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道路的斗争核心是所有制问题。目前公有制的综合比重已经不超过20%(见《所有制结构量化评估方法》,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9期),近一个时期,私有化资有化思潮又掀起了新的波澜,甚至直逼党章和宪法的修改。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一如既往,以人民为中心,以党为重,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为纲,苦口婆心陈述道理,不管他们是否充耳不闻。
应对私有化思潮,面临三方面核心理论任务,一是要让善意资有化者们听见和理解公有制的优越性,尤其是公有制的效率性;二是对善意和恶意资有化者们打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旗号,散布的一系列关于改革方向的误导性观点,予以澄清;三是提出符合公有制本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改革的科学对策,以便有效搞好和扩展公有制经济,使公有制真正占据经济社会事业的主体地位,并且赢得社会的信任。
第一部分:关于公有制优越性效率性辨析的几篇文章
马克思主义公有制主张的原意及现实
——兼论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危机理论
李济广
内容提要:通行的教科书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产生的历史趋势原理解释不准确。原因是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并误以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生产比例失调、比例失调引发经济危机,由此还错误地把马克思计划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联系起来。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经济危机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基本原因是剩余价值的追求所推动的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造成的;资本主义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等弊端,主要表现是以需求为主体的宏观效率与社会主义不同;保证宏观效率要求走向公有制生产方式和宏观自觉调整计划,但不要求“计划经济”的微观比例计划。
关键词:资本主义;历史性;需求不足;社会主义;优越性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产生具有必然性的具体道理是什么?长期以来,学术界似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明确、勿需探讨的问题,即使是研究“两个必然”的著述对此进行详细探讨的研究也少之又少。但是,理论学术著述和教材谈及这一问题时不仅往往简略而不够透彻,而且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有着重要遗漏,还存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严重曲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中,非常需要对此正本清源。因为公有制必然性优越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为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性理论,公有制也是共产党执政的制度依据。如果不能透彻讲清实行公有制的道理,就会影响人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和信任,也不利于正确理解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通行的教科书通常这样解释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对社会生产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却使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主义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两个具体矛盾。一是个别企业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这个矛盾导致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二是生产无限增长的趋势和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
认为比例失调引发经济危机,就会认为社会主义要避免“竞争和无政府状态”,就要具有经济发展的比例总计划,实行计划经济。但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就是要让市场调节生产比例。这样就会使人认为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中相矛盾。与此相应,正像有人所说,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似乎意味着社会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没有优越性。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必然性的原理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反杜林论》等代表作中。为了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必须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话进行认真的阅读,决不能望文生义,人云亦云。
一、资本主义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并引起经济危机,基本原因是需求不足
通行的教材往往没有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讲到:“社会的(原译“社会化”较准确——)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1](P364)恩格斯把这一矛盾与“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相并列。事实上,由于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所占有,使一部分无产阶级成为失业大军,从而使无产阶级消费不足;资本家占有了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造成了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
