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晚,双汇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美国史密斯菲尔德达成并购协议,双汇国际将收购后者已发行的全部股份,价值约71亿美元。这次并购不仅价格高,而且目的不明确,非常类似外资收购掏空中国企业的常用手法。
双汇国际将支付给史密斯菲尔德47亿美元现金,并承担后者约24亿美元债务。此次收购价为每股34美元,较史密斯菲尔德在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约31%。双汇国际承诺,收购完成后将保持史密斯菲尔德的运营不变、管理层不变、品牌不变、总部不变,同时不裁减员工,不关闭工厂,并将与美国生产商、供应商、农场继续合作。
曾因瘦肉精风波一度“元气大伤”的双汇,股价在多家基金的支撑下基本保持平衡的状态,但因收购这个类似王健林收购欧美电影院线一般的大动作,着实让社会各类人等非常关注。如果真的交易成功,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对美国企业的最大一笔收购案。受此消息影响,股价一度冲击43元高点,距离2010年12月47元高点不足10%的空间。
本次收购案中国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一共向双汇提供了70亿美元贷款,以供双汇国际收购美国最大猪肉生产商,双汇承担24亿美元的债务。这一收购计划对双汇的利益点在哪里?如果双汇收购成功,对国内养殖业有什么影响?目前最现实的是看到,豆粕期货的价格在大幅上涨,也引起菜粕期货价格的上涨。
但双汇去收购美国最大养猪企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在如今的社会状况下,中国人做的事情真是打破头你都难想明白的,为什么去美国收购养猪业?还要扛24亿美元负债?如果有70-80亿美元,到澳大利亚或者阿根廷,甚至是巴西这样的产粮大国去建个新的养猪基地好了,为何要承担巨额债务买美国的养猪企业?养猪又不是什么高科技。所以这种收购的背后,暗藏的问题不是一般的大。
当初高盛曾经利用双汇进行资本运作,获得了丰硕收益。高盛和鼎晖在海外资本结构上做了不少动作,包括不断地增发、转让等,但控制权一直掌握在二者手中。与2007年高盛收购双汇的高调进入不同,高盛、鼎晖等机构投资者让出双汇的控制权却显得相当平淡。
而双汇在资本运作上经常出现大宗关联交易,也受到了各方关注,所以其关联交易在2010年曾遭受过数十家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联合抵制,这次收购世界最大生猪养殖企业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的全部股份,也是值得研究的,背景复杂,是个好案例。
过去外资与国内企业合资,合资以后外方就不断通过转移定价等方式,转移利润,制造亏损,用中方的利润来弥补,最后拖垮公司,外资再借机全盘兼并。双汇如收购美国企业,内地企业利润是否要去弥补美国企业的债务窟窿,最后把双汇拖垮,然后外资回头再彻底吃掉双汇呢?不得而知,但是不能不让人产生一些联想。收购企业本应是有条件的,比如裁员,变更管理人员等等,这几乎是收购的基本常识,但是双汇溢价30%多,几乎全盘无条件收购美企,这让人摸不着头脑。中国企业难道需要这样去收购外国企业吗?
双汇收购SFD 两者共同股东高盛被指是重要推手
2013年06月02日 15:12 来源:新金融观察 :孙瑞丽
双汇进入21世纪以来,总共发生了两次可以分别载入食品安全和跨国收购史册的历史性事件: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和2013年收购SFD事件。收购国际巨头史密斯菲尔德,对双汇来说,背后高盛的影子若隐若现。
双汇难题
表面上来看,这两次事件没有任何关联,然而对比双汇和SFD的产业链和市场格局,不难发现,相比于SFD,双汇在产业链构建中的养殖环节仍处于散养收购的阶段;而在肉制品的市场中,双汇目前占据主导的仍然是中低端市场。
北京东方艾格畜牧分析师王晓悦告诉新金融记者,产业链条不完整、产品主要分布在中低端市场,是双汇一直以来面临的最大、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难题。此次收购SFD,双汇不仅可以引进欧美先进的管理技术,也可以在肉制品高端市场上抢占先机。
据了解,双汇目前竞争力较强的产品依然是处于中低端水平的火腿肠,虽然近几年引进了冷鲜肉的加工环节,但是在市场中却始终面临着雨润和众品等实力相当的对手。
按照常理,诞生于1992年的双汇火腿肠或许会跟大白兔奶糖、发条青蛙、水果橡皮一样,成为80后、90后童年的经典回忆。然而,爆发于2011年春天的“瘦肉精”事件打破了或许会成为美好的记忆。
这次事件之后,双汇一度成为众矢之的,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双汇不仅被迫许下“生猪头头检测”的承诺,还邀请全体职工和媒体,召开了一次闻名全国的“万人大会”
在那次大会上,双汇掌门人万隆关于双汇受损的通报和两次致歉让外界感到了他心中的委屈。全国养殖环境普遍松散、检测机制普遍缺失,为什么单单抓住双汇?
