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吴铭:金融主权攻防,是金融战的核心内容

吴铭 · 2019-12-02 · 来源:立寒秋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新殖民时代,主要是对华输出资本,这就需要中国开放市场、开放金融,本质上和旧殖民主义没有区别。

  当年,旧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主要是割地赔款、划分租界,即侵害领土主权的方式侵略中国经济和金融;今天,新殖民时代,主要是对华输出资本,这就需要中国开放市场、开放金融,本质上和旧殖民主义没有区别。金融主权、经济主权、市场主权,本质上就是中国今天的领土主权。

  本文属于基础理论文章,较长,无法写短。请耐心读完。

  有网友发来人民大学吴晓求副校长的一篇讲座稿,题叫《吴晓求:金融战比贸易战重要百倍,我们对此要做极限思维》,内中关于金融战的论述,其实并不多。如下:

  其一,实际上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的标签,我个人认为这就是金融战的开始。

  其二,金融战它有特别恶劣的时候,它比贸易战要重要百倍,因为金融战本身是一个神经战,一旦出了问题,神经系统就麻烦了,人就会变得非常痴呆了,就没反应了,所以对金融战要展开极限思考。我今天不展开金融战,我想告诉的是,我们要保持一种极限的思考。

  先说金融战什么时候开始的。

  正如中美之间的政治斗争从新中国成立或者抗日战争结束那一天就开始了一样,中国美金融战一直在进行,从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就在打,只是,美国人无法得手。正如一个小偷每天都在到你家附近探听情况一样,而你家防守很严,小偷无法下手,也无法得手。你不能因为小偷无法下手、无法得手,就认为小偷没有打算偷你家东西,不能说等到小偷开始撬门时,偷盗行为才开始。

  军事上,战争很好理解,胜负也好说,无非就是打跨军队,俘虏好多士兵,得到很多战利品,占你家的地盘,抢你家的东西,勒索你家的财物,割占你家的领土。这是战争的目的。那么,金融战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我可能有些吹牛皮,我认为,中国主流经济学界、金融界,应该是没有搞明白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论述,可能我是井底之蛙。

  借用一个军事术语,中国金融的核心阵地,肯定是美国对中国金融战所要攻击的重点!要么摧毁,要么俘虏或占领!

  本文就谈谈,中国金融的核心阵地究竟是什么,然后,看看美国何时、何种方式进行这个核心阵地。美国进攻这个核心阵地的时间,即是中美金融战爆发的时间。

  我认为,从国家主权的角度看,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中国领土上的发行人民币的权力、使用人民币对国内商品的定价权、对对外贸易的议价权、对人民币汇率的议价权、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权力,就是中国的金融主权,就是中国金融的核心利益所在。可惜,这几个权力,基本上丧失殆尽。

  9月11日,我在“立寒秋”公众号上发了篇文章《金融主权模型简说》,对发行权、结算权、定价权进行了简说。现再简要说明如下。

  所谓发行权,就是在中国这片领土上,只有中央人民政府才能有资格发行货币!其他外国政府、政治集团、国际组织等势力,均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发行任何货币。

  所谓结算权,就是在中国领土上,人民币是唯一结算货币,其他任何货币,包括黄金白银,也都不可以流通,不可能用来结算。在对外贸易中,鉴于要平等协商才能贸易,人民币在商品定价和汇率上,体现为议价权,即要有与贸易对象就人民币汇率和商品价格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利,在汇率上有讨论确定的权力,要不就不贸易。

  所谓定价权,就是人民政府掌握着使用人民币对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进行定价的权力和能力。注意,这里我强调定价的能力。因为,只有国营企业,才会接受人民政府的定价,私有企业是拒绝人民政府的定价的。所以,只有国营或者国有企业,才可能确保人民政府对其生产的商品的定价权落实。没有定价权的货币,就是资本主义的货币,就是假币。

