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给制度
住房是民生之要,各国政府都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我国政府更是重视人民的住房问题,设置了专门的住建部,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房、限价房等层出不穷,限购限贷限售等房地产调控措施,更是应有尽有。然而房价却越调越涨,发展到今天,大中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不再由居民收入直接决定,而是由资本与权利共同决定,形成地产寡头垄断局面。绝大多数居民再起买不起商品房,人民怨声载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就需要有序化解房地产泡沫,使得房价在大多数工薪阶层购买力以内。消除住房的炒作因素得先弄清楚,是谁通过什么方式在炒房。调控房价化解房价泡沫,得先分清楚房价由哪些成本组成,哪些可消除?连续三届政府穷尽所能越调越涨,甚至一年出台了210余项调控政策也无济于事,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却始终没有在商品房供给制度上下功夫。
一、现有商品房供给制度及其调控措施
现有城市商品房供给体系,房地产商通过竞拍,从地方政府获取住房建设用地,抵押给
银行获取贷款,建筑商通过激烈竞争垫资为开发商盖房子,市民从开发商手里买房子。最近十几年,政府的调控措施有:建保障房,调节住房土地供应、交易税费,贷款利率,限购限贷限售,甚至还有舆论引导等。全国少也有上千家房地产商,商品房供应主体众多,似乎竞争很充分。调控政策考虑了供需、交易资金税费成本,好像天衣无缝。其实不然,现有商品房供给制度及其调控政策,存在根本性缺陷,绝无取得预期效果的可能!
(一)、以房地产商为中心的现有商品房供给制度
衣食住是起码的民生,居民可以从世界各地买衣服快递回来穿买粮食快递回来吃,但无法买个房子快递回来住!全国房地产商有上千家,可在市民工作生活半径内的新建楼盘找不出一两家,根本形成不了竞争。楼盘开建销售日期、价格、营销方式等都由房地产商说了算,建筑商、特别是买房人,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这种住房供给方式,实质上是以房地产商为中心。天然地域垄断、计划供应、无法充分竞争的商品房,由房地产商垄断供应,导致屯房屯地、囤积居奇、饥饿供应、恐慌式营销、漫天要价,登峰造极。市民买房,除了新建商品房还有二手房可选,选择范围比中移动买通信系统设备的选择范围要大,为什么中移动所买的通信设备一年比一年便宜,市民买的房子却一年比一年贵呢?中移动购买通讯设备,全球可选范围确实只有四家,可是每一家都能无限量供应。可居民买房时,新建商品房也好,二手房也好,成交一套就少一套,不是无限量供应的。政府官员任期制和以gdp为导向的升迁激励机制,使得部分丧失了信仰的地方各级官员,追求短平快,没有人顾及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纷纷伙同房地产商操控房价、通过拍卖住房建设用地,获取巨额收入,用于投资和市容改造,建设学校医院市政交通等公共设施,甚至搞形象工程;创造政绩获得升迁而拍屁股走人。各级地方官员本能地希望地价涨,地价越卖越贵。房价涨、地价涨,银行借贷稳挣不赔;房价跌,地价跌,银行借贷无法收回。从而房地产商、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组成了事实上的炒房利益联盟,房价只涨不跌才符合他们的利益。不打破这个利益联盟,任何楼市调控,都是扬汤止沸,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性成效。
