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以分配制度为竞争核心的世纪
——兼谈中国分配不公
首都经贸大学离休教授 唐思文
21世纪不见得是中国的世纪,也不见得是美国的世纪,21世纪是以分配制度为竞争核心的世纪。本文兼谈中国的分配不公,并从中国的分配不公说起。
(一)中国分配不公的三种见解
第一种见解是中宣部理论局2011年特意由学习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一本《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的普及性的宣传小册子,谈了八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怎么解决分配不公”。该书说:“……近年来,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不公问题凸显出来。……比如,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倾向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居民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持续下降,普通劳动者收入长期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达3.23倍;垄断行业收入明显偏高,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工资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工资的4.7倍,‘灰色收入’、‘隐性收入’甚至非法收入大量存在。”这就是我国分配不公的该书的见解。
第二种见解是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东京,在2011年10月31日《北京日报》发表一文,《报刊文摘》在11月7日将其摘登,并取题为“差距主要在‘财产’,”该文说:“很多人都在议论并且希望缩小收入差距,我很理解。但为了把问题说明白,我认为应先讨论什么是收入,或者收入差距到底应该怎么算?”接着又说:“这里我把自己与那些私企老板做个比较,人家开公司日进斗金,而我做教授月入仅数千。他的收入确实比我高,但除开商界应酬,单论个人消费,却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大。若转从财产看不同了,他资产过亿,而我呢?除了手头那点微不足道的股票和所住的房子别无其它,两者当然没法比。由此可见,我等工薪阶层与老板的差距,主要是在‘财产’而不是‘收入’。”
第三种见解是:中国分配不公主要在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参考消息》2011年9月9日载文《外媒解读中国亿万富豪创记录》中说:“中国超富人群继续扩大,仅仅两年时间,财富在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人数就翻了一番。”该文紧接着说:“‘胡润百富榜’称,今年中国财富在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有271名,而2009年为129名。中国目前亿万富豪人数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400多名。”这则讯息,着实令人振撼。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后,仅过了60多年的今天,中国的贫富差距的鸿沟,竟比解放前的“四大家族”年代还严重得多!我的心顿时跳得很历害。我们革命了一辈子怎么又回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境地呢?虽然老百姓的生活普遍有了一定的可喜的改善,或者相对说改善还不少,但与中国的富豪们一比,差距却是越拉越大,鸿沟越来越深了。这才是中国分配不公的主要或最突出的表现。
(二)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已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与我的困惑
我国《法制晚报》在2012年1月26日的A13版上发表了一文,题为《GDP 7年翻番,富豪身家涨70倍》,说:“美国《福布斯》杂志编制的‘全球富豪榜’,自1995年该榜创立到2005年,中国大陆富豪能够进榜的凤毛麟角,但到2011年,上榜的中国大陆富豪已达115人。从《福布斯》杂志历年编制的‘全球富豪榜’来看,2001年,荣毅仁以13亿美元身家入傍,时隔10年,入榜的大陆第一富豪、百度当家人李彦宏身家达到94亿美元;并且,2011年中国内地上榜富豪的财富总额已是2005年中国内地上榜富豪的70多倍。”该文还说:“美林全球财富管理与凯捷咨询发布的2011年《亚太区财富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内地的富裕人士(至少拥有100万美元净资产之人士)达53.5万人,在亚太仅次于日本”。我读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我国《参考消息》2011年7月18日发表了英国汤森路透集团数字编辑克里斯蒂亚·弗里兰著的《贫富鸿沟加速扩大》一文中说:“今天,美国有一半的国民收入属于10%最富裕的人口。在2007年,最有钱的1%的人口控制着全国34.6%的财富,大大超过较少的90%人口所控制的比重。……今天这种巨富倍增的情况是一个全球性现象。这在美国尤为突出,但同样出现在其他发达经济体,如英国和加拿大。生机勃勃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样出现收入不均加剧的情况,中国的形势同美国一样严峻。”
其实分配不公越来越严重的情景,在资本主义各国是普遍地长期地存在着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出现严重分配不公的现象呢?难道这个问题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回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三)中国和西方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的区别:双原则与单原则
当今世界,不管是西方市场经济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虽然有关“生产要素”的内容,各国的具体解释不甚一致,但有一点大家的认识基本上是相同的,即生产要素是由人的劳动力与物的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两个部分共同组合而成,创造出价值或财富,并根据其在生产中贡献的大小,而相应得到各自的回报或分配的不同。这些认识大家基本一致,但这两个部分,即人的劳动力和物的生产资料,在分配中应以谁为主呢?中国和西方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就产生分歧了。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约20年左右,中国贫富两极分化开始严重化,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新的分配原则。当时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同志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说:“坚持按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现任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重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可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一方面提出以人的劳动为主进行分配,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或为主的分配原则;另一方面又提出要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显然这是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度。
但是,西方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仅仅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不主张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因此,西方市场经济实行的是单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度。