通行的教科书把“个别企业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与“生产无限增长的趋势和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像并列,是极其错误的。“个别企业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引起危机,都是通过生产和需求的矛盾来起作用的:“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1](P366) 因此,市场和生产的矛盾,即需求和生产的矛盾是直接引发危机的矛盾。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用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引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道理论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趋势:“大工业必然后果产生的自由竞争很快就达到十分剧烈的程度。大批资本家投身于工业,生产很快就超过了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到来了。……竞争和个人经营工业生产已经变成大工业的枷锁,大工业要粉碎它,而且一定会粉碎它。……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成为绝对必要。”[2](p.236-237)《共产党宣言》以相同的道理阐述了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Because there istoo muchmeans of subsistence,too muchindustry, too muchcommerce, “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不能再支配自己用符法术唤出来的魔鬼了。……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即生产过剩的瘟疫。……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2](p.277-278)
在需求中,消费需求具有根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诸多论述中一贯把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看作是引发危机的根本原因。[3](P372;351—352; 286; 610—611.)例如马克思说,“如一切危机的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4](P548)
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资本主义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并引起经济危机时,包括投资需求不足这一重要原理。
《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如果发生价格下降等原因,“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如果转化为资本就只会带来损失,——不使用的资本就以闲置货币的形式出现”。[5](P564) “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由此生产的大规模生产,这种大规模生产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 [5](P 603—604)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还说,“同它有关的,只是支付的需求,只是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的绝对必要。于是危机爆发了。它不是表现在消费需求、即个人消费需求的直接缩减上,而是表现在资本对资本交换、即资本再生产过程的缩减上。”[6](P89)这也如《资本论》手稿所说,“如果‘超过工人本身需求’的需求消失了和缩减了,那就会出现崩溃。”[7](P 407)就是说,投资需求由热到冷,作为总需求不足的能动因素,直接触发经济危机。当代西方各派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原因的理论,主要的一致点就是投资水平由过热到过冷的变动;当然对投资需求变动原因的分析与马克思不同。
《资本论》第一卷在资本积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的时候,把原因归结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但那还只是抽象的论述。具体道理则是在《资本论》第三卷展开的。《资本论》第三卷第十五章《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集中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历史局限性。马克思指出,利润率的下降会造成生产过剩、危机、资本过剩和人口过剩。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下,一方面,“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4](p.273)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相反:生产资料只是扩大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的手段。……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4](p.279)也就是说,如果资本家预计利润将大大下降或利润消失,投资过度就会转化为投资不足,从而导致产能和生产资料产品过剩,并加剧工人的过剩和生活资料产品的过剩。“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4](P 288)“资本的生产过剩,仅仅指可以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即可以用来按一定剥削程度剥削劳动的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过剩;而这个剥削程度下降到一定点以下,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和停滞、危机、资本的破坏。”[4](P.285)从上可以看出,“生产扩大和价值增值之间的冲突”[4](P275)引起的投资不足,是与生产的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的支付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引起的消费不足这一的基本原因相辅相成的经济危机及资本主义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正如《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把引起危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界限概括为:必要劳动是工资的界限,剩余价值是生产力的界限。[7](P299)
二、资本主义的弊端与“比例失调”无关
对马克思恩格斯原意理解经常出现偏差,关键在于误解了“无政府状态”在经济危机和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以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政府状态引起比例失调、比例失调引起经济危机。而事实上,他们对于经济危机原因的经典论述,一句也没有提到过无政府状态造成比例失调。
系统论述经济危机的《反杜林论》指出:在中世纪,“交换是有限的,市场是狭小的,生产方式是稳定的,地方和外界是隔绝的,地方内部是团结的;农村中有马尔克,城市中有行会”,[1](P364)总之,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小量的偶然的商品经济中无政府状态尚未展示出来,也就是缺乏竞争。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旧的壁障已经突破,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表现出来,(也就是)“以前潜伏的竞争规律愈来愈有力地发挥作用了”。由于生产的社会化,个别企业具有日益加强的组织性,使得竞争更加剧烈,“社会的(原译“社会化”可能更准)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1](P365)可以看出,“无政府状态”对危机的推动作用,就在于使竞争充分发挥作用,使生产者受盲目起作用的竞争规律支配。这里讲的“无政府状态”就是生产者或占有者之间的盲目竞争状态。