  发行权、结算权(对外贸易中的结算方式的协商权)、定价权(对外贸易中的议价权),三者是相互依赖的,不可分割的。没有发行权,自然无所谓结算权、定价权;没有结算权,则发行权、定价权也成了空中楼阁;掌握了结算权,自然就会有较多的定价权。此三者,我称之为金融主权。

  在国内贸易中,金融是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教育、住房、基础建设等经济活动和建设行为的“血脉”,其重要性无须多说。我想强调的是国内商品交易的定价问题。

  公有制经济体制下,或者说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各级人民政府直接组织劳动人民进行工农业生产、科研、教育以及国防、医疗、住房、养老等生产生活活动,建立了全民所有的、遍及全国的供销体系网络。同时,还建立了全民所有的、遍及全国的银行体系,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一手掌握货币的发行权(发行数量、发行时机、发行对象等),一手掌握着生产和供销。那么,中国银行发行的货币,如何与生产生活活动相衔接呢?就是通过政府的定价行为相衔接。定价权,是金融和生产生活服务等经济活动相衔接的唯一渠道。所谓货币的信用或者说锚,我想实质上指的就是定价权。我想,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其在金融与生产生活等经济活动的关系方面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后者这个定价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以便于让金融服务于生产生活,也是调剂、分配生产生活资料的关键手段之一。政府有能力稳定物价,也必须稳定物价。而资本主义社会,定价权实际上掌握在大资本手中,在美国,掌握在华尔街财团手中,政府无力维持物价平衡,也不需要维护物价平衡,相反,还要不断提高物价,以便于资本获利。

  资本主义只追求利润,而社会主义是要公平公正的、生产能力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不断的、满足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国防需要并支援国际革命力量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不在于追逐利润。这是生产的目的的不同。资本主义组织社会生产的办法是投资,分配办法,也是按资本大小分配。社会主义组织社会生产的办法是直接由政府出面,组织各种生产建设活动;分配办法,是按劳分配。资本主义社会中,政府为大资本打工,资本为政府运行提供税收。社会主义中,没有资本(社会主义的钱,应该叫资金),政府直接组织生产劳动,政府工作人员的生活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国防等保障工作,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从其他劳动者的成果中分配,所以,社会主义不指望税收,甚至可以没有税收。

  好了,绕得有些远了,基础知识,许多人不太熟悉,故不得不如此。下面只说货币的发行权、结算权和定价权,这是金融斗争也是斗争争夺的根本阵地。

  先说发行权。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即通过“一边倒”“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三项重大政治经济政策,废除了清末、民国期间中国与列强签订的所有条约,这就彻底斩断了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金融的魔爪。外国资本不能进入中国,则中国人民币的发行权,就完全掌握在中国手中了。就这么简单,不想再解释了。新中国成立后到主席去世,中国没有引进过一分钱的外资,请注意。有人说,从苏联贷款、43方案是引进外资,不对,贷款是贷款,和今天大量引进外国投资完全不是一回事。贷款,中国可以用这些贷款购买苏联生产的、我们必须的商品,而引进外资不是这么回事,引进外资,是让外资掌握的人民币在中国进行并购企业、开办企业、商品代加工等业务,而千方百计拒绝中国利用这些引进的外汇去购买其本国生产的、中国必须的商品。贷款丧失的只是结算权,即中国在和苏联贸易中,只能用中国贷来的卢布结算。80年代 ,中国从日本贷款很多,用这些贷款从日本购买商品,说是日本对中国的一种援助。我看不是,相反,这是中国在对日贸易中,丧失了人民币的结算权和定价权。

  所以,即使是贷款,毛主席在第一次出访苏联之前,也强调,“多贷不如少贷”。我理解,就是贷款会损害中国人民币的结算权,一定程度上损害人民币的议价权。

  还有人说,外国以整套生产线到中国开厂也是一种引进外资。不对,这和当前的引进外资,仍然是两回事。当前的引进外资,让外资以人民币的形式进入到中国市场,可以“任我行”,投资、并购、炒股、入股银行、入股企业、贷款、存款、支付、保险等。而以整套生产线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技术,其生产线只能从事生产,很难从事金融活动。

