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参考消息
《日元迎来战后第五次急剧升值》,日本《朝日新闻》8月21日报道。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在美国纽约外汇市场周五(8月19日)突破76日元对1美元,创下二战后最高纪录。在纽约的外汇交易市场,日元报价一度达到75.95日元对1美元。英国广播公司认为,日元升值是由于美欧都存在问题,所以资金向日本集中所致。然而,无论人们对一件事情的发生的原因做何解释,都不会影响到这件事情所能导致的客观效果。因此,无论日元因何升值,日元升值的后果只会导致不利于日本经济复苏的这个结果。因此,日本政府已经放话要干预汇市。然而,日本政府是否敢于干预汇市,那还要看日本当局如何处理好其与美国的关系,换言之,我们认为,此次日元升值的背景并不是如BBC所说的那些市场原因,而是美国在发挥它对日本政治影响力的结果。美国之所以要在此时对日本施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现任首相菅直人马上就要下台了,因此,美国希望日本接下来能够出一个亲美的首相,如前原诚司这样的人,因此,美国通过金融攻击手段对日本进行施压,试图干预日本首相的人选,这对日本而言,的确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考验。很显然,如果日本当局因为害怕美国发动针对其的金融攻击而在首相人选上向美国妥协的话,那么一个由美国直接干预而上台的日本新首相必定会使日本在外交上更加亲美,而当美国需要日本为美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埋单时,亲美的日本政府必定会比以往更多的满足美国的要求,说不定就会又来一次所谓的广场协议。如果日本当局顶住压力,选了一个表面上不那么亲美的人物上台的话,那么美国很可能因此提前引爆日本主权债务危机。
2011年8月23日参考消息
《利反对派执政能力受质疑》,英国《独立报》8月22日文章,路透社伦敦8月21日电,路透社利比亚纳卢特8月21日电。利比亚反对派政权派驻开罗阿拉伯联盟总部的代表22日表示,在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不会允许北约在利比亚建立军事基地。他说:“无论北约来之前还是走以后,利比亚都是一个阿拉伯与伊斯兰国家。”“利比亚人在上世纪70年代革命时,就反对西方国家在利比亚建立军事基地。利比亚不会有外国人的基地。”然而,这并不是西方新旧殖民主义势力所希望听到的话,因为如果西方军队不能进驻利比亚的话,那么西方就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攫取利比亚资源,具体到英国身上,英国就不可能获得它一心想要获得的利比亚供水系统的控制权。因此,为了证明殖民者对利比亚的不可或缺性,英国媒体开始努力质疑利比亚造反派的执政能力,如果能够证明利比亚造反派没有管理利比亚全境的能力的话,那么英国媒体就能——按它们殖民主义者的逻辑——抛出西方参与管理利比亚的殖民主义主张了。而且,英国媒体“揭露”利比亚造反派内部山头林立、互不服气等状况的目的是为了尽快使得利比亚内部的主要矛盾从利比亚造反派与卡扎菲政府之间的矛盾转移为利比亚造反派内部的矛盾。由于利比亚造反派在反对卡扎菲政府的战争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优势,因此,如果利比亚造反派拒绝外国政府插手利比亚的战后事务的话,那么对英国而言,它在利比亚身上最大的既得利益就不可能是其在战后和平时期对利比亚供水系统的控制权了,而只能是利比亚局势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造成的利比亚石油出口受阻一事给英国的石油出口所带来的巨大好处了,换言之,尽管英国积极参与到了欧盟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然而,如果英国不能确定其在利比亚战后所能获得的利益的话,英国是不会支持任何让利比亚结束动荡的方案的,就算利比亚造反派上台执政了,英国也会反过来拆利比亚造反派的台,直到利比亚造反派接受英国对其的“帮助”。因此,在祸乱利比亚这个问题上,随着形势的变化,现在的英国与美国的立场是越来越接近了,而与法国的立场则将越来越远。由此,加上英国极力反对法德筹建欧元区经济政府一事,这样英法之间的矛盾就是多重化了,而这一状况正好为美国分裂欧盟提供了机会。
《萨科齐突然决定访华引猜测》,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21日报道,德国之声电台网站8月21日报道,路透社北京8月22日电。如果不是利比亚战事出现了有利于法国的重大变化的话,那么法国总统萨科齐的访华就会变得毫无意义。然而,现在,随着利比亚战局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了,欧元区的周边有望稳定了,法国的对外军事干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证明,因此,法国就有了要求其他非美大国继续支持它的资本。相对应的,其他非美大国在继续支持以法国为核心的欧元区的这个问题上也会减少掉一些犹豫。当然,也正是因为中欧合作(或中法合作)的意义越来越大,因此,在中国国内的汉奸媒体上就出现了《欧债风险大过美债 中国不能买》这样的狗屁文章,可笑的是,该文引用的论据都是美国官员的话,然而,美国官员怎么可能承认美债的风险大于欧债呢?因此,该文根本就没有一点能够说服人的地方。