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警察国家——华尔街革命背后的美国本质

萧牧等 · 2011-10-09 · 来源:侨报等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抗议活动持续蔓延 纽约警方加班费达190万美元

2011年10月0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8日电 美国各大城市的民众示威抗议活动扩大蔓延,尤其周五(7日)适逢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十周年的纪念日,各地示威更趋热烈。特别是在纽约及华盛顿,抗议人数最多。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为在非常时期加强治安,纽约警方加班费达到190万美元。


 

  纽约警察局长凯利说,当局正在调查有关示威者指称警方过度使用暴力逮捕群众的事件。另外,凯利也指出,持续了三个星期的“占据华尔街”运动迫使警方加班维安,至今已经耗费纳税人190万美元的额外开销。

  尽管如此,示威抗议的声浪在全美各地日益高涨。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表示,他已经听到民众对经济挫败的心声。他将大力推动就业法案。

  但眼前“占据华尔街”引发的抗议示威继续在全美发酵蔓延,在华尔街附近,民众扎营抗争,俨然形成一个帐篷小区。示威民众已表示,他们要继续抗议,目前看来显然是没有停止的迹象。

附文:


 权力常被滥用 美国已成为警察国家
 2011年06月26日     来源:侨报    :萧牧

  【侨报编译萧牧6月26日报道】联邦调查局近日扫荡了弗吉尼亚州的一家数据中心,缴获许多服务器,导致一些网站无法联机,而有些网站的经营者根本没有违法。雅虎新闻网发表文章指出,这是警察滥用权力的表现。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72岁的老妇人温克芬因为被警察截停在路边而大为光火,被警察用泰瑟枪电击伺候。幸运的是温克芬懂得如何与官家打交道,获得了4万美元补偿费。但是,县执法官认为,给温克芬补偿是在奖励坏行为,似乎5万伏的电流穿过老祖母的心脏不是什么坏行为,只要你穿着警服。

  录下公务人员执行任务时的表现是法律允许的事,如果觉得警察正在找麻烦,录下他的所做所为可以当作你的证据。但是要小心你的手机被拿走并踩烂。警察不是没做过这种事,而且不是一两次。被警察偷走手机且销毁的人还算走运。一个名叫艾里森的男子企图拍摄一名法官的录相,未经警告即被逮捕,而且面临75年监禁的惩罚。

  密歇根州警方在因交通违规而截停车辆时会把人们的手机拿走,而且在手机上使用“提取”装置。美国公民自由协会想要找出警方这么做的原因,但警方索要50万美元才肯透露资料。

  如果你想给公园里的流浪者一点吃的,那就等着被抓吧。在杰佛逊纪念堂前跳舞会被绑起来臭揍一顿。警方长期以来都对非暴力激进分子进行镇压,到民权年代仍未停止。环保人士Tim DeChristopher因非暴力反抗而被判入狱10年,他没伤害任何人,只触及石油公司利益。联邦调查局还把非暴力激进分子说成本土恐怖分子。

  当局最近被赋予更多权力来检查人们的物品和资料,所以事情只会越变越糟糕,实际上总体上来讲情况都在恶化,警察国家已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美国是个警察国家

