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2年曾国藩在安庆设军械所,李鸿章在上海设制炮所,从此历时30年的改革开放(洋务运动)在960万平方公里神州大地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改革开放的起因是公元1840年,世界头号强国英吉利对华发动的鸦片战争,让统治阶级无比震撼于西方资本主义的“船坚利炮”!“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革口号响彻云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李鸿章提出为抵御外侮维护清廷的统治地位,应当抛弃陈腐的“祖宗之法”,转而引进西洋先进技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理论体系!在李先生的极力推动和倡导下,1864年在苏州设立西洋炮局,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成立,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设立福建船政,1867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开办天津机器制造局,1887年丁葆祯在成都设立四川机器局……。短短几年间在改革派领导人的主持下中国的近代军事工业体系基本建成,火枪、大炮、弹药、蒸汽战舰都已能够在国内建造,其决心之大、动作之快令中外为之震惊!改革的短期效果显示出巨大威力!国人多年梦想的“国富民强”似乎近在咫尺!
改革派在兴建军事工业的同时,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为此“百方罗掘”但仍“不足用”,改革派领导人李鸿章认为西方各国是以工商致富,由富而强,认为“求富”是“求强”的先决条件。于是改革派开始将工业范围扩大,兴办民用工业以“兴商务,竣饷源,图自强”。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始了“求富”之路,在此后的十余年间,煤矿、铁厂、缫丝厂、电厂、自来水厂、织布厂、电报、铁路相继建设,此间特出的特点是在技术上完全依赖西方国家的输出,国家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本来李鸿章的想法是用市场换技术,但老辣的西方国家牢牢控制了关键技术,比如北洋水师的大型铁甲舰都是购买的,军用舰炮虽然我们也能建造,但高性能,大口径的却完全依赖国外,特别火控系统几乎连边的摸不到,到甲午开战那年,定远等舰的弹药都需要进口,而同期日本的参战的军舰40%全部实现国产化,这样的战争我们焉能不败?再比如电报局,几乎全部核心装备都是国外进口,这样的电报局等于将国家的情报安全完全敞开!但于此同时由于廉价劳动力和新新市场的巨大需求,改革为国家回收了大量的白银,创造了巨大的外汇收入!国内经济也迅猛发展,GDP连年高速增长,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而恰在此时,国内民众的基本生活水准每况愈下,崇洋思想严重泛滥,从高傲自大到麻木不仁!
开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必须要有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此,1864年李鸿章奏请清廷改革科举制度,在他的坚持下,清廷陆续开办了外文、军事、西医、电报等学校培养技术人才,并于1872年开始向海外派出留学生,在多年之后这些留学生成了中国军队、工厂、外交方面的骨干中坚,一切以西方价值观为准的国内精英集团就此诞生!而恰在此时,是中国对外签订条约最多的时候,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隆重出台,特别是在90年代,总设计师先后两次被沙俄以总计350万卢布的巨额贿赂所收买,与沙俄签订出卖中国领土180万平方公里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同时对内宣传,为了改革开放,一切都要先忍一忍!
但就是这样伟大的改革开放,30年后随着甲午战争的爆发,而灰飞烟灭!从上诉内容不难看出,改革派急功近利,忽视长期发展,片面追求“船坚利炮”,在军事工业的核心技术上依赖国外,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依赖精英集团,外交上软弱无能,苟且偷生,在政治体制上专制独裁,对内高压依旧,国强民穷!
曾几何时,一个拥有世界第七,亚洲第一的军事实力,一个经济上号称世界发展最快,一个自称制度无比优越的泱泱大国,就这样被轻易的击败,沦为世界的殖民地!祖国的同胞们,请铭记这段心碎的历史!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