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国退民进”的说法,应该出现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当时应该有两个背景。一个是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的经济结构的设计。而另一个有点不太能见得人,那就是新自由主义借此机会要极力毁掉国有经济。
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的政策设计中,根本没有提到过什么“国退民进”的观点。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受到新自由主义严重影响的经济学家,就利用这个虚构出来的说词,别出心裁地说什么要“国退民进”。所谓“国退民进”,最初的意思是说,国有经济要退出竞争性领域,而让民营经济大肆进入这些领域。他们提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国有经济要给民营经济让利,让民营经济有饭吃、有钱赚。
“国退民进”这个说法一出炉,就受到有些非主流、即反对新自由主义、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们的质疑。如果国有经济效益很好,能为国家和人民创造财富,为什么要让国有经济退出?如果国有经济没有效率,那为什么要国有经济给民营经济让利?没有效率应该就没有利润,所谓让利之说从何而来?这没有道理啊?再说,国有经济发展得好,并不妨碍民营经济的发展。这是明摆着的事。而那些新自由主义的拥护者们,却又拼命在诋毁国有经济,说国有经济效率低下,生产经营成本过高,存在大量亏损。这种相互矛盾的逻辑,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那里,却丝毫没有任何尴尬。
在这个时期,一些部门借着国企改革之机,却搞了很多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的事情。大量国有企业被卖到私人手里,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很多人对此痛心不已,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们却大声拍手叫好。当然,社会上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对于所谓“国退民进”的争论,也引起了上层的关注。1999年,中央决定召开十五届四中全会,专门讨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会议通知是四月份宣布的,距离十月开会还有小半年的时间。这个期间,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们纷纷写文章,说是对国企改革提建议。只是他们的建议没有任何新意,千篇一律都是主张国企有私有化。当时不少的人们看到这样的局面,心里是非常担忧的。
十月份,中央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如期召开。会后,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决议》。《决议》中首先肯定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这就是对国有企业的存在做出了最重要的肯定。在《决议》中,还说“国有企业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表述也给那些担忧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至少中央的意见表明,国有企业的改革绝对不是要搞私有化。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们有点坐不住了。有位北京被称为“京城四少”之一的某高校经济学教授在报刊上撰文,说这是学习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我看了一下,所谓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在这里纯粹是个幌子,文章的核心精神还是要把国有企业私有化。这样的观点当然是徒劳的。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家对国有企业,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进行了资金重组等重大改造。在我看来,基本上稳住了国企的军心。国企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社会上的噪音并没有消停。2004年前后,郎咸平关于MBO(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 out)的观点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双方观点争论得非常激烈。最后,当时担任国资委党委书记的李毅中宣布,中央决定,停止实行MBO,这场争论才告一段落。
这时,中央已经决定要对新自由主义的错误思潮进行批判,那些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们开始犯蔫,不太出来说话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甘心,还是借着其他任何可能的机会,兜售他们的那套荒谬的主张。国退民进的口号,一直没有停止在华夏大地上的喧嚣。只是这样的声音已经引不起太大的风浪来了。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不停地嘬(通常被写成“作”,读第一声)。应该说,中央的政策是明确的,在几次党代会上,反复强调过的两个“必须毫不动摇”,就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问题在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们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叫嚷要“国退民进”,这自然是符合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就是要废除各国政府对经济中的管理作用,而且特别仇视中国的国有企业。因为他们也清楚,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强大的经济基础,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难以立足。所以,他们经常配合美国政府,指责中国的国有企业。这样看来,他们越是反对,我们就越是要坚持。
另外,中国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针锋相对的矛盾。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不是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竞争。按照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们的说法,似乎在中国,国有企业做大了,民营企业就没有太大的空间了。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这次疫情爆发,不仅中国的公立医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用国家之力来应对疫情。而且我相信,在之后的经济复苏过程中,中国的国有经济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民营经济也需要生存与发展,但中国的民营经济无法靠一己之力独挡一面,势必还要依靠国有经济的带动与国家政策的扶持。
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大得很,完全可以任由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这中间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来看,生产力水平越是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关系就越是向公有制方向发展。虽然今天在我们看来,我们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所以民营经济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这个最终向公有制倾斜的趋势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只是到了那样一个时候,中国的经济环境对于民营经济并不是一种灾难,而是中国各种经济关系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到了那个时候,各种经济关系有可能组合成一个新型的经济结构,能够拧成一股更为强大的经济力量。整个社会生产力能够在这种新型的组合中得到更为宽广的发展环境与空间。所以,不存在什么样的经济关系会受到什么损害。在那个时候,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不信,大家可以走着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