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周恩来与彭德怀走麦城

小人物未敢忘忧国 · 2008-06-21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编者按:关于历史问题,向来众说纷纭。本站欢迎各种基于公正立场,有事实依据的文章。希望不同观点之间能够相互学习、批判,以利于揭秘历史真相。

周恩来与彭德怀走麦城  

小人物未敢忘忧国  

[下面将一些著作、传记中涉及周恩来与彭德怀事件关系的有关内容摘录于下,当然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其他人,但是这里只是请读者侧重于了解周恩来与彭德怀事件发展的关系。]  

   

[以下节选自张聿温著《死亡联盟·高饶事件始末》第272页至276页]  

彭德怀已经对毛泽东谈了他对刘少奇、周恩来的看法。那是全国财经会议后,时间在9月份,地点在毛泽东的办公室。  

彭德怀说:“听说财经会议开的很热闹,大家对刘少奇、恩来有不少意见?”  

毛泽东说:“是啊。事情是由薄一波的新税制引起的。”  

彭德怀说:“新税制的事我不清楚,但历史上有些事我却一直有看法。”  

毛泽东问;“哪些事呀?”  

彭德怀毫无保留地谈开来:  

“少奇领导的华北工作座谈会,骂了我40天娘,不公道嘛,不实事求是嘛,不是与人为善嘛。这件事我一直想不通。前一阵子薄一波来找我谈心,我对他说,一波,我了解你,你总的方面是好的。但是一个人要是有点思想,有点能力,工作做的不错,有成绩,遇事又好讲个不同意见,再加上你平常工作中难免有点毛病,你就得准备多受点批评。我这个人也是经常挨批评的。8年前华北工作座谈会不是大批了我一通吗?用湖南的土话说,我这个人是高山上倒马桶——臭名远扬。但是,我从来不把它当包袱。有些事一时说不清的,留待历史去评判好了。”  

毛泽东吸着香烟,静静地听着。  

彭德怀呷口茶,继续说下去:  

“四六年初,少奇在延安提出什么‘和平民主新阶段’,他是存在严重的和平幻想的。我记得很清楚, 2月1日 这天,中央发出了由刘少奇起草的〈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通知〉。少奇同志在延安干部大会上做时局问题的报告,反复讲他那个‘和平民主新阶段’。结果怎么样呢?他那个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中国的问题还不是得打,还不是得用战争解决问题!”  

毛泽东插话:“中央那个通知,是经我修改了的。”  

彭德怀摇摇头;“不是为你开脱,‘和平民主新阶段’的版权出自少奇,数他最热心!”  

毛泽东不再说什么了。  

彭德怀接着说:“少奇对抗美援朝开始也犹豫动摇,还有恩来。从政治上看,少奇不够成熟,我的感觉他是有点右,有时右的厉害,也有时有点‘左’。”  

毛泽东问:“对少奇还有什么意见吗?”  

彭德怀说;“主要的就是这些。”  

毛泽东又问:“对恩来同志呢?”  

彭德怀略一思索,说:“历史上,我对恩来第五次反‘围剿’中的指挥很不赞成。对干部,尤其是对萧劲光的处理很有意见。三三年十月下旬正式成立的红七军团,寻淮洲是军团长,萧劲光是政委。11月间,黎川失守,萧劲光差点被杀掉。最后脑袋总算被保住了,但政委的职务却丢了。黎川丢了,这能怪萧劲光吗?‘左’倾机会主义瞎指挥嘛!按他们那一套搞,整个苏区不是都丢光了吗?该杀哪个的脑壳呢?这里面,恩来应当负相当的责任!”  

一谈战争,一谈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罪过,毛泽东就来情绪:  

“这个萧劲光,就是不讨‘左’倾机会主义者的喜欢。在此之前,他曾被打为‘罗明路线’在军内的代表,受到过批评打击。老彭,你说得对,打仗,王明他们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可他们居然骂我:‘你毛泽东懂什么马列主义,你不过看了部《孙子兵法》!’可他们呢,连《孙子兵法》都没看过!”  