车 耳


     说美国是一个警察国家,一点也不冤枉它。美国的警力庞大,人数众多,权力大到泛滥的程度,经常将人民内部矛盾按敌我矛盾处理,而且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告密系统。全美国的警力究竟有多少不得而知,但只纽约市就号称3万,警察随处可见,他们三五成群四处走动,或者站在那盯着来往的行人,要不就坐在车里到处巡视。美国警察一般不单独行动,一点小事也要两个人以上才能出动,因为美国是一个危险的国家,带枪的人到处都有,警察也成了惊弓之鸟。
                                  煞有介事  小题大做
     我的一个朋友在美国的一家大公司工作多年,对美国社会已有相当了解,学会了入乡随俗,只是依然保持一个中国人的胃,常去中国城买菜。那天,他带着70岁的老父亲和刚生完小孩的妻子去纽约市法拉盛的中国城,买完菜装车的时候被警察抄了车牌,说他是双排停车违规。他争辩说只是停几分钟,装完菜就走,警察不干,一定要罚款。美国法律是只要停车时没有上下人都算违规,但是暂停一下马上就走,又不影响交通,而且车上一直坐着人,意味着不想在这里久停,警察完全可以告诫一声了事,况且大部分情况也是这个结局。但是那天双方较起劲来,我的朋友一直拉着警察理论,结果这一男一女两个警察以他妨碍公务为由,用传呼机叫来了8辆警车,十几个警察将两边的路口堵得水泄不通,交通大乱,人们以为发生什么抢劫案了。围观者达数十人—— 一个停车罚款演变成一场激烈冲突。开罚单的女警察讹称我的朋友在争论中碰了她的手,有暴力行为,要逮捕他。另一个男警察就上来拧他的双臂,打了他好几拳。一直在车上的老父亲看不下去了下来拉架,又被警察三下五除二地按在地上,膝盖都磕破了,然后双双被逮捕,罪名是“违章、袭警和拒捕”。
     美国警察还喜欢飞车追逐,我在电视新闻中多次看到这类报道,那种空中直升飞机导航,地面上十几辆警车追一辆超速汽车的架式,看着就和好莱坞大片一样惊险。我就亲眼目睹过这种场面:一辆被逐的车在黑夜中疾驰,五六辆警车呼啸着一字排开跟在后面,上面至少一架直升飞机用强光打在地面的逃车上,还用步话机给警车引路,同时通知其他警车在前面拦截,结果那辆逃车闯红灯、逆行、开上人行道,左冲右突,慌乱中开进一个死胡同,随后弃车而逃。五六个警察也弃车追了上去,最后在一个树丛里把此人捉住。
     我不知道被迫的那家伙犯了什么错,但是在那种状况下被追逐,人不疯狂也得被吓个半死。追逐的过程对其他的车辆、行人、甚至住宅都是一种很大的危险,因为被追的人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处在一种不理智的状态中,而这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警察造成的。其实他不过是超了点速,或者叫他停车他没停。轻罪重判,无罪判罪。美国人也经常把人民内部矛盾变成敌我矛盾处理。
     纽约州有一名意大利裔妇女偷了8包香烟、2瓶眼药水和3瓶除臭剂,总值25美元,最后被判坐牢两年,还被遣返回原藉。这个意大利裔妇女,5岁时随家人移民美国,嫁了个美国人,生了两个孩子。她虽偷盗多次,但数额都不多,被判刑两年不说,根据1996年以后修改的联邦移民法,凡坐牢超过一年以上的非美国公民身份的人都会被划为恶性重罪犯,并被驱逐出境。这样一来,小偷小摸的轻罪,因为其身份就一下子归为重罪犯了,还要被遣回她离开30多年举目无亲的老家,而她的丈夫和孩子都是美国人。
     2000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核物理学家李文和的遭遇令人印象深刻,他只在计算机里下载了一些可以在公开资料库中轻易取得的文件,就被美国政府和美国媒体指控是中国间谍,未经审判就把他关了278天,其间警方和检察官一直对他进行逼供,最后实在找不到确凿证据只好与他协商,让他承认一些小错,给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一个台阶下,然后将他释放。主审此案的法官派克是个有正义感的人,他看到证据不足,怀疑起诉李文和背后的政治背景。在释放当天的法庭上,他正式向李文和道歉。他是这样说的:“李博土,我为美国行政部门拘禁你的不公平方式,向你表达诚挚的道歉。”当天,世界各大报纸都登出了这个勇敢法官的肺腑之言。而李文和这个声称热爱美国这个“他自己国家的人”,学到的是:“不再相信我的政府和几乎所有替政府工作的人,永远不要在没有律师或证人在场的情况下与联邦调查局的人讲话。”
                                     鼓励告密
     说美国是一个警察国家,不仅是因为它警察人数众多,权力过大,还因为全社会都被熏陶出告密的习惯。告密俗称“打小报告”,就是有关方面告发别人的秘密活动,自己却不公开出面。
     纽约一位华人夫妇给孩子洗澡时水太热,小孩的身体有点烫伤,他们赶紧送到医院去看。结果病没治完,两人却遭到警方逮捕,孩子也被社工带走,因为医院向警方告密说他们虐待儿童。这种例子在美国经常听说。因为打子女,将I2岁以下的孩子单独放在家里,完全可能被学校或邻居告发,美国人乐此不疲。
     美国法律明文规定,教师、社工或医生如果怀疑有人虐待儿童,应立即通知政府有关单位,不通知的话会遭到处罚。这个规定造就了大量“热心的”美国人,他们看不惯其他族裔的生活习惯,将许多华人认为是自家的事当成危害儿童的罪,常常活活拆散一个家庭。
     纽约街头一对中国籍的夫妇吵架,互相推拉了几下就被附近的邻居报案,警察赶到后将丈夫抓回警察局。这名华人男子不会说英语,警察也懒得和他沟通,就径自给他套上一个“打劫”的罪名,在拘留所莫名其妙地被关了4天后,这老兄才发现自己被起诉了。她的妻子也很气愤,说自己从来没说过被“打劫”,警察是怎么编出来的?
     纽约还发生过警察打人被录像、控告的事情。起因是一位居民报警说,一名男子在他房子附近站着不走。警察闻讯赶来,与那名男子没谈几句,突然拳脚相加,向他大打出手,扯其衣服,把他摔倒在地。当时的情况都被录下来,而录像的人正是告发者。这个居民看来良心未泯,他没想到一个电话竟造成这样的结局,所以他把这盘录像带公开出来,连警察也一块告了。
     在纽约地铁站你会看到这样的广告:对妇女——“挨打了吗?给我们打电话。”对移民——“受歧视了吗?给我们打电话。”在警察局你可以看到这样的告示:“有谁非法用枪吗?给我们打电话,奖金100美元。”美国人习惯以钱量罪,重奖悬赏,鼓励人们揭发犯罪行为。这本来没错,只是这种做法常常被滥用。
     美国警察的权力大,警察自己也知道。他们事无巨细,大小事都管,美国人也习惯警察的干预,动不动就叫警察。“我找警察!”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和护身符。
                               警察滥杀无辜却无罪释放
     美国警察不仅滥用权力,还滥杀无辜。一次4个警察在搜捕一个抢劫犯时打死一名无辜的黑人。他们在这黑人的家门口准备搜查他时,让他举起双手,就在这个黑人举手之前从胸前口袋里抽出钱包的时候,被几个警察误以为他在掏枪,结果4名警察乱枪齐发,在5米之内开了41枪,将这个可怜的黑人打得身上弹孔累累,当场气绝身亡。后来证实这个黑人并不是他们要查找的人,身上也没带武器,而这4名滥杀无辜的白人警察最后竟被判无罪释放。更令人气愤的是,纽约政府将审判法庭设在远离纽约市的一个白人区,而不是案发地黑人居多的纽约市,声称“避开种族原因,公平审理”。
     美国有庞大的警察队伍,事情严重一点的话,联邦层次上还有“联邦调查局”(FBI)和“中央情报局”(CIA)。这两个机构中FBI主管对国内的侦查,CIA主管对国外的侦查。不仅美国的居民,全世界都在美国的监控之下。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这点没错。但法律也是人制定的,同样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一个政府如果对其司法机构过于偏袒,执法者很容易打着法律的旗号,将自己视为法律的化身,从而滥用权力。结果便与初衷相违背,法制国家就成了警察国家。
    (刊摘)
 全面监控公民隐私 美国将成为警察国家
   新华网 (2003-06-01 21:10:48) 来源:环球时报
 

