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的鸦片如何成上瘾毒品?】
为什么选择海外上市,这是当初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路径。
因为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们当时国企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还比较低,规模也很小,和国外同行相比相差甚远。因此企业在海外上市,除了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以外,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向美国缴纳保护费,(伦敦金融行业也很发达,但是在伦敦上市的中国公司极少,不过伦敦金融行业通过香港,也没少参与),通过出售一部分股份,与美国资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以此获得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能得到一些先进的技术,还获得一些市场准入,算是一种利益交换。
再说了,国内在上个世纪90年代整体还比较穷,从国家到个人,资金都很匮乏。拿不出多少钱来给这些大企业融资。技不如人,实力不如人,总要交点学费的,这些股份,自然就是缴纳的学费。至于所谓的股份折价,那是学费 + 保护费 + 腐败成本一起算进去。其中的内外勾结和腐败成本,也是改革和发展的代价之一。天上没有白白掉下的馅饼,落后要么挨打,要么被割肉。所以说,一个国家也好,一家企业也好,一个人也好,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才是王道。
至于更多的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虽然说香港的法律法规和金融体制相对比较成熟,但也不见得波动就小。如上一章所言,这么多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维护香港的经济稳定。其实我们看到香港的股市,起伏波动非常大,加上没有涨跌幅限制,更是国际炒家的天堂。其中的内幕黑幕,种种操纵手腕,可比电影《澳门风云》里面黑暗多了。
特别说一下互联网企业,这些企业都喜欢到美国上市(大的互联网企业中,只有腾讯在香港上市),是因为早期的互联网投资,基本都是来自于海归创业,最早风险投资多数都是来自美国。有意思的是,如今市值最高的阿里和腾讯,因为两马都是本地土鳖并非海龟,早期并不被美国人看好,反倒是日本的软银和南非的MIH,很早就看重了这两家企业,“识人于未发之际”,后来在这两家亚洲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身上,捞得盆满钵满。从这个事实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来,美国人的眼光,也只是看得懂美国模式,他们早年看好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美国的克隆版本。中国人搞出来的新模式,美国人也未必看得清楚。—— 换句话说,虽然情报系统发达,美国人真的并不能了解中国。
早年这些企业到海外上市,本来也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的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一个国内的金融买办阶层兴起。把这种权宜之计,做成了一种路径依赖。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惯例,优秀企业必须先到海外上市,二流三流甚至流氓的企业才在国内上市。
鲁迅在《拿来主义》里面写道:“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说明对于拿来主义,我们要甄别,要合理利用,但是千万不要“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中国企业赶赴海外上市,本来就类似于早年拿来主义治病的鸦片,有效用也有毒性。但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一大群吸髓知味的利益集团,因此就有了巨大的瘾头,形成了路径依赖性。不能不说是中国金融体系成长过程的悲剧。
【一头是产业大国,一头是金融弱国】
高盛、摩根斯坦利、瑞银、德意志银行、汇丰等国外金融机构,都有一个默契的潜规则,当需要承销某家国企到海外上市的时候,都会聘用一些关键人物的子女,(细节不表,以利于和谐),以保证上市过程一帆风顺。
我在200X年的时候,因为参与了一家公司的一些上市过程(最终因为股灾中止)。接触过一些圈子内的人物,算是了解一丁点内幕,细节不多说。总而言之,按照他们中某个人喝高了的说法, 拿到上市成功佣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想方设法赶快移民出去,不一定哪天就清算过来了。
其实,在2014-2015年股灾之后,中纪委调查证券行业的时候,长江证券董事长跳楼身亡。除了他以外,包括中信证券在内,还有很多被抓或者自杀的业内人士。而这一切,仅仅是中国金融反腐掀开的冰山一角。
在金融行业充斥买办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行业就不可能变强,因为主张维护国家利益的人,一定会被排斥在外,形成典型的“买办派挤压本土派”的格局。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制造中心在哪里,就会在哪里形成新的金融中心。早年的世界工厂在英国,成就了伦敦的金融地位;后来美国是制造业中心,成就了美国纽约的金融中心地位。而现在诡异的事实就是,中国大陆的工业制造业,就规模而言已经超过美国 + 日本,但是中国远远没有形成自己的全球金融中心。
我前两个月在热点评论文章里曾经写过,如果不能有效地治理金融腐败,那么执政党无论如何自律,最后都是为金融资本家打工。因为没有自己的金融势力,发展的成果都会被镬取。也就是说,即使在2010年,中国的工业制造业GDP已经超越美国,7年之后,中国工业制造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仍然没有获得与此相匹配的金融中心地位。
制造业大国,不是金融业大国,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体,在经济食物链中没有达到该有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勤奋,却不怎么赚钱的一个重大秘密。关于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裕这个话题,我曾经看过不下5位“经济学家”撰文胡诌过,多半都把问题归结成“体制问题”、“信用问题”、“素质问题”,唯独没有提到“金融吸血鬼”的问题。
【金融不发达的负面影响】
金融市场腐败带来的系统性无能,以及黑幕重重的操纵,严重地伤害了国内的经济秩序,让中国的金融市场,很长时间一直都没有走向理性成熟,这里我仅仅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 由于最优质的公司到海外上市,导致A股一直缺少质地优良的成长股,因此A股妖风盛行。没有了腾讯这样的优质互联网公司,连乐视这样打着一个概念的冒牌货,市值也曾经高到天上。
—— 由于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国内的资本只能集中于炒房,毕竟买房子比买股票靠谱多了。一度造成“全民炒房”局面,最终房地产绑架了金融系统,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运作成本。
——金融P2P还有各种金融传销,这个就不多说了。勤劳节俭的中国老百姓,即使是收入不高的情况下,也能够积攒下数量惊人的财富。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投资途径,房地产又被炒得太高,于是在金融市场里,各种集资的“庞氏骗局”横行。
——中国人民勤劳而不富裕。即使拿着财富也没有安全感,导致内需不振,消费始终难以拉动。而拥有价格话语权的医疗、住房、教育等领域,瞄准居民的钱袋子,开始节节抬价。所以,中国一方面拥有相当低的物价,却有着相当高的居住和教育成本,很多人甚至为此打消生二胎的念头。
......
另外,优质企业海外低价上市,后来高价回归A股。还带了一个很坏的头,就是国有资产贱卖,然后在二级市场高价卖给小股民。上行下效之下,一头损害国家利益,另一头伤害普通百姓,肥的是中间的利益集团。90年代国企的大量破产和低价转让,就有这种背景。
这个系列文章涉及到内容太多,下一期我会反向思考,美国和香港从中国大陆这些年的发展中,捞取了很多的金融好处,但是祸福相倚,他们也吞下了苦果,至于如何苦涩?还有中国金融反腐以后,中国金融向何处去,且看下一章细细分解。(未完待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