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其蓬勃发展工会运动一度是世界工人运动的先驱,今天众所周知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便是纪念美国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触发的芝加哥1886年5月1日的“草市血案”。美国早期的工会组织,为争取工人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发起了一系列的游行、示威活动。但是,这些早期的运动,大多以失败告终。
直到上世纪大萧条的爆发,工会运动出现了转机。
由于大萧条的爆发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如何给工人阶级以保障,稳定社会秩序,成为了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缓解紧张的劳资关系,稳定日渐动荡的社会秩序,美国政府想到了工会组织。1932年,罗斯福总统通过法案,废除了工人不许加入工会的“黄色(劳工)合同”,而从1933年到1936年这短短三年时间内,美国工会人数增加了三倍之多,而工会运动的成效也逐步凸显出来,工人工资得以大幅提高、福利逐步改善,国民产值中的“劳动产出”相对资本产值的比重明显增加。当时的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女工在“血汗工厂”的纺纱厂里,每天工作16-17个小时,但每周只能拿到4美元的工资,而且可能因为迟到而被罚掉不少,而任何形式的抗议都会导致员工被解雇,至于克扣工资更是司空见惯。但在那些有工会组织的工厂中,同样的工作,待遇却是“血汗工厂”的3-4倍,克扣工资与随意裁员现象少之又少。有工会组织的美国产业工人的周工资从17.63美元上升到21.37美元,而周工作时间却从54.4小时下降到48.8小时。这使得美国的工会组织得以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各类型的制造业企业中。
而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大发战争财。随着战争的结束,美国劳动力的短缺现象明显,这使得美国工会的话语权进一步加强。随着冷战的爆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冲突与政治社会体制冲突在日益尖锐,而美国工会组织的劳联- 产联几乎成为了国际共运组织口诛笔伐的一大对象,在社会主义国家看来,美国的工会组织麻痹了美国工人的革命意识,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尖锐劳资矛盾, 这自然也使得美国工会得到美国政府的鼎力支持,得以进一步发展。在工会组织的推动下,美国产业工人的工资持续上升,这使得大批蓝领工人加入到中产阶级的行 列,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威胁,同时,也带来了内需的逐步扩大,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繁荣,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和劳资双赢的局面。
但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工会运动所带来的高工资、高福利,客观上也造成了美国社会的依赖性和懒惰性,以及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和税收负担的加重。高工资、高福利政策的不可持续性逐步显现。
经过近三十年的黄金发展期,进入八十年代之后,美国工会运动开始受到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打击,其力量和作用开始逐步下降。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东 欧剧变之后,工会运动更是失去了意识形态上的重要作用,这使得工会成为了保守势力和共和党不遗余力的打击对象。与此同时,新闻媒体频繁曝光工会组织与黑社 会的种种瓜葛,在很大程度上也破坏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形象。但美国工会组织走向衰落的更深层次原因还是与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社会的后工业化有关,由于工人依靠 工会所获得的高薪,很快使得他们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丧失了竞争力,大量制造业开始向海外流失。根据美联储统计,美国GDP和国民收入中劳工份额的开始下降已经十分明显,在1950-1970年代,美国GDP中劳动份额的比重稳定在65%左右,而今年来下降到不足60%,而国民收入中的劳动工资份额,则从1970年的历史峰值58%,下降到近年来的50%以 下。与此同时,随着美国产业结构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导致大量低工资、低福利、无工会的服务性质小企业的出现,加剧了工会力量的衰落和分化。而美国 工人阶级结构的改变,也并未引起美国工会的足够重视。现实情况表明,美国工人阶级的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工人阶级中越来越壮大的是从世界各地蜂拥而 来的移民,而面对这一逐渐庞大的集体,美国工会并未采取积极吸纳的态度,对这一大批弱势群体的关怀远不及美国本土工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当美国传统制造业的主要基石—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面对难以为继的局面,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接受美国政府高达500亿美元的救援计划的时候,整个美国政府、商界和媒体都把导致美国汽车业的霸主地位的塌陷、甚至整个制造业的塌陷都归咎于“费用浩大”的工资和福利,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工会组织力量的过于强大。美国的工会组织,被许多美国媒体认为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回望历史,工会组织在美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其对于劳资的集体协商机制是其一大历史作用,这对于我国工会建设的借鉴意义不容 小觑。我国正处于经济的上升时期,而劳资关系紧张,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频发,如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如何通过立法加强劳资双方的协商机制,对于我国劳动力 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
(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利永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