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后的今天,或许我们很多年轻的中国一代根本就不知道当年的“抗美援朝”是怎么一回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且现在有几个中国败类居然把连美国都承认被打败的战争毫无廉耻的说成那是一场平局的战争;那让我们再次走进真实的历史看看听听当年朝鲜战场上那些指挥军队作战的美韩将军们对朝鲜战争真实的评价:
第一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这个狂妄、孤傲的一代名将,曾经在二战中对日军数战经典,二战结束后为亚太地区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指挥官;但在中国军队入朝参战几个月后就让这个二战名将吃尽了苦头,特别告诫刚接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微不要小看了中国人。他说:“中国军队是很危险的敌人。沃克曾报告,中国军队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他们总是插入我纵深发起攻击。其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比我们充分。敌军惯于在夜间运动和作战,游击打击我们。”
李奇微是一位喜欢观察、琢磨对手的战地司令官。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他写的著作中认为,中国军队几乎是在一夜间变成了坚强而凶狠的斗士,他们已经没有国民党军队惧怕和猥琐常常为一地一点的争夺不顾伤亡地发起攻击。但他们又是文明的使者:“很多次,中国人将美军重伤员用担架放在公路上,尔后撤走。在我方医护人员乘卡车到那里接运伤员时,他们没有向我们射击。也有很多次,他们同俘虏分享仅有的一点食物,对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
“中国军队非常擅长夜战,山地作战,游击作战,精神百倍不知疲劳;”李奇微回忆录还这样记录到:“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守卫在孤零零的碉堡(碉堡四周堆放着沙袋,设置着铁丝网,可以在各个方向上对付敌人的攻击)中的士兵往往吃惊地发现,四五个穿着胶底鞋的中国人已不声不响地潜入他们与前哨警戒线之间的地带。这时信号弹就会从敌人战线那边升起,疯狂的军号声就会把我方哨兵吓进碉堡,几乎来不及发出口令,战斗就打响了。”
“联合国军”第3任总司令马克·克拉克说:“共产党在朝鲜战争中的领导,是一种军事与政治智慧的巧妙混合体。它不仅能够维持一个大家认为是‘乌合之众的农民军队’在战场上对抗一个现代的军事强权,而且它也能够在面临逆势与退却的时候,把部队锻炼成一个有训练、有装备和有团结力的战斗体。”克拉克对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相当佩服。他认为,志愿军是由各个野战军“拼凑”组成的一支军队,有很多弱点,但彭德怀在朝鲜把他的军队带得很好。“我必须承认:彭德怀是一个资质很高的敌人,我们不是在和一个容易被打倒的对手作战。”
战争期间的美军和战后编写的陆军官方战史都认为,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有“吃苦耐劳精神”,“智勇双全”,“在没有联络飞机和通信设备很差的条件下,面对联合国军的空中优势和联络飞机,仍然成功地实施了他们的防御行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方战史认为:“如果用它自己的战术和战略标准来看,它也是一支第一流的军队。”
韩国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编写的《韩国战争史》认为,中国军队在国内战争期间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战术:“毛泽东的游击战,因而这次一参战,就结合我国的地理、气候和风土条件,采用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战术”。他们归纳的志愿军常用战术有:机动进攻、尖刀突破、穿插分割、随机应变的防御、机动防御、第二战线、对精锐强大敌人的进攻、中心开花战术等。
李奇微在其《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敌人的高炮火力愈来愈猛。我们的轰炸机开始遭到某些损失。无论把空中力量的作用说得多么大,它都根本无法阻止敌人运进必要的武器装备;毫无疑问,如果没有空中力量的支援,我们的许多进攻行动本来肯定是无法实施的。敌炮兵仍得到了加强。从落在我方前线阵地上的各种口径的炮弹数量不断增加这一点可以看到其加强的程度。1952年9月的某一天,有4.5万余发炮弹落在第8集团军的阵地上。10月份,在联合国军防线上创造了一天落下9.3万发炮弹的纪录。敌人还提高了射击精度,改进了战术。这时,他们已能作到集中火力打击一个单独的目标,尔后不时地转移火炮,以避免被我测出其发射阵地的位置。”美国陆军官方战史认为,到1952年春,志愿军稳步增加了炮兵力量,投放到“联合国军”阵地上的炮弹也越来越多。”
1951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正式参战。年轻的人民空军不惧对手,敢于与美国空军“空中拚刺刀”,取得辉煌的战绩。1951年11月,美国空军参谋长霍伊特。范登堡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承认:“我们遭到了自朝鲜战争以来最惨重的损失3:0……鉴于朝鲜空中发生了一种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险恶的变化……几乎在一夜之间中国便成了世界上空军力量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我们过去所一直依赖的空中优势,现在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美国空军战史写道:“共军米格由于占有数量上的优势,所以11月份在平壤以北他们到处取得了主动地位,而联合国军所有的飞行员则只能对共军飞行员发动的进攻进行抵抗而已。”12月16日,威兰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对交通线进行空中封锁越来越困难了。
