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掠夺是资本输出的最高阶段——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最新时代表现(提纲)
半二十八画生
一、总的思路
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现实出发,以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为指导,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走到了不但无法解决“垄断同与之并存的自由竞争的矛盾”,而且日益依靠“金融资本的庞大 ‘业务 ’(以及巨额利润)”从传统资本输出到金融掠夺的发展来挽救失败的命运,加剧了“同自由市场上 ‘诚实的 ’买卖的矛盾”,“资本主义的一般特性,就是资本的占有同资本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分离,货币资本同工业资本或者说生产资本相分离,全靠货币资本的收入为生的食利者同企业家及一切直接参与运用资本的人相分离”,“金融资本的统治,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时候,这种分离达到了极大的程度。金融资本对其它一切形式的资本的优势,意味着食利者和金融寡头占统治地位,意味着少数拥有金融‘实力’的国家处于和其余一切国家不同的特殊地位”, “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性开始转化成自己的对立面”,帝国主义所特有的“寄生性和腐朽”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垂死的资本主义”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二、金融掠夺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征
1、列宁指出,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至于这一过程进行到了怎样的程度,可以根据发行各种有价证券的统计材料来判断。
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特点,除“根据发行各种有价证券的统计材料”外,考虑应增加贷币汇率方面的统计材料,以及整个资本市场的统计资料。
2、列宁指出,作为金融资本主要业务之一的有价证券发行业,赢利极大,对于金融寡头的发展和巩固起着重大的作用。
在工业高涨时期,金融资本获得巨额利润,而在衰落时期,小企业和不稳固的企业纷纷倒闭,大银行就“参与”贱价收买这些企业,或者“参与”有利可图的“整理”和“改组”。
拿发展得很快的大城市近郊的土地来做投机生意,也是金融资本的一种特别盈利的业务。
欧洲的教授和善良的资产者一向装腔作势地对之表示痛心疾首的“美国风气”,在金融资本时代简直成了各国各大城市流行的风气。
垄断既然已经形成,而且操纵着几十亿资本,它就绝对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而不管政治制度或其它任何“细节”如何。
金融资本这四方面的主要业务,仍然存在,拟对其新的变化略作分析。
3、对上述两点的历史过程进行曲具体分析,然后拟选取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阿根廷金融危机为典型的拉美新自由主义经济圈经济繁荣破灭、亚洲金融风暴等标志性事件,较为具体地分析金融掠夺的过程。论证从传统资本输出发展为金融掠夺及其掠夺权的分配争夺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特征。
三、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论的批驳
4、列宁指出,在金融资本时代,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垄断组织是交织在一起的,实际上这两种垄断组织都不过是最大的垄断者之间为瓜分世界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斗争中的一些环节而已。
拟对当代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垄断组织的交织状况进行较具体的分析,论证列宁这一观点仍然有效,从而为驳斥当前盛行的所谓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论奠定基础。
5、列宁指出,似乎金融资本的统治是在削弱世界经济内部的不平衡和矛盾,其实金融资本的统治是在加剧这种不平衡和矛盾。
金融资本和托拉斯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世界经济各个部分在发展速度上的差异。
拟对当代“世界经济内部的不平衡和矛盾”和“世界经济各个部分在发展速度上的差异”与金融资本的关系进行曲较具体分析,论证列宁的观点仍然有效,从而继续驳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论。
6、列宁指出,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某些工业部门,某些资产阶级阶层,某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整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种发展不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这种不平衡还特别表现在某些资本最雄厚的国家(英国)的腐朽上面。
拟对当代资本主义所谓“60年繁荣”进行较具体分析,从二战后美元金融霸主位逐步确立,到三次能源危机,再到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的数次疯狂金融掠夺,对原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瓜分即将完毕之际,金融掠夺走到尽头,次贷危机以来暴露出美国经济衰退,美元金融霸主地位即将坍塌,论证列宁“这种发展不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这种不平衡还特别表现在某些资本最雄厚的国家(英国)的腐朽上面”观点仍然有效,驳斥资本主义垂而不死论。
四、对瓜分世界的分析
7、列宁指出,输出资本的国家已经把世界瓜分了,那是就瓜分一词的转义而言的。但是,金融资本还导致对世界的直接的瓜分。
拟对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后,出现的输出资本的新形势进行较具体分析,即瓜分一词进一步转义为金融掠夺权的分配和争夺。并分析当前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即可能成为瓜分对象的问题进行分析。还将对这种瓜分完成后,再次出现金融资本对世界的“直接的瓜分”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五、结论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就是货币资本大量聚集于少数国家。这就是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寄生性的实质。
从传统资本输出发展到金融掠夺,说明帝国主义的腐朽、寄生性已达到垂死前最后一跳的程度。
————————————————————
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摘要
这个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现象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呢?