  逮捕总是在夜里进行的。在睡梦中突然惊醒,一只粗手捏着你的肩膀,灯光直射你的眼睛,床边围着一圈凶狠的面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举行审讯,不报道逮捕消息,人就是这么销声匿迹的,你的名字从登记册上除掉了,你做过的一切事情的记录都除掉了……

  这是小说《1984》中描绘的警察国家。“9·11”以来,美国对外籍移民和留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监视已不是新闻。美国国土安全部5月19日还表示,从明年开始,绝大多数持签证抵达美国机场和港口的外国人都将在入关前“按手印”,并且留下“现场照片”;他们的护照资料还将同美国政府掌握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确保“不放入任何已知恐怖分子”。美国公民做梦也想不到,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在美国一些要害部门的掌控下。连日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媒体相继报道了美国一些部门对美国国民的监控手段。

  国防部推出“监视国民计划”

  美国国防部高举“为了让美国更安全”的反恐大旗,5月20日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长达102页的报告,推出一个史无前例的监视和搜集国民资料的超大型电脑数据库计划(TIA),以便揪出有“恐怖倾向”的可疑人物。此计划一经披露,就惹来民权组织如潮的批评,国会参议院方面也不予支持,最后要求国防部在90天后向众议院提交详细报告,并必须取得立法批准后才能推行。尽管如此,许多专家仍然担心,美国会由此变成像小说《1984》中描绘的警察国家,国民的一举一动全被密探监视。

  据当局构思,这个庞大的数据监视系统将“无所不包”,利用从多方面收集的“蛛丝马迹”,分析预测某人是否有参与恐怖活动的“倾向”。国防部的报告强调,“监视国民计划”绝不会侵犯隐私权,不会“入侵”政府和私人数据库去找罪证,只会利用“合法收集的资料”作出预测。但俄勒冈州参议员怀登指出,所谓“合法收集资料”只是个幌子。他说:“计划涉及所有守法的美国人,合法收集的资料可以包括所有东西。那些合法收集的医疗记录、旅游记录、信用卡记录、财务记录,都得不到合法保护。”

  国防部还有包罗万象的“终生”系统

   国防部还有一个比“监视国民计划”更无孔不入的“终生”系统开发项目,它能记录某人的一生。如果用来监控国民,将比TIA更强大也更可怕。“终生”系统就是记录某人一生的历史。它会把每个人到过的地方、说过的话、拍过的照片,收发过的书信,记存成可以搜寻的数据档案,全部存入一个庞大的资料库。

  国防部官员声称,“终生”是一套拥有“良好意义”的科技系统,它能帮助记忆不好的人。然而,一些国家的安全专家和民权组织都质疑,为什么国防部有兴趣开发这样一个系统?专家认为,若论功能,“终生”将比TIA搜集得更全面、更彻底。许多美国人闻听此事后大吃一惊,“美国号称民主自由的国度,怎么也干起践踏人权的勾当?”

