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一些人恣意攻击国家的货币政策、土地财政很不以为然,都做过相应的评论,这里再转一篇印度人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文章给大家看看:
http://bbs.miercn.com/201405/thread_311847_1.html《印度新总理亮相 对中国藏南放狠话》。
这篇文章是印度网友对中国基础设建设方面的一些评论,从该评论中也反映了中国近年来在基础设置建设上,城市建设上成绩巨大,令印度人惊奇。
看了此文,同时也应该知道国家的4万亿的作用,还有中国的土地制度,也是中国能获得如此的巨大的基础建设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直以来,不少人通过各种媒体、网络不断地攻击中国的基建,有些人甚至在电视上公开说什么中国的高速公路修得太多,西部路上没有几部车,是过剩。
持续地攻击4万亿国债投资。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这些人的煽动下,也人云亦云。
4万亿投资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绝对必须的,这对了解当时经济实际情况的人来说(三个月内6.5万家企业倒闭,3000万农民失业回乡)都十分明白这是英明之举。否则,中国经济会倒退。当然,不是说肯定了4万亿投资就看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各省的跟风投资没问题,4万亿一下子搞到10万亿,增速过快,地方债膨胀(后来及时控制),投资中的官员腐败都是存在的,但是要肯定4万亿的主流,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
关于中国的土地财政问题,也是同样,固然是有些问题的,如其中存在的腐败问题,地方财政建政府大楼失控等方面,但是,钱的主要的部份还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大家在各地城市都可看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钱那里来?都是土地财政的钱。
还有,对基础设置建设项目并不能以一时的效益来说事,包括高铁、高速公路,一时的亏损是在这个项目本身。这也是一些人在文章与电视说话中,煽动人们对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满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从效益方面就事。
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它的效益主要是从项目的外部性来体现。例如,我修了路,修的路本身并不一定能通过路的收费收回成本,但周边的土地立即升值,房产立即涨价。改革开放过程中,省长、市长们交流经验,就有一句口头禅,“要想富,就修路”,说得是什么?就是说,路的外部性价值巨大。
这也涉及到城市土地的征用,土地、房子的涨价,应归个人还是应归公有的问题。这两年来,一些人反复要求改革土地制度,土地收益私有化。这是错误的意见。土地的涨价来源于国家对这块土地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所形成的外部性溢价,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因此土地涨价收益归公是对的。我很赞同华生先生关于对农民的征地收入应归全体农民的意见,而不能仅归个人,或一个村的农民所有。如果用这个钱来解决农民城市化问题,而不是归个人可能情况就会好得多。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将印度远远抛在后面,令美国也日感危机。这才是巨大的财富积累。现在有一个高铁战略规划,从新疆至德国,从东北穿白令海峡至美国,从昆明至新加坡,如能实现,就真正成就了中国为世界的中心。
不要跟着一些二流子经济学家后面天天骂中国的货币政策、土地政策、国债投资,这些人其实是根本不懂当代经济理论。
其实,中国的生产能力已全面超过美国,仅是高科技方面稍欠缺一些,特别是创新能力差很多。例如芯片生产能力,高精材料的生产能力都在不断地进步。如果大飞机能生产,中国就没有不能生产的东西了。
中国每年700万大学生毕业,所毕业的工程师是美国加欧洲的总和还要多,这就是生产力,需要的是利用这些快速增长的生产力,仅靠民营资本是吸收不了的,需要国家对高科技生产的组织,国家应大力投资高铁、航天、军工,通过国有企业来吸收这些人力资源,不要去相信什么政府不管市场,我国改革开放时定下的政策是政府抓大放小,现在根据发展当然也可考虑适当放下一些较大的,非自然垄断的企业,但政府应组织高科技的攻关,私企向来在这方面较弱。私有经济只能是在除银行外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中的配套厂,基础设置从来就只有政府才能承担。不能将企业的管理问题与所有制问题混为一谈。以个体为经济主体,还是以政府为经济主体,其实都存在着对企业的管理问题。官员存在贪腐,还可通过反腐追究,高管限薪,像平安保险的马明哲,年薪曾高达3000万,狠不得将企业一口呑下,这又是什么?这叫私分,远比贪腐严重,因为股份制企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私有制企业了。
人力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只有公有制才能最大限度的凝聚力,再配以私有制企业的竞争,是很好的组合。私有化是逆流。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