彭德怀接下去说:“恩来的事务主义,我也有点看法。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的事物,政务院的总理也的确不好干,但应当抓大事,谋大局。像恩来这样事必躬亲,我看有点鸡零狗碎,婆婆妈妈了。前年我就为支援朝鲜前线的事冲恩来发了通脾气,我实在忍无可忍了。”  

彭德怀所说的冲周恩来发脾气一事,发生在 1951年2月25日 。当时是在中南海居仁堂,由周恩来主持召开军委扩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总参、总政、总后和个兵种及政务院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主要研究讨论如何加速解决志愿军面临的各种困难问题。会上,彭德怀介绍了志愿军面临的严重困难,要求国内各方面想办法大力支援前线。轮到讨论具体问题时,各部门的人纷纷强调各自的困难。彭德怀本来就为前线的后勤供应焦急不安,会前苏联军事顾问表示不能派空军掩护志愿军的交通线,更始彭德怀十分失望。此时,会议又出现这种纷纷强调自己困难的情况,彭德怀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猛地站起来,把桌子一拍,吼道:“你们这也困难,那也困难,难道志愿军就不困难?!就是你们爱国,难道志愿军就不爱国?!你们去前线看看,战士吃的什么,穿的什么!没有制空权,没有弹药,没有给养,志愿军天天在流血,天天在死人!被打死,被冻死,被饿死。就是你们这么扯皮,支援朝鲜前线很不得力,才造成志愿军大量不必要的伤亡。你们这是犯罪!再不赶紧解决志愿军的困难,这仗我就没法打了!你们谁有本事,谁去试试!”彭德怀这一通大发脾气,弄得周恩来下不来台,使会议不欢而散。毛泽东听说后,立即联想到4天前彭德怀闯他午睡的事。彭德怀从朝鲜前线回京,从西郊机场驱车直奔中南海,因毛泽东不在,又赶赴西郊玉泉山毛泽东别墅。他不顾警卫人员劝阻,推门而入,将毛泽东唤醒后既汇报朝鲜前线敌我情况和志愿军面临的许多严重困难。没有谁敢惊扰熟睡中的毛泽东,毛泽东是要骂人的,彭德怀算是个例外。那时,彭德怀入朝作战刚刚4个月,正处于最困难的境地。毛泽东完全理解彭德怀的心情,在周恩来和其他人面前为彭德怀说了好话:“彭总的脾气大家是知道的。他是急于打败美帝国主义,我们应该理解他,支持他。”  

……  

彭德怀端起茶杯喝了几口,最后说:“对少奇和恩来,我主要就是这么几条意见。”  

毛泽东沉思片刻,说:“有意见是正常的,讲出来好。我看,你还是去同少奇、恩来当面谈一谈。”  

彭德怀表示同意。  

过了几天,周恩来主动找彭德怀征询意见来了。于是,彭德怀就向他提了事务主义和第五次反围剿时对萧劲光处理不当一事。周恩来表示诚恳接受。  

此后,彭德怀主动找到刘少奇处,谈了对华北座谈会及“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意见。刘少奇静静地听罢,对华北座谈会没有表态,对“和平民主新阶段”仅表示了某种程度上的反省。  

彭德怀是个有意见就讲,讲完就痛快的人,但他对刘少奇讲过之后却无痛快的感觉。他感到在接受批评、听取意见方面,刘少奇不如周恩来,刘少奇对自己的批评总的持保留态度。因此,他对刘少奇很不满意。  

   

《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丛书》舒龙、凌步机著《岁岁重阳》:  

1933年底的一天,仍然担任毛泽东机要秘书的贺子珍,正在给毛泽东清理办公桌上的文件。坐在桌子旁的毛泽东,眉头微皱,以商量的口气对子珍说:“你去铜锣塘国家政治保卫局,代我看看萧劲光吧。”  

贺子珍不解地问:“萧劲光不是担任七军团政委吗?他现在怎么了?”  