(二)、屯房屯地炒房牟取暴利的房地产商盈利模式
一提及房价暴涨,就有人说面粉贵过面包,言下之意,房价暴涨是地方政府高价卖地所致。开发商提高楼盘售价,是成本上涨不得以而为之。也有很多人说是全民炒房炒高了房价,反正房价暴涨与房地产开发商无关。让我用房地产上市公司及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来揭露房地产开发商囤积居奇、操控房价、牟取暴利的真相。
1、中国房地行业与其它行业的库存周转率
国内几大行业2011-2016年库存周转率见下表:
行业 |
通信设备 |
电气设备 |
电子设备 |
汽车 |
造纸 |
家电 |
地产 |
|
库存周转率范围 |
范围 |
8.3—0.9 |
13.3---2 |
12.8--3 |
12.4--4.3 |
6.74-2.76 |
3—16.8 |
0.01-0.4 |
平均 |
3 |
4 |
6.5 |
7 |
5.5 |
7 |
0.13 |
采用国家统计局2014-2016数据,用竣工面积除以施工与待施工面积之和,计算房地产行业库存周转率,见下表:
年份 |
施工建筑面积 |
待施工建筑面积 |
竣工面积 |
库存周转率 |
囤积时长 |
2014 |
72.6482亿平米 |
4.2136亿平米 |
10.7459亿平米 |
0.139 |
86个月 |
2015 |
73.5693亿平米 |
3.6638亿平米 |
10.0039亿平米 |
0.129 |
93个月 |
2016 |
75.8975亿平米 |
22025万平米 |
10.6128万平米 |
0.1359 |
88个月 |
2016年的待施工面积国家统计局网站没查到,以当年新购土地面积代替
制造业库存周转率普遍在3倍以上,十倍以上的企业都很多;从原材料买入到加工制造销售完毕的周期普遍在4个月以内,最短的甚至只十几天。国内房地产开发商的库存周转率低得出奇,2014-2016才0.13上下,从土地买进到建设销售完毕的时间周期在86个月以上。比如保利地产2014年年竣工面积1363 万平方米, 规划总建筑面积12458 万平方米,其库存周转率仅为0.109,需要109个月才能将全部土地储备建筑面积开发完。承担社会责任的央企尚且如此,民营外资企业就更加无法无天!是不是房地产行业太特殊?下面是1998-2003年美国房地产商的库存周转率。
美国房地产库存周转率普遍在1.1倍以上,从拿到地到房屋开发完毕的周期8个月左右。
2、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库存周转率奇高的原因
所有制造业都竭力缩短从原材料买进到生产制造卖出商品的周期,周期越短,企业利润就越高。国内房地产商的库存周转周期比制造业长三十余倍,比美国房地产开发商长10倍以上。原因在制造业的原材料和美国住房土地是无限供应的,囤积生产资料的成本无法转借。而我国地少人多,国家资源又按城市权限分配,就业机会、公共资源、人口等都聚集在大中城市,住房需求旺盛;可大中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住房建设用地有限。如未来五年深圳计划供应住房建设用地800万平米,年人均才0.075平米。2017年前十个月上海供应居住用地面积165.49万平方米,扣除动迁房和保障房,商品房用地人均不到0.05平米。开发商不但可转借屯房屯地的成本,而且可大挣特挣,如李嘉诚在重庆囤地10年,什么事也没干,获利上十倍!计划供应的住房土地采用拍卖的方式,为房地产商操控房价,提供了制度保证。
3、房地产开发商炒房炒地的伎俩
房地产商对所买地块,采用羊拉屎式的分期开发,售价一期比一期高,制造涨价预期。甚至有开发商虚张声势,恐慌式营销。如2017年8月深圳湾悦府二期350套单套售价在1100万元-3650万元间的住宅,几千人排队,半夜开盘天没亮就宣称被抢光。更有甚者,采用四两拔千斤战术,先屯地屯房,再炒作地王,制造地价高于房价的假象,所囤积楼盘乘机涨价,对买房人软硬兼施。下面从恒大地产2014年以来公告的财报来揭示房地产商炒房真相。恒大地产财报关键指标数据:
