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不爱肯尼迪?
文/关飞
2011年初,来自美国罗德岛州的议员帕特里克•肯尼迪离任众议院,这个小小的卸任却几乎引起了外国媒体的欢呼,因为他的离去,将使得美国联邦政府的任职人员名单中没有了肯尼迪这个姓氏,这还是63年的第一次。
然而,一直有传言认为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肯尼迪家族好友发现并提拔的,奥巴马在竞选中途也的确受到了肯尼迪家族的力挺,凭借着这个家族在民主党内部重要的影响力,这个黑人青年才能够取代希拉里成为总统候选人。
一切都说明,肯尼迪家族尽管已不再露面,但他们对于美国政治的影响力始终存在,为了维护家族的颜面,他们也不惜动用各种手段来塑造形象,删除不良信息,但他们并不是总会成功。
总统父亲好似希特勒?
今年9月19日,演员巴里•拜伯凭借在电视剧《肯尼迪家族》中的演出而夺得了艾美奖的最佳男主角奖。这部耗资2500万美元的8集历史剧也可谓是一波三折,因为它差一点就“胎死腹中”了。
这部片子的制片人正是出品过《24小时》、《尼基塔》等经典美剧的乔•苏尔诺,原本计划在历史频道(NBC环球、赫斯特、迪斯尼合资)播出,可就在播出之前,肯尼迪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顾问站出来说,这个剧本简直是对肯尼迪和他家族的“恶意、复仇”。
因为剧本把肯尼迪总统的父亲——老约瑟夫•肯尼迪,描写成了一个脾气很坏“暴君”,他野心勃勃、放荡不羁、贪污腐化,甚至是希特勒的同情者。他有很多经典台词比如说告诉儿子说“你的名声并不取决于你是什么人,而是取决于人们如何想象你”、“钱能够让你为所欲为”,还有他搂着两个儿子说:“现在,这个国家就是我们肯尼迪的了。”
而约翰•肯尼迪总统在这部剧中的形象也并不好:情报人员送来的紧急国家安全机密需要他阅读,可他却在游泳池里不慌不忙地做爱。他甚至觉得自己无法忍受一夫一妻制:“如果过几天遇不到一个陌生的屁股,我就会偏头痛。”
而在这部剧预定播出之前,《纽约时报》几乎是用了一年的时间,长期刊登有关这部电视剧的恶评文章。研究肯尼迪的学者觉得,历史频道本应播出符合历史事实的剧本,而这个剧本把肯尼迪写成了一个“性成瘾者”,这不符合历史。
而制片人苏尔诺一直和共和党人走得很近,这也成了被攻击的目标,有人认为这部剧是苏尔诺这个右翼好莱坞人士对在民主党中影响力很大的肯尼迪家族的恶毒攻击。
最终,历史频道被迫发表声明说这部剧“过于戏剧化,而不适于在历史频道播放”。可是历史频道花了2500万的重金来打造这部剧集,若是因为批评而雪藏岂不血本无归?只好忍痛割爱把这部历史剧卖给了美国一家非主流有线电视网络ReelzChannel。当该频道于今年5月播出该剧时,平均收视人数190万,创下了该频道创立以来的最高点,美国人的“肯尼迪家族情结”再次被唤醒了。
这一次,肯尼迪家族阻止“负面形象”的行动似乎没成功,不过非主流频道的小规模覆盖率,已经将影响力降到了最低,这也是肯尼迪家族为数不多的“失手”。
谋杀案引发的“家族麻烦”
在美国《时代》周刊开列的“美国十大家族”名单中,民主党的肯尼迪家族和共和党的布什家族是最为显眼的。然而,与人丁兴旺的布什家族相比,肯尼迪家族却屡遭不幸,除了总统约翰•肯尼迪被暗杀之外,家族成员的死于非命几乎成了一个“魔咒”,这也引发了流行文化对于这个曾经的“第一家族”的种种揣测。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这个不幸带来的巨大问题就是:对于这桩谋杀案的好奇心,使得不停有人想要挖掘肯尼迪家族的内幕,一些负面消息也因此而曝光。从此,肯尼迪家族就不得不频繁地动用各种手段,来维护家族形象。
1964年,肯尼迪遗孀杰奎琳和弟弟罗伯特找到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请他写作肯尼迪被刺杀前前后后的故事,并做了采访录音。可是当看到完成的手稿后,杰奎琳觉得很多内容是隐私,要求曼彻斯特删去。其实所谓的“隐私”,不过是一些无伤大雅的东西,比如说曼彻斯特披露杰奎琳抽烟,但在那个年月,她却觉得“名门之女”吸烟是不对的。
