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发展与原罪
——偶游澳洲的感受
:钱昌明
前一时期出游澳大利亚,历时两周,彻底休息。在澳走马看花,观景察情,处处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发展与优良的人居环境。
在澳大利亚,无论是在悉尼,或是去堪培拉或去蓝山的途中,一眼望去,有的是无际的原野:碧水青山,蓝天白云;湛蓝的海湾,郁葱的山坡;绿树成荫,草皮舖地;宁静的街区,漂亮的居屋;空气清晰,人鸟和谐;……其土地尽为植被覆盖,几乎没有裸露的土地,故六合所触,一尘不染。
澳大利亚虽地处大洋洲,却属西方发达国家,无遭受侵略之虞。据有关统计显示,2010世界人均GDP排名,澳大利亚已上升至世界第六;在2000万以上人口国家中,澳大利亚的人均GDP,人均收入排名均列世界第一。
澳大利亚的发展,得益于地广人稀。它地处南太平洋,四面临水,国土面积达770多万平方公里,95%的地方海拔在600米以下;人口仅为2200多万,还不及我国的一个台湾省,其人均占地达0.35万平方公里(即每人平均占地3500平方公里)!我国人均占地仅为0.0073846万平方公里(即每人73.8平方公里),是澳大利亚人的1/47。
澳大利亚广袤的国土,蕰藏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多达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储量居世界首位。煤的蕰藏量高达1700亿吨;已探明的铁矿资源为16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0%,且多为高品位矿;其北部的铀矿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的。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铝矾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矾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和第三大铝、黄金出口国。外贸出口是其国民经济支柱之一。
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最古老的城市。然而,与中国诸多城市动辄可以千年相较的历史不同,它正式建市于1842年,满打满算不过170年历史。可是,它却非常尊重自己的历史,市内各种遗址和历史建筑保存完好(如老图书馆、博物馆、圣玛利教堂和原政府办公楼等)。市中心的海德公园无疑是伦敦海德公园的“拷贝”,这里有大批历史人物的雕塑矗立,其中塑像最多的一个人物就是英国的殖民主义者航海家詹姆斯·库克。从这些历史遗迹中,特别是从库克的雕像,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如今澳大利亚的发达与富足,其实是与历史上的原罪紧密相连的。它反映了这样一个客观历史事实: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与富足,完全是建立在殖民主义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罪恶理念之上的;是不折不扣地建立在对亚非拉和大洋洲人民赤祼祼的野蛮屠杀与掠夺基础之上的。
早在4万年前,澳洲大陆就有土著居民。在18世纪白人占领这块土地之前,遍及澳大利亚的土著为古利人(KOORIS),有学者估计当时约有500多个部落,75万至100万人口。
177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抵澳东海岸(今悉尼),在那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以英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宣布占领了这块土地。此后英国开始向这片土地上殖民。
1787年,由11艘船组成的英国“第一舰队”到达澳洲,可是运送的主要成员是“愿上帝宽恕他们”的罪犯。船上共1473人,除男女犯人外,还有统帅菲利普和9名行政官员,200多名海军陆战队官兵,和随行的20多位官员妻子和32个孩子,还有400多名船上的水手。此后,从1790年开始有更多的犯人陆续抵达。
随着英国人的来到,殖民当局把悉尼湾附近的土地“分配”给服完刑期的流放犯人,开始了对土著人土地的掠夺过程。殖民主义者不断地猎杀并驱赶当地土著人,土著人的原始武器根本无法抵抗外来的侵略,至少有2万多名土著人死于冲突之中,许多土著人沦为奴隶,更多的土著人因失去了可生存的土地而被赶往中部不毛之地。1789年,土著人中出现首例由殖民者传染的天花疫情,这又造成大批土著人死亡。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区改为州,成立澳大利亚联邦。在普查人口时,土著人被完全排除在外,他们被归为“动物群体”。
英国白人殖民主义开始占领整个澳大利亚,逐步从沿海向内陆推进。土著人曾拼死抵抗,但终于无法与“文明人”的步枪抗衡。在白人的驱赶、屠杀(任意屠杀土著人是当年农牧场主和其他一些白人的常见的“民间行为”)和疾病的合力攻击下,澳洲土著人口不断下降,1911年曾降至最低点,总数不足2万人!
从177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库克占领澳洲到1911年,前后不过141年,澳洲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外来的欧洲白人鳩占雀窠,成了澳大利亚的主人;原先澳大利亚的主人——土著古利人,却成了被征服的民族,从主人变成了奴隶,受尽屈辱,人口锐减,面临亡种灭族的命运(从75万——100万锐减到2万),这就是世界近代史上高呼“博爱、自由、平等”口号(现今又发展为“人权”、“民主”等“普世价值”)的西方文明创造的“伟业”!
近代西方文明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两个字:虚伪。
英国殖民主义者最终所以没有把澳洲土人“灭绝”,这根本不是出于他们的“人道”,而只是奴役的需要,就像在美洲存在一些印第安人和黑人一样。既然是为了奴役,就需要推行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培养奴性。
1776年7月美国人颁布了《独立宣言》,其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可是,当时的美国却仍推行黑人奴隶制度。
为了培养自己所需要的奴才,就需要对澳洲土人搞奴化教育。于是在推行种族主义的“白澳”政策以外,1910年,澳殖民当局以“改善”土著儿童生活为由,有大约10万名土著儿童被各州和联邦政府从他们的父母亲身边带走,进行“白人教育”,造成了孩子们与家人巨大的精神创伤,俗称为“被偷走的一代”。这些土著儿童在收养营里生活在强制的非人条件下,接受“白人教育”——奴化训练,还经常受到性骚扰,这项政策直到1970年才被废除。
现今,在澳大利亚2200万居民中,尚有45万人土著居民,他们属于澳最贫穷的阶层,文盲率、失业率、犯罪率均高于其他社群。与非土著居民相比,土著居民的平均寿命低17岁,婴儿死亡率也高。
澳大利亚号称“高福利”国家,可是笔者在悉尼市中心和一些旅游点,却屡屡看到一些土人吹着木管(一种民族乐器)在乞讨。有人说,这是为了赚钱,并不是为了乞食。然而,这种蓬头垢面乞讨式的“卖艺”赚钱与乞食究竟有多大区别?如果他们也能像白人那样优雅地生活,还会有这样“赚钱”的必要吗?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随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澳大利亚土人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在经过长期斗争后,2008年2月13日,终于迎来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土人的道歉。新总理陆克文正式代表政府,对土著民族与文化长期来所遭受的“侮辱和贬低”,做出了正式道歉。陆克文道歉的原话核心是三个字:“对不起!”
当然,有“道歉”总比没道歉和拒绝道歉好(陆克文以前的历届总理均拒绝对土人说道歉)。然而,陆克文的“对不起!”真的能从心底里抹平整个澳洲土著族群百多年来蒙受的苦难的伤害吗?澳大利亚今天的发展恰恰正是建筑在昔日澳洲土著的被屠杀、被掠夺的无尽屈辱和苦难基础之上的!
历史就这样过去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古利族人的国家是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