  就是说,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不曾引进过一分钱外资!有人说,毛主席“缓解中美关系”,为沿海引进外资打下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引进外资和毛主席没有任何关系,我相信毛主席绝无可能赞同引进外资。中英关系早就很好,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法国和美国关系不好,1964年和中国建交;1972年,中国接受尼克松访华之后,有大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建交,中国引进其外资了吗?谁能举个例子,抱歉,谁也举不出这样的例子,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例子。中国只和外国包括西欧英法西德等国贸易,也引进他们的整套生产线,而不从这些国家引进外资。

  当外国商人到中国投资之后,中国必须印出相应的人民币,以相应的汇率,为其兑换成人民币,让其在中国市场上进行经济活动。公有制本身对于这种外来资本,就有先天的免疫能力。比如,你想雇佣工人,但是,中国没有人失业,所有人都有职业、有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基本保障,或工人、或农民。你想购买原材料,中国所有企业都是公有制的,如果没有政府计划,你根本购买不到。娱乐业呢?中国电影电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非常发达,思想性艺术性非常之高,人民群众喜欢的艺术,你外资根本生产不出来。要搞什么教育产业、医疗产业、房地产、保险业,中国有公有制体系保障,这些产业根本不需要。至于性产业、博彩业等三九流的产业,在中国非法。所以,这时,即使外资进来后,也施展不开,他们的钱根本花不出去。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的运行,并不依赖税收,而外资所能给予中国人民的,只有税收,别无其他。值得一提的是,高科技,中国应该是需要的,但是,那些资本主义强国,他们有“巴黎统筹协议”,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

  这样,外资,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既无立足之地,也无什么意义。由于公有制的先天免疫力,想使坏,想压榨、想掠夺,也做不到。

  为了让外资进入中国,中国必须改革,废除公有制,废除人民公社,废除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吹国企退出竞争领域、国企低效率论、国企垄断论、国企原罪论等诬蔑、抹黑歪曲之论,拼命歪曲诬蔑计划经济),尤其要废除金融系统独立性,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免费”的民生保障推给“市场”,向其中引入社会投资,开始高收费;必须废除金融和工农业生产的直接关系,废除人民政府的定价权,甚至连这种概念也不能有;必须发展旅游业、娱乐业、博彩业、房地产业、保险业、性产业之类服务业,我称之为负产业,即对经济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产业,但是,能交税。这样,公有制被瓦解,计划经济不再,外资就有了用武之地。

  抱歉,因为金融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太紧密,说金融问题时,免不了要讲到实体生产问题,免不了要提到历史。

  金融主权的破坏,恰是从人民币的发行权开始的。而人民币发行权的破坏,又恰是从引进外资开始的。只要引进一分钱外资,人民币的发行权,就有一分钱,被转交给了外资。

  前面讲过,毛主席不主张向苏联多贷款,“多贷不如少贷”,所关注的问题就是人民币在中苏贸易中的结算权。后来,由于抗美援朝战争和此后的引进苏联的工业援助,中国才欠了苏联巨量款项。但,这个款项,还不是贷款。中苏贸易在抗美援朝之后迅速发展,采取的结算方式,是以货易货方式,即,中苏间政府谈判,确定双方一定时段内的商品进出口数量、种类,苏联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用于抗美援朝)和出口整套工业项目,中国再以相应的农产品、工业原材料等出口苏联,以平衡中苏贸易。但是,由于抗美援朝战争和引进整套工业项目的总价值很大,中国一段时间内还生产不出相应的产品并出口苏联,所以,在中苏贸易中,中国是欠苏联钱的。这就是1950年代末,苏联所逼的债。

  1960年后,中国经济特别强调国际国内收支平衡,追求“一无内债、二无外债”,当然不会引进外资。

  大规模的引进外资,应该是上世纪的1994年。这就意味着人民币的发行权,开始丧失。前面说过,引进一分钱的外资,就意味着一分钱的人民币的发行权给了外国;引进1万亿外资,就意味着1万亿外资所兑换的人民币的发行权丧失。据说中,1980年前后,人民币的总发行量仅7000亿元,而今天,人民币的发行量已经190万亿元。究竟中国人民政府丧失了多少人民币的发行权,可以估算一下,大约在99%。

  人民币的结算权呢?