“唉,大家说他丢掉了黎川城,是军事罪犯,被关起来了。李德说要公审他、枪毙他呢。”  

“那怎么行啊!萧政委是老党员,对红军建设贡献那么大,怎么能枪毙他?”贺子珍惊讶地说。  

“是呀,可斗争就这么无情。我已经给博古说了,萧劲光不能判刑,更不能枪毙!”  

毛泽东吸了口烟,停了一下,继续交代说:“你去看他,并转告我的意见,就说我老毛的看法是:萧劲光没有错,主动撤出黎川城是对的。告诉他要挺住,顺便要给他送点吃的去。”  

贺子珍做好了准备,说:“我这就去!”  

毛泽东叮嘱:“你骑马去吧,路上小心!”  

萧劲光是从莫斯科回国的,1930年到闽西苏区,担任了闽西红军学校校长,后又担任闽粤赣军区司令员。1931年底“宁都起义”部队组建红五军团后,任红五军团政治委员。1933年5月起任闽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0月26日 ,中革军委决定组建红七军团,萧劲光任政治委员。  

 1933年9月25日 国民党军大举进攻黎川城时,萧劲光手头,只有一支70余人的游击队担任守城任务。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他命令部队掩护城内机关和居民主动退至城外60里的溪口。这完全是正确的做法。  

 11月1日 ,萧劲光率红七军团部队与红三军团一起,按李德、博古的命令进攻浒湾。战斗失利后,李德、博古等不检查自己的瞎指挥,反想整彭德怀,但又不敢动他,就将责任推给萧劲光。彭德怀光明磊落,将责任完全揽了过去。于是,李德、博古便抓住黎川失守这件事不放,说萧劲光擅自放弃黎川城,是“退却逃跑”,将他撤职,作为“红军中罗明路线”的代表进行批判关押。  

保卫局听说毛泽 东的 夫人来探望萧劲光,感到意外,于是,把萧劲光带到一个办公室与贺子珍见面。他把带来的两听前线送给毛主席的罐头,放到桌上,打开一筒红烧肉,另加豆豉炒辣椒。后面两个菜的美味不在别的,而是放了盐的。那时食盐紧张,缺盐味,即使炖了鸡,没放盐也不好吃。萧劲光看这这些美味发呆,眼眶闪起了泪光。  

贺子珍压低声音讲话。他传达了毛主席的问候,要萧劲光吃饱饭,睡足觉,恢复健康,保重身体。要想开些,看远些,天塌不下来。大概谈了半个小时左右,最后送上一张信纸。  

萧劲光几乎没有讲一句话。他只是听,他在汲取力量。待贺子珍走后,他展开信纸细看,只有两句诗,这是毛泽东抄录1929年重阳写的词中的两句: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萧劲光一读就懂,是要他看到美妙的春光,美好的前景。待他再连念几遍时,竟发现最后两字,是“劲”“光”,两句词尾,嵌进了他的名字。这位带领劲旅,曾给红军战史增添光辉的战将,在枪林弹雨、刀枪铁血的激战中,连眼都不眨的汉子,竟然“哇”地发出了哭声。  

李德、博古果然不轻放萧劲光,组织最高临时军事法庭,召开公审大会,进行公审,开始说要枪毙,后来判了5年徒刑。  

毛泽东听说萧劲光被判5年徒刑,挺身而出,以中央政府主席的身份进行干预,坚决反对这一错误判决。  

躺在病床上的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接到判决书后,几次拒绝在判决书上签字。萧劲光是军队高级将领,王稼祥感到自己有责任保护他。[小人物未敢忘忧国:毛泽东为保护萧劲光挺身而出,王稼祥为保护萧劲光几次拒绝签字。他们是那样地坚持原则,尤其是毛泽东本人自己还处于逆境之中,真是另人赞叹,令人敬仰!有一点要特别提及,就是在这里,找不到丝毫周恩来的身影,因为,我们读了上面所录张聿温著《死亡联盟·高饶事件始末》中的一段有关文字后,就会知道周恩来是以另外一种形象出现的。]  