  三大情报机构另有监视系统

  就在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监视国民计划”报告的同时,另一项由美国情报机关资助的类似计划却几乎未被公众察觉。这一计划是由国家安全局、中情局和国防部情报局三大情报机构合作开发的。这一计划每年的经费高达1亿美元,其研究范围很广,由纳米科技到量子电脑。所开发的项目,包括面孔识别技术和基本影像识别技术。特别是在“9·11”后展开的开发计划,就收到45项研究拨款申请,最后批准向9家研究机构拨款。

  这一计划的目的是分析预测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的事件,其性质就像TIA系统一样,通过收集并监视公众大量数据,来侦查其中是否有

  司法部秘密监视是过去23年总和的两倍多

  在部分国会议员的强烈要求下,美国司法部日前提出一份“最为详尽的”报告,承认如何利用“9·11”扩大反恐权力。司法部的报告首次披露了联邦密探曾利用“新权力”,广泛执行窃听和监视任务以追查“恐怖嫌疑分子”。

  报告显示,自从“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执法部门权力大为扩张。仅在“9·11”后的第一年,司法部长曾批准了113次“紧急授权”,下达秘密涉外情报令,执行电子和人身监视。而在过去23年里,“紧急授权”的总和是50次。仅2002年一年,联邦调查局(FBI)就取得1228次反恐搜查和窃听的许可令。司法部还在草拟进一步扩大FBI搜查和窃听权力的报告。

  报告还提到,联邦特工曾动用过数以百计的秘密搜查令,并有约50人被列为“关键证人”而遭到不设限期的拘留。参议员巴尔质疑,美国现在推出的一些反恐措施实际上已远远超出反恐需要。难怪被指控参与“9·11”恐怖袭击阴谋的摩洛哥裔法国人穆萨维都攻击美国的司法制度,他说:“严刑拷打现在成了美国生活的一部分。你们举行秘密听证会,然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公开你们想公开的内容。我也想拷问一下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

  征集1亿国民当“线人”

  就在国防部倡议建立“监视国民计划”电脑数据库的同时,美国警察部门已在落实推行一个“全民线人计划”。这一计划将训练居民互相监视,向当局举报可疑活动。发起人利卡塔说:“在我的构思中,会有1亿美国人参与,他们发现恐怖主义的蛛丝马迹后,就即时汇报给中央数据库进行分析。”

  利卡塔是个退休空军军官,他在新泽西州创办了“社区反恐训练”学院推行名为“猫眼”的居民举报计划。据他宣称,整个美国东岸和中西部一些地方警察部门,都已采纳这个计划,包括华盛顿特区、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马萨诸塞州,以及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部分城市。利卡塔称,这是一个“现代公民防卫网络”,能把社区组织变成反恐举报单位。以波士顿警察局为例,就委派了20名警员专门负责训练居民当线人的技巧。

  “猫眼”计划在每3个美国人中,训练1人成为FBI的线人。利卡塔认为:“如果发现与我为邻10年的人正在帮助某个恐怖组织募捐款项,我一样会举报他们。”他又辩解说,“如果你举报对了,那就是很重要的事情!”他又强调监视过程不会掺入任何种族歧视。他的座右铭是:“带着骄傲监视美国,而不是带着偏见。”

  媒体和民众担心麦卡锡时代死灰复燃

  美国仰仗它是“两洋超级大国”,南有“后院”,北通北极,加上拥有几千枚战略导弹的核武库,二战后几十年里未遭受过外来的攻击,一向自称安全无虞,无人敢于挑战。“9·11”后,美国的神经却一直绷得很紧,甚至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

  如果“猫眼计划”真的实施,其规模将会超过历史上任何国家的平民举报系统,这比美国历史上的麦卡锡时代还有过之。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防止所谓“共产党势力的可能入侵”,威斯康星州参议员麦卡锡操纵国会听证会,借国家安全之名,恣意滥捕无辜,打击左翼人士。从1950年初麦卡锡主义开始泛滥,到1954年底彻底破产的前后5年里,先后有250万公务员、300万武装部队成员、300万国防订货厂商雇员受到了“忠诚调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违反人权时期,这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波士顿环球报》评论道,麦卡锡恐怖时代电脑技术尚未问世,只能通过联邦特工的人工调查,而且调查面也没有现在这么广泛。《纽约时报》指出,

  自从尼克松“水门事件”后,美国基本上禁止情报机关进行国内监视,但布什政府却以反恐为由一反常态,恣意行事。美国民权联合会质疑:“如果人们日常的每个活动都可能在政府监视之下,美国人还有自由可言吗?”(任毓骏)
 