  这里仍然要简要谈谈毛主席时代的中国外贸易史。

  前面讲过,毛主席非常重视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的结算权。所以,强调从苏联贷款“多贷不如少贷”。中国不引进外资,但是,极力发展“平等协商、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外贸,包括对西方国家的外贸。《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有这方面的规定。1952年春,也就是中国正在朝鲜战场上和英法还在作战期间,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中国派出了强大的代表团,并和英法等国达成了易货贸易协议。样板戏《海港》就讲到中国和北欧国家的贸易。

  1957年,为了推动中国商品出口,中国开始举办广交会。此后,每年都举办,甚至文革期间也没有停止。

  那么,中国对英法等国贸易用什么结算呢?新中国刚成立,人民币此时的国际信誉还不是很大。再说,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谁不知道结算权的重要?中国此时的对外出口贸易,用外币结算,但是拒收美元。中国再用这些外汇,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如果在购买商品上和西方国家达不成协议,导致外汇节余,那就购买它们的黄金。因为,英法等布雷顿森林体系内的国家,它们的货币是和黄金挂钩的;虽然会贬值,但是,它们还不敢和黄金脱钩。这样就中国就保持了国际收支平衡。这样,中国就从欧洲源源不断地购买急需的商品的同时,还购买了大量黄金。当然,在价格上,由于中国在议价权方面,还不强大,所以,是吃亏的。因为,注意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不储备外汇,所以,即使吃亏,也吃不了大亏。

  同期,欧美贸易,欧洲的英法西德等国有大量的顺差,它们有大量的美元,鉴于中国从欧洲购买大量黄金,英法等国就从美国购买黄金。黄金就以西欧为媒介,流向了中国。

  1970年5月广交会期间,中国对英法西德瑞士等四国的贸易,用人民币结算!“交易会上的观察家们认为,在秋季交易会上,中国会向诸如意大利和加拿大——可能还有日本——等其它国家也提出用人民币交易的要求。”(出处: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05.18)

  中国,从1957年广交会起,到1970年,经13年努力,终于获得了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的结算权!当我反驳美元是“世界货币”是个胡说时,有网友提出,美元获得“世界货币”地位,是美国人100多年奋斗的结果;还说,人民币想成为“国际货币”,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说,屁话,毛主席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就不用美元结算,尽管那时的英法西德等国手里的美元多的地,尽管中国也需要美元。

  国际贸易中,结算权和议价权还不一样。结算权是唯一的!要么用美元结算,要么用人民币结算,要么用英镑结算。只能取其一,不能取其二。用美元结算,就等于是帮助了美元,使其坚挺,使其信誉好。用人民币结算,就等于是帮助了人民币,使其坚挺,使其信誉强。所以,结算权是国际贸易斗争争夺关键。1970年春季广交会,中国夺取人民币在中国出口中的结算权,这应该是件意义不次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大事!这个胜利,连同中国购买黄金的行为,我想,对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有直接的打击意义。

  1972年,中美关系松动,但是,中美既没有建交,也没有迅速发展贸易。为什么,我想,中美贸易发展不快,应该是结算权问题解决不了,中国,必然主张人民币结算;而美国呢,必然主张美元结算。这样,两国顶多进行易货贸易,加上美国对华有很多禁运,两国贸易当然发展不起来。

  国际贸易斗争中取得如此重大的成果,中国学术界似乎无人知道,或是刻意埋没——这是中国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金融界之耻。我是在偶然翻看网络上的《参考消息》时发现了这则消息,但我随后又忘记了从什么地方看到的了。后来,在红歌会网上,我使用这一消息时,没有给出出处。有位网友逼问我,说我是胡诌。结果,为了争这口气,我又用了几个月时间,重新翻看旧的《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红旗》等我所有的资料!非常辛苦,非常苦恼。不过,最终,在网站上重新找到了这条消息。

  这应该是条石破天惊的消息吧!

