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有毒”高盛实为美国政府排头兵

徐琳然 · 2012-03-29 · 来源:《世界新闻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有毒”高盛实为美国政府排头兵

 徐琳然  
   

    日前,高盛的一名执行董事格雷格•史密斯(Greg Smith)在《纽约时报》公开发表辞职信,抨击高盛已经“道德品行沦落”,“剥削客户麻木不仁”。

    让卡扎菲赔个精光

    高盛创建于1869年的纽约。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机构,从事证券的发行、承销、交易以及企业的重组、兼并与收购等业务。高盛在以私营合伙人制度经营了130年后,于1999年5月在纽交所上市。
    高盛公司在全球投资银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客户包括了各国的政府、企业和个人,为他们提供财务及战略咨询服务。《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家大企业中有300多家是美国高盛公司的长期客户。高盛与世界各国的有钱人盘根错节。但就是这些有钱人,也难免成为高盛算计的对象。比尔•盖茨就曾经表示,自己最害怕的公司就是高盛。
    格雷格•史密斯在辞职信中说:我出席衍生品销售会议,会上没有花哪怕一分钟来讨论如何帮助客户,而仅仅讨论我们如何能够从客户身上赚取最多的利润。在过去的12个月里,我目睹了5名董事总经理将他们的客户称作“傻瓜”。
    2008年初,利比亚投资局交给高盛管理一笔13亿美金的主权财富基金,利比亚政府本以为这项包括了货币和金融衍生品在内的投资组合会一路飙升,但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这笔基金亏掉了98%,变得一文不值。到2010年2月,基金所购买的期权价值仅剩下2510万美元。
    事实上这笔基金幕后最大的黑手就是美国政府,高盛让卡扎菲赔个精光,还有苦说不出。当然,高盛最初也表示愿意善后,帮助利比亚把损失的钱再赚回来。但前提是利比亚要再投37亿美元,高盛提议设计了一个特殊目的公司,设在开曼群岛,可拥有50亿美元的公司债务,用20年时间帮助利比亚追回损失。但随着“雷曼兄弟”灰飞烟灭,各方心有余悸,利比亚主权财富基金至此不敢和华尔街打交道了。
    事实上,高盛下的是连环套,引诱客户一步步上钩,先给你点甜头,然后再取钱财。这种看似荒诞的现象实际上就是利用了赌徒心理。
    另外,像利比亚这样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缺乏透明度,赔了钱公众也不清楚。事实上,高盛就喜欢这样的主权财富基金。
    正像是格雷格•史密斯在公开辞职信中所写的,该公司的文化已经变为利润置于客户利益之上,华尔街的职业金融杀手们炮制了各种新鲜且名目繁多的金融产品,让即使是保守的长期投资人也一尝短期风险的厉害。事实上,美其名曰的金融创新只不过是一次次在触碰法律底线。

