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何新《汇率风暴》
冲击力 2010-11-28
近日收到 何 先生的新著《汇率风暴》,略有所感,兹记于下。
1.汉堡包与汇率
书中提到,美国人以中国汉堡包价格比美国汉堡包价格低为由,认定人民币购买力比美元高,所以人民币汇率应该等幅度升值。这是以购买力平价说事。不过这种说法问题多多。
按购买力来说,如果把中美比作两个超市,从美元的角度看,人民币就是中国超市的购物券,美国人先用美元购买购物券,再用购物券购买商品,发现花同样的美元在中国超市能比在美国超市买更多的商品。那么,美国人应该积极购买中国购物券,从而购买中国商品,这样的话中国购物券的价格自然就会上升,即人民币的美元价格(汇率)就会上升,合情合理。
但是,很奇怪,美国人不是用市场购买行为造成中国购物券价格的上升,而是勒令中国超市调高购物券的美元价格!按美国店主奥巴马的说法,这是为了维护美国超市的经营利益。
其实,在分析员 何 先生看来,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美国人花了大量美元买了很多中国购物券,但是并没有拿来购物消费,而是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卖出。由于中国超市实行购物券美元价格相对固定制度,所以搞得这些美国炒客大为郁闷。为此,他们怂恿美国店主逼迫中国调高购物券美元价格。
他们振振有词:“我们买了你这么多购物券,你的购物券价格为什么还不上升?所以你在操纵价格,你违反市场规则,你必须让购物券价格市场化自由浮动。”
但中国人也可以说得振振有理:“你买多少购物券,我就印刷供应多少购物券,价格还是由市场买卖决定啊,我还是按市场办事啊,你印刷美元来买我购物券是市场行为,我印刷购物券来换你美元就不是市场行为了?而且是你印刷美元在先的!”
所以,在 何 先生看来,要说谁是汇率操纵者,美国人第一个是!
美国人当然不好意思直接说,我买了你这么多购物券。因为只买购物券而不消费,明显是一种囤积炒作行为,美国人主要的就是这种“市场行为”。于是,他们就抓住物价问题,购买力平价问题。
当然,中国为维护购物券对美元的比价稳定,就必须不断加印购物券,那么购物券对商品的比价就会不稳定,超市商品没有同步增加,商品的(人民币)价格当然会上升,按购买力评价来说,此时人民币(购物券)的购买力下降了。这样的话,人民币(购物券)的美元价格也应该下降。
但是,美国人显然不是冲着购买消费品来的,他们也会购买商品,但不会消费掉,主要是为了低买高卖,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对他们来说恰恰是炒作的好机会,用人民币买到商品,把商品价格炒高,然后卖出,大赚一笔人民币,还没完,他们还要把人民币的美元价格(汇率)也炒高,然后再把人民币高价卖出,再大赚一笔美元。
所以,人民币对内(购买力)贬值,对外(汇率)升值,是美国炒家赚钱的一条完美通关路。
什么人民币币值低估,都是作为噱头利用一下而已,是一个“炒作概念”。关键早就不是货币的实物购买力,而是货币本身作为商品进行炒作的机会!这是一种高端战略。是超越实物买卖之上的货币战争。有了这种超大规模的炒作行为,货币实物购买力对货币汇率形成已经不具实质意义。
所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也是一个超现实的概念。不过,既便如此,它自身也很片面,何新还是要驳它一下。中国汉堡包的价格是比美国低,但是生产汉堡包的中国工人的劳动力价格更比美国低得多,如果把劳动力价格作为商品(劳动成果)价格的内涵,那么以此衡量,中国汉堡包的价格反而是太高了!如果美国工人一小时劳动可以换5个汉堡包,而中国工人只能换1个汉堡包,那么一个美国汉堡包的价格是0.2小时的劳动,一个中国汉堡包的价格是1小时的劳动,那就是中国汉堡包的实际价格比美国高!
按照自由市场主义,美国人觉得中国汉堡包售价低,可以来中国购买,中国人觉得美国工资高,可以到美国工作,这样让市场说话,很快就平衡了。可以吗,美国会同意吗?
显然,美国不会同意,美国只是流氓,有理说理,无理耍赖。美国要做市场的代表,代表市场说话,而不会真的让市场说话的。
况且真实的市场是什么?美国超级私人垄断寡头是市场的控制者,市场只是他们的利益工具,“私人”是正义的化身,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所宣扬的自由市场化,就是要大家服从超级垄断寡头根据他们的“私人”利益制定的游戏规则,放手让这些“私人”自由行动,同时任何阻碍他们自由的力量肯定都是违反市场规则的非法物。所以“自由主义”的背面,一定是垄断主义、“霸权主义”!
推荐阅读:
冲击力:何新思想与历史大格局
《冲击力:共济会的真与幻、阴与阳》
《冲击力:转基因与全球化,及中华的未来》
《冲击力:中华兴亡,不是历史的轮回,而是面对面的厮杀》
《冲击力:转基因感悟:中国努力前行的实质是要应对一场文化战争》
【何新经济学谈话录】《应谋求重建国有体制在重要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何新评论:论“炒”--市场是需求定价还是资本定价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