就是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而这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历史阶段即帝国主义所特有的。正如本书所证明的,资本主义现在已经划分出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其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1/10,即使按最“慷慨”和最夸大的计算,也不到1/5),它们专靠“剪息票”来掠夺全世界。根据战前的价格和战前资产阶级的统计,资本输出的收入每年有80-100亿法郎。现在当然更多得多了。
译成普通人的语言,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商品生产虽然依旧“占统治地位”,依旧被看作全部经济的基础,但实际上已经被破坏了,大部分利润被那些干金融勾当的“天才”拿去了。这种金融勾当和欺骗行为的基础是生产的社会化,人类历尽艰辛所达到的生产社会化这一巨大进步,却造福于......投机者。
银行大王好象是在担心国家垄断会不会从意料不到的地方悄悄地钻到他们身旁。不过,这种担心当然没有超出可以说是一个办事处的两个科长之间的竞争。因为储金局的几十亿资本,实际上归根到底是由同一些银行资本巨头们支配的,
银行业发展的最新成就还是垄断。
这样,一方面是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日益融合,或者用尼·伊·布哈林的很恰当的说法,日益长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是银行发展成为具有真正“包罗一切的性质”的机构。
总之,20世纪是从旧资本主义到新资本主义,从一般资本统治到金融资本统治的转折点。
生产的集中;从集中生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日益融合或者说长合在一起,----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
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并且享有实际垄断权的金融资本,由于创办企业、发行有价证券、办理公债等等而获得大量的、愈来愈多的利润,巩固了金融寡头的统治,替垄断者向整个社会征收贡赋。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从小规模的高利贷资本开始,而以大规模的高利贷资本结束。
难怪这位不得不作出结论说:“法兰西共和国是金融君主国”;“金融寡头统治一切,既控制着报刊,又控制着政府”。
作为金融资本主要业务之一的有价证券发行业,赢利极大,对于金融寡头的发展和巩固起着重大的作用。
在工业高涨时期,金融资本获得巨额利润,而在衰落时期,小企业和不稳固的企业纷纷倒闭,大银行就“参与”贱价收买这些企业,或者“参与”有利可图的“整理”和“改组”。
拿发展得很快的大城市近郊的土地来做投机生意,也是金融资本的一种特别盈利的业务。
欧洲的教授和善良的资产者一向装腔作势地对之表示痛心疾首的“美国风气”,在金融资本时代简直成了各国各大城市流行的风气。
垄断既然已经形成,而且操纵着几十亿资本,它就绝对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而不管政治制度或其它任何“细节”如何。
资本主义的一般特性,就是资本的占有同资本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分离,货币资本同工业资本或者说生产资本相分离,全靠货币资本的收入为生的食利者同企业家及一切直接参与运用资本的人相分离。帝国主义,或者说金融资本的统治,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时候,这种分离达到了极大的程度。金融资本对其它一切形式的资本的优势,意味着食利者和金融寡头占统治地位,意味着少数拥有金融“实力”的国家处于和其余一切国家不同的特殊地位。至于这一过程进行到了怎样的程度,可以根据发行各种有价证券的统计材料来判断。
这4个国家一共有4790亿法郎,约占全世界金融资本的80%。世界上其它各国,差不多都是这样或那样地成为这4个国家、这4个国际银行家、这4个世界金融资本的“台柱”的债务人和进贡者了。
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是在20世纪初期才大大发展起来的。
输出资本的国家已经把世界瓜分了,那是就瓜分一词的转义而言的。但是,金融资本还导致对世界的直接的瓜分。
在金融资本时代,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垄断组织是交织在一起的,实际上这两种垄断组织都不过是最大的垄断者之间为瓜分世界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斗争中的一些环节而已。
资本家瓜分世界,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心肠特别狠毒,而是因为集中已经达到这样的阶段,使他们不得不走上这条获取利润的道路;而且他们是“按资本”、“按实力”来瓜分世界的,在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制度下也不可能有其它的瓜分方法。实力则是随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而变化的;要了解当前发生的事情,就必须知道哪些问题要由实力的变化来解决,至于这些变化是 “纯粹”经济的变化,还是非经济的(例如军事的)变化,却是次要的问题,丝毫不能改变对于资本主义最新时代的基本观点。拿资本家同盟互相进行斗争和订立契约的形式(今天是和平的,明天是非和平的,后天又是非和平的)问题来偷换斗争和协议的内容问题,就等于堕落成诡辩家。
最新资本主义时代向我们表明,资本家同盟之间在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关系,而与此同时,与此相联系,各个政治同盟、各个国家之间在从领土上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争夺经济领土”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关系。