    官司缠身

    最近,美国政府专门派出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来调查金融资本市场的
内幕交易,华尔街风声鹤唳。
    内幕交易是指知情人向他人泄露内幕信息,或者根据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交易。在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就像是病毒,导致市场的低效率。
    今年2月就传出消息说,FBI对高盛驻香港的一名科技行业分析师金文衡是否向对冲基金泄露内部信息展开调查。他是高盛亚洲科技研究业务的联席主管、台湾研究部门的负责人。金文衡手里掌握着台湾个人电脑部件制造厂家的信息。
    当然,高盛的内幕交易案不止这一桩。2009年10月,联邦特工以内幕交易罪逮捕了帆船对冲基金经理拉杰•拉贾拉特南。这次事件震惊了华尔街。高盛前董事拉杰特•古普向帆船对冲基金提供高盛内幕消息,致使该基金非法盈利超过1800万美元。
    格雷格•史密斯在辞职信中写道:说实话,现在的环境是我见过的最有毒和最具破坏性的,高盛的诚信已经腐烂。
    2007年,对冲基金保尔森公司向高盛支付了大约1500万美元的设计和营销经费,向很多国家的银行、基金和保险企业等投资者推销一种次级贷款债权,但事实上,保尔森公司对这种次级债是看空的。为了达到做空的目的,保尔森公司在选择投资产品时,选择了没有信用保障的次级贷款,这样,只要等到评级降级,保尔森就可以获利。高盛又找到基金管理公司ACCA,把这种债券交由独立第三方管理,但却向投资者宣称,负责选择投资产品的保尔森公司是一个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公司,而并没有透露保尔森公司看空次级债的事实。
    就在华尔街哀鸿遍野时,保尔森基金的创始人约翰•保尔森在2008年个人收益达到37亿美元。现在看来,这位曾被称为金融危机中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事实上与高盛做了一个局,为投资者下了一个套。
    高盛也成为华尔街唯一躲过次贷危机的投行。2010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SEC)以涉嫌交易欺诈进行调查,不过3个月后,SEC与高盛就达成和解协议,高盛支付5.5亿美元罚款,但并未承认自己的任何违规行为。
    当时,美国富可敌国的股神——巴菲特已经在高盛投资了50亿美元,巴菲特称高盛这完全是一场公关失败。在2008年,高盛投在国会和美国政府的游说费用,大概只占到投行业的第六名。到了2011年,高盛投放的政治游说费用已经翻番,高居第一。
    高盛有着143年的历史,翻开高盛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被起诉的历史。经历了那么多的诉讼,高盛目前仍将追逐最高额利润放在首位,凌驾于监管之上。是什么让一家金融公司如此有恃无恐?
    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在布什执政期间,来自高盛的高管们担任着多个政府要职,这些人控制或影响着美国的金融体系。从华尔街到华盛顿,美国媒体习惯把企业与政府之间角色的互换称为“旋转门”。而高盛的高管们无疑是任意穿行于这道门两边的高手。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曾以《高盛高管具有担任公职的天赋》为题,报道了高盛前任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出任美国财政部长的消息。实际上,高盛最大的后台应该还是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

    投资奥巴马

    2006年,在高盛于芝加哥组织的金融圈高管私人聚会上,当时作为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的奥巴马出席,并发表了他慷慨激昂的演讲。奥巴马在高盛的精心导演下,很快得到了华尔街大佬们的青睐。
    2008年奥巴马代表民主党成为总统候选人,在奥巴马充裕的竞选资金里,高盛独领群雄,捐献金额达3.7亿美元。当华尔街的白领们还在因金融危机为生存提心吊胆时,高盛却鼓动自己的员工慷慨为奥巴马解囊。
    就在美国财政部要求美国银行收购美林之后,一把手换成了约翰•塞恩,在向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注资850亿美元后,也将CEO换成了高盛的爱德•李迪。由此,高盛与政府的关系可见一斑。
    如果美国政府有一天要发动金融战争,高盛也会是冲锋陷阵的得力干将。就在全世界都在担心希腊债务危机演变成一场波及全世界的经济灾难时,始作俑者应该是高盛,为希腊掩盖了10亿美元的国债。当年希腊急于加入欧元区,为了掩盖超过3%的赤字,希腊政府在高盛的建议下,引入外汇掉期交易,介入美元,把欧元债务包装成远期债务,从而统计表中消失了这笔数据,而另外一个结果就是目前欧元贬值,希腊成为美元压榨欧元的最前沿。
    比起监管机构的诉讼,这封来自高盛内部员工的辞职信更像是一场名誉上的清算与声讨,但对于金钱至上的华尔街来说,名誉能值几个钱?这封信发表后,高盛股价下跌3.4%,市值缩水2亿多美元,这或许就是名声的价值,但高盛远远不会罢手的。
    (《环球视野》摘自2012年3月21日《法制文萃报》)

链接一:高盛:“巨型吸血乌贼”(牛海荣)
   
