角无限延伸而已。打败中国后,彻底降服了朝鲜半岛。接着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了老大帝国俄国,在一战中又让深陷欧战的德国苦不堪言。终于,日本在华盛顿会议中为自己赢得了扩大海军的权利。全世界都在进行军备竞赛,这场军备竞赛也是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
德国在1871年统一之后,继续执行俾斯麦的大陆结盟政策,拒绝走向海洋,德国由此构建了非常复杂的外交体系,德国一步步走向复兴。威廉二世继位之后,开始实施世界政策,德国与英国进行争霸活动,英德两国进行了规模庞大的海军军备竞赛。这一战略僵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军备竞赛对两国的消耗都非常之大,因而萨拉热窝事件这一在欧洲历史上并不罕见的事件,却成为规模庞大战争的导火索。德国不想再坚持了,只想用战争结束这种对峙。先前的投资过于巨大,任何一方都不能轻易妥协,这就让双方无以为继的战争继续下去,直到一方突然死亡为止。
战后被严格限制军事活动的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成功复活。军事开支的缩减是一大利好,再加上赔款的大规模缩减,德国经济在计划意味很浓的方案中逐渐复苏。严重的经济危机让英法两国束手缚脚,企图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法西斯的野心,以此为自己赢得时间。就这样德国在英法绥靖政策的有利国际环境下一步步做大。
但新时期的国际格局说明,要想成为世界性的帝国,必须要有世界级的海军。希特勒也明白这点,所以他最终放弃了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用进攻俄国的巴巴罗莎计划取而代之。希特勒有着比拿破仑更好的机会,可以实施限制英国的大陆封锁计划,但希特勒显然低估了苏联的实力。《大元帅斯大林》中披露了这样一个计划,为了麻痹斯大林,希特勒主张由德、苏、意、日签署四国联盟,划定势力范围,成为全新的邪恶轴心。当时苏联当局是犹豫的,但希特勒欲望太大,扼杀了这一联盟,希特勒尝到了斯大林的绝地反击。
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有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但论据并不充分。苏联的历史却是此论点的最好证明。苏联当时的国际环境和经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的清王朝是类似的。清王朝由此开始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以甲午海战的失败而告终。苏联在斯大林的带领下经历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依靠强大的钢铁洪流,以硬实力碾压了武装到牙齿的德国法西斯。号称日本精锐的关东军在苏联红军面前更是不堪一击,由此社会主义赢得了巨大的声誉。现代化的苏联赢得了现代化的战争。但要想成为世界性的强国,在有了世界规模的海军之后,还要有世界规模的核武器,以及其他尖端的武器装备,门槛大大提高了。这是社会主义的苏联无法承受的,这套模式只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顶端的美国才能做到。苏联没有这个经济基础,所以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却成为苏联领导层的桎梏,苏联的领导层而不是人民抛弃了社会主义。苏联是能够自救的,要缩减海军、空军、火箭军,而不是陆军。结果相反,苏联最终走向了历史的故纸堆。
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也是偶然中的必然。日本靠海军起家,又在最困难的时期咬牙扩大海军的规模,这必然决定了日本的海军不能无所作为,只能与美国海军殊死搏斗。但现代历史告诉我们,海军的博弈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斗争。英国纵横天下,就是靠海军的强盛不衰。后来,美国接过了接力棒,美国海军成为另一个王者,这是日本无法撼动的。相对而言老派的日本陆军的实力与西方强国的差距就比较大,这也是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依据,苏联挡住了德国而不是中国挡住了日本是二战的关键点。
从古至今控制交通要道都是大国的主要目标。从汉武帝开始,中国逐渐控制了丝绸之路,这成为中国腾飞的基础。唐朝之后,中国失去了陆权,中国开始衰落。宋朝用海上丝绸之路延续了经济的繁荣,但那时不是海洋时代,宋朝也只能仰人鼻息。当郑和的舰队淹没在历史的波涛中后,中国也与海洋时代失之交臂。抓住机遇的西方迎头赶上,荷兰、英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的霸主。后来进行的霸权斗争最后都会来到海洋,海洋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驰骋,没有健康的经济,不适合全力发展海军。对于落后国家来说,先从陆军开始是个好的做法,苏联、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是这方面的榜样。建立了陆权,有了相应的工业基础怎么办呢?这就到了和利益集团以及世界霸主代理人做斗争的时代,但在这一时期后发的国家鲜有成功的案例,或许这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真理吧。苏联已经远去,哪个国家会成为它开创事业的继承者呢?让历史给我们答案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