恩格斯还这样说明了无政府状态对于危机的作用:“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推动力,使大工业的机器无限改进的可能性变成一种迫使每个工业资本家在遭受毁灭的威胁下不断改进自己的机器的强制性命令。”[1](P363)“无计划性表现在私人企业的 “无计划的积累(原译“增长”)上”。[1](P372)总之,无政府状态的竞争对于危机的作用就是:一方面造成生产的盲目扩大,另一方面推动技术变革,造成机器排挤工人,加剧无产阶级贫困化。也就是说,个别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导致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无政府状态”的主要弊端是造成总供求失衡。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用那么大篇幅论述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也没有从中引出周期性危机的必然性。在《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谈危机时提到生产的比例影响价值的实现,也不把它归结为危机的原因。[4](P272)相反,他提出,“危机好像只能由各个生产部门生产的不平衡、由资本家自己的消费和它们的积累之间的不平衡来说明,而实际情况却是,投资在生产上的资本的补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那些非生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受工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以下事实的限制,就是他们只有在他们能够为资本家阶级带来利润的时候才能被雇佣。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4](P547—548)有人发现我国1963年出版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957-1958年手稿)讲过:“由于比例失调而带来的经常的动荡和痉挛。”但此处不是研究经济危机问题;其它版本也无此译法。
《剩余价值理论》第十七章详细论述过生产比例失调问题,在那里,马克思明确反对用比例失调解释经济危机。他说:“不可否认,有些部门可能生产过多,因此,另一些部门可能生产过少;所以,局部危机可能由于生产比例失调而发生……,可是,我们这里所谈的,不是以生产的比例失调为基础的危机。” [5](P595)“至于专门谈到生产过剩,那它是以资本的一般生产规律为条件:按照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也就是按照一定资本剥削最大量劳动的可能性)进行生产,而不考虑市场的现有界限或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的现有界限。” [5](P 610)马克思批评道,用一方面的生产不足来说明另一方面的生产过剩无非是说:生产按比例进行,就不会发生过剩。正像列宁所说,根据马克思的理论:甚至在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理想般匀称的情况下,生产的增长和消费的有限范围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缓解经济危机,都不是从调整部门间的比例关系入手,而是把刺激社会总需求作为缓解危机和失业的基本途径。由此也可看出,流行的观点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宏观调控仅仅理解为是对市场缺陷的弥补是不全面的,它更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缺陷的一定弥补。
三、资本主义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造成的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是人类社会基本经济方式即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及相应的分配方式的矛盾运动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阐述公有制必然性理论以这一“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2](p237)恩格斯在马克思过目了的《反杜林论》中强调:“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1](p361) 后人通常只讲生产方式而忽略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我们可以将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及其由二者决定的分配方式统称为“经济方式”。
翻阅《反杜林论》原文可以知道,《反杜林论》没有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的“社会化”解释为社会生产间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而是解释为直接生产领域以机器生产和分工协作为基础的集中劳动的生产方式(原译“社会化”,现译“社会的”不符合原意——。)这和《资本论》第一卷所说的“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的含义是一样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占有”也不是指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是指产品包括剩余产品的占有;“社会的(旧译没有“的“)产品被个别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1](p44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化生产方式即以机器生产和分工协作为基础的集中劳动的大生产,其劳动者的社会化劳动产品被资本家个人所占有(占有方式、分配方式),构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经济危机,而在危机中,“经济的冲突达到了顶点,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方式。”而社会主义“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1](366;368)
社会化的产品及其所包含的剩余价值为资本家个人所占有,蕴含了生产与消费脱节的可能和必然。在以个体经济为主体的前资本主义经济中,自然经济为主体,劳动者自己的产品由自己占有,自己的产量和自己的需求量基本一致,这使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保持一致。而在社会化生产方式即大生产或共同劳动、资本为资本家个人占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者的社会化产品被资本家个人所占有,资本家占有的产品分配给劳动者的份额比较小,资本家又不能消化这个剩余价值差额,造成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产生生产过剩;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交换方式是“无政府状态”的盲目竞争,资本家为获得更多剩余价值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竞争压力推动资本家不断提高设备技术水平,从而造成劳动过剩,压制工资上升,进一步导致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与此不同,公有制经济可以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地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避免剩余价值动机造成的盲目扩张、收缩和消费不足,从而使社会化生产顺利运行。