    3月14日,华尔街忙碌如常,其间,人们交头接耳,都在谈论着同一个话题:“看今早的报纸了吗?”——引爆“炸弹”的是一封辞职信。
    高盛公司执行董事兼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地区美国证券衍生品业务主管格雷格•史密斯3月14日在《纽约时}鼢公开发表辞职信,措辞尖锐地抨击老东家高盛只顾赚钱,不关心客户利益。
    此信一出,原本就因投资获利方式过于激进而饱受各界诟病的华尔街投行大佬高盛公司,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曾经的信仰不复存在

    在高盛伦敦公司中任职的格雷格•史密斯,这个高盛王国成千上万部门主管中的一员,随着一封辞职信的发表,瞬间在这里成了名人。
    史密斯在信里批评高盛经营和赚钱时“继续把客户利益放在次要位置”,更点名道姓地指责高盛现任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和总裁加里•科恩,失去对公司文化的掌控,称“公司道德沦落是对高盛长期生存最大的威胁”。
    他的这封信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在华尔街银行职员、交易所投资人士以及普通投资者之间流传。在信中,从斯坦福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盛的史密斯毫不留情地指责,目前这里的环境是其任职近12年来最具“毒害和破坏性的”。
    史密斯认为,高盛之所以在过去143年历史中屹立不倒,很重要的一点是其曾经拥有“团队协作、正直、谦逊,以及永远为客户的利益考虑”的企业文化,并因此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然而,这种文化已经消失殆尽。
    “在过去很多年,我环顾四周,却发觉曾经使我热爱这份工作的文化已经不复存在,我不再为它感到骄傲,我不再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信仰。”
史密斯回忆道,几年前,他和另外9名同事曾被拍进高盛的一段视频招聘短片,在全球各大高校播放。那时候,他显然还对高盛所代表的-切顶礼膜拜。然而,如今,他显得心灰意冷:“我知道,当我不能再看着学生们的眼睛,告诉他们在这个地方工作有多棒时,我就该离开了。”

    主管将客户称作“提线木偶”

    “当我在报纸上读到布兰克芬的名字的时候,我不得不放下手里的咖啡,”在华尔街一家中型投行任职的曼宁说。“这是个重磅炸弹。”
    在很多人眼中,史密斯这样的举动有点破釜沉舟,“不想在这一行混了”的味道,毕竟辞职时在报纸上大爆公司内幕,点名指责前老板,似乎有悖华尔街的“潜规则”,前无来者。
    有人因此指责史密斯是个“懦夫”、“叛徒”,并质疑他以此投机炒作,还有媒体挖苦他是因为没有拿到满意的年终奖金,而大泄私愤。
    但无论如何,史密斯亳不隐晦地说出他心中的想法:高盛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因为其领导层的思维方式已经改变。
    “曾几何时,领导意味着理念、树立榜样以及做正确的事,而现在,如果你能为高盛赚到足够的钱,你就能够得到升职,更具影响力。”
    根据史密斯爆的“料”,在如今的高盛,有三个办法能够迅速走上领导岗位。
    首先,挥动公司的“斧子”,这是高盛内部的说法,指的是劝说自己的顾客投资股票或者其他高盛不想再要的产品,因为它们看起来不可能有很高的利润。其次,“猎象”,即让你的客户进行一切能给高盛带来最高利润的交易。另外,为自己找到一个位子,从事那些名称晦涩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
    而在史密斯看来,更可怕的是,这种对利益的追逐和对客户的忽视不仅仅限于领导层,而是已经深深渗入了公司的各个部门。
    史密斯说,他出席衍生品销售会议,会上人们没有花一分钟讨论如何帮助客户,而仅仅讨论如何能够从客户身上赚取最多的利润。在过去12个月里,史密斯说他身边至少有5名主管将自己的客户称作“提线木偶”。就连初级分析师最经常提出的问题也从“我们要为这个客户做些什么”变成了“过去我们从这个客户身上赚了多少钱?”

