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的压力并没有解除,CPI持续走低,为再次降息甚至是降准打开了空间。而且,在金融加杠杆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旺盛资金需求难以下降,因此,接下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是该降息的时候就降息、该降准就降准,次数并不重要。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结束,在经济“新常态”指引下,市场对于2015年货币政策趋松的期待不断升温。稳增长及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工作任务来看,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大增。那么,在“定向宽松”货币政策当道多年之后,降息、降准这样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是否有可能重新成为央行调节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2015年的降息、降准空间又有多大?
降息可能性大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2015年的货币政策的基调无变化,仅新增一句“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然而,也就是这一句话足够令市场开展解读。
“宏观政策要根据经济、金融情况的变化微调。从底线上来讲,只要就业不出现太大问题,就不需要强刺激举措。”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自2009年以来杠杆率上升较快,继续靠加杠杆来刺激经济的空间已经有限。另外,过度刺激有可能引导资金到更多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创造更多落后产能,加大结构调整的难度。因此,2015年需要稳健的货币政策。”
日前,渣打银行发布报告指出,预计2015年一季度央行将再度降息,以支撑信贷增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人士表示,2015年是否会继续降息,主要取决于现有政策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效果。该行预期,2015年再次调降基准利率的可能性比较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的货币政策与2014年会有所差别。2015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成为经济改革的必要条件,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以‘稳增长’为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经济目标。”
2014年,定向宽松成为了央行货币政策主要操作方式,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继SLO(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之后,央行又开始频繁地启用SLF(常备借贷便利)来向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接着MLF(中期借贷便利)也开始登场。尽管如此,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2015年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会以定向宽松为主,全面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并不高。然而,目前来说,降息及降准依旧是市场对央行2015年货币政策的主流看法。
“今年很多时候央行该降息降准的时候都不降,不过明年在使用这些常规货币工具时就没有什么顾忌。”鲁政委表示。
降幅还得看市场
央行在11月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无疑为市场对央行将进一步降息降准的预期加温。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认为,2015年央行将会继续降息两次,并且会不定期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2015年由于存在美联储加息的大概率事件,因此中国降息的空间可能并不是太大,毕竟中美之间的利差过大恐会引发资本外流。相反,对金融机构来说,降准的空间则是相对比较大的。民生银行研究部发布的报告预测,2015年会有两次降准。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计,2015年至少有一次降准和降息,如果需要降息的次数可以达到3次,降准的次数可以达到6次。
过去几年来,为了中和外汇占款引发的流动性过剩,中国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直维持在高位。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元重回强势,私营部门结汇意愿降低,继续保持高位存款准备金必要性不足。而且,随着外汇占款退出基础货币主要投放渠道也就失去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维持高位的意义。
在鲁政委看来,接下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是该降息的时候就降息、该降准就降准,次数并不重要。“现在我们衡量央行货币政策的标准实在太多,既要控制M2增幅在13%之内,又要控制银行新增贷款,还有控制通胀率等,因此很多时候逼得央行在该降准降息是不敢降,而是采取迂回措施来释放流动性。”鲁政委表示,“该把衡量央行货币政策的尺子换一换,其实只要央行盯住‘实际利率保持合理’这一标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无需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时遮遮掩掩的。”
追问/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一切市场的真义。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