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第二十次理论研讨会综述
朱必祥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7年11月26日,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在南京财经大学举行。会议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展开研讨。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所长、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必祥教授主持了会议。南京财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江苏理工学院、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社科联、中国人民银行江苏分行、中共徐州市委党校、扬州职业大学等单位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秘书长、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周绍东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筹备情况,会议首先由南京财经大学何干强教授简要回顾了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学术活动历程和特色,并且结合全国纪念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学术会议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情况,引出为什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重要意义,现就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政治判断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自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所做的规范表述36年以来首次改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如何深入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重视。南京理工大学朱必祥教授首先就此发言。
朱必祥教授认为,首先要明晰矛盾、主要矛盾等基本概念。根据唯物辩证法,矛盾是是事物的内在属性,矛盾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基础。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切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信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年,第301页) “在复杂的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年,第320、322页) 所谓主要矛盾就是在事物或过程中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作用的矛盾。所谓次要矛盾就是指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为存在条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谓根本矛盾或基本矛盾是指贯彻事物发展过程始终,规定事物发展过程与本质的矛盾。在有些事物中主要矛盾也指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基本矛盾是同一的。在有些事物中,主要矛盾与基本矛盾不完全同一,它可能是基本矛盾中的一个矛盾,也可能是基本矛盾中某几个矛盾的综合。
其次,朱必祥教授强调,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握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运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十八届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习近平强调“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的基本观点。
接下来朱必祥教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及表现形式的认识深化过程。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进一步把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概括为“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问的矛盾”,指明这种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每个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这一矛盾“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哈林在1920年写了《过渡时期经济学》一书,讨论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转变过程问题,用“对抗的、矛盾的”描述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列宁认为“极不确切”,批注写到:“对抗和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列宁全集(第60卷),1990年,第281-282页) 斯大林到晚年才含糊地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基本矛盾,在1952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他承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性质“完全适合”不是绝对的,也会有落后的惰性的力量,生产关系有改变的必要。比斯大林彻底的是毛泽东同志,他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13-214页)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邓小平在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中就“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理论问题强调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1-182页) 因此,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规范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党正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判断,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巨大发展和经济基础的重大变化,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内容和形式必然发生改变。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正是依据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在当前和未来的具体表现的科学认识。
江苏省社科联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征汉文研究员认为,要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度矛盾、个别企业生产的有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的运动发展规律,进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货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尤其是公有制与生产条件、生产过程、生产结果方面的社会化矛盾问题,以及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问题。他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化生产上的矛盾应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有计划性”。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三大矛盾在当前条件下还存不存在以及会不会死灰复燃表示疑虑。他认为,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重大政治判断,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研究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方向是什么。
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建立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的标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这一部分,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与会专家学者对此高度重视,进行了学习研讨。
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段学慧教授指出,苏联的尼古拉·布哈林在《帝国主义与世界经济》一书中提出了“世界经济体系”概念,是说资本主义的国民经济并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通过国际分工和交换,每个国民经济都囊括在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因而世界经济体系总体上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经济体系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系统。她说从已有的国内文献看,相关研究主要是“产业结构体系”和“现代经济系统”的研究,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课题。“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为是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二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有别于传统经济体系的新的经济体系。段教授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要用社会主义制度驾驭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她说,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实体经济上,建立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同时,要加强创新驱动,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建设更加全面开放的经济体系,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她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是生产力系统,而且是生产关系系统,还涉及上层建筑领域,因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还必须加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总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基础上的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必祥教授认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当然是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它的基本特质之一是海派经济学一直强调的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民经济体系,只有占据产业链的中高端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当具有过去曾经肯定的工农业生产体系相对独立完整属性,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产业必须拥有控制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现代化国民经济体系的特质现在还应包括金融体系的相对独立完整性和抗击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力。对此,南京财经大学何干强教授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值得特别关注。他认为,马克思《资本论》揭示了货币流回规律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在存在中央银行的现代条件下,金融危机集中表现为贷出货币不能流回中央银行;或者说,不能实现陈云同志所说的财政、信贷、物资和国际收支的综合平衡。金融危机,这只是外表,一级本质原因是市场供求不平衡,二级本质原因是社会生产结构的失衡,更深层的三级本质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自发性和私有制造成的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因此,什么是底线?底线就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界限。
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当是“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江苏分行原副行长的陶为群同志认为,宏观调控过去讲财政、信贷、物资和国际收支的四大综合平衡,现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讲得很少,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关于社会再生产实现理论、研究供需平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研究有可操作性、管用的手段、工具。我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者光有立场、观点是不够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出现的重要的调控手段,它是包括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目标、评估、工具、传导机制与治理架构等一系列组合的总称。