    “一个可信之人发出的严肃指控”

    面对史密斯的指控,高盛立刻做出反应。
    在布兰克芬和科恩在致全体员工的-封内部信件中,称史密斯的指控“不能反映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也不能代表高盛绝大多数员工对公司以及客户的看法”
    在两位金融大佬的眼中,史密斯无疑是3万多员工中“郁郁寡欢”的异类。“在我们这么大的公司中,总会有人感觉不满意,但个人的观点被媒体放大后,却盖过了多数人的看法。”
    他们以《人物》周刊最近所作的调查为证,称85%的高盛员工接受了这份调查,而其中89%的人认为公司为客户提供了卓越的服务,即便持相反意见的那11%的少数人也有机会通过匿名的方式将他们的意见反馈给公司,并且公司对此十分重视。
    “我们与客户合作,致力于帮助他们实现长期利益,这些事实不言自明”,布兰克芬和科恩说。“这些特质让我们在过去脱颖而出,并让我们在金融危机以及现在都显得卓尔不群。”
    除此以外,高盛还发表声明称:“在我们看来,只有客户成功我们才能成功。这一基本事实是我们行为规范的核心。”
    然而,也有很多人觉得史密斯的指控有其道理,应该引起高盛高层的重视。
    曾任高盛公司合伙人的杰基•泽纳斯在高盛工作过14年,并且是被晋升为合伙人的第-位女性。在杰基看来,这封辞职信是“一个可信之人发出的严肃指控”,并希望高盛的董事会能够将此看做是“警钟”,就此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因为她也不止一次听有内部人士说起过高盛越来越崇尚“金钱至上”。

    轻而易举化解“欺诈门”

    事实上,即便没有此次史密斯的“横空出世”,有关高盛贪婪无度的指控近几年一刻也没有停息过。确切地说,自从金融危机之后,高盛就成了众矢之的。
    -方面,高盛在金融危机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引发质疑。有很多人认为,作为华尔街投行界的老大,高盛就是导致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
    根据美国国会的-份报告,高盛集团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对很多事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业务上,高盛集团存在误导其客户的行为;而当抵押贷款证券市场开始崩盘时,高盛集团又将大量的次级债风险转嫁到不知情的投资者身上;甚至当一些投资者出现亏损而选择止损时,高盛集团还曾经加以阻挠……
    就是这样一个高盛,却在金融危机后得到政府全力救赎。来自纳税人的百亿美元(1美元约合6.31元人民币)救援资金不仅使高盛免于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沼,并帮助其以惊人的速度复苏。金融危机仅仅一年,当超过十分之一的美国人还因华尔街的错误陷入失业,为了生活苦苦挣扎时,高盛却已经盘算着为其高管发放巨额奖金了,这被人们解读为忘恩负义。
    不仅如此,很多人认为,高盛并没有为其错误付出应有的代价。2010年,高盛支付5.5亿美元罚款,就其在抵押贷款证券上误导消费者的指控与美国证交会达成和解,承认在交易过程中没有做到完全披露,但对于监管部门所指腔的欺诈罪行却采取了“既不承认也没否认”的态度。
    尽管5.5亿美元的罚款额在华尔街历史上堪称一最,但却也就只相当于高盛一周多的交易收入,更是低于人们的普遍预期。高盛破财消灾,将-场威胁公司生存的“欺诈门”化解于无形。
    《滚石》杂志曾经对高盛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它如一只巨型吸血乌贼,无情地将其触角伸向任何带有金钱气息的地方。”