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声援“占领华尔街”
 
 :段皎宇    文章发于:新华报业网


   新华报业网讯  美国东部时间10月5日(北京时间10月6日)消息,诺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周二来到纽约示威者聚集的Zuccotti公园表示支持,他表示,金融系统正在让美国社会承受损失而使得私人获利。这不是资本主义、不是市场经济,这是一个扭曲的经济。如果不摆脱鲁莽借贷和投机行为,美国不会恢复强劲复苏。

  本周二,斯蒂格利茨来到纽约“占领华尔街”示威者聚集地,对示威者表示支持,称美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扭曲状态。如果不摆脱鲁莽借贷和投机行为,恢复融资的能力,美国不会恢复强劲复苏。

  他表示,“我们的金融市场承担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分配资本和管理风险,但他们已经分配不当并产生风险,而我们却要承受其劣迹的成本。金融系统正在让美国社会承受损失而使得私人获利。这不是资本主义、不是市场经济,这是一个扭曲的经济。如果这种形势继续下去,我们不能够实现增长,不能让我们成功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

  同时,斯蒂格利茨对银行业进行抨击,他表示“银行所作的事情之一是通过掠夺性贷款抢劫穷人。经济危机时纳税人帮助银行摆脱困境,他们理应随后恢复银行贷款,然而他们却恢复的是自己的奖金!”

  他表示,“经济危机泡沫破裂之后,银行在一定意义上继续不服从法律,他们把人们从自己的家园赶出去,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赶出去的人并不欠银行的钱。权利的平衡已经被扭曲。”

  在讲话中,斯蒂格利茨指出华尔街正在利用政治权力压制社会反对声音,他表示,“我们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尽管有些人试图制止他们,但他们利用他们的政治权力,即华尔街利用其政治权力阻止了那些试图制止他们的人”。

  斯蒂格利茨强调,除非我们能够处理反竞争的做法、鲁莽的借贷和投机行为,除非我们恢复融资的能力,否则美国不会出现一个强劲的复苏。(段皎宇(微博)发自旧金山)

附文:

斯蒂格利茨:1%的人所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

内容提要:本文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于2011年5月在美国著名杂志《VANITY FAIR》上发表的文章。

斯蒂格利茨认为,美国人一直看着别国民众抗议特权与贫富不均,并为之鼓与呼,然而在美国国内,1%的人群拿走了每年全国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这种极端的不平等最终会令富人也觉得后悔,因为他们虽然享有最好的住房、最优质的教育和最舒服的生活方式,其命运却取决于另外99%的人生活得如何。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原文载于http://www.vanityfair.com/society/features/2011/05/top-one-percent-201105

1%与99%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①

对已经发生的事视而不见,那是没有用的。现在,身居美国财富金字塔顶端的1%人口每年收入占全国总收入将近四分之一。若以所拥有的财富而论,这1%人口所控制比例达40%。而在25年前,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2%和33%。对此有人表示,是独创性和干劲给这些人带来了财富,并主张说二十多年来所有人的生活都已水涨船高。
 这种观点是具有误导性的。过去10年来,上层1%人群的收入激增18%,中产阶层的收入却在下降。而对于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来说,收入的下降尤其明显——光是在过去25年里,就下降了12%。最近几十年来所有的经济增长,还有其他好处,都流向了金字塔顶端的人群。在收入平等方面,美国落后于小布什曾经嘲笑过的“老旧”、“僵化”的欧洲国家,这方面可与美国比肩的是存在寡头政治的俄罗斯,还有伊朗。拉丁美洲许多过去以收入不平等著称的国家——如巴西——最近几年都急速发展,成功地改善了穷人的困境,缩小了收入差
 距,而美国却让不平等状况加剧。

很久以前,经济学家就试图证明巨大的收入不平等是正当的。19世纪中期,美国深为这种情况困扰时(虽然与现在相比,那时的差距只是小菜一碟),他们就提出了“边际生产力理论”,将高收入者与更高的生产力、对社会有更大贡献联系在一起。富人一直深爱这种理论。
 然而,没有多少证据表明这种理论站得住脚。过去三年来,造成经济危机的那些公司高管对社会及自己公司的贡献主要是负面的,然而他们至今仍领取着大笔“绩效奖金”。有时连他们所属的公司也觉得“绩效奖金”之名令人尴尬,改称“留才红利”,虽然它们唯一留住的是这些人糟糕的业绩。与这些把全球经济拖到毁灭边缘的人相比,那些给社会真正做出贡献的人——包括遗传研究先锋和信息时代领航者——所获取的报酬简直是微不足道。