可见双原则和单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的区别,关键在按劳分配为主体或为主的原则上。但该原则不是指参与社会分配的总人数中,应以按劳分配的人数为主体或为主,按资分配的人数为次或为少数的误解上。因为参与按劳分配的人数为主体或为主,世界各国都是相同的,并无区别。按劳分配为主体或为主的原则,应该是指在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即利润中,主要部分应为劳动者所得,次要部分则为资产者所得。这就是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的实质。它必将是人们意识形态的一次重大革命。
(四)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的立论依据与市场经济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虽然都是生产要素,但二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其本质不同。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价值就是社会必要劳动的凝结;生产资料是劳动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没有生产资料也是无法创造价值的。所以,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根据,或内在因素,从而是价值或财富生产的主要因素;生产资料是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或外在因素,从而是价值或财富生产的次要因素。财富就是具有价值之物。
上述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不是指价值生产的内因或根据中的主要和次要因素。作为劳动生产的内因或根据只有一个因素,即劳动因素,根本不存在还有什么次要因素的问题。但是,劳动创造价值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生产条件,即生产资料的条件或劳动因素之外的生产要素条件,这些生产条件或外在因素,是劳动创造价值的必要的或必须的条件。可是它与价值生产的内因或根据相比,即与劳动相比,生产资料是价值生产的非本质的次要的因素。这就是劳动价值论的全部涵义。因此这个涵义应包含两点:①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内在的本质的因素,在劳动创造价值中是起决定性的作用或贡献的。②生产资料是劳动创造价值的必要或必须的条件,在劳动创造价值中,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或贡献的,甚至没有生产资料,劳动是无法创造价值的。但它是劳动创造价值的外在的非本质的因素。
但是我国有的学者就是不承认劳动之外的生产要素,即生产资料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的影响作用或贡献,从而否定生产要素分配论,并片面地坚持他们的“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论”。
因此,在价值的创造或财富的生产中,劳动或劳动力的作用或其贡献是主要的,生产资料的作用或其贡献是次要的。故在产品的新创价值中的剩余价值及其转化形态,即利润的分配中,其主要部分应为劳动者所得,次要部分则为资产者所有。这是分配的客观的要求。但是西方单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一方面根本不顾这个分配的客观要求,反而将二者颠倒过来了,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竟拿走了利润的全部,然后劳动者才从第二次分配中得到一小点奖金或社会的某些保障,以及慈善救济款等;另一方面,富豪们对大企业中的高管们又给以巨额工资和奖金待遇,这完全是富豪们对一部分社会精英的“赎买政策”的“恩惠”,以利自己发财致富。世界富豪们的这种“赎买政策”已形成为一股世界的巨大的影响力,迫使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垄断大企业也无原则地跟着做。群众意见很大,必须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单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把劳动者和资产者放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平等”竞争参与分配,表面上似乎非常公平、合理,实际上劳动力一般说是根本竞争不过生产资料的物力或财力的,劳动力只得成为雇佣劳动者。雇佣劳动者能拿到一定的工资就算不错了。同时一般说小财力也是竞争不过大财力的,小资产者也是竞争不过大资产者的。结果这种分配的“平等”竞争或单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就会变为,如俗语讲的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大鱼也就越吃越大、越壮而成为巨富,小鱼难以为生而沉为社会底层。富豪们在“平等”竞争的分配中也就得到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大头,众多的劳动者只能得到难以为生的小头,贫富差距也就越拉越大。这就是市场经济下的单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实施的必然结果,因而单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也就成为市场经济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
西方单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实际上也是把劳动创造价值的内在的或主要的因素,与生产资料外在的次要的因素,二者混同了。不过他们把劳动创造价值的内在的决定作用因素,混同为或等同于生产资料的外在的影响作用的因素,从而否定了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而片面坚持其单原则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只是他们与上述我国某些学者持反方向的混同。他们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价值生产中的不同性质的作用混同或同等之后,就把二者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或“公平”地参与竞争分配。
(五)当今世界分配不公越来越严重的两个现实条件
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分配不公越来越严重已为全球媒体公认的事实。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新景象。这两个新景象或新的经济现实就会使单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的分配不公的发展速度及其深度,迅速上升和加重有了可能性和必然性。这两个条件是:
第一、特殊垄断利润生产已越来越成为总利润生产的主体。利润生产就其来源的途径不同应分为通常利润和特殊利润。把供求因素暂且除外或抽象掉,通常利润是来源于生产领域中,由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转化而成的;特殊利
润来源于流通领域中,由消费者提供的,超出商品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即额外价值转化而成的,但它归根结底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由消费者或买方支付给生产者或卖方的。([1])在垄断条件下的通常利润称为通常垄断利润;其特殊利润,称为特殊垄断利润。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新产品不断涌现,特殊利润和特殊垄断利润的新增量,比通常利润和通常垄断利润的新增量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其增速也越来越快,特别是特殊垄断利润。特殊垄断利润就会越来越成为总利润中的主体或主要部分,并使资产者,特别是富豪的总利润更是大增,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大,分配不公也就越来越严重。
第二、经济全球化。二次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以更快、更大的步伐向前迈进,富豪们致富的来源区域或地区也就越来越广、越大,财富的增速也就越来越快,利润膨胀越发惊人。
以上这两点就是当今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分配不公越来越严重的经济的重要的客观条件。而这两个条件主要又是由于生产技术的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普及化程度不断深化决定的。