点评:背后那根生锈的制度链条
    从史密斯的辞职信中不难看出,他曾经热爱的高盛并不是一直如此。
    有人将1990年的上市看做是高盛“堕落”的分界点。在此之前,高盛所奉行的一直是合伙人制度,其主要收入来自为客户提供咨询,帮助他们融资。风险低,收益也不高。
    然而,公司在1990年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后,公司在面对更多市场机会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盈利压力,高盛开始进行风险更大的投资。在这一过程中,高盛的经营重心也从传统的融资、并购和咨询服务转向与交易相关的业务。
    2006年现任CEO布兰克芬正式入主高盛,并引入了华尔街上通行的“计分卡制度”,列出每个员工每天的利润和损失情况,用于评估员工的表现。这被认为从某种程度上刺激员工更加追求短期利益,而不是高盛此前一直奉行的“长期利益”。
    为了应对投行业务的挑战,高盛还逐步打破了自营业务与出任客户代理人这两大业务的传统分隔,一边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进行资金管理,一边用自己的资本开展自营业务,成为客户的交易对手,很多人认为这是高盛贪婪的“根源”。
    2010年第四季度,根据新金融法案的要求,有着140多年历史的高盛首次披露了自营业务的交易信息。投资者发现,高盛自有资金的投资遍及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诸多领域。如此这般,在公司的利益与客户利益产生冲突时,作为一个崇尚利润的上市公司,高盛会如何选择可想而知。
    客观地讲,高盛是一家以追逐利润为最终目标的上市公司,如果它所做的一切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和规则,那么人们对其的口诛笔伐也只能停留在道德谴责的层面。问题在于,如果金融监管总是不能切中肯綮,就连最强大的市场之手最终也很难发挥力量。
    史密斯在他的辞职信结尾警告高盛:一家不关注客户的公司,最终也将会被客户抛弃。这听起来没错,但是如果每次政府都出来兜底,那么高盛,或者说高盛们贪婪起来又有什么可怕的?
    高盛贪婪,但只是华尔街的一个缩影。华尔街固然需要改革,但真正需要审视并改革的,也许更应该是华尔街背后的那根生锈的制度链条。
    (《环球视野》摘自2012年3月23日—29日《国际先驱导报》)

    链接二:“辞职信”重创高盛集团信誉(赵全敏)
   
    高盛是最富盛名的华尔街金融公司。在过去很多年中,有人写书、有人进行新闻调查,还有那场旷日持久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都试图向世界揭露高盛种种不良黑幕。不过,这些努力都没能真正改变什么。
    格雷格•史密斯,实在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只是高盛的一个中层管理人员。然而,3月13日他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封辞职信,以第一位从高盛内部发难的批评者姿态,向外界揭示高盛的道德沦丧与唯利是图的文化。舆论大感震惊的同时更认为,史密斯的辞职信将在整个华尔街产生长远影响。

    小人物引爆大新闻

    史密斯是全球金融界巨擘高盛集团内一名负责欧洲、中东与非洲区衍生品业务的经理。他13日离职前在《纽约时报》发表名为“我为何离开高盛”的公开信。史密斯在这封措辞严厉的信中指出,高盛一向值得骄傲的企业文化,例如团队、正直及谦逊等,如今均已遭到严重腐蚀。现在的高盛是“有毒”之地,已失去“道德素质”,“听到某些人大言不惭谈论如何狠宰客户,令我作呕”。史密斯曝料:高盛明知投资不可靠或不符合客户需求,却依然将它推荐给客户。
    文章在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站疯狂转载,并迅速在全球媒体引起广泛反响,甚至有人称,这是年度最引入关注的离职事件。《纽约时报》表示,14日下午4点之前,已收到300万页的相关评论。而排名第二的文章阅读量只有50万次。不少网民称,史密斯勇敢讲真话,以亲身经历掀开高盛黑幕,引起社会关注和检讨投资银行的丑恶文化。德国《图片报》说,这是来自华尔街内部的“起义”。
    将高盛形容为唯利是图,直接指出老板是败坏公司文化的罪魁祸首,这在“沉默是金、闭嘴为妙”的华尔街前所未见。一匿名高盛员工表示,“《纽约时报》刊登的这封辞职信犹如一颗炸弹。”连彭博社创始人,现任纽约市长布隆伯格都决定亲自出马约见高盛员工。