对于这种状况,一些人耸耸肩,一笑了之。这个人赚了,那个人亏了,那又怎么样呢?他们说,现在重要的不是如何分配蛋糕,而是蛋糕的尺寸有多大。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一个大部分市民年复一年境况越来越糟糕的经济体——亦即美国这样的经济体——长期来说也不可能表现得很好。理由如下:

首先,日益扩大的收入不平等其实是另外一件事的外部表现,那就是机遇的减少。无论何时,只要机遇的平等在减少,这就意味着我们未能以最有效方式使用最有价值的资产——人;其次,很多导致收入不平等的不当做法——比如鼓励垄断、偏向特殊利益集体的税收政策——都会降低经济效益。而新的不平等还导致新的错误,使经济效益进一步降低。仅举一例:许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受丰厚收入吸引进入金融行业,而不是进入更符合他们兴趣、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才华、更能塑造健康经济的领域工作;第三点,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经济要求“集体行动”——它需要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教育和技术。政府资助的研究引领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公共健康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美国和世界各国都从中受益匪浅。但长期以来,美国便饱受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各级教育投资不足之苦(看看我们的高速公路、桥梁、铁路和机场吧),接下来这些领域的预算还要被大幅削减。

 这些现象的发生丝毫不足为奇——当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极为不平衡时,这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个社会在财富分配方面差距越大,用于公共需要的财富数量就会越少。富人无须依靠政府建的公园,政府办的教育、医疗和个人安保机构,他们可以用钱买到这一切。在此过程中,他们离普通人越来越远,对于普通人曾有的同情也随之淡化。他们也不喜欢大政府——因为大政府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来调整这种不平衡,拿走他们部分财富,以投资于公共需求。他们可能会对美国现有政府颇有怨言,但事实上他们还是挺喜欢它的:囿于条条框框无法实现再分配,各部门意见分歧,除了减税,什么事也做不成。

经济学家不知如何充分解释美国出现的收入日益不平等现象。普通的供需原理肯定在其中扮演了一定角色:可以节省劳力的技术令很多蓝领、中产劳动者失去工作机会,全球化浪潮则创造了一个世界性的劳动力市场,迫使昂贵的美国非熟练工与廉价的海外非熟练工竞争。社会变化也起到一定作用——比如说工会的衰退,过去美国三分之一的工人加入工会,现在只有大约12%。

但是,之所以出现这样大的收入不平等,一个主要原因是:金字塔顶端的1%人群希望事情变成这样。最明显的例证就是税收政策。
 富人们很大一部分财富来自资本收益,而降低资本收益税率让最富有的美国人几乎可以坐享其成。垄断和类垄断经营一直是大亨们的收入来源之一,从20世纪初的洛克菲勒到20世纪末的比尔•盖茨,莫不如此。而反托拉斯法规执行不力(特别是在共和党执政时期),对金字塔顶端人群来说是天赐之福。今日之收入不平等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金融系统的操纵,辅以监管规则的变化(均由金融业出资推动,这是他们最好的投资之一)。政府以近乎为零的利率,将钱借给金融机构,当他们失败时又提供慷慨的救市资金,条款极为优厚。对于该行业的不透明和利益冲突,监管者则视而不见。

细看美国上层1%人群所控制的财富规模,简直可以说扩大收入差距乃现代美国一大成就——当初我们在这方面远远落后,可是现在位居世界前列。目前看来,未来数年中,我们还将继续巩固这种“优势”,因为财富会带来权力,而权力则将带来更多财富。在不久前的联合公民诉联邦选举委员会案中,最高法院取消了对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影响选举结果的限制,为企业出钱收买政府大开方便之门。在今日之美国,富豪与政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几乎所有美国参议员,以及大部分众议员,以金字塔顶成员身份出任,靠金字塔顶的财富支持留任,在任时会卖力为这一人群服务,以便卸任后得到相应犒赏。行政部门贸易与经济政策方面的重要决策者亦基本来自这一人群。他们通过立法,禁止最大药品采购方——政府——在采购药品时议价,相当于给制药公司奉上价值万亿美元的大礼。除非为富人大幅减税,否则对穷人有利的税法就无法出台,对此你也不要大跌眼镜。鉴于塔尖人群所拥有的能量,政府这样运作,我们一点也不该感到惊奇。

收入不平等正扭曲着社会。大量事实证明,不少普通大众效仿塔尖1%人群的生活方式,消费超出自身承受能力。先富带动后富的“滴入式经济”也许只是一种狂想,但塔尖人群的行为方式倒是真的成功渗透到了下面。收入不平等极大地扭曲了我们的外交政策。塔尖1%人群很少去服兵役——志愿兵那点收入根本不能吸引有钱人的儿女,他们的爱国主义仅止于此。国家参战时,他们亦不会受到高税额的“勒索”:因为国家全用借来的钱支付这些费用。外交政策的定义本是平衡国家利益和国家资源。但掌权的1%人群因为从不付出任何代价,所谓平衡和限制的概念有时和实际差得很远。于是美国经常冒不必要的风险,企业和合同商则跟着逐利。同样,经济全球化规则也是为富人而设计的:它们鼓励国家之间的商业竞争,这会导致对企业降税,减少健康和环保方面的投入,破坏过去被视为核心价值的劳工权利。
 假如这些规则鼓励国家之间的劳动力竞争,结果将会怎样?各国政府会争着保障经济环境稳定,降低对普通工薪阶层的征税,提供好的教育和清洁的环境,这些都是劳动者关心的,塔尖的1%人群才不在乎这些。

