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后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被人用来说事儿,10年前建国60周年是一个高潮,今年又有很多人用数据想表达些想法,还引起争议。贫道曾经搞过一段经济运行研究,对数据应用的原则有些心得,这里给大家交流一下。
统计上有好几个指标表现经济增长情况,现在流行的指标是GDP(国内生产总值)。GDP分现价和不变价两种GDP,现价是用当年价格计算的GDP,不变价是取某年的价格作基准,扣除价格变动因素,计算其他年份实际GDP(比如用1952年不变价计算的1979年GDP)。另外常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指数指标都是不变价计算出来的,说1979年GDP比上年增长7%,用的以上年为基准的不变价。
GDP作为统计指标也存在很多疑问,中国是1985年以后才开始使用的,此前用的是“工农业总产值”。这两个指标最重要的差别是后者只统计增加的物质财富,没统计服务业的所谓“增加值”(销售—购进)。用GDP做指标,只要发生交易就产生“增加值”,比如卖淫。最让人有疑问的是,1985年前的GDP是国家统计局后来补算的,计算结果是否受“崩溃边缘”逻辑的影响?不清楚。
不同指标的用途不同,如果用混了会闹笑话的。下面贫道用一批图表进行一下分析。
现价GDP一般用来做什么呢?现价GDP一般用来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总量进行对比。由于各国币值不同,对比前要把现价GDP按汇率折算为美元。更为准确的是把本国GDP折算为联合国有关机构根据各国商品、资产和服务价格综合计算出来的“国际元”,也叫“购买力评价法计算”出来的GDP。换算成美元或国际元后,可以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规模。
现价GDP能不能用来分析本国经济增长情况呢?不能,因为现价GDP不考虑价格变动情况。资本和消费品的价格每年都要变动(大多数情况是上涨)。这就像你在1斤54度老白干里兑酒,兑进去的酒是54度还是42度,喝起来感觉是不同的。如果兑进去6斤4度的啤酒,还算不算白酒都难说了。
前些天有人用现价GDP做了一个1952-2018年中国GDP的图。这个图如果只用来说明中国GDP从世界很靠后的位置变成世界第二,完全可以。但他说“1979年是个拐点”,说从此经济增速突然加快,这就有些问题了。见图一(贫道用年鉴数据,应该差别不大):
图一52-18年现价GDP (10亿人民币)
该图确实显示出1979年是个“拐点”,此前GDP基本是个水平线,此后迅速上升,是个指数曲线。图的数据应该是准确的。既然说到拐点,意味着在比较拐点前后发展速度(1952-1978与1979-2018)。数据显示,1952-1978年的26年中现价GDP年均增长6.7%,而1978-2018年的40年年均增长14.7%。后者比前者增速翻一番还多!2018年现价GDP是1978年的245倍!改革前中国经济年均6.7%的增长说起来不算慢,但与改革后翻一番还多的增速一比就太可怜了,简直算不上增长!不过,看了下图感觉就不一样了。见图二:
图二 52 -18年现价和1952年不变价的GDP(10万亿人民币)
图二中,虚线是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的历年GDP。2018年GDP就不是90万亿而是12.8万亿,比1978年增长不是245倍而是35倍。1978-2018年年均增长率为9.2%而不是14.7%,比1952-1978年的6.7%的年均增速高出37.3%而不是惊人的119%。如果认真些会注意到,描述建国70周年的经济发展情况,起点没选1949年而选1952年,总是有些怪。1949年中国GDP总额是358亿人民币,1949-1978的29年年均增长8.1%。这样算,改革后只比改革前增速高出13.6%。看到这样的曲线,观众不会觉得吃惊。把GDP从90万亿减少到12.8万亿,只相当于原来的七分之一。这与1斤老白干兑进6斤4度啤酒感觉一样!
一个国家自己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前后对比,只能用不变价或者指数进行计算,不能用绝对值进行计算,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道理!看到包括一些所谓左派也不能或者没有从这个角度分析数据这次使用的错误,感到很无奈。
那么,用现价计算的GDP在改革前与不变价差别很小,基本重合。改革后却一骑绝尘,与不变价GDP越来越远呢?一般认为主要是改革前计划经济物价控制,改革后物价不控制了,涨得太快。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见图3
图三 1952-1978年现价和不变价GDP
图三显示,中国在改革前现价和不变价两个GDP曲线如影随形,互相缠绕,很多年份甚至现价GDP比不变价GDP还低(意味着价格下跌)。经过 26年变动,到1978年,现价GDP只比不变价高出6%。而2018年现价GDP竟然高出1952年不变价605%!值得注意的是,现价比不变价GDP离开的速度在改革前几年并不快,甚至大家感觉价格飞涨的1988年前后也不明显。真正拉开倒是感觉物价涨的不快的上世纪末,最明显的“拐点”是2005年,从此以后,不变价与现价GDP简直是两股道跑的车。见图四。
图四 79-18年现价和不变价GDP
实情况是,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对GPD注水作用是有限的,下图显示,CPI明显上涨是在1984年到1997年。1995年最高达到24.8%,1997年就下降到2.8%。此后几乎没有超过5%的涨幅,世纪之交有4年CPI还是负数。
这就有些让人想不通了:现价GDP之所以比不变价高是物价上涨造成的,同样的东西今年比去年卖得贵了,自然虚增了GDP。为什么物价涨得快时现价偏离不变价还没那么严重,等到物价不涨了,甚至是负值,现价GDP不仅照样虚增,还幅度更大呢?比如2002年CP1比上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现价GDP比不变价虚增13个百分点,虚增的部分从哪里来的呢?