(六)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和我国的现实经济及其两条十分重要的运行规则
我国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提出至今已有15年之久,但仍只是形式上的或文件上的一种分配制度,实际上并未成真。因为在我国现实经济中(把公有经济暂且除外或抽象不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即利润,在其第一次或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是根本不可能得到的,全部为资产者所得与瓜分了;只有在其第二次或再分配中,资产者才从其所得的利润中拿出一小部分,作为税费上缴给政府,再一小部分作为企业奖金给劳动者,或作为慈善救济贫困者,这哪里是按劳分配为主呀!它不正是地地道道地依据按资分配为主的单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度行事吗?正因为如此,我国当前贫富鸿沟必将会继续加深加大,分配不公必然会越来越严重,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有两条十分重要的运行规则:
其一是它的初次或第一次分配必须要以按劳分配为主。否则,如果仍以西方的第一次分配方式,作为我国的初次分配方式,那么我国的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就必会落空,无法实现。因为西方的第一次分配是把劳动者和资产者放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竞争参与分配,正如上述,表面上看起来是多么平等,实际上劳动力一般说是竞争不过生产资料者的财力或物力的,小财力也是竞争不过大财力的。因此单原则的生产要素分配制的第一次分配,势必就会把劳动者推向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的深渊!中国的富豪们在世界的富豪榜上占的名额必将越来越多,其财富的总额也必将越来越靠前!结果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方的市场经济究竟区别在哪里也就分不清了。对老百姓来说,二者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第二条运行规则是它的第二次分配或再分配,必须要在接劳分配为主的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或前提下运行。否则第二次分配即使再作更大的努力,也是无法实现按劳分配为主的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的。
这两条运行规则的第一条是决定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的性质的,第二条规则只是在量上作些调整,但无法也不可能改变以按劳分配为主的性质的。而且这两条运行规则也正是按劳分配为主原则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二者如何结合的基础和主要方法。是否照此运行规则行事,则是检验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的试金石。
(七)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是人类社会一场极为深刻的分配变革
其实人类社会分配不公岂只是资本主义社会。除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外,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及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也都存在着性质不同的分配不公的问题。这些社会的分配不公虽然都与其各自社会的阶级因素,及其分配制度的作用有关。但更重要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各自社会的客观的内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也表明了当各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其原有的分配制度,如果不革新,不改革,统治者必会面临被推翻的结局,新的社会及其分配制度就会诞生。我认为当今世界从总体上说单原则分配制度,已容纳不了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了。不管当今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也好,或欧洲一些国家的大罢工也好,或北非西亚的社会动乱也罢;也不管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的决议也好,或美国、欧洲一些媒体要求加强对富豪们的征税的舆论,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国富豪、“股神”巴菲特等人也被形势所迫,提出对富人加税的倡议也罢,不都正是反映了对单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度造成的分配不公的抗议或改革要求么?
双原则分配制度是人类社会的一场极为深刻的分配变革,其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都是史无前例的,确实需要认真对待,稳妥行事,必须根据国内外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分阶段分步骤实现,绝不可以一蹴而就,但也决不可久拖不进,坐失良机,或知难而退,必将会使主动局面变为被动。
由于我国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到目前为止,仍未落到实处,其第一次分配仍以单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进行的,即使我国第二次分配再加大财政上的转移支付的力度,也是无法做到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鸿沟的,甚至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全部实现之时,也是改变不了我国贫富差距的鸿沟拉大的趋势的。因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中、下层人民生活水平虽然会有不少提高,但与此同时,富豪们的增值速度,必将仍会远远超过中、下层人民生活提高的速度的,势必会继续扩大与加深中国的分配不公的鸿沟的。而且这种情况已为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或实践证明了的。因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中、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努力,一般说都已超过我国当前乃至“十二.五”规划将要实现的水平,美国不是仍发生“占领华尔街运动”及其提出的1%和99%的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分配不公越来越严重的反抗之声吗?这不仅震撼了美国,也震撼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难道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实现之后我国的贫富差距就可以缩小了吗?就可以阻止其发展吗?这是不可能的!这正是单原则生产要素非得从根本上改革不可,绕是绕不过去的;我国的第一次分配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虽然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较长的历程,但我们必须锁定这个目标,早日着手逐步实现。千万不能忘记:生产要素分配制的第一次分配是决定分配制度的性质的,第二次分配只是在量上作些调整但改变不了分配制度的性质。
至于对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的具体的改革建议,我想由政府、人大、政协等有关部门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为宜。只要方向明确了,其有关理论解决了,思想基本统一了,前进的脚步就可以迈开了!
21世纪已不是以国家的财力或军力为竞争核心决定胜负的时代。21世纪是以分配制度为竞争核心的世纪。具有继承先辈革命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和在其领导下的具有悠久文明传统的中国人民,一起共同奋斗,必将会夺取双原则生产要素分配制的胜利!
2012年1月20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