萧劲光得救了,没有被判刑。但是博古等人还是开除了他的党籍、军籍,派他到红军大学干部队当军事教员,教战术和政治两门课。  

博古、李德从揪住“罗明路线”不放,到声色俱历地抓“邓、毛、谢、古”,以致发展到审判监禁萧劲光。他们始终没有放松对毛泽东的压制和打击。然而毛泽东心中有数。他静观沉思,先避之、退之,到了关键时刻,他与李德面对面地辩理,保护了同志,顶住了重压。出乎寻常地去探监,去阻止审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第320页):  

博古、李德在失利面前,不但没有从战略决策上进行检查,反而归罪于战场上的指挥员,说要找出“罗明路线在军队中的代表”。他们追查萧劲光在黎川失守中的责任,说他是退却逃跑,主张处以极刑。李德在《中国纪事》中说:“博古警告我,不要在革命委员会谈及这个问题。毛泽东对这个问题反映很敏感,因为,从根本上说,他同罗明和萧劲光执行的是同一条路线。”可见,这件事的矛头其实也是对着毛泽东的。由于毛泽东、王稼祥的坚决反对,萧劲光没有被处极刑,但仍被判处五年监禁徒刑,并开除党籍和军籍。萧劲光被关押后,毛泽东要贺子珍前往探视,并转告萧劲光说:黎川失守是整个指挥部署问题,“你应该撤退,做的对”。萧劲光被关了一个月后,调到红军大学当战术教员。  

   

[请读者参阅陆定一《纪念敬爱的周总理》原文。我手头没有找到此文,敬请有此文的读者将有关部分发一帖子附载于后,笔者提前表示谢意了!现仅概述于下:]  

陆定一重新站出来工作后,撰文纪念周恩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文中写到,彭德怀率军事代表团出访欧洲归来后不久,周恩来让彭德怀去了解农村问题。[小人物未敢忘忧国:周恩来让彭德怀这个搞军事的国防部长去调查了解农村问题,是何用意?如果说是不怀好意,可能很多人会难以接受这个词,但是,如果说是用心良苦、别有玄机,这个说法不知是否会被人容易接受?]彭德怀去了几个地方,回来后写了《我的意见书》,交给周恩来审阅,周恩来阅后,未置可否,让彭德怀上庐山交给毛泽东看。[小人物未敢忘忧国:任务不是毛泽东交给彭德怀的,而是周恩来布置的,可是,周恩来看后,为什么不说材料的行与不行、好与坏、对与错呢?周恩来让写的材料,为什么周恩来自己不去交给毛泽东呢?为什么让彭德怀上庐山面交毛泽东呢?]  

   

[李银桥著《走向神坛的毛泽东》]  

专列开到武汉,毛泽东第二次游长江,然后弃车乘船,经南昌,到九江。在九江, 毛泽东召集一些有关领导开会,彭德怀也参加了。  

彭德怀不吸烟,大概船舱里吸烟的人多,他在会议的中间出来一次,依着船栏杆透气,向远方凝视了一会儿,随便和毛泽东的卫士聊两句(其他人的卫士是不许上船的),又回船舱参加会议。那时他神色还是正常的。  

隔一天,我们跟随毛泽东乘汽车上庐山,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原定议题是座谈形势,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左”的错误。  

因为是座谈会,大家有什么话都可以讲,会议从 7月2日 开始,开的还不错。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争论也很激烈。主要是中央领导同志们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有分歧意见。毛泽东注意倾听了争论双方的意见,有时还和一些同志议论谈心,主要就是一个目的:总结经验教训。所以说山上的气氛与其说激烈,不如说热烈。有时还很轻松。毛泽东还在休息时,请扬尚奎、水晶夫妇帮卫士封耀松介绍对象。[……]  