曼彻斯特毕竟是个历史学家,况且自己写的又不是凭空捏造,所以不肯就范。杰奎琳就生气地威胁道:“所有跟我作对的人的下场就会像死老鼠一样。”可曼彻斯特还是不肯听话,杰奎琳干脆说:“我要毁了你!”她威胁禁止该书出版。
这起官司最终庭外和解,出版商做了少少的改动才得以出版,这本书轰动一时,被认为是“描写肯尼迪暗杀事件最好的书”,可肯尼迪家族还是不依不饶,因为该家族和出版商之间的协议,该书不得再印,好奇心重的读者只好去互联网上掏二手书看。
1975年,《华盛顿邮报》的执行主编本•布莱德利写了一本《肯尼迪谈话录》,他曾经是肯尼迪夫妇的朋友,所以在出版前,他拿书稿给杰奎琳看,结果老朋友也翻脸了。她认为布莱德利写自己太多了,写肯尼迪太少了。而且布莱德利写出了肯尼迪爱讲脏话,“杂种、狗娘养的、傻逼”等词语经常出现在受过良好教育的肯尼迪口中。布莱德利同样不同意修改,因为和布莱德利谈话时肯尼迪曾表示,可以在自己离开白宫5年后发表这些谈话。
此事之后,老朋友变得形同陌路。最夸张的是,有一次布莱德利和杰奎琳只距离将近2米远,她仍旧装作不认识他。
硬的不行来软的
想必有人好奇,历史频道为何没有像历史学家那样顶住压力播出《肯尼迪家族》呢?有些压力是很难顶住的。
2010年初,一个名叫罗伯特•戈林沃德的导演站了出来,他也是坚定的“肯尼迪家族支持者”,他建立了一个叫做“停止摸黑肯尼迪”的网站,对每一个登陆网站的用户说:去告诉历史频道,那是右翼的政治攻击,而非历史。肯尼迪总统的贴身顾问泰德•索仁森在网站上说:“(肯尼迪)家族的人和当年的亲历者尚在人间,播出这样的东西是会遭天谴的。”据说有5万余人在该网站上签名表示支持。《纽约时报》也用头版来报道了这件事,戈林沃德觉得他们已经大获全胜了。
结局就是前文提到的,历史频道卖掉了它,不敢播出了。
有时候,除了围堵各种负面消息,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也是十分必要的。肯尼迪家族中也始终有人在努力把家族形象打造成一个时尚而健康的文化标志。
肯尼迪家族中也并非个个都是一脸黑线的人物,总统的儿子小肯尼迪就是个玩得起的家伙。在他创立的时尚生活杂志《乔治》的封面上,他公开让演员模仿玛丽莲•梦露的样子拍照,公然不顾梦露曾经是他父亲肯尼迪情人的传闻,这个举动就是在告诉人们:别太当真。但他于1999年因私人飞机坠毁而丧命。
他死后,与之共事多年的《乔治》杂志编辑理查•布拉德雷想写本关于小肯尼迪的书,结果就被传言说他是一个对小肯尼迪垂涎已久而未得逞的同性恋者。这本名为《美国之子:小肯尼迪传》的书还没动笔,该书的出版商就被电话警告说,出版这本书会是“傻子的行为”,电话来自卡洛琳•肯尼迪的两个跟班。《乔治》杂志的所有采编人员在离职时几乎都和小肯尼迪的律师加里•金斯堡签过协议,内容很简单:不许写小肯尼迪。可是小肯尼迪身亡之后是否可以写?协议里没有明确说,至今也无人知晓。
而肯尼迪的妹妹卡洛琳则推崇利用“软实力”来维护家族形象。她总是善于发现这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名门中那些善良、温柔、诗情画意的故事,比如《名门望族的圣诞节》、《鼓励人的最佳故事》、《杰奎琳•肯尼迪最爱的诗篇》等。而她所完成的这些书,几乎每一本都能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其中《杰奎琳•肯尼迪最爱的诗篇》一书在出版第一年就卖了50万册,卡洛琳的一番运作甚至被出版界称为“卡洛琳现象”。有评论人士调侃说,这年头,在美国能够被出版商捧着出诗集还不是诗人,也就只有肯尼迪家的女人能做到了。
肯尼迪家还有自己的出版公司,以出版儿童和青年读物为主,比如《小肯尼迪的美国英雄》系列。值得一提的是,斯瓦辛格的前妻凯瑟琳也是肯尼迪家族成员,她就负责这家出版公司的事务。
肯尼迪与默多克的“交换条件”
随着媒体帝国时代的降临,肯尼迪家族也发现,只要说服了几个传媒大鳄,媒体上就不会再有肯尼迪家族的负面消息了,这种“事半功倍”的捷径他们怎会不走呢?