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以为自己不需要关心这些。塔尖1%人群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最大后果就是侵蚀了人们对美国公民身份感的认同,让普通人不再相信公平竞争、机会平等和社区意识。美国向来以社会高度公平为傲,宣扬人人都有机会,但统计学数据却证明了另外一个事实:美国穷人,甚至是中产阶级,挤进上流社会的机会远比许多欧洲国家要小。现实的牌局对他们不利。最近中东动荡,正是因为人们不满于体制不公,认为没有出头的希望,食品价格上涨和年轻人失业率高企只是导火线。眼下美国年轻人失业率达到将近20%(在一些地方和族群中甚至达到40%),六分之一的美国人想得到一份全职工作而不能,七分之一的美国人要靠食品券生活,大量证据表明,好处全部留在上层,并未“滴流”到下面,惠及其他人群。这不可避免地导致疏离感——上次大选中,二十多岁人群的参选率约在21%,与失业率相当。

最近数周,在中东一些国家,数百万人涌上街头,抗议糟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一些政权被推翻。该地区其他统治家族也正紧张地躲在空调房里,观望形势——下一个会是自己吗?他们的担心是对的。这些社会有一些共同点:一小部分人群——不到1%——控制了绝大部分的财富,而且财富是权力的决定性力量,种种腐败已成痼疾,渗入日常生活,此外富人常常极力阻挠有利民生的政策的实施。

看着别国街头的乱象,我们该扪心自问:什么时候会轮到美国?在很多重要的方面,美国正变得跟这些遥远的、动荡的国家一样。

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曾经阐述过他眼中美国社会的主要优势,他称之为“适度的利己”。重点在于“适度”二字。
 每个人都有狭义上的利己思想,“适度的利己”是不同的。它认为关注别人的利益——换句话说,关注公共福利——是实现个人最终利益的先决条件。托克维尔并不认为这种想法有多么高贵。事实恰恰相反,他认为这是一种美国实用主义的标志。精明的美国人理解一个基本的事实:关心别人不仅对灵魂有益,对生意也有好处。

塔尖1%的人群住着最好的房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医疗和最美妙的生活方式,但是有一样东西钱是买不来的:那就是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取决于其他99%的人生活得如何。纵观历史,无数1%的人群最终都明白了这一点,但往往为时已晚。
 

港媒:“占领华尔街”抗争反映美社会分裂状态
 
 2011年10月0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苏一平  
   

  当地时间10月5日,美国纽约“占领华尔街”示威游行全面升级,或达万人参与。图为在纽约市政厅附近广场聚集的大批示威者。中新社发 李洋 摄

  中新网10月8日电 香港中通社日前刊文称,“占领华尔街”活动正在美国如火如荼展开。有分析称,这些都反映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分裂状态。另有舆论认为,示威者表面反华尔街,更多是对美国高失业和经济低迷的发泄,对美国社会不公和两极分化,以及两党政治僵局和权钱政治的不满大爆发。

  文章摘编如下:

  “博士、硕士、学士生现在要为咖啡店侍应生这样的工作争破头。”来自美国缅因州的硕士毕业生哈里逊说,他只能出卖劳力赚钱。哈里逊如今出现在美国“占领华尔街”的阵营里。纽约一位名女教师表示,“我的学生们是美国未来的工,但他们的人生却在不断地滑落,这是很多问题导致的,包括失业和犯罪。”

  纽约布鲁克林区的30岁社工沃斯特举起的标语上写着:“伊拉克战争。失业。阿富汗战争。谁在赚钱?华尔街的投机分子。”另一名示威女子的标语牌写着:“银行被拯救。我们被出卖。”

  正在美国如火如荼展开的“占领华尔街”活动,参与示威者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声称代表美国99%的社会民众,要和1%的所谓精英阶层对话。他们抗议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贪婪腐败,掠夺人民的庞大财富,指出遭其买通控制的美国政界则罔顾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金融寡头的既得利益保驾护航。