由此可以看出, 七月二日 开会后,毛泽东一直轻松愉快。尽管他在紧张考虑大跃进和公社化的后果及前途,在考虑同苏联赫鲁晓夫之间出现的矛盾,在考虑自己队伍中出现的不同观点和态度,但他始终信心十足,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七月十四日 ,彭德怀的意见书送到了毛泽东的手中。毛泽东看过这封信,并没当成太大的事,也就是个意见呗。毛泽东是带着苦笑的表情说:“彭老总批给我看的尽是消极材料,尽给我送消极材料。”接着他说出几位中央首长的名字,说:“他们送的材料积极。”  

此后,两种意见在座谈会上继续争论,有时争得很激烈。毛泽东这是也只认为彭德怀是“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并不曾更高上纲。  

七月底,座谈会结束,毛泽东做总结发言。归纳两种意见,毛泽东结论为:形势大好,问题不少,前途光明。  

但是,这次总结会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毛泽东作总结时,看与会人员到齐没有?我见他张望,知道是找彭德怀。按规定,常委们是坐台上,政治局委员坐台下前排,中央委员和各省市负责同志坐政治局委员的后面。彭德怀因为不服气“资产阶级动摇性”,闹情绪,坐到了最后一排,并且剃了很光的头。  

毛泽东看到了彭德怀,我猜想他是不会高兴的,但是没说什么。开始发言。  

毛泽东在发言中批评了有“左”的错误的同志,点了几个人的名。点一个名,说一段批评话:“你尽放大炮。在重大问题上要慎重一些,别老放卫星,没有那么多卫星。”再点一个名,再批评几句:“计划平衡没搞好,严重失调……”  

批过“左”,再批“右”。两边摆平。因为在大食堂问题上,中央领导同志间争论激烈,毛泽东对此讲了几句。他望着台上的朱德说:“食堂不可不散,不可全散。你说食堂不好,总司令啊,在食堂问题上我们略有分歧。”  

说罢,毛泽东在讲话中,说:“军队不跟我走的话,我可以重新到乡下去组织游击队,重新建军……”  

这句话的份量是很重的。但也符合毛泽东的性格,是他习惯讲的一句话。说到底是一句可轻可重的话。  

散会后,领导同志们有走的,有没走的。彭德怀同志坐最后排,所以出去的最早。毛泽东走到门口时,彭德怀已经走远。  

礼堂是在山坡上,毛泽东下坡,身后跟了几位中央首长。其中一位首长正侧过身去朝路边小便。就在这时,彭德怀有突然回头朝坡上走来。大约是丢下什么东西了吧?与毛泽东走了个对面。  

毛泽东停住脚,挺和气地打招呼:“彭总,我们谈谈吧?”  

彭德怀脸孔一下子涨红了,一边走一边甩手,态度很凶,声音很大:“有什么好谈的?没什么好谈的!”  

毛泽东望着彭德怀,态度很客气:“没关系么,我们有不同意见可以坐下来谈谈么……”  

“没什么好谈的!”彭德怀甩手而去。当时许多中央首长都在场,都看到这个场面。事实是不欢而散。  

毛泽东回到住处,脸色不大好。本来是让我们准备下山了,一些首长反映意见,据说是提议召开中央全会解决问题,结果不下山了,当天晚上就听说要召开中央全会。要讨论解决路线问题。  

[小人物未敢忘忧国:这个过程相当的重要,对我们了解整个事件的发展的前因后果是非常有帮助的。毛泽东和彭德怀在路上相遇时,都有何人在场,都说了些什么,应该直接讲出来。我猜想在场者一定是主席台上就坐在毛泽东两边的人,刘少奇和周恩来肯定在其中。一些首长反映意见,都是何人,反映了一些什么意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也应该直接讲出来,让历史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这又涉及不到什么国家机密吧?]  

