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当中没有任何指标比指数更广泛直接地反映和影响市场整体的了。几乎所有的投资操,只要打开行情系统,没有不看各种指数走势的。指数的走势影响着投资者的判断,影响者投资者的心理,进而直接影响着交易决策,同时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又影响和反映到指数当中来。无论机构还是个人,没有谁可以说他根本不看指数走势的。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机构和投资者觉得指数莫名奇妙严重失真?为何绝大部分机构年年预测指数,年年错误?为什么会出现当今市场经常有的指数大跌个股普涨,指数大涨个股普跌的情况?为什么如中国石油601857这样的少数权重个股只要拉升,大盘狂涨,权重下跌大盘狂跌?。为什么说,许许多多的机构和个人将投资收益幅度和大盘涨幅做比较来衡量其投资水平高低,是对市场的无知?我们明白了现在所使用的指数不能真实反映整体市场的交易价格变化,也就知道了为什么无数投资者在市场中受到指数误导。谁能否认目前的市场中,只要控制了少数权重股票,就可以完全左右市场走势,进而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控制了广大投资者的判断,预期,心理和交易决策?
在中国很快将要推出股指期货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深入去研究股票指数。在我看来,中国这么多年采用的指数,无论是上证指数还是深证指数,或者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他们都不是一个真实准确反映市场价格变化的指数,其计算方法有着严重的不科学性。连老牌的香港恒升指数和美国道琼斯指数都有着错误得很低级的不科学性。可以说荒谬的证券指数欺骗了整个世界的投资者。
我们来看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动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交易日开盘前修正指数:
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4、指数的发布
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
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内、国际广泛发布。
核心的错误产生在哪里呢?我们可以看到,指数的不科学性,就在于它的计算方法。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所有上证指数,都是按照这样一个公式产生的,只是选取的股票样本有所不同。上证指数是以总市值的变化来计算的,而总市值变化情况由两个要素决定一个是市场价格,一个是发行股票总数。所以我们用了这么多年的指数所反映出来的既不是整体市场价格变化,也不是总市值的变化。因为它没有真实反映市场参与,也没有考虑股票发行数量的不断改变。
我认为科学的指数指数应该反映整体市场的价格变化,同时反映市场的真实交易参与。于是我们首先要明白这样两个前提:一,指数是用来反映市场整体价格走势的,这是根本。二。市场交易价格是由直接参与的买卖双方以成交资金和成交数量决定。关键的两个词:价格变化和交易参与。明白了这样的前提,我想就很容易,看出上证指数的不科学性在哪里了。道理很简单,因为不可能所有股票在一天或者一小时一分钟都100%出来交易。事实上每天的换手在一只股票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很大部分筹码没有参与交易。同时每一分钟在同一只股票中所交易的数量和价格也是不同的,有时成交数量很大,有时却少得可怜。而股票的价格,是由即时参与交易的资金和筹码决定的。如果是用总市值来确定,那么实际上没有发生交易行为的股票它们对指数产生了不应有的却是巨大的影响,也就不是整体市场真实价格水平变化的反映。
在股指期货很快推出的时候,如果一个指数的计算方法都有严重的不科学问题,你能说我们的市场是公平的市场,是健康的市场吗?不能。
所以指数的计算公式应该是,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平均价格/基日采样股的平均价格)×100
平均价格=∑(成交总金额/成交股票总数)
指数是一分钟公布一个数值,那么平均价格应该是这一分钟之内的成交总金额除以成交股票总数
这样计算指数的好处是完全排除了没有参与交易的股票筹码对价格的影响,最真实的反映了当前所有参与市场交易的价格,一段时间形成的曲线也就真实反映交易价格变化走势。采取这样的计算方法就排除了通过操控权重而对指数产生的四两拨千斤的可能,要操控市场走势必须货真价实的拿出那么多资金或者股票来交易,这在股指期货推出的情况下,防止用少量资金左右市场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让所有的投资者更清楚的看到市场运行的真实状态。
我们看恒生指数和美国道琼斯指数的情况:
恒生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33家上市股票为成份股样本,以其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价幅趋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于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开发布,基期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数定为1000。
恒生指数的成份股具有广泛的市场代表性,其总市值占香港联合交易所市场资本额总和的90%左右。为了进一步反映市场中各类股票的价格走势,恒生指数于1985年开始公布四个分类指数,把33种成份股分别纳入工商业、金融、地产和公共事业四个分类指数中。恒生指数成份股的选取原则如下。