    制造不可想象的危机

    100多年前,当高盛还是一个小小投行的时候,它展现给人们的品质是忍耐、勤奋和执着。不过,这样的形象早已不适合当今的高盛。现在的高盛汇集全球金融精英和专业人才,在金融上能不断创新,并设计出令人难辨优劣的各种金融衍生品,能够明里暗里操控或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从而成为实力上难有敌手的巨大金融帝国。
    和高盛做生意的个人客户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机构客户。有人说,高盛做的是大生意,更多的跟白宫、青瓦台(韩国总统官邸)、日本、中东的高层和大人物合作。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博文“是谁一手酿成了希腊危机?”中曾揭示了这样的故事:2001年希腊想加入欧元区,但其财政赤字超过了欧盟规定的GDP的3%,希腊是5.2%。于是希腊找到了高盛。高盛帮助希腊发行了一笔融资100亿美元的债券,按照当时的汇率,希腊可以收回74亿欧元。高盛把汇率调整一下,因此变成84亿欧元,多出的十亿欧元现金,本质上等于高盛借给希腊,而且财务报表不显示出来。就凭十亿欧元冲销债务,希腊财政赤字只有0.7%,顺利进入欧元区。但高盛很清楚,这笔钱很难收回,于是找到德国人购买刚好十亿欧元的保险。这样一来,只要希腊还不了钱,德国人就会还。
    高盛为希腊政府推荐的是“饮鸩止渴”的融资方式,就如同先帮希腊建造一所有问题的房子,然后再为这所房子买保险。2010年3月,希腊债务危机初现端倪。高盛让希腊政府在债务危机中愈陷愈深,在收取希腊政府巨额债券承销收入的同时,又通过衍生品交易从希腊政府的困境中获利。郎咸平在博文中评论,这些人给世界造成了不可想象的危机,他们的做法极缺乏道德,为了赚钱不需要什么信托责任。这就是美国人民“占领华尔街”运动风起云涌的原因。

    聪明人自己做决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纽约资深媒体人在接受《世界新闻报》采访时表示,“客户把钱交给投行管理,但客户却被投行当作猎食的目标,这对某些熟悉这种游戏的人来说,其实已经算不上新鲜事。”这位媒体人透露,史密斯所揭露的内幕,对于高盛的一部分客户将产生微妙的影响,这部分客户可以被看作思想相对简单的投资人。他们将钱交给投行打理,却突然明白自己被当成了赚钱对象。
    而另外一部分思想复杂的投资人,实际上很清楚投行的名堂和游戏的过程:市场就像赌场,金融产品相互买卖,投资人就是借助投行的交易平台出牌而已。这一类的投资人往往并不依靠投行的建议,而是自己做出决定。
    高盛与美林证券这类极富盛名的投行,其公司内部都拥有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一旦有证券或者金融产品抛出并需要推销,这个庞大的客户群就足以保证将市场喂饱。换句话说,客户成为投行倾销债权或者金融产品的对象,而公司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不过,这种局面并不是投行在一开始就有的。1999年,美国废除了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分业法。同一年,高盛成为一家公开上市企业。有人说,或许正是从那时起,就开始出现了史密斯所说的“客户至上”企业文化的变质。从此,高盛不再专注于传统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1月19日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财报中,高盛在其142年的历史上首次公布公司自营交易业务的细节信息。财报显示,该公司用自有资产投资了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分析人士说,“一切就变得一目了然,高盛在自营交易的过程中,没有办法不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客户之上”。
    自营交易演变成了摇钱树,也让短期心态逐渐在各公司占据上风,对投资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带来了考验。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华尔街机构热衷于自营业务交易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华尔街还将为这种短期心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这一点不仅从仍在蔓延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上可以看到,而且从富人们不断加深的不信任感中也能看到。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47期,摘自2012年3月20日《世界新闻报》)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利永贞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6.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7.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8.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9.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10.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