截止日期 |
土地储备建筑面积(亿平米) |
累计平均成本 (元/平米) |
新增土地储备建筑面积(万平米) |
新增储备平均单价(元/平米) |
销售面积 (万平米) |
平均售价 (元/平米) |
2014.12.30 |
1.47 |
997 |
841 |
2588 |
1820 |
7225 |
2015.12.30 |
1.56 |
1173 |
3484.7 |
2045 |
2551.2 |
7892 |
2016.12.30 |
2.29 |
1570 |
10238 |
1996 |
4469 |
8354.7 |
2017.6.30 |
2.76 |
1658 |
6763.6 |
2039 |
2475.1 |
9862 |
恒大地产上述数据可见如下事实:
●土地储备规模三年翻番,逐年快速膨胀,形成寡头垄断态势。
●楼盘平均售价逐年增长,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楼盘涨价36.5%。
●新增储备土地平均成本,2015年初至今总体呈下跌后的震荡走势。
●2015年1月至今销售房产总面积,小于1.47亿平米,说明最近3年恒大所售房产楼面土地平均成本为997元/平米,眼下恒大售价每平近万的房产,土地成本只有997块。
最近几年建材相对2014年价格大幅下降,人力成本也没有明显增长,银行贷款利率大幅下降。恒大所售房产成本总体下降不少,可楼盘售价却平均涨了36.5%!住房建设成本下降,可住房售价却大涨。特别是最近两年,地价贵于楼价的舆论满天飞,可事实是恒大楼盘土地成本只占房价的10.11%。恒大地产扣除土地成本的楼房售价,2017年高达9000块/平,是三四线城市同品质楼盘房价的几倍,恒大股价暴涨。被人攻击垄断的中石油,股价不到十年前的1/5,而房地产股万科、保利、金地、恒大、碧桂园等十年股价翻了好几番。股民都知道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可房地产商却喊冤,说是地价高于房价误导舆论,将高房价的责任全部推给政府,自己暗中将榨取的巨额民膏转移海外,李嘉诚、潘石屹、王健林无不如此。
也有全民炒房炒高房价一说,房地产商制造房价只涨不跌趋势。买得早的居民,在房地产商将房价操控到某个价位后,以低于新建商品房的价格出售,获取不菲收益。城市里收入低的,或新市民,先买个小点的、或破旧点的二手房;几年后再将小的卖掉,添进积蓄,再借些钱,买个大点的或新点的。这些人最多就是跟风者,在只涨不跌的楼市,跟风的普通群众,多少挣了钱。如果未来楼市下跌,那些没来得及套现的炒房客,将整体性亏损而成为牺牲品。认定是谁炒房的问题,是立场问题,更是政权人民性立场的试金石。
(三)、现有商品房提供制度的巨大危害
现有商品房供给制度造成房价虚高,其危害全社会讨论已经很多。这里仅罗列几个数据,美国2016年家庭年收入中位数是59039美元,这收入在中国相当夫妻俩人月工资各1.6万人民币的样子,去掉社保个税,不到1.2万。一线城市租套两房房租6千/月,买套破50平的一室一厅要270万,以美国中等收入家庭不吃不喝也要积攒10年!更何况我国居民收入远低于美国!工薪阶层生活之艰辛,自不待言。如果不改变目前的商品房供给制度,继续如此,未来大中城市房价达将到目前香港的水平。2017年香港向月收入6.8万港币(大约相当美国10万美元年收入)以下家庭提供保障房。即使在美国,年收入达到10万美元的家庭也仅仅占比9.5%。房价高居民生活企业运营成本也高,成本比人家高,企业就会迁离,就业机会就会减少。产业空心化的香港,几百万人口,背靠大陆好乘凉,占中运动也起不了多大波澜。中国14亿人口,如果产业空心化,几亿就业无着落的人起来闹事,谁收拾得了?房地产商获取暴利巨富后将责任全部推卸给政府和共产党,自己移民海外,留下大量房奴等待党中央去扶贫!这样的国家哪来的希望?