金融资本是一种存在于一切经济关系和一切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力量,可以说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它甚至能够支配而且实际上已经支配着一些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国家;这种例子我们马上就要讲到。不过,对金融资本最“方便”最有利的当然是使从属的国家和民族丧失政治独立这样的支配。半殖民地国家是这方面的“中间”形式的典型。显然,在金融资本时代,当世界上其它地方已经瓜分完毕的时候,争夺这些半附属国的斗争也就必然特别尖锐起来。
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性开始转化成自己的对立面,
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
似乎金融资本的统治是在削弱世界经济内部的不平衡和矛盾,其实金融资本的统治是在加剧这种不平衡和矛盾。
金融资本和托拉斯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世界经济各个部分在发展速度上的差异。
英国靠自己的殖民地,把“自己的”铁路网增加了10万公里,比德国增加的多3倍。但是,谁都知道,这一时期德国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煤炭和钢铁生产的发展,其速度之快是英国无法比拟的,更不必说法国和俄国了。
1892年,德国的生铁产量为490万吨,英国为680万吨;但是到1912年,已经是1760万吨比900万吨,也就是说,德国永远地超过英国了!试问,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消除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积累同金融资本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瓜分这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除了用战争以外,还能有什么其它办法呢?
我们已经看到,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就是垄断。这是资本主义的垄断,也就是说,这种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生长起来并且处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竞争的一般环境里,同这种一般环境始终有无法解决的矛盾。尽管如此,这种垄断还是同任何垄断一样,必然产生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在规定了(即使是暂时地)垄断价格的范围内,技术进步因而也是其它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其次在经济上也就有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例如,美国有个姓欧文斯的发明了一种能引起制瓶业革命的制瓶机。德国制瓶工厂主的卡特尔收买了欧文斯的发明专利权,可是却把这个发明束之高阁,阻碍它的应用。当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决不能完全地、长久地排除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这也是超帝国主义论荒谬的原因之一)。用改良技术的办法可能降低生产费用和提高利润,这种可能性当然是促进着各种变化的。但是垄断所固有的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仍旧在发生作用,而且在某些工业部门,在某些国家,在一定的时期,这种趋势还占上风。
垄断地占有特别广大、富饶或地理位置方便的殖民地,也起着同样的作用。
其次,帝国主义就是货币资本大量聚集于少数国家,其数额,如我们看到的,分别达到1000-1500亿法郎(有价证券)。于是,以“剪息票”为生,根本不参与任何企业经营、终日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级,确切些说,食利者阶层,就大大地增长起来。帝国主义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资本输出,更加使食利者阶层完完全全脱离了生产,给那种靠剥削几个海外国家和殖民地的劳动为生的整个国家打上了寄生性的烙印。
这就是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寄生性的实质。
帝国主义最深刻、最根本的矛盾:垄断同与之并存的自由竞争的矛盾,金融资本的庞大 “业务 ”(以及巨额利润)同自由市场上 “诚实的 ”买卖的矛盾,卡特尔、托拉斯同没有卡特尔化的工业的矛盾等等。
垄断是从银行生长起来的。
金融寡头给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所有一切经济机构和政治机构罩上了一层依附关系的密网,----这就是这种垄断的最突出的表现。
垄断,寡头统治,统治趋向代替了自由趋向,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愈来愈多的弱小国家,----这一切产生了帝国主义的这样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人必须说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趋势之一,即形成为“食利国”、高利贷国的趋势愈来愈显着,这种国家的资产阶级愈来愈依靠输出资本和“剪息票”为生。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某些工业部门,某些资产阶级阶层,某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整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种发展不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这种不平衡还特别表现在某些资本最雄厚的国家(英国)的腐朽上面。
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