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四十三次会议,专门研究规范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问题。会议提出近期债券违约的案件有所增加,这是“周期性、体制性、行为性”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要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原则”,处理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推动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这是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我国金融市场形势整体研究之后,提出的解决方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良好,在国际经济衰退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增长,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兴盛之中存在危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依然非常复杂严峻。
首先,中国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是工业经济,而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是信用经济或者说是金融经济,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领域缺乏话语权和主导权,西方国家的投资者千方百计地进入中国的金融市场,西方国家政府要求中国政府敞开大门允许西方国家的金融投资者长驱直入,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让中国重蹈覆辙。
当年苏联经济虽然出现严重不平衡的现象,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面临极大的障碍,但是,苏联仍然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美国等西方国家要想通过发动战争摧毁苏联几乎不可能。权衡利弊,西方国家在苏联培养代理人,试图通过颜色革命,彻底摧毁苏联。事实上,美国等西方国家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俄罗斯总统、白俄罗斯总统、乌克兰总统私自签订协定,将苏联解体,苏联强大的帝国轰然倒塌。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俄罗斯卷土重来,美国华盛顿经济学家制定了一个休克疗法,将俄罗斯所有的国有资产股份化,或者叫“资产证券化”,分配给俄罗斯的居民。对俄罗斯政府来说,这是一个重新掌握国家资源的绝佳机会。可是,华尔街投资银行的目的不是让俄罗斯政府真正的国有化,而是要让俄罗斯彻底的私有化。
华尔街投资银行利用控制的新闻媒体,渲染俄罗斯经济悲惨景象,宣称俄罗斯国有企业早已资不抵债,入不敷出,俄罗斯国有企业陷入困境,俄罗斯居民手中的“私有化证券”毫无价值。(上个世纪90年代华尔街投资银行包装中国国有银行到美国华尔街上市的时候,曾经采取同样的手法,宣称中国的国有银行早已资不抵债)
就在俄罗斯居民无所适从的时候,俄罗斯莫斯科出现了私下交易“私有化证券”的市场,极少数西方金融投资者的代理人从美国金融机构获取大量的资金,在莫斯科街头收购俄罗斯居民的“私有化证券”。
为了确保“私有化证券”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美国在俄罗斯设立的金融机构以高息揽储的方式,将大量俄罗斯居民手中的货币集中到外国金融机构的手中,外国金融机构利用俄罗斯居民的货币,购买俄罗斯居民的“私有化证券”,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将俄罗斯国有企业变成了金融寡头的私有企业。
这种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彻底摧毁了俄罗斯的经济基础,使俄罗斯从一个经济大国变成了一个经济衰落的国家。
值得庆幸的是,俄罗斯政府没有将军工企业特别是生产战略核武器的企业私有化,从而为俄罗斯继续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提供了强大保证。由于俄罗斯主要工业企业全部被俄罗斯的金融寡头收购,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俄罗斯所面临的问题,俄罗斯政府不得不屈从于金融寡头的压力,颁布一系列宽松的金融市场管治政策,从而使俄罗斯成为西方金融寡头恣意妄为的冒险天堂。
俄罗斯总统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后,采取果断措施,将金融寡头抓获归案,重新把石油天然气企业国有化,从而为俄罗斯经济的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俄罗斯金融市场改革历史教训,让人们充分意识到,华尔街资本通过商品市场,无法改变俄罗斯的经济面貌,可是,他们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彻底摧毁俄罗斯的经济基础。
当前中国面临同样的危险。美国政府之所以在第一阶段中美两国经贸协议中要求中国无条件开放金融市场,其目的也就在此。美国试图通过金融机构,收购中国的国有企业,并且鼓励中国走私有化的道路,彻底摧毁中国的公有制基础,使中国成为第二俄罗斯。
中国国家领导人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一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坚决抵制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的收购行为,按照对等的原则,处理中美两国经贸关系,鼓励中美两国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全方位的经济合作。
中国金融机构之所以在蚂蚁金融科技上市问题上“踩刹车”,其目的也就在此。如果允许该金融机构及其幕后控制者在中国互联网络金融市场兴风作浪,那么,中国金融风险将会迅速膨胀,中国资本市场有可能会成为西方资本进入中国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突破口。
其次,金融具有非常明显的扩张性,如果允许金融投资者大举进攻,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可能会被扭曲。中国始终强调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其目的就是要确保金融适度发展,防止金融市场扩张,给中国经济带来灭顶之灾。
虽然一些金融理论工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绝大多数属于传统的工业企业和现代农业企业,因此,发展中国金融市场本身就是为了促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如果在金融市场发展问题上缺乏清醒的认识,允许金融投资者在中国市场横冲直撞,那么,中国金融市场乃至中国经济有可能会遭受重大打击。
中国金融市场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始终为中国实体经济服务。无论是在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问题上,还是在债券、股票市场发展问题上,都必须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量入为出,控制贷款规模,确保中国储蓄经济不会受到严重冲击。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每当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通过发行货币刺激经济增长的声音就会浮出水面。一些学者主张通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增长。还有一些学者鼓励发展房地产业,依靠房地产市场的拉动作用,刺激经济的增长。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路径依赖。中国一些学者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思路推崇备至,对西方国家的信用经济充满向往,认为中国应当发展信用经济,必要的时候,应当实行“财政赤字货币化”。这是典型的东施效颦。
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必须充分发挥金融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当然更不能通过滥发货币,将中国的问题变成其他国家的问题。事实上,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因此,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通过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将中国经济问题转嫁给其他国家。
中国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市场发展的规律,认真研究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未雨绸缪,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素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凌空蹈虚,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脱离企业的实际状况,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金融政策。
企业发展的好坏,取决于各方面的因素。数字经济时代,谁掌握数据,谁就掌握主动权。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之所以步履维艰,就是因为他们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失去了数据,迷失了方向,因此,他们越努力,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数据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国家数据库,及时向中小企业提供有关数据,帮助中小企业调整航向,渡过难关。如果没有看到数字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仍然沿用传统的救助计划,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那么,最终必然会导致资金使用成本越来越高,呆账坏账越来越多,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第二,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环境变化问题,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法律没有修改之前,我国已经对金融市场监管机构进行必要的整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设立,就是我国强化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的具体表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当加快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法律修改工作,充分利用大数据,将我国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和各类金融监管机构统一起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委员会,具体负责金融领域信息的搜集整理归纳分析工作,确保我国金融市场信息畅通,金融监管扎实到位。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的信息仍不透明,上市公司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证券监管部门竭尽全力,严格执法,防止上市公司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但是从整体来看,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监管模式,利用数据库,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监管,增加上市公司经营的透明度,那么,我国金融市场监管有可能会功亏一篑。
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要改革传统的监管机构和监管方式,通过组建统一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利用数据库和人工智能技术,确保我国资本市场所有企业处于高度透明状态,确保信息的流通不存在任何障碍,尽可能将中国的金融市场变成公开透明的金融市场。过去那种依靠信息的不对称获取巨额利益的金融发展模式不能继续存在下去,所有金融企业都必须增加透明度,中国金融市场应该成为世界上最公平的金融市场。加快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的步伐,充分利用数据库强化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我国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