虽然当代发达国家的高税收对私有制有一定削弱,社会福利和宏观调控扩大了总需求,这些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主义因素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判断,但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私有制和无计划市场化破坏效率与公平的弊端并没有消除,而且交换全球一体化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压制全球消费水平,束缚世界投资空间。由于社会历史发展弹性巨大、由历史合力决定而非单独决定于生产力,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只有摆脱强势阶层对社会意识和国家机器的控制,才能使公有制成为现实。胜利了的劳动人民只有有效地监督企业经营和管理国家,才能使公有制企业更具活力,并防止公有制被消融。
四、资本主义弊端的主要表现是以需求为主体的宏观效率与社会主义不同
由上推论,在公有制条件下,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需求较为充足,因而宏观效率大于私有制经济,并可以为人的自由发展和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在社会占有社会化生产资料和产品、从而社会调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充分消费、充分投资,同时,自主劳动也使微观效率得以提高,效率的提高又为人的自由发展和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如《共产主义原理》认为,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来领导生产,消费品将生产得很多。剥夺资本家以后,扩大的生产不再引起生产过剩和造成贫困,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余额可以保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并将是进一步前进的条件和刺激。[2] (P237;242)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按公共利益和社会需要管理使用生产力和产品,实现充分消费、充分投资,从而解放生产力。首先,公有制有利于共同富裕,可以使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大大提高。多年来国有企业人均工资显著高于私有企业,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也有很大差别,而社保及住房公积金单位缴纳的部分占工资的40%多。这反映了公有单位劳动者个人收入容易相对较多。而且,在公有制度下,如果生产的产品较多,公有经济可以用以提高社会成员的消费水平,用以增加投资使之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还可因此缩短劳动时间。其次,公有制经济有较强的投资需求。公有制企业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财富、增加值和就业最大化,不仅单位资本就业容量大,企业生存发展空间也大。换句话说,在某种情况下,没有盈利(增加值并不少)也能照样生产。这不仅会保持劳动者的就业,为国家提供税收,为资金提供利息,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且保持着他们的生产性投资需求和派生的消费需求,并进一步增加就业。国有经济还可以更好地“逆社会信心行事”,特别是在需求不足的时候,国有投资比私有投资更容易扩大规模。正因为如此,前些年我国微观经济经营困难很大,但宏观经济发展又创造了奇迹。总之,公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宏观效率最大化前提下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的统一,整体利益最大化前提下计划效率与市场效率的统一。
宏观效率首先指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也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平稳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资源环境投入的合理性,以及总产出与总效用之比。从形式上看,社会总价值是各企业新价值之和,经济整体的发展离不开单个企业创新的推动,但一个企业能够创造多少价值,取决于能够实现多少价值,而价值实现总量取决于宏观市场需求总量;各个私有制企业虽然为提高自身效率即投入产出之比和增长速度而努力,但对剩余价值的攫取破坏了消费需求总量,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推动生产盲目扩张,在剩余价值减少时又出现投资萎缩,从而破坏宏观经济运行;私有制决定的剩余价值生产目的和盲目竞争,还造成要素扭曲配置、资源环境破坏、浪费性消费与消费不足并存。公有制经济为经济发展速度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也为可持续发展、生产结构和分配结构合理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奥斯卡·兰格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可以消除由于追逐只是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看才合理的目标而引起的宏观范围无效率。”[8](p.11)我国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公有制经济的宏观效率。[9]而且与许多人的“常识”不同,许多学术研究成果和统计数据还表明,就微观效率而言,存在诸多弊端和沉重负担的国有企业实际上高于非公有制企业或至少不比非公有制企业低。但我国还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其原因是,限于社会对经济活动直接管理的能力和手段(生产力也是能力),国家和社会还不能有效率地组织好全部经济活动;尤其是对大量小型分散的生产方式以及灵活性强的交换方式,国家的监督和集体的管理还有较大的困难;公有制经济相对于经济总量的投资缺口和就业缺口成为发展非公经济的直接原因。简单地用私有效率和市场经济来解释将导出全盘私有化的结论。至于公有制在多大程度上让位于非公有制,则取决于不同时间地点的宏观经济环境、社会价值取向、对不同所有制效率的认识、公有制所有者代表的努力程度、以及利益集团的争取。
五、保证宏观效率要求有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的具体比例计划