  有分析称,这些都反映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分裂状态。

  目前,美国纽约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进入第三周。虽然,纽约警方1日下午逮捕超过700多名在布鲁克林大桥堵塞交通的示威者,但抗议活动2日继续,示威者誓言持续过冬。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境内多个大城市出现响应纽约活动的抗议。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上周末,约800名示威者在洛杉矶市政厅前的草坪安营扎寨,声援纽约“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示威者效仿纽约“占领华尔街”的示威活动,发出“占领洛杉矶”的口号。许多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口号,抗议政府的经济政策只使1%的人成为真正受益者。他们要求改变这种现状,要求得到好的工作和福利保障。

  在波士顿,上千人在上周末参加抗议活动。按活动组织者说法,大约3000人参加1日在美国银行办公楼外的抗议游行,抗议金融系统贪婪、要求制止银行对抵押品取消回赎权。24名示威者被警方逮捕。此外,芝加哥有近百名示威者包围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旧金山亦有数百人在金融区集会,多人被捕。西雅图等地也有超过百人上街,抗议企业操控政府。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已暗示,不会无限期容忍示威行动,称其它人也“有权走在街上而不受骚扰”。纽约某些警察则表示,警方将全力防范示威失控。美国国土安全部已经发出警告,防止其它的地方出现同样的抗议活动,以免演变成美国的社会骚乱。

  有分析指,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或许一时还憾动不了统治阶级掌控的政治经济体制,但却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危机深重、日暮途穷的一个征兆。

  另有舆论认为,示威者表面反华尔街,更多是对美国高失业和经济低迷的发泄,对美国社会不公和两极分化,以及两党政治僵局和权钱政治的不满大爆发。

 
 “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美国的一切阶级斗争? 
 2011年10月09日 09:14:44 
 来源: 人民网-国际频道

 
   当地时间10月5日,美国纽约举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估计有上万人参加,并在全国许多城市蔓延开来。这一被称为“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引起了全球瞩目。

  抗议活动的组织者自称受埃及解放广场运动的启发。这场活动刚开始被认为组织松散,诉求不明,很快就会草草收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始有好莱坞明星,继而有金融大鳄索罗斯表示支持,以致现在有75所高校学生宣布参加“占领高校”活动,还有部分工会组织参加了5日的抗议游行。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劳联-产联负责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正在考虑加入抗议活动。甚至奥巴马总统都就“占领华尔街”发表讲话称,“是的,我认为人民很无奈”,他认为抗议人士代表了美国民众对金融体系运作问题的反感。这表明,很多人最开始将这场活动与其他抗议活动等同,认为不过是简单发泄的看法过于简单。

  不久前,奥巴马总统提出就业法案,其中关于提高富人税率的条款遭到了共和党人的攻击,批评奥巴马搞“阶级斗争”。奥巴马回击称:“我不介意被称为工人阶级的战士”。这个久违了的名词在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被再次提出。共和党初选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也称“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为“阶级斗争”。

  到底什么是美国的阶级斗争?整体而言,美国是个开放的社会,强调机会平等,上下流动。即便早年被称为无产阶级的工人,也主要选择像劳联这样的福利工会,期望进入中产阶层而不是推翻社会。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大批制造业工人由于薪金的提高和福利的增加进入中产阶层行列。加上美国的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纠正空间,人们可以通过选举、立法来对社会进行改革,因此,阶级斗争的概念,一直不为广大美国民众所接受。

  但是现在“阶级斗争”却频频被提及。当下的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复苏缓慢几近停滞,失业率高居不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此消彼长。许多处于较低层的中产阶层因失业而失去房屋等,被迫离开中产阶层行列。许多年轻大学生就业无望,中产阶层对他们来说变得遥不可及。而控制美国金融命脉的华尔街巨头,不仅不为金融危机造成的后果负责,还继续收取高额薪金红利。在这次的抗议活动中,工会、社会团体、大学生和失业者都称自己为99%,被控制美国财富40%的最富有的1%盘剥。但这是否就是“阶级斗争”?其中,工会的参与或许成为抗议活动未来发展或存续的关键。

  就目前而言,华尔街金融体系可以说主宰美国的命脉,金融大公司更被认为是“大得不能倒”。华尔街的贪婪是造成金融危机的根源,也是造成美国现状的根源,但是这一切都是在法律的框架里进行的,现行制度很难改变。华尔街和美国的政坛之间千丝万缕利益攸关的联系,使目前抗议活动的“阶级斗争”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华尔街金融体系,是一个大问号。抗议活动的其他诉求,例如改善失业、贪腐等,在美国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尤其是党争激烈的情况下,两党能否达成共识也是一个问题。

  不管是不是“阶级斗争”,这场抗议活动已经表达了美国民众的诉求,引起了美国社会广泛的反思,对执政者也是个触动。这场抗议活动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变数还是存在,能否像早期的废奴运动、上世纪中期的争取公民权的运动那样,改变美国的进程,值得进一步思考和观察。 (一娴)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利永贞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6.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7.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8.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9.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10.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