战争对中美两国的影响及后果:“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美国人心目中永远是:“一场痛苦伤心的失败战争;”
美国陆军官方战史说:“中国在朝鲜战争中提高了在自己世界上应有的地位。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在也不是三千日本军人就可以对付数十万大军的中国军队了。由于共产党中国有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和坚强有力的领导,因此它也在朝鲜战场上赢得了自己的声誉。”另一本陆军官方战史说:“中共一个引人注目的收获是从去年(指1950年)冬天的战斗胜利中得到的。这些胜利提高了毛泽东政权的威望,并为之赢得了军事强国的地位。”詹姆斯·F·施纳贝尔《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以及J·R·麦克法夸尔和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认为:“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完美表现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让全世界立即予以重视的军事强国。”
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认为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能征善战给美国人印象极深:“从此以后,没有一个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会像麦克阿瑟那样轻易地和满不在乎地冒命运之险。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政府严正警告美国,不得越过北纬17度线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约翰逊说他相信中国说的话,相信毛泽东会派军队参加战斗,始终不敢派美国地面部队越过北纬17度线。这是汲取了朝鲜战争的教训。当时李奇微对一些人扩大战争的鼓噪很担心。他说:“当我听到有影响的人物向我们担保中国‘不敢’采取这种或那种行动时,我感到不安。我相信,我们军界的决策人再也不会由于错误地判断共产党中国人的意图而产生麻痹情绪了。毛泽东在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热情高涨,在此基础上团结一致,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现在的中国更加让我们惧怕;”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的百余年间,中国有国无防,国门洞开,任人宰割。新中国建国刚一年,就敢于出兵朝鲜,抵抗强权侵略,并一举洗刷了民族的屈辱,将侵略者挡在了国门之外,开创了历史的新篇章。这是我们民族和国家伟大振兴的开始。1950年10月19日和1953年7月27日是值得中国人永远记忆的日子。从此,中国人一改“东亚病夫”的旧形象,以崭新的面貌傲然登上世界舞台。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回忆说,朝鲜战争前他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新中国出兵朝鲜并连获胜利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从此,李光耀开始认真学习汉语。许多漂泊在海外的华人毅然回到新中国的怀抱,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英勇作战、扬威异域,有实质性的关联。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同时在国内掀起了爱国主义热潮,并且帮助巩固了人民新政权。这场伟大的胜利给毛泽东和第一领导集体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斗争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以极大的帮助,使他能统一全国。它使许多原本会继续支持蒋介石的敌对分子沮丧了,使军队团结一致,使刚冒头的地方主义不能发展。”而且,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采取边打边建边稳等方针,通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南剿匪镇压反革命,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接手后全面瘫痪的国民经济恢复这样艰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赢得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一个战略性胜利,为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