天然地域垄断的商品房,在秉承公平正义的政府与基本民生之间,横插一个以牟利为唯一目的的房地产商,阻断了住房供需关系,无法扩大有效供应。政府向市场投放的土地,开发商囤积起来。不少地方商品房紧缺不得不采用摇号卖房;可开发商囤积的土地可建设80亿平米房屋,可解决3.2亿市民住房问题。地方政府开发商金融机构共同利益太强,形成了事实上的权利资本联盟。最近一年多出台调控政策两百多项,收效甚微;原因是负责执行调控的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利益捆绑,共同进退,暗中积极帮助化解。如长沙大专以上学历首套购房不受限制,武汉的人才先落户再就业政策,深圳湾悦府二期350套单套售价在1100万元-3650万元之间的住宅一夜间全“抢光”等。
(四)、现有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有人说,多年来的房地产调控,地价涨了,房价涨了,房贷利率也涨了;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房奴也没因此闹事,不是调控效果是什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对房地产调控的无奈和不满。比如有关部委的《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集体土地被地方政府征用,转手一卖可获取巨额资金,地方政府怎么可能乐意执行?政策出来已有时日,各地一点动静也没有。限购,房子卖不出,地价也受影响,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利益都受损,地方政府怎么可能去积极执行?限贷就更不用说,银行不贷款吃什么?现金贷消费贷小额贷各种理财典当,将限贷化解于无形。假离婚、补缴个税社保、“人才引进”,将限购束之高阁。至于限售就更离谱了,减少市场供应。还有地区性差别利率政策,山东不让贷,山西可以贷。国家为减轻居民负担,或降低税费、或责令国有银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房地产商乘机涨价,居民购房花费反而更高,国家和国有银行的让利,变成了房地产商的暴利。有的调控政策甚至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前些年,国家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经营;用意是阻断房地产商囤房屯地的资金来源。可房地产商到海外高息融资,拿到央行兑换成人民币继续屯房屯地,央行再拿外汇去买年回报1%都不到的美国国债。资金一进一出,外汇依然在外国人手里,国家和人民却承担了其中的利差损失。如恒大在香港融资几百亿,年利率12%以上,全体人民通过通货膨胀所承担的利率损失每年近百亿,几年下来,恒大屯地规模翻翻,总面积超过3亿平米,成了比刘文彩更大的地主。
总之,现有房市调控政策,逻辑混乱,心不在焉,四面树敌,漏洞百出,强化了地方政府、开发商和金融机构的铁三角利益联盟;有的政策损害了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不可能取得预期调控效果。如限购,减少了不合理需求,可地方政府减少土地供应,开发商放慢土地开发,捂盘惜售,供应减少得更多。房价并没有因此下跌,居民照样买不起。政府、银行、开发商、富翁老板、工薪阶层,都得不到好处,这样的政策难以持续;最终将不得不放弃,带来房价再次暴涨。至于房产税,本人持保留意见。如果房产税基本需求免征,对投资性房产高额累进征缴,则大家纷纷抛售,税没征到,房价跌了地也卖不出;对投资性房产多少征点,则房租大涨,租客买单;怨声载道。因此房产税承担不起楼市稳定长效机制的重任,房地产调控必须尽快寻求新的办法。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给制度
房价越调越涨根本原因是商品房供给不是以人民为中心,是以房地产商为中心。房地产商谋求的是利润,住房姓炒才符合他们利益。坚持“住房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定位,必须革新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给模式,使得房价在多大多工薪阶层的购买力以内,地方政府合理适度的土地财政不受影响,同时照顾到存量房主的利益关切。这就需要建立以人民(真正需要房子住的市民)为中心的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给制度。
(一)、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给制度要维护政府正当权益