哪里来的?从土地上找吧。
经济统计中,所谓居民消费品,是指居民日常消费品,包括消耗品和耐用品,甚至汽车都算,但不包括房子。房子属于固定资产。而固定资产的价格只按年度计损耗,不计增值。但是,一个房地产公司卖出同样的房子,如果第二年卖出的价格比第一年的涨了10%,在统计不变价时是要折算的。同样的房子为什么会涨?房地产商说,成本上升了。房地产成本上升速度最快的是什么?
大家都清楚,是土地价格。贫道90年代初曾经负责一家私营公司兼并事项,当时兼并一家市中心的中型国企,账面上一亩只按3万元计算。这样的地块10年后就500万左右了,现在1000万也买不到。九十年代初期就允许经营房地产了,但真正大量开发土地是在1998年以后。98年国家宣布取消分房制度,住房都靠市场了。同时,这一时期各地都开始大面积搞开发区,地方政府低成本征用农民集体用地搞各种名目的开发区,开发商(当时主要还是制造业)买到的价格就很高了。像郑州在98年前后,就算优惠,一亩地也要20-30万。由于这一时期大量基本建设,土地供应每年都高速增长,同时价格又翻翻地涨,基本建设和房地产的增加值都在虚增。开始每年几千亿,此后每年几万亿。见图六:
有人会想不通:增加值是卖出减购进,土地买入贵了,卖出也贵了,怎么会虚增呢?道理在于,计算GDP的单位不只是企业单位,政府也包括在内。政府开发的安置费和卖给开发商的钱之间差距很大。3万元一亩的土地按30万一亩卖,多出了27万价值。这个价值既然市场承认,就算增值了。而且银行必须增发相应货币以维持运行,现价经济总量也增加了这个数。但对于统计来说,同样的房子去年和今年的价格不能跟着变。这就形成1998年开始,虽然CPI价格从此不涨了,但现价GDP反而涨更疯狂了的主要原因。还要注意,房价上涨后,二手房销售也在创造注水的GDP,20万买的房子卖了100万,增值80万,房还是那间房,GDP翻了几番。
贫道觉得,数据不是不重要,不是不能说明问题。相反,说清楚经济问题咋回事最好还是用数据。但统计数据的用法是有规矩的,贫道这些年的经验是,用统计数据说瞎话比说实话还容易。原因是大部分吃瓜群众对数据的口径、来源以及运用方法是不清楚的。甚至同样数据用不同的图来表示,给出的感觉就不一样。
下面说点轻松的:
前几天有人在群里发文章说京上广空气质量比云贵差远了,但人均寿命却高很多,想活长点还是在大城市。得出这样结论说明对“人均寿命”的含义。
统计上没有“人均寿命”这个口径,只有“某年龄段预期寿命”这个口径。一般人所说的“人均寿命”通常是指“出生时预期寿命”这个指标。寿命还有比如30岁人口预期寿命等。某年龄段预期寿命是用一个人群(全国、省或其他)以该年龄段做起点一直到最大死亡年龄中各个年龄段的死亡数加权平均计算的。如果选出生年做起点,那么出生即死了的人要用其他很多高龄人的存活时间来填充,所以死一个婴儿与死一个老人对差别是很大的。而婴儿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往往偏高(解放前达到30%),所以婴幼儿死亡率对“出生预期寿命”的数值影响非常大。大城市婴幼儿死亡率都很低,经常比起不发达的西南西北省份低一半。这才形成大城市“出生预期寿命”偏低。一个出生预期寿命低的地区,49岁的预期寿命不一定低。你已经40岁了,要用你所在地的“40岁预期寿命”与云贵比。高年龄段往往是山清水秀空气好的地方预期寿命高。
今天有人发来文章分析香港为什么比日本人均寿命还低,也是说的不着边际!
总之,统计数据的使用有很多限制,正因为如此,这个东西也经常被用来唬人。所以人们要小心。统计数据的使用有很多限制,正因为如此,这个东西也经常被用来唬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