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团队的“三场战争”
2008年12月31日 《环球财经》
奥巴马组成的这支务实强硬的团队如果认为理由正当,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军事力量。如果需要选择战争,反恐将是奥巴马团队的主要借口
□ 周峰/文
尽管在竞选演讲中,奥巴马对于前任的穷兵黩武政策可谓是针锋相对,处处表现出其和平总统和平民领袖的风范。但当2009年1月20日, “奥巴马号”正式起航时,人们会发现,这将是一艘阵容豪华的战列舰。
因为,将有至少三场“战争”等待着奥巴马和他的团队。
迫在眉睫的“货币战争”
仔细揣摩奥巴马的组阁用意,很容易想起一句话:“稳定压倒一切”。
在复杂多变的时期,威望和能力无疑就是稳定的代名词。而无论被提名担任国务卿的前第一夫人、现任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还是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前海军陆战队司令琼斯,以及继续留任的国防部长盖茨,莫不是业界超人。既在美国政界、军界有极高威望,又久经沙场,真可谓“班底豪华”。
虽然《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等警告说,奥巴马将昔日的政治对手希拉里放在美国第三号人物的位置上无异于玩火。但乐观者认为,选择希拉里有助于弥合民主党内的裂痕,有利于综合奥巴马与希拉里的观点决策。更为主要的是,希拉里国际人脉丰厚,外交经验丰富,将是落实奥巴马外交理念可靠的人选。
由于上台后首先需要应对的是金融危机,奥巴马把外交重任托付给像希拉里这样的人,才好放心地专心于经济。有一幅漫画便是这样画的:奥巴马要把小小的地球交给希拉里,以便腾出精力对付另一个不知要大多少倍的巨球——经济吗?
同样的考虑,也突出体现在了奥巴马对国防部长人选的选择。身为共和党人的国防部长盖茨得以留任,一方面兑现了奥巴马要淡化党派政治的承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盖茨接替备受争议的拉姆斯菲尔德后,美军在伊拉克实施了新战略,使伊安全局势有所好转。同时盖茨主张重新评估与调整阿富汗战略,重新审视新保守派主导的对外政策,极力反对对伊朗动武。在从伊拉克撤军问题上,盖茨又比较谨慎,反对过快撤军造成混乱。这种稳健的态度,为盖茨赢得了布什现政府中为数不多的“可信赖声音之一”的美名。
老马识途,显然要比“新手上路”更稳妥。奥巴马当务之急是如何让美国经济这只船尽快驶出险境,所以他很希望无论在内政还是外交上都能一开始就占据制高点,减少外交和安全事务对经济问题的牵扯。
可以预计,奥巴马就职后将借着外交方面的稳定之力,大拼经济,包括维护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的霸权地位,通过操纵美元的贬值或升值来缓解美国企业遭遇的痛苦。这很可能使其与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发生激烈冲突。
不可避免的反恐之战
当然,力求稳定并不意味着放弃强硬,或者不会选择战争。事实上,奥巴马新内阁有浓重的鹰派色彩。
无论希拉里、琼斯都不能算是外交政策的鸽派,留任的盖茨其实也非常受保守派推崇。希拉里曾投票支持伊拉克战争,并且始终不肯对当初的投票认错;也正是这个女人,曾扬言如果伊朗袭击以色列,她就消灭伊朗。担任过海军陆战队司令以及北约盟军司令的琼斯是一位四星将军,作风彪悍。经由她们两人作出的外交决策,恐怕不会像很多奥巴马的支持者希望的那样温和。而盖茨的留任,也使舆论批评奥巴马是“布什第三”。
相形之下,竞选期间奥巴马的亲信、稍显左翼的布鲁金斯学会黑人女学者苏珊·莱斯却被任命为驻联合国大使,似乎意味着温和被放逐到华盛顿外交决策圈之外。
舆论认为,奥巴马组成的这支务实强硬的团队如果认为理由正当,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军事力量。而奥巴马本人也曾表示,当一个失败国家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时,美国有权、有责任采取行动,甚至进行军事干涉。他说过:“我们正在打两场战争,老的冲突还没有解决,而新崛起的国家又给国际体系带来紧张。核武器的扩散增加了让这个最致命的技术有了可能落入危险人物的手中。”可以说,如果需要选择战争,反恐将是奥巴马团队的主要借口。
富有戏剧性的是,就在奥巴马组阁的关键时刻,印度孟买爆发了特大恐怖袭击。由于袭击造成了美英两国人员的伤亡,此次恐怖袭击就像当年的“9·11”事件一样,将“反恐”两字深深烙在奥巴马团队身上,并迅速把反恐关注点投向南亚。
事实上,一直以来,奥巴马都坚持要把反恐重心从伊拉克转移到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南亚甚至东南亚。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后,印度一再称“幕后凶手”隐身于巴基斯坦,印巴关系出现紧张;同时却有消息称,美国暗示印度必要时可越境进入巴境内打击恐怖分子;而巴官员则表示必要时将会把目前驻扎在北部与阿富汗接壤的边境地区的反恐部队调出来,应付印巴之间可能出现的军事冲突。
鉴于阿富汗的反美武装经常在巴阿边境活动,如果巴基斯坦撤走军力,只会令阿富汗的反美武装更加猖狂。而如果印度真在“必要时”进入巴境内反恐,美国也“习惯性”地从阿富汗进入巴境内反恐,势必使南亚形势更趋复杂,并最终成为奥巴马内阁新的挑战。
如影相随的形象之战
虽然颇多“鹰派”色彩,奥巴马内阁成员却又无不以务实著称。从盖茨到琼斯再到希拉里,务实性都会对其“鹰”气有所限制,而选择最现实的中间路线。
而摆在这条中间路线上最大的“现实”,就是奥巴马在公布内阁名单的同时所阐明的新政府外交、军事和安全政策的总目标:修复美国形象,维护国家安全,保持领导地位。
“9·11”以来,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早已激起世界强烈的反感,美国国际形象不断受损。在这种背景下,体面地结束伊战,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形象,已成为朝野和两党主流的共识。而在实现新政府政策目标的途径上,奥巴马也更多强调软实力与国际合作。当然就客观而言,奥巴马团队之所以做出如此选择,也是因为其所面临的诸如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伊核计划和朝鲜半岛无核化、全球气候升温和艾滋病等国际课题,均非一个国家所能单独解决的。
不过可以想见,奥巴马团队的形象之战不会一帆风顺。试想,美国与欧洲的矛盾能被“奥巴马旋风”一扫而光吗?面子归面子,拥抱归拥抱,欧美各自的利益还是各自的利益。同时,如果美国不从根本上改变唯我独尊的心态,又怎能与俄罗斯、伊朗、朝鲜等长期不睦的国家从根本上改变关系?
奥巴马团队的新征途,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