不少人认为是地方政府卖地推高了房价,土地财政不合理,要求废除;好像国外城市住房土地是免费供应似的。实际上,即使在美国住房土地也是要买的。不同的是,国内土地转让款归政府,而美国则归私人所有。政府卖地,所得收入用于学校、医院、市政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解决民生问题,是公共利益所在。因此,土地财政有其合理的一面,维护合理适度的土地财政,就是维护包括买房人在内的人民利益。同时也应指出,我国土地国有,独家计划供应的住房建设用地,采用拍卖的方式无疑是欠妥的;很容易被利益集团利用,成为房价上涨的推手。取消土地财政,住房建设用地免费,房价就会跌下来么?不会,前文恒大地产数据就说明了这一切。其实大家都知道房价为什么涨,房地产商等利益集团却故意忽悠,误导舆论,浑水摸鱼。投鼠忌器的政府却不知道怎么回事,半推半就一年内断断续续出台200多项调控政策也没见效果,人民怀疑政府的立场,不是没有道理的。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给制度构想
科学的理论建立在合理的假设上,假设城市居民按收入分高中低三种收入阶层,分别占比为10%、70%、20%;假设城市住房分豪宅、普通商品房、保障房;高收入阶层住豪宅,中收入阶层住普通商品房,低收入阶层住保障房。豪宅继续采用目前的供给模式,土地计划供应、拍卖转让、价高者得,开发商代理一切;其土地供应在住房用地中占比不超过10%。豪宅放开户型、面积、层高、容积率和限购等一切限制,档次足够高,价格足够贵,一切靠经济实力说话,让富人尽享尊荣。有的人一个月挣几十亿,住套售价上百亿的房子,尽享尊荣,也缓解了钱没处花的痛苦。普通商品房则限面积、限层高、限最低容积率,甚至限房型(比如面积小于120平,层高小于3.3米,容积率不低于2倍),采用新的供给方式:在限购的基础上,让真正需要住房的居民,通过土地询价的方式,向政府申购土地使用权,参与者都有唯一一次申购成功的可能;开发商建筑商等向土地使用权拥有人竟拍承建。中央政府根据各个大中城市具体情况,设置最低年平均中签率,申购的人多,多供地,申购的人少,少供地。买普通商品房类似股市打新,能否买到需要靠运气。所谓土地询价,就是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在规定时刻同时报唯一一次价,取报价分布中间区域的均价为土地最终成交价。比如一块地可建成一千套房,2万个家庭参与土地询价,报价偏高的9千家不算、偏低的9千家不算,取报价中间2千家,求和再除以2千,得到的平均价为土地最终成交价,往上最靠近该价的报价人,为中签者。至于保障房、豪宅,下文不予讨论。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普通商品房供给制度的优越性
(1)、不用政府减免税费,平均每年降低全社会成本3万亿以上
新的普通商品房供给制度,变居民买房为买住房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房地产开发商为建筑商,变居民求开发商买房为开发商求居民建房,变土地计划供应为市场供应,变放开房价向开发商拍卖土地为通过询价方式让真正需要住房的居民直接向政府购买土地使用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房地产商囤积80亿平米住房建设用地,平均囤积90个月,算7年,资金利率平均算8%,地价均价算2千,则(1.08^7 -1)*80*2000/7=1.43万亿。央行最新数据,房地产商融资余额42万亿,在本商品房供给制度下,商品房建造不需要融资,土地询价保证金覆盖了全部建安成本;42万亿融资余额一年利息成本少也是2.5万亿以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给制度,居民从土地询价完毕到拿到房子,只有8个月左右,少了42万亿融资的利息成本,每年降低房地产商囤房囤地资金利息成本2.5万亿以上,加上房地产商不合理的管理费用,如养足球队的钱,拿千万年薪常年不上班爬山游学泡妞的钱,公关策划营销开支,及房地产的利润,一年可降低全社会3万亿以上的成本。
(2)、以人民为中心与以房地产商为中心的两种商品房供给制度具体市场表现:
供给制度 |
人民为中心的住房供给制度 |
房地产开发商为中心供给制度 |
定价权 |
房价由居民平均收入直接决定 |
房价由开发商直接决定 |
土地供给方式 |
市场供应、用土地询价决定最终地价 |
计划供应,拍卖最高报价为地价 |
利率下调 |
对新建普通商品房房价没有影响 |
房地产商借机涨价,影响巨大 |
地价下降 |
新建商品房价格跟着下降 |
房价照涨不误 |
买房条件 |