  继续说人民币的结算权。

  夺取结算权,中国是付出了巨大努力的。这样的胜利成果,不应该被淹没,更不能被出卖。

  但是,今天,中国的外贸用人民币结算吗?中国还讲究国际收支平衡吗?不,都不讲了,中国外贸是为了挣外汇,并大力储备外汇。人民币的结算权,已经被扔到九霄云外了。

  什么时候丢的?我没有资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主席去世前,这个结算权不可能丢。

  最后,再说定价权。

  当丢了人民币的结算权后,如果注重保持国际贸易的收支平衡,中国本身仍然不会损失太大。但是,建立自己主导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可能,已经没有了,比如,维护巩固第三世界经济集团。守住国家基本利益,还是可以的。但是,你知道,中国在不要人民币的结算权的同时,也不注重保持国际贸易的收支平衡。相反,中国非常喜欢储备外汇,以便于发展对外贸易,购买外国的产品。甚至,连黄金都不存储,而是存储美元外汇。

  定价权,在国内贸易上的丢失,是和公有制经济体系的瓦解直接相关的。你没有自己家的企业了,你发行的钱,也无法和你生产的商品挂钩了,无法确定人家产品的价格了。因为,人家外资企业、私有企业,甚至是国有企业的定价,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人家要追求利润,当然是价格越高越好。人民币,即使不考虑引资哄抬物价,也必然贬值。

  人民币在汇率上的贬值,完全是理论误导的结算。当时,中国主流为了引进外资,接受外国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人民币的币值被高估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比价,不应该是2:1,应该是8:1,所以,人民币在上世纪80年代,一路狂贬。

  中国出口商品定价权的丧失,同样如此,也是理念欺骗的结果。在不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同时,中国商品的定价,追随什么华尔街期货的价格,为追求出口创汇,甘心“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分工。搞什么来货加工,并极力压低中国商品、原材料、劳动力的价格,还以为这是中国的什么“比较优势”。中国政府不能对物价进行干涉,不然,不然中国就不是市场化国家,就不能得到美国的最惠国待遇。

  人民币的发行权、结算权、定价权,基本上讲完了。这三权的大规模丧失,时间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此后,当然是越来越严重。三大权力均已丧失,能不被动吗?

  好了,今天时间很晚了。不想写了。

  所以,人民大学的吴晓求副校长说,美国前几天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说明中美金融战开始了。我觉得,可能由于他讲座的主题不是这个,所以,他没有说透。我认为,至少,中美金融战在1970年代末就开始了,而不是今天才开始。只是中国人尤其是关键人物还一直懵懵懂懂。恐怕,至今,仍然有很多关键人物,不知道美国发动金融战究竟要干什么,想得到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应对。什么叫“极限思考”,我看不懂,希望能够看到吴副校长的解释。

  以一言以蔽之,所谓金融战,就是人民币的发行权、结算权和定价权(国际贸易中的议价权)之战,中国要夺回这个权力,而美国则要破坏中国的这个主权。中国进攻的目标,就是去夺取美元的发行权、定价权和结算权,别无其他。胜负的标准呢?如果中国能够夺回人民币在本国的发行权,夺回人民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结算权和议价权,就算是重大胜利。如果能够打破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结算和定价权,打破美元在其本国的发行权,就算彻底胜利。

  至于在金融战中打败美国,当然有办法。改天再说吧。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4.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5. 清华大学哈弗版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6. “氢政治”: 三个颠覆性预测, 为何都指向中国?
  7. 星燧:普京的“闪电”中东行
  8.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9. 司马南:黄金万两——一项美国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错?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9.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当心,他们要对孩子下手了!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记忆:流浪汉张来娃儿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