既然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和资本主义的历史性与比例失调无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化大生产”理论也就引申不出“计划经济”。但马克思恩格斯确实存在计划经济思想,这使人们容易把计划经济与比例失调、无政府状态联系起来。澄清这一问题,要分清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中事实上存在着计划的两重含义。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必然性问题时所提的社会主义应当具有的计划性,都是针对资本主义宏观整体性弊端,在广义的计划,即社会经济的自觉调整的意义上使用的。如《反杜林论》说,当社会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按照社会计划来利用生产资料的时候,社会就消灭了人受生产资料奴役的状况,使人得到解放,在新的组织中,每个人都必须劳动,并且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能力的机会。只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起的阻挠和破坏、产品和生产资料的浪费,就可以使劳动时间大大减少。[1](P376)《共产主义原理》说,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来领导生产,消费品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剥夺资本家的生产交换分配权以后,由计划来支配这一切东西,扩大的生产不再引起生产过剩和造成贫困,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余额可以保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并将是进一步前进的条件和刺激。[2] (P237;242)他们强调计划的出发点是公共的利益和社会的需要;计划可以驾驭发展起来的大量生产力[1](P290;368)总之,他们这时讲的计划,是按公共利益、社会需要管理使用生产力和产品的计划,具体地是合理投资、合理消费、合理利用资源、调节资源配置的计划,理论基础是人的解放、自主劳动、避免追求剩余价值的盲目竞争和解放生产力,没有落脚到生产的具体比例安排问题上。
狭义的计划,即微观比例安排计划,具体指社会生产比例由社会中心直接安排,相当于“计划经济”的“指令性计划”。大家知道,马恩认为:社会主义实行全社会占有,没有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生产将要消除;一方面,消费需要很容易估计,不难按照需求来调节生产,另一方面,日常的经验就直接显示出每件产品平均需要多少数量的社会劳动时间,因此可以根据每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量安排生产计划和生产比例。另外,恩格斯未想到可以搞公有制的商品经济,担心搞商品经济会造成私有化和贫富分化。总之,生产比例安排计划的理论基础是避免商品经济的副作用、以及生产比例的可计算,不是社会主义必然性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把两种计划明确区分开来,但计划确实可以分为广义的计划即解放生产力的宏观安排计划和对不同产品比例进行微观安排的狭义计划。资本主义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一个角度说,就是没有自觉调整的社会计划,因此,自觉调整计划虽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但它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不在于缺乏具体比例安排计划。过去没有把二者区别开来,把比例安排计划也当作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从而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现在澄清二者的区别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可以明确,实行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的根本原理不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否定的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比例计划思想,是马恩理论中的非重要设想,与公有制不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具有计划性,但主要是宏观调整计划,比例计划绝大部分是指导性调节性的,只有少数经济领域及社会领域需要计划直接安排。
2.可以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实行市场经济不矛盾。虽然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使用市场机制调节具体经济比例关系,但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不在于资本主义缺乏具体比例计划,社会主义优越性也不在于社会主义具有解决“比例失调”的“计划经济”。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根本原理并没有因为搞市场经济而丧失其正确性。
最后,让我们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局限性原理做一个简单的概述。马克思恩格斯分析历史演进,遵循“生产力——经济方式——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经济方式”包括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及被二者决定的分配方式。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道理,蕴含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运动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其自然形式是社会化即共同劳动的大规模生产,交换方式是无政府状态的竞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蕴含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劳动创造的产品和剩余价值为资本家个人所占有。资本家对社会化劳动产品及其剩余价值的占有和追求,加上市场竞争,造成劳动人民消费不足,生产过度扩张与投资需求不足交替出现,从而引发经济危机这一资本主义局限性的典型表现,破坏宏观效率,这要求社会走向以人民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公有制生产方式及相应的生产、交换、分配自觉计划调整的新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II册[M].人民出版社,1975.
[4]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5]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II册[M].人民出版社,1975.
[6]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5.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82.
[8] W.布鲁斯、K.拉斯基.从马克思到市场:社会主义对经济体制的求索[M].上海三联书店,1998.
[9] 刘元春.国有企业宏观效率论——理论及其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1(5);睢国余,张立君,蓝一.中国国有经济效益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原载《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1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