作为全国代表型企业,万隆不得不向公众一再表示,双汇未来将从强化源头控制、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制度、加快养殖业发展等7个方面加大力度,以确保双汇产品安全放心。
这也是双汇第一次面向公众承认自己产业链条的缺失。然而,对于双汇来说,控制源头、健全产业链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养殖环节,但控制养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据熟悉双汇的行业人士介绍,双汇在最近两年确实在致力于控制养殖环节,2012年,双汇就有过多次收购本土养殖、屠宰厂的行动。
“不过,即便如此,双汇离一条包括养殖在内的完善的产业链仍差得很远。”这位行业人士表示。他认为SFD作为全球最大的供应商,早已具备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双汇此次收购,也可以看出双汇想要解决自身产业链难题的决心。
不仅如此,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认为,此次收购事件势必会给国内其他肉制品企业产生一定压力,尤其是定位中高端的企业。因为双汇虽为行业内龙头企业,但是其在中高端产品方面优势不足,此次收购之后有望获得技术支持,其必将发力中高端产品。
“两者成功联姻,不仅双汇在美国及全球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直线上升,其在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也陡然增强,行业地位更加牢固。”简爱华说。
收购之举
此次收购,被业界看成是一次“大手笔”的历史性收购。收购双方均为所在国家的巨头性企业,SFD甚至是全球最大的猪肉供应商。收购完成后,双汇无疑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供应商和生产商。
在双汇国际的官方供稿中,作为双汇国际主席的万隆显得“十分高兴”:“这是双汇国际和史密斯菲尔德的历史性时刻,这是中美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内最大的猪肉企业的结合。”
然而在外界,围绕这一收购行为的各方分析和猜测也像潮水般涌来:双汇想要通过SFD实现其海外扩张、SFD早就觊觎中国市场、收购背后是为了完成资本运作等。
简爱华认为:“这是双汇顺应时代,发展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国际化战略是其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双汇作为国内肉制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增长空间已经成为其发展战略之一,收购全球最大猪肉企业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不仅如此,她还认为此次收购也是双汇在后“瘦肉精”事件时代,重塑形象的又一举措。卓创资讯姬光欣也表示:“双汇收购SFD之后,可以利用SFD的良好声誉,提升自身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为双汇成为全球知名品牌铺平道路。
也有分析师认为,目前,中国肉制品在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去年的肉制品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肉制品出口77%在香港,10%在吉尔吉斯斯坦,剩下的主要在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东方艾格农业畜牧分析师王晓悦向新金融记者透露,受制于中国肉制品的品质等原因,目前出口主要是在东南亚和部分中东地区,在欧美市场上却始终没有地位,这也是中国肉制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一个缺失。此次若收购成功,凭借SFD在欧美市场上的地位,中国肉制品也将一步步深入欧美地区。
高盛助力
不过相比于热热闹闹的收购利弊的分析,关于此次收购行为背后的猜想也一直没有停止。据了解,SFD曾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自身也深陷经营的困境,并且曾一度被曝出处于破产的边缘。SFD官方数据显示,其在2009-2011年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又有新闻显示,中粮集团于2008年收购SFD4.95%股份;2009年11月,中粮集团又以1.94亿元的价格收购SFD和比利时ARTAL在中国合资成立的专门生产经营肉制品的万威客业务,而当时,SFD已陷入业绩泥潭。不过相在2012年年底,这笔交易又全部退还给了SFD。
一位研究跨国公司合作的行业人士认为,中粮收购SFD时,SFD的股价正处于低点,但现在SFD的股价已经上涨,此时收购是一种收资性质的收购,非常划算。
王晓悦也认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收购行为,SFD一直想进军中国市场,而双汇一直想提高自己产品的档次,两者想要合作的想法也许早就在酝酿之中了。不过对于收购之后的运作,他表示存在风险的可能性还比较大。“很难想象这两家中西差别那么大的企业采取全资收购的举措,收购之后水土不服是必然的。
卓创资讯姬光欣表示,虽然双汇国际承诺保持史密斯菲尔德的运营不变、管理层不变、品牌不变、总部不变,承诺不裁减员工、不关闭工厂。但是未来公司的重大决策与战略制定是否与产生中西方分歧,目前谁都不好说。从政治层面考虑,美国政府对这个已经换了“东家”的企业是否会继续提供“方便”呢?
虽然外界关于双汇国际收购SFD的事件吵得沸沸扬扬,但是双汇国际至今并没有向外界透露关于这次收购事件的细节。
5月31日,又有传言表示,近几个月以来,参与收购SFD并不止双汇一家,泰国正大集团名下的正大食品以及巴西肉类制品巨头JBS集团都曾在SFD同意接受双汇国际的收购之前准备提出各自的收购报价,SFD也被允许可以回应两者在之后可能提出的竞购报价。并且,根据SFD与双汇国际之间的协议,SFD还有30天时间可以继续与正大食品以及JBS集团进行谈判。
对此,新金融记者采访了正大食品副总裁于华,她表示此类收购行为都是在泰国正大集团进行,关于收购细节自己并不清楚。但是她认为,正大集团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完全有能力对SFD进行收购。对于双汇来说,花400多亿人民币去收购SFD,价格确实有点高了,如果背后没有高盛集团财力的支持,双汇根本不可能完成收购。
事实上,做为双汇的重要股东,高盛同时持有SFD的股份,是两者的共同股东,这样的身份被认为是此次双汇收购成功的重要推手。
“我最近的感觉是很多肉类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了浮躁的情绪,一味认为中国市场越来越不好做,但其实大家离建设好自身的产业链,迎合新的消费者需求还很远。”于华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