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笫17次研讨会发言之十
治理社会乱象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
征汉文
内容提要: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认识。角度即立场。建设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无产阶级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是坚持公有制及公有制为主体、正确认识阶级和阶级斗争、保证知识分子和国家意志做出科学决断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公有制经济 马克思主义理论 无产阶级立场
理论研究者都明白,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视角、角度看,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所谓“视角”、“角度”,也就是“立场”。对于同一个问题,立场不同,其认识也不完全一样,甚至完全不一样。对我国改革开放中坚持和发展公有制的认识,就是这样。
我国的改革开放,一直致力于建设“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宪法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但是,若要做到这些,都有其视角、角度的选择问题,都有其立场问题。它所要选择的立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其基本点来说,就其主线来说,马克思主义立场是无产阶级立场,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已有多少年不再提起,已有多少人不再记起,已有多少曾经自认为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已经把它丢弃?不提马克思主义立场,客观上为偏离、否定马克思主义立场而另择立场提供了便利。治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切乱象之根源,就在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
这里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必要性,选择几点谈点浅见,以求指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是坚定地坚持公有制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公有制,就要保证以公有制为主体。但是,要不要坚持公有制,如何坚持公有制,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为前提。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才会有坚持公有制的正确认识,才会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认识,也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可以为正确认识坚持公有制提供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在于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的理论定位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并且认为也只有被无产阶级所掌握才能由精神变物质。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立场的科学性,在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公有制代替私有制,进而必然由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立场的革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明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只有被无产阶级所掌握和运用才能使精神变物质。
虽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不一定能够完全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但是,如果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不可能在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问题上产生正确的认识,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就会认为放弃公有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也就绝对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当然也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的实践已经证明,一切不坚持公有制的所谓社会主义,最终都无可避免地与当代资本主义同流。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才能对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形成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前提下,才能正确研究当代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才会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之所在。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可以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提供根本保证。
国家组织经济,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立场的具体体现。《共产党宣言》说:“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①]
公有制经济是国家组织的经济。国家政权不仅有管理经济的职能,国家政权还有组织经济的职能。马克思主义首先阐述了国家组织经济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但是,最早由国家组织经济的实践,是产生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英国,而不是产生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英国为了帝国扩张的需要,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建立了国有的石油企业,它比社会主义的苏联早约20年!但是,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是为资产阶级的国家利益服务的,最终是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服务的,在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发生矛盾的时候,其国有经济是要为私有经济让路的,因而其国有经济的基本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要在全社会建立公有制的经济,就是由国家直接组织和管理的经济,它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经济。
由国家组织的公有制经济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保证。以公有制为主体,要以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政权就需要毫不动摇地行使组织公有制经济的职能。只有国家组织经济,才会有公有制经济;只有公有制的存在与发展,才能谈得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公有制经济比非公有制经济数量更多、质量更好、效益更高、速度更快、实力更强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国家强有力的组织来保证,而且也只有在国家强有力的组织之下才能得到保证。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要坚持国家组织经济,这样,就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不动摇提供基本的保证。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是正确地认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本质体现。对新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则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前提。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才能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可以正确区分“阶级”和“阶层”从而坚持“阶级”的观点。
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最突出的问题是要正确地区分“阶级”与“阶层”。改革开放以后,理论界引进了西方的“阶层”理论。由于“阶层”的出现,对于继续讲“阶级”,似乎显得没有了底气。其实,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阶层与阶级是不同的问题,分别讲阶层与讲阶级,并不互相冲突。
阶级和阶层都是客观的存在。我国自改革以后,逐渐淡化了阶级突出了阶层,这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重点发展非公经济的特定时期是有必然性的。但是,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淡化阶级并不等于阶级不存在,突出阶层不等于阶层可以取代阶级。
阶级与阶层以不同标准反映不同的利益集团。但是,阶级与阶层也有明显区别:因利益来源不同而形成阶级——无产阶级的利益主要来源于劳动所得,资产阶级的利益主要来源于资本所得;因利益多少不同而形成阶层——例如,收入在1000元到3000元的为一个阶层,3001元到5000元的为另一个阶层,等等。阶级比较简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层比较复杂——中国不久前曾被划分为十个阶层。同一个阶级成员因收入多少不同而被划分在不同阶层,同一个阶层因收入来源不同而分属不同阶级的成员。
我们在坚持“阶级”的观点时,要用“中产阶层”的概念取代从西方引进的“中产阶级”的概念。“中产阶级”所反映的对象,是处于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中间的中等收入群体,其本质是因为人们收入的多少而形成的“中产阶层”,因而,用“中产阶层”的概念取代“中产阶级”的概念,是完全正确的。由此分析也可知,西方所谓的“中产阶级”,绝不是处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中间的“阶级”。总之,与“中产阶级”相联系的是处于低收入阶层与高收入阶层之间的“中间阶层”,它跟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根本不是一回事。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会比较清楚的识别什么是阶级什么是阶层。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可以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