(1)按股票市值大小选择,必须属于占联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总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过去12个月的平均值)。
(2)按成交额大小选择,必须属于占联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额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额乃指过去24个月的成交总额)。
(3)必须在联交所上市满24个月以上。
根据以上标准初选出合格股票后、再按以下准则最终选定样本股:
(1)公司市值及成交额之排名。
(2)四个分类指数在恒生指数内各占的比重需大体反映市场情况。
(3)公司在香港有庞大业务。
(4)公司的财政状况。
恒生指数计算公式是:
现时指数 = (现时成份股的总市值)/(上日收市时成份股的总市值)*上日收市指数
国企指数,又称H股指数,全称是恒升中国企业指数。也是由香港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的。该指数以所有在联交所上市的中国H股公司股票为成份股计算得出加权平均股价指数。国企指数下1994年8月8日首次公布,以上市H股公司数目达到10家的日期,即1994年7月8日为基数日.当日收市指数定为1000点。
道。琼斯指数:
股票价格平均数=入选股票的价格之和/入选股票的数量
道?琼斯指数,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分别是:
①以30家著名的工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
②以20家著名的交通运输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运输业股价平均指数;
③以6家著名的公用事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公用事业股价平均指数;
④以上述三种股价平均指数所涉及的56家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股价综合平均指数。
在四种道?琼斯股价指数中,以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最为著名,它被大众传媒广泛地报道,并作为道?琼斯指数的代表加以引用。道?琼斯指数由美国报业集团——道?琼斯公司负责编制并发布,登载在其属下的《华尔街日报》上。历史上第一次公布道?琼斯指数是在1884年7月3日,当时的指数样本包括11种股票,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华尔街日报》首任编辑查尔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l851-1902年)编制。1928年10月1日起其样本股增加到30种并保持至今,但作为样本股的公司已经历过多次调整。道。琼斯指数是算术平均股价指数。
我们可以看出,香港恒升指数有着和我们上证指数同样的弊病,即没有参与交易的股票,因为参与总市值的计算而对指数产生的巨大的失真影响。而道。琼斯指数这样的简单即时价格加权平均更是有着低级愚蠢的不科学性,它无法反映交易数量也就是市场所有交易参与对市场价格和运行的影响。计算道指时选择的股票数量是不变的,选择价格是即时的,如以每分钟最后一个交易价格算。但是,在同一时刻,不同股票成交的数量是不同的,就是同一只股票,在一分中内前后成交几笔的数量和价格也是不同的。另外道。琼斯指数的滑稽在于它的样本只有寥寥的几十只股票,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在世界金融舞台上被广泛引用对市场影响巨大的两个指数,美国道。琼斯指数和香港恒升指数,在真实反映市场交易参与的数量和价格上,一个完全不考虑市场参与程度也就是交易数量,一个和我们的上证指数一样,把没有交易参与的股票都统统算了进去。两个极端,都不能真实的反映市场交易价格和交易参与数量,当然也就是不科学的,失真的,荒谬的。
总交易金额除以总交易数量等于交易平均价格,这么浅显正确的道理有谁不能理解吗?我相信没有!
美国,香港的金融家们都是弱智吗?当然不是。牛顿曾说“我能将地球赤道的周长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可是我不知道一群疯子到底会把股指拖到哪里去!”。爱因斯坦也有过类似无奈的感叹。很显然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的智商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他们之所以无法预测市场根本的原因就是投资是一门艺术,一门斗智斗勇的艺术,和市场斗和自己斗!既然游戏指标都不是运用科学的模式产生的,那么科学家们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又怎么能够战胜市场,战胜一群奸诈的金融家呢?或许金融家们暗自切喜,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市场上的投资者绝大部分不会看透其中的玄妙,越是不科学而具有普遍接受性的东西也就越容易迷惑大众,也就越有利于他们在市场中翻云覆雨,取得他们的利益。我敢断言,资本主义国家或者地区的证券指数的不科学性决非是一个错误,而是一个阴谋。
至于我们的市场,指数失真的情况其严重程度,我想经过这两年从大熊市到大牛市,投资者都有切身的感受。就连一些证券公司和财经专家都经常在电视上感叹,不知道到底该看什么才能清楚的判断这个市场的真实状况了。我想就算股指期货不推出,我们都应彻底改正指数计算方法,何况如果股指期货推出,这对于稳定健康的发展资本市场,让投资者投资决策更科学,进而保护投资利益是有非常之必要的。[em10]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