一般经济实力就行,买新房靠运气 |
靠绝对经济实力,不靠运气 |
地方政府限购 |
影响有效供给,积极强化限购 |
影响有效需求,积极化解限购 |
土地开发周期 |
与国家或行业差别不明显,8个月左右 |
88个月以上 |
房价涨跌趋势 |
再也难大涨 |
只涨不跌,一年翻番都可能 |
炒房 |
炒房成高风险行当,再也难找接盘者 |
稳挣不赔 |
建安成本 |
全国基本相同,每平米1-3千 |
每平1千-8万,大城市虚高 |
开发商 |
无法屯房屯地,利润来自服务和劳动 |
屯房屯地,利润来自房价上涨 |
土地供应扩大 |
住房供给同步增加 |
住房供给五六年也没变化 |
建材价格 |
房价随建材价格同步涨跌 |
房价只涨不跌,与建材无关 |
政商关系 |
权利与资本的利益联盟不攻自破 |
权利、地产、金融成铁三角联盟 |
利益分配 |
居民受益,地产金融利益受损 |
地产金融暴利,居民买单 |
楼市调控 |
调节土地询价中签率,立竿见影 |
穷尽所能也无济于事 |
购房最低首付 |
建安成本,一般30万以内 |
20%房价,几十万上千万不等 |
市场关系 |
开发商同建筑商竞争,求买房人建房 |
建筑商居民求开发商建房买房 |
为什么两种不同的普通商品房供给模式,地方政府在限购上的态度截然不同呢?新的制度下,几万人买几百套房的地,卖地不是难事,年平均中签率一定情况下积极限购,符合土地询价的人少,土地供应少,减少的是有效供应,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及其周围人群所拥有的投资性房产高位套现有利。而现有供给制度下积极限购,减少的是有效需求,最多几十家房地产商竞拍,土地难卖出,更卖不出价钱,影响当地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对政府工作人员及其周围人群所拥有的投资性房产套现不利。
(3)、真正实现住房姓住不姓炒
住房不管怎么炒,最终都得以更高的价格卖给真正需要房子住的人后才能获取利润。现有房地产商供给制度下,地价越拍越高,开发商再分期开发,楼房售价越卖越贵,等房地产商将房价拉到足够高的价格时,炒房客再将手里的房以低于新建商品房的价格,卖给真正需要住房的人,获取暴利。而以人民为中心的普通商品房供给制度,让真正需要住房的人,靠运气直接买到崭新的低价房。投资房产的人没有了房地产商操控的房价暴涨走势再也难套现,彻底斩断炒房的利益链条。本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中城市普通商品房供给制度构想,可望一劳永逸解决大中城市的商品房供给问题。
(4)、维护了国家和人民利益,得罪极少数团结绝大多数,阻力小可行性高
A、 正需要住房的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新建普通商品房到手价,比市场价可
能低一半,中签者都可大挣一笔。如2018年恒大地产所售房产采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中城市普通商品房供给制度,每平米住房,地价成本997块,建安成本2000块,税费1000块,居民到手房价每平米最多四千块,绝不是一万一千块;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B、政府的土地财政得到更好维护,却少了面粉贵于面包的责骂。豪宅一切限制放开,豪宅用地,能卖更高的价钱。而普通商品房用地,申购者众,地价不可能太低。几百万上千万一套的房,买得起的人不多,只要缴纳最多30万建安成本保证金的土地询价,中签后可大挣几十万上百万,申购者不会比股市新股打新的少。
C、 对存量业主利益影响不大,二手房价格不会因此暴跌。土地询价能否中签要靠运
气,中签率比股市打新还低,初步估计在0.1%以内;他们中很多人还得去买二手房。大多数人生活半径只5公里,参与土地询价的却是半径30公里内整个城市符合限购的人口;即使是土地询价中签的人,也只有5%不到的人,恰好在自己生活工作半径内,绝大部分都得将自己申购到的新房转让,然后去买二手房。制度设计上,开始时年平均中签率设低,然后逐年提高。即使房价有所调整,也是个缓慢的过程,影响不到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D、更公平。不论贫富只要符合限购条件,都可参与土地询价,都有一次中签的可能。
E、住房施工建设方案选择、住房分配不是问题。住房房型朝向等单一,本来就没有太多选项。土地询价中签的,95%都会转让,获得的实际就是差价,土地询价以住房建设施工分配方案少数服从多数为前提,不是由5%的人定。不管房子楼层位置如何,房子建设好分配到手后,都可大挣一笔;而房子没建好没分到手,将一无所获;越早到手,获利越多。共同的利益使得住房建设施工分配根本就不是问题!