阶级斗争,虽然具体表现为有时平静有时激烈,但从本质上来说,总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历来如此,永无如此。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世界范围内的斗争。在国家存在的条件下,具体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斗争;在经济国际化条件下,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人才、军事、外交等全方位、全领域的斗争;在各个国家之间的互相交往不断加深的条件下,表现为不同制度的大国之间或公开或隐蔽地相互分化、瓦解以争夺对方盟友的斗争。当前国际环境中的阶级斗争,虽然军事上的腥风血雨不多,但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刀光剑影随处可见,平静的表面之下是暗藏的汹涌波涛。以美国为首,先灭了苏联,现又加紧围攻中国,是历历在目。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表现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无产阶级利益的斗争。在开放过程中,有人以出卖国家利益以讨得西方某些势力的欢心。出卖国家的利益,就是出卖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的人,既是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更是涉及无产阶级利益与资产阶级利益的关系。在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也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但是,在推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过程中,完全否定公有制经济,也就涉及到了无产阶级利益与资产阶级利益的关系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前进的过程,必然是包含着阶级斗争的过程。改革以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表现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之一,是在我国消灭了作为阶级的资产阶级。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起步的。即便如此,邓小平也说过:虽然,作为阶级的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但是,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时甚至还很激烈。邓小平与资产阶级斗争的方式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生前开展了几次声势浩大的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近10年来,虽然没有开展过邓小平式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但是这一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确立就是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斗争的产物。竭力为西方资本主义唱赞歌、拼命抵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架空乃至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一直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具体表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斗争,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会自觉关注新时期阶级斗争的新特点、新动向。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是知识分子和国家意志做出科学决断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可以知识分子在理论上为无产阶级事业做出更多的努力。
知识分子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因而总是隶属于一定的利益集团。在社会主要分裂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时代,知识分子从根本上说,或者隶属于无产阶级,或者隶属于资产阶级。在社会分为不同的阶层时,知识分子也总是隶属于不同的阶层。在国家还存在的人类社会中,尤其是存在不同制度的国家时,知识分子往往还自觉不自觉地反映或代表一定国家的利益。
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知识分子总是试图以自己的理论为改革的进程做贡献。科学的理论能够鼓舞人心,似是而非的理论能够蛊惑人心。改革进程中要不要或如何坚持公有制、要不要或如何发展公有制经济,知识分子握有理论的话语权。
对公有制经济的不同态度,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反映知识分子的立场问题,差别只是在于,有些观点直接一些,有些观点隐晦一些。知识分子要自觉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支持公有制,敢于和勇于自觉地站在立场的高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前,在国家智囊、新闻媒介、文化教育等领域工作的知识分子,他们每日每时地通过自己的言论影响着党政决策、社会大众和青少年,因而尤其需要具有自觉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意识。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可以使国家意志在实践上为坚持和发展公有制作出更多的努力。
要不要或如何坚持公有制,要不要或如何发展公有制经济,在于国家意志,国家领导人握有实践的决策权。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国家意志就能够在发展公有制的生产力方面做出努力。发展公有制的生产力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种表述是有局限性的,它为否定公有制经济埋下了祸根。为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大发展,我国改革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把关注点放在发展非公经济方面,这完全必要。虽然,在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放弃公有制经济,而是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并在不断地取得成效。但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名否定公有制经济已经司空见惯。所以,在发展公有制经济方面,国家意志应当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就当前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应予重视:其一,舆论引导。公有制经济生存与发展的舆论环境不很好。少有舆论的公开支持,而多有舆论的公开指责。效益好说它是垄断所得,效益不好就倍受指责,当它被指责时似乎不敢为它伸张正义。对这种状况,应当做出一些改变。其二,政策规范。改革以来,发展非公经济有“三十六条”、“新三十六条”等等,是否也应当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出台一个“几十条”?以公有制为主体,出台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很重要。其三,信息公开。改革以来,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究竟如何,应向全国人民公开相关信息。国家年度发展报告在公开全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要公开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公开公有制的信息,对于提振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其四,组织经济。全世界都知道,社会主义的核心就是公有制经济,而公有制经济是国家组织的经济;中国的实践已经告知全世界,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是相容的。因而,中国政府要坚持组织实体经济,以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国家意志就能够在发展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方面做出努力。重视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建设,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坚持公有制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不是自然的、自发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的、自觉的实践的产物。重视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建设,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属于生产关系范围,可直到目前,并没有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解读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而是就事论事。我们需要站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高度来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需要正确认识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本质的具体内容。重视公有制生产关系建设,理应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仅仅是指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也应当包含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应当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高度来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个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国家意志就能够在组织建设方面迈出步伐。要把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的人吸收到各级领导机构之中并委以重任。使用这方面的人才,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会落到实处。在当前改革开放、经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意志应当对培养、使用这方面的人才采取特殊措施予以重视。
至目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经受了一波三折。可以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前几年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不同的社会制度接受了它的无情检验。实践证明,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最能够经得起检验的社会制度。
主要参考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列宁选集》第三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十六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