律师加里•金斯堡是小肯尼迪在布朗大学的好友,他曾经帮助肯尼迪家族去劝说默多克,让他旗下的小报《纽约邮报》不要刊登卡洛琳•肯尼迪女儿举止粗鲁的负面新闻,他也因此得到了肯尼迪图书馆的职位。默多克也不是白帮忙,卡洛琳•肯尼迪亲自写推荐信给纽约曼哈顿的贵族名校——布里尔利私立女子学校,好让默多克的女儿格蕾丝可以顺利就读该校。
2008年,卡洛琳参选议员,默多克的《纽约邮报》再次力挺她,她颇受感动,作为回报,她安排了一个电话,让默多克与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相识。肯尼迪家族与奥巴马关系不一般得传言,也再次得到了证实。
所以,有人总结肯尼迪家族的游戏规则就是:有钱有势的人为肯尼迪家族的人服务,作为回报,他们将成为名声显赫的肯尼迪家族的好朋友。那可能会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庞大的一个上层社会人士的社交网络,“肯尼迪家族好友”也像是荣誉勋章一样让很多人艳羡,不停地加入到帮忙肯尼迪家族维护形象的大军中来。
肯尼迪家族还是利用媒体的好手。
2000年5月,描写小肯尼迪的《美国之子》仍旧没动笔,因为出版商不想出版这本书,“他们就这样杀了我的书”,理查•布拉德雷说。他挂掉代理人的电话,15分钟之后,就接到了默多克的小报《纽约邮报》的记者的电话,问:“对于你的书被干掉了,你作何感想?”
布拉德雷感到一阵恶心,他想出门透透气,结果发现记者和相机已经等在他家门口了。第二天早上的《纽约邮报》上,《美国之子》被干掉的消息刊登出来,出版商还向报纸大倒苦水说他们并非受到肯尼迪家族的压力才放弃,而是了解到布拉德雷与肯尼迪家族有保密协议在先,不想当被告所以才放弃。肯尼迪家族再一次成了无辜的人,而布拉德雷却成了向出版商隐瞒保密协议的“说谎者”。
不但阻止了该书出版,还让成了“谎言家”,如此手腕可不是常人具备的。出版商后来说:“不断有纽约的人打电话给我说不要出这本书,尽管每个纽约人都知道他们是肯尼迪家族的好朋友,但是没有一个人说‘是肯尼迪让我打这个电话的’,他们只是说自己想要打给我。”
肯尼迪家族始终隐藏在暗处。
之后,布拉德雷的代理人又去找几个曾经对此书表示过兴趣的出版商,但回答是一致的:不要,谢谢。没办法,失业在家的布拉德雷只好把这本没人要的书写完了。
之前的出版商曾答应花60万买这本书,可是在“人人喊打”之后,只有小出版社答应出30万,布拉德雷只好“贱卖”。此书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火热一时。
2011年1月,《肯尼迪家族》就要播出了,历史频道又接到了肯尼迪家族成员的怒吼电话。然后,肯尼迪家族的老友、NBC前主持人玛利亚•施维尔直接找到了历史频道的另一个股东NBC环球的老总,表达不满。
最为致命的一击是,2011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50周年。卡洛琳•肯尼迪就威胁说,如果历史频道播出《肯尼迪家族》,那么历史频道的大股东迪斯尼ABC就是肯尼迪家族的敌人,自己就不会帮助ABC搞到母亲的谈话录音或是父亲肯尼迪总统的任何资料。
很多人认为肯尼迪家族的势力在逐渐削弱,可以确定的是,打开肯尼迪家族的谱系,发现90后的家族成员很多,他们现在刚刚20出头,这个家族以后是否还会如此嚣张,要看他们如何表现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