F、 普通商品房的质量更有保障,开发商建筑商向土地拥有人竞拍承建,更贴近市场需
要,需要住房的人从乙方变成了甲方,更多买房人的品质需求将得到满足,况建安成本本来就没几个钱。
G、 相对现有调控政策,只有开发商和金融机构的不合理利益被革除,上市银行保险每
年利息收入初步预算将下降一万亿以上。受益方多受损方少,政策执行阻力小,可行性更高。
H、更有利化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有利物价稳定。从开发商挤压出80多亿平米住房建设用地的囤地资金,没有了出高利息的金主,资金只能放下身段委身往实体经济流。少了到海外高息融资的房地产商,国家外汇收支更平衡,国家金融更安全,物价将更稳定。
I、房价将平静如水。房市没有了操控房价的房地产商,如股市没有操控股价的机构,房价将平静如水,再也不可能暴涨。
J、对参与土地询价的中签户,取消保障房资格,减轻政府住房保障负担。需要住房的低收入群体也可参与土地询价,中签后大挣一笔,自己就可买个窝了;不需要政府再保障了。在试点成功后,可考虑取消土地询价时的保证金,改为中签后缴纳,实在没钱可让银行提供贷款,方便低收入者参与土地询价。
(5)、抑制资本外流、净化社会舆论
靠屯房屯地操控房价暴富的路被堵死,游学爬山泡妞的、买游艇买私人飞机的、买马戏团足球俱乐部的将大幅减少;高价房难套现,卖房移民海外的将大幅减少,海外留学的大中小学生等将大幅减少。整个利益链条被彻底斩断,制造舆论误导国家政策的、引导购房需求的,各色利益人等将树倒猢狲散,社会舆论将风清气正。
本制度也有缺陷,一线城市供给少而需求旺,土地询价门槛又低,上十万人去买几百套房的地可能推高地价。土地供给扩大后又可能拉低房价,引起存量业主不满。应严格控制土地询价中签率,逐年慢慢提高;同时严格遵守取中间报价均价作为最终地价。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中城市普通商品房供给制度具体设计
本制度主要分土地询价、住房建设招投标及分配、资金划拨管理、产权过户转让等
1、土地询价
●参与条件,参与土地询价,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的无房家庭:
当地土著居民,当地工作5年以上外来劳动人口(包括新落户人口);高于建安成本的保证金,一线城市不低于40万;没有土地询价中签记录;同意住房建设施工分配方案少数服从多数,即70%的人同意即可。
●询价过程
※ 指定时刻,同时报价,唯一一次。
※ 地价计算公式(可建x套房的地,n户参与):
当n>2x时,取n个报价正中2x户报价计算土地最终价, y以上最靠近的nk为中签集合。当n<=2x时,从高到低排序,第x个报价为土地最终价。
※ 土地询价结果确定后,中签者的保证金划转政府指定帐户,供住房建设用,超过部分作为土地购买资金。未中者退还个人账户。
※ 税费:将现有房地产法定税率费率求和后,乘以土地成本与建安成本之和,就是业主所要缴纳的税费。新的供给制度下,没有了漫长的囤地周期,土地增值也就不存在了。当然,对那些土地询价后迟迟不能建好使用的,应该强化土地增值税的征管。
※ 土地资金延迟1年支付
2、住房建设招投标及建设资金划拨
中签者组织选举业主委员会,负责必要管理。住房建设招投标需经60%以上业主同意,建设施工监理方的费用,经70%以上业主同意后,从政府帐户直接支付。
3、产权过户转让
土地询价一年后,不管住房建好与否,都得全额上缴土地款项;需要贷款的,办理贷款手续。房子分配方案需要70%同意,对房型位置不满意的,或无力支付土地成本的,可以在住房建设好后转让;规定期限内拒不办理手续的,由政府拍卖,拍卖所得在上缴土地成本、法定税费(包括个人所得税)后的利润归政府所有。一年内建设分配完毕的免征土地增值税。通过这些促使业主相互忍让、团结,尽快形成有效供应。同时也让那些经济能力不强的中签者,在住房建设好后获利退出;获利去买个小的二手房住,减轻国家住房保障负担。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1、限购政策要周到细致,防止产生土地询价专业申购群体,居民只有一次中签机会可能,而且要符合限购条件。要建立举报惩处制度,不能让钻空子的人得到半点好处。
2、以人民为中心的普通商品房供给制度,特别适应住房紧缺的大中城市。同时应看到这是利益调整,推行需要注意策略,讲求技巧,减少不必要的阻力。
3、住房供给以人民为中心,开发商由强势变弱势,房型层高面积容积率等都将迁就买房人,合理合法的要支持,不合理的要坚决制止。这其中的监管,政府要有准备和预案。
新浪微博:吴宫芳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