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理所当然包括建立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如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迫切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舞人心。与会的扬州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开金教授宣读了他提交的论文《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变革问题探析——塘约道路的启示》。徐教授认为,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变革是研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农村经济组织形式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约束,最为主要的有社会性质的约束、经济体制的约束、农业产业规律的约束和领导主体思想认识的约束。塘约道路以“强弱联合”的特点重走了农村集体合作化道路,使贫穷山区农村脱贫致富,让我们看到党在农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意义。但是,要看到市场体制对塘约道路的持续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如市场主体的自私意识会增大集体合作组织的维护成本、大资本在市场经济中容易获得话语权、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容易出现“孤岛效应”。因此,努力创设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对塘约道路的考验。这些有益条件包括加强党的基层核心领导、利用市场体制、开展农工商多业并举的多元发展、建立对外开放窗口,等等。
三、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
中共徐州市委党校程言君教授就学界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建构中国特色会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体系问题作了发言。他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报告,经济学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逻辑体系,充分表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等十九大报告精神。在这方面,程言君教授阐释了他的探索——人本产权论的逻辑、范畴和理论体系,说明了他对《资本论》逻辑起点范畴的新观点——不是“物”的商品而是“人”商品——劳动力商品,并认为中国特色会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体系的起点范畴应具备三个条件:能够对马克思主义有足够的解释力、充分表达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历史本质和贯通适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论证了“人力产权”范畴堪当此任“胜任妥帖”。进而,从逻辑基础(马克思人的逻辑和人类发展史、核心范畴是马克思人类异化复归规律)、逻辑起点(人生存直至全面自由发展权利实现,起点范畴是人力产权)、逻辑主体(人力产权实现制度,主要范畴是人本产权型、物本产权型市场经济体制)、逻辑过程(人力产权异化复归自然历史过程,主要范畴是人力产权异化复归规律)和逻辑目标(人类解放各历史阶段的人力产权实现制度,重点是人本产权型市场经济制度)五个方面,阐释了人本产权论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体系架构。
较为可喜的是,程言君教授人本产权论的核心观点,有的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政策和决策部署。如国企党委应是国企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主体等等,在 201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和2016年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中都有体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江苏省社科联征汉文研究员就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讲政治经济学要讲唯物史观,这是前缀、是前提条件,还有后缀,即社会革命论,是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路在哪里和解决的方法。列宁说的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是呼应的。
征研究员认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逻辑起点不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而应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要用分析、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路方法来解决当前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双方并没有同时消失,而是生成了如下的新矛盾: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有计划性(代替了无政府的状态)的矛盾,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关于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认识,那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发明,马克思的发现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进而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等问题我们研究的不够,这些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可回避的。在商品、货币的条件下就产生了市场经济,与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构成了不同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根源于“生产的社会化”(包括生产条件、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的社会化),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决定了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决定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化生产上的矛盾方法应是“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的有计划性”。他认为,计划性先于社会主义,否定国家计划的理论是错误的。计划在生产环节为主,市场在流通环节为主,生产起决定作用,是生产——流通——生产,而不是流通——生产——流通。市场起决定作用的流通环节是经济体的外部因素,而计划手段对经济体内部起着决定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除了要研究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还要研究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尤其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分配的内容不一样,所以不能放在同一层面上分析。要研究主要矛盾主要方面是什么?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明确共产党领导的发展方向,与社会革命论相呼应。
江苏理工学院李济广教授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问题提交了书面发言。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需分别编写。“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混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中国现阶段的经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趋势,过去、现时、中国、外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经验,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经济建设、制度维护与未来发展的一般规律。二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不是一个学科,不能以一个取代另一个。为了避免重复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国际国内社会主义事业重大理论的消失,政治经济学专业二者要分别设课,其他专业或分别设课,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放到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去,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放到政治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去。李济广教授还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直接论述公有制的篇幅应不少于四分之一,包括论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历史要求和客观必然性、优越性、现实性、保证其优越性发挥和不变质的科学民主治理机制等等,这是本门课的根本任务。教材实际性材料的篇幅应不少于三分之一,为此,非重要内容应大幅削减。要竞争性编写促创新、重奖式激励推精品。
江苏省省委党校彭安玉教授发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建设要关注现实问题,某市政府文件提“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以及“低端人口”论等,与党中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不符合的。南京财经大学张圣兵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建设中要“坚守本质,解决问题,展示自身形象”。
会议最后,南京财经大学何干强教授做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地位的思考》总结性发言。何教授认为,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力倡导下,全国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有增热的趋势,《资本论》研究有恢复的势头,青年人的加入人数在增多,全国已经成长出一批有水平的年轻人。这是可喜的一面。但是,从公开发表的文章著作来看,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现实重大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存在离开现实研究《资本论》,不太关注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只是搞抽象理论的现象,还存在对西方经济学讲借鉴多,讲批判少的现象,尤其对西方经济学的错误思想理论对改革开放的误导,分析批判很不够。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很不适应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
何教授建议马经学者要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下功夫,要认真研究经济政策。尤其应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问题,深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壮大集体经济问题,解决“重大结构性失衡” 问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一系列重大现实经济问题。要努力深入调研,刻苦研究实际资料,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出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真知灼见,尽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对党和人民的责任。
何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要以实际行动来纠正现在形成的一种错觉,似乎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政策领域,就要应用所谓“现代经济学”(实质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来指导。须知多年来的改革实践已经表明,这样做势必淡化乃至放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势必推行私有化“改制”,势必造成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当家作主的地位,从而势必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演变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自信,坚信惟有用基于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来指导,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认识和把握经济现象的深层本质。我们面对现实经济中的重大问题,一旦明確了发生问题的本质原因,在实践中就可以从本质到现象,对各中介环节,釆取系统性科学措施,这样就一定能标本兼冶,解决问题。这就是理论自信。而面对问题,去照搬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那只会造成饮鸩止渴的严重后果。
何教授认为,在高校经济学的科研和教学领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要坚决反对经济学“西化”即资产阶级化;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恢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体系应有课程结构和总课时量,尤其要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基础理论课,取得应有的话语权,在经济学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要学习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向青年学生揭露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非科学性和庸俗性(表面性), 处理好批判与借鉴的关系,坚决反对照抄照搬。
何干强教授总结指出,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从2004年开始到这次,已举办20次学术研讨会。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本次会议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我们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推动理论经济学沿着马克思主义道路,在新时代继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九大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经济学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必然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坚持经济政策要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马克思主义学者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