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为政府赤字印钞就一定会引发通胀吗?
——与央行人商榷
(刘 明 国)
两会期间,财政和央行再次互怼。财政希望央行为政府赤字印钞,以缓解财政危机,强化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央行队最有杀伤力的理由是,“财政赤字货币化”有通货膨胀之忧。
本来,鄙人在《中国货币之谜:漏损与估算》(《财经科学2018年第10期》)中,就已经对“通货膨胀”(简称“通胀”)一词做了新的注解——通货扩张与物价系统性上涨不是一回事。但是,学术界和金融系统始终没有认识到这两者的区别,这不,央行队在与财政队的互怼中,仍然用“通胀”一词,其潜台词是“央行一旦为政府赤字印钞,就一定会引发人人害怕的物价系统性上涨”。
我们姑且不说,在央行没有为政府赤字印钞的情况下,是否存在通货扩张和物价系统性上涨的问题了(这是有目共睹的。由此我们可以怀疑该言辞动机的真实性),我们就来掰扯掰扯通货的扩张与物价系统性上涨之间的关系。按照央行队的观点,通货一扩张,物价就得上涨。这是西方经济学向我们灌输的货币数量论中的费雪方程(Py=MV)或剑桥方程(M=kY=kPy)的含义。但是,中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的“货币之谜”——M2大于GDP的事实,告诉我们,费雪方程和剑桥方程不靠谱,货币未必一定转化为价格。
由此,意味着我们经济学家们首先需要搞清楚商品价格的定价机制究竟是什么;其次,我们的经济学家们还需要搞清楚在宏观经济系统中,不同商品乃至不同产业之间的价格联动关系是什么;最后,我们的经济学家们还需要搞清楚在货币扩张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商品价格涨得快,有的商品价格涨得慢。这些理论问题就交给经济学家们了,鄙人在此仅就提两个简单的问题供央行人讨论。
第一,如果央行为财政赤字印刷的钞票,是用来保障我们工资的发放和失业救济,请问物价系统性上涨从何说起?因为这个月的工资或我领的失业救济金是央行新印刷的货币,所以,市场上2元/瓶的矿泉水,我偏偏要用10元/瓶的价格去买?换句话说,在物资供应充足或者说供过于求的状况下,物价上涨从何说起?(当然,诸如商品房等投资品,金融系统要是愿意为投机者提供足够的杠杆,那投机者将其价格撬到天上去也是可能的)
第二,在经济衰退,物资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就算央行不为财政赤字印钞,请问,(在市场经济中)如何避免物价的上涨?实际上,通过财政扶持,保生产才是稳定物价的最好办法。
总之,货币扩张与物价系统性上涨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央行拒绝为政府赤字印钞的理由是不充分的、是似是而非的。当然,财政部门确实也应该反思其资金使用导向,强化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底线保障功能和支柱地位,对地方政府的独立预算权能确实也应该严格监管。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