再则,无论是欧债危机还是美债危机,其危机最终是否会危及欧美政治安全,那完全要看欧美统治集团自己的手段,中国——作为一个外国——在这一点上是毫无决定性能力的,那种把中国的作用看得过大的论调之所以会产生,一方面有拍中国马屁的味道,另一方面则是资产阶级长期以来所习惯的将解决问题的手段委之于外而不是求之于内的观念,说白了,就是将原本属于它们自己的责任推卸到其他人身上。对中国而言,究竟是购买美债,还是购买欧债,甚至购买日债,那都应根据中国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来出发,要本着促使全球更有利于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原则筹划,通过多极化来削弱美国的霸权,因此,对中国而言,无论是购买欧债,还是购买日债,都比购买美债要更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中国购买欧债、日债的一个重要结果是恶化了美欧及美日在国际上的竞争态势,从而进一步加重了美欧及美日的矛盾,反过来为中国争取更大的战略空间以及更长的战略机遇期创造了条件。如果中国不支持欧元与日元的话,而是坐看美国将欧元、日元一个个都收拾掉的话,那么在美国坐稳霸主宝座的同时,中国也就会面临一个比现在更加危险的战略环境,如果说中国有一个崛起的机会的话,那么这个机会只能是建立在西方阵营处于四分五裂的这个前提之下的,如果西方阵营内部的分裂或割据状况被美国逐一消灭掉了的话,那么一个面对着被美国整合起来的西方阵营的中国又如何能够获得崛起的机会呢?对中国而言,要图谋崛起的话,就应该不断鼓励、支持乃至创造西方阵营内部的分裂或割据问题。
2011年8月24日参考消息
《美大使又访问叙抗议地区》,法新社大马士革8月23日电。如果将来叙利亚重蹈了利比亚的覆辙,那么这个责任首先就要归咎到叙利亚政府自己的身上,因为叙利亚政府至今仍然对美国——这个要推翻它的国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面对美国大使一而再地挑衅叙利亚主权的时候,叙利亚政府居然没有采取任何强硬措施予以回应,这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换言之,叙利亚政府在处理美国大使挑衅叙利亚主权一事的表现上已经暴露出了它的临死之像。尽管利比亚问题还没有最终获得解决,然而,随着的黎波里被造反派攻破,利比亚局势朝着有利于欧盟方向发展的趋势基本就可以确定了,因此,对美国而言,除了在利比亚战后问题上更多的设置定时炸弹外,现在急需要做的就是及早引爆叙利亚这颗炸弹,总之,美国不会让欧盟的军队闲下来。
当然,我们以前提过的苏丹也是可能的目标。就叙利亚与苏丹比较而言,叙利亚的影响力更大,波及面更广,相对而言,要引爆叙利亚危机的难度也更大(俄罗斯现在依然反对任何干涉叙利亚内政的军事行动,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火生意,而且还关系到俄罗斯对巴以问题的影响力,以及俄罗斯在伊朗的军火生意,叙利亚问题拖得越久,俄罗斯在相关地区的军火销售就会越火爆),而苏丹的影响力则较小,而且针对性较强,与利比亚一样,苏丹问题也是同时涉及到欧盟与中国在非洲的既得利益,又涉及到石油供给(利用石油供给短缺拉抬油价,这样就方便美国对俄罗斯进行统战)和中欧商品运输线,而美国在苏丹的既得利益就几乎没有,因此,美国引爆苏丹危机就会更容易些。当然,由于苏丹已经分裂,因此美国也可以借口南苏丹动荡发动入侵苏丹的战争。
不过,问题总是存在另一个方面,苏丹危机固然是要比叙利亚危机更容易引爆,也正因为如此,苏丹危机也比叙利亚危机更容易解决,苏丹政府的军事实力甚至不如卡扎菲政府的军事实力,因此,如果美国引爆苏丹危机的话,尽管可以在一时损害中国和欧盟在苏丹的既得利益,然而,却很可能做不到让苏丹危机的时间拖得如利比亚危机那么长,在北约(主要是法徳)的军事打击下,苏丹政府恐怕很快就会被推翻,由此反过来只会再一次向国际资本证明欧盟军事力量的可靠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欧元区的生命力,但是,后者恰恰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因此,从美国自己的利益考虑,它现在需要的是在欧盟周边引爆一场持续时间长且影响力大的动荡(实际上,美国也一直在中国周边做着同样的事情,阿富汗战争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也是如此,泰国的政治动荡也是如此),非如此,不足以真正危及欧元的生死,与之相对应的是,欧元区国家只有尽速摆平周边动荡才能坚定世人对欧元的信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叙利亚危机比苏丹危机更有利于美国向欧元区转嫁危机。此外,尽管俄罗斯反对外国军事介入叙利亚问题,不过鉴于俄罗斯的对外干涉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所以,如果北约绕开联合国安理会而行事的话,俄罗斯也是无能为力的。试想,如果俄罗斯真有干涉中东地区的能力的话,那么它早就应该利用这场所谓的阿拉伯之春去引爆石油生产大国——如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的政治危机了,因为那更符合俄罗斯自己的利益。而且,如果俄罗斯要在战略上策应欧盟的话,也可以那么做,即一旦感到西方对叙利亚的军事侵略是不可阻挡的话,那么俄罗斯就可以反过来迅速介入叙利亚危机,通过加入到军事干预的队伍,加快叙利亚局势从动荡到稳定的转变速度,从而在最大可能上破坏美国向该地区转嫁危机的阴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