 8月2日 至16日,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举行了,开始清算彭德怀。中央全会毛泽东没怎么参加,中间开了几次政治局会议。在毛泽东住的房间召开的。这是蒋介石过去住的房子。我见参加政治局会议的人说起彭德怀在井冈山时期的问题,便知道是从井冈山一直清算到抗美援朝,大跃进,人民公社。听到说“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  

林彪没有参加形势座谈会,是后来上山。上山后,他在政治局会上讲了不少,主要是井冈山时期彭德怀的事情。  

全会错误地通过了《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和《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定》。决议中决定把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同志调离国防、外交、省委第一书记等工作岗位。但仍然保留他们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以观后效。  

庐山会议前期努力纠正“左”倾错误是正确的,但是中途转向,由原来的反对“左”倾改变为反对右倾,在全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这种情况的发生,毛泽东固然要负主要责任。不过,彭德怀赌气,引起在场人的公愤也是促成的原因之一。[小人物未敢忘忧国:某些在场的人,后来做起了事后诸葛亮,把责任一推六二五,把错误全都交给了毛泽东,把自己置身于事外,好似无事一样,脸不红,心不跳,指责起毛泽东来却是那么的理直气壮、气宇轩昂,彰显自己的一贯正确,好人一个。这样的人理应受到历史的谴责。]那份万言意见书毛泽东本来认为“也就是个意见呗”,批评一下就过去了。他一赌气,事情变大了。  

记得那天是卫士田云玉值班,毛泽东前后吃了三次安眠药仍然睡不着,躺在床上总是看书、看材料。后来放下书,问田云玉:“你知道庐山会议发生什么事情了?”田云玉摇头:“不知道。”  

第二天,田云玉把这个情况向我汇报了。我告诉田云玉:“主席讲,解放军是跟我走还是跟彭德怀走?会议进行的比较紧张,你要注意搞好工作,设法让主席休息好。”  

庐山会议基本结束时,彭德怀来求见毛泽东。板着脸,表情严肃。彭德怀确实是个性格刚强的元帅。卫士引他上了二楼毛泽东的卧室中,谈了半个小时,板着脸自己出来了。  

把彭德怀提意见说成是“有目的、有准备、有组织的活动”,这与某些同志不正确的汇报是有直接关系的。毛泽东有时候耳朵根软,说的人多了,说的事多了,有时他也误听误信。几个人跟毛泽东讲了许多事,毛泽东剩自己一个人时便不停地吸烟,皱紧眉头思考。他走到卫士田云玉身边,忽然问:“你知道彭德怀原来叫什么名字吗?”卫士眨着眼摇头。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说:“他原来叫彭得华,就是要得中华。”  

[小人物未敢忘忧国:这某些同志是何许人也?讲了些什么事情?是如何讲的?现在还是个迷,这些事情何时能大白于天下?说毛泽东搞个人崇拜,他们却可以对毛泽东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他们不搞个人崇拜,可至今是老虎屁股摸不得,有些事情说不得。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就是这么奇怪,这些是否正常,这些是否公正?错误不可能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大家都知道,《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和《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定》,这样的文件不是毛泽东一个人举手就能通过的。]  

但是,毛泽东见不得眼泪。田家英曾支持彭德怀的观点,后来哭着来找毛泽东,哭得很伤心,说自己年轻,犯了错误。毛泽东一个劲的劝慰他,不让他哭。会后他亲自讲话,让田家英继续留在身边当秘书。  

回到北京后,彭德怀又到中南海来见了一次毛泽东。这一次头发留得很长,没剃光,自己从后门找进来的。他提出要到下面去看看,毛泽东说不要去了,年岁大了,下去也不安全。可以多读几本书么。彭德怀又提出下乡,毛泽东说有时下去看看也可以。  

当彭德怀告辞走人时,我望着他的身影,突然想起沙家店战役时那位彭大将军,心里很有些惆怅……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