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沈战役的背景和各方的利益
1:美国的选择一是守住东北,使其驻青岛海军免受炮火威胁;二是退守锦州,目的同上;三是撤到华北和中原战场,加强华北和中原战场。
2:日本做为侵华战败国,东条英机建议东北国民党部队撤到锦州。
3:蒋介石的选择一是撤到华北和中原战场;二是撤出长春沈阳退守住锦州以得到更多的美国军援。
4:我军对东北战局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蒋介石的战略选择加上自己的实力和战略利益予以综合考虑。
二:2月7日的电报、2月27日和2月29的电报
基于以上的背景和美蒋的利益选择,根据我军当时在华北和中原战场还是处于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并且希望在江北基本解决敌人了好的战略选择。根据东北战场上我军数量已经处于明显的优势,主席2月7日电报东野林罗刘希望“封闭蒋军在东北,各个歼灭对我有利”,主席很显然担心东北敌人撤退到华北和中原并判断“不撤退是不可设想的”,还判断了撤退的大致时间。表现出如果我军有能力就应该阻止他撤退最好是封闭他;如果没有能力阻止和封闭他就可能会撤退到锦州附近。主席在电报中还指出了我东野冬季攻势收复吉林、四平、营口等地后的两个方向一是打沈阳附近,二是打锦州附近。很明显打沈阳附近是想把长沈共四十万国军留在东北干掉,打锦州附近是想把长沈锦三个点近五十五万多大军留在东北干掉。打沈阳附近是切断沈锦线,打锦州附近意在切断北宁线。
对于主席的担心,东野林彪司令员当然应该全力解决。所以,我们如果不忽略林罗刘2月27日的电报就发现主席根本就不用担心敌人大军撤退,甚至敌人大军执行撤退命令对我军反而有重大战略利益。林总的部署是攻占四平,控制了营口——敌人的海上退路,我军不应该去切断沈锦线打沈阳附近,也不用去切断北宁线打锦州附近。而是应该故意把部队不摆在沈锦线北宁线上,不露出留敌人的意图,吸引敌人去打通沈锦线后撤到锦州或者撤到华北,锦州敌人太少切断北宁线没有必要,沈阳三十万撤到锦州或撤到华北才是蒋介石的心腹大计。故而故意露出沈锦线和北宁线,吸引敌人从沈阳和锦州分兵去打通沈锦线从而给我军创造出利用运动战和野战歼灭敌人的机会,并且大大削弱沈阳和锦州城防力量利于我军攻城,并调动我军华北野战军一部在锦州一线作战,配合打大据点锦州和大增援。这可是个非常轻松的决战部署。
比较以上两个思路,大家可以看出林彪司令员的战略战术是多么的精深奥妙了吧。主席是威逼,是防撤,而林总是利诱,重在利用这次撤退。即使沈阳和锦州四十万大军都出来打沈锦线,我既可以在沈锦打运动战野战,并且轻易攻取锦州切断北宁线。即使不能全歼,剩下的敌人也不会太多,肯定不敢攻锦。
所以2月29日,主席回电对这一部署表示“完全同意”,欣赏之意,溢于言表。并说华北野战军一部按你们的安排调遣。主席和林总此时高度一致,两人心中其实都明白东北问题已经在战略上提前解决了。敌人不管是撤还是守都会注定破产,撤会更快的崩溃。主席在三月几次讲到东北野战军强大,他们休整后或打长春或回击北宁线。主席和林总的高超战略、共同智慧已经使美国的东北战略、日本的满洲希望、国军的命运注定破产了。他们远远高超于同时代的美国、日本和国军的军事战略智慧。
三:打长春在战略选择上的更加有利和南下战略的不利
但是东北战局发现了变化,即使蒋介石多次要求打通沈锦线,东北剿总卫将军就是不上当,始终抗令不遵。使得主席和林总的精妙战略无法运用,成为废案。此不能不说卫将军是很聪明的将领,整个国军除了卫将军聪明外,更胜一筹的还有廖耀湘将军,杜聿明将军,尤其廖耀湘的撤离营口确实是非常聪明的举动。面对新的形势,仅仅对于东北战场的局部来看一时将要变成攻坚打援战。主席和林总此时考虑的总体上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是马上发起在长春的攻城打援,一个就是南下作战其方向有沈阳附近、锦州附近、锦州山海关附近和分兵入关。从解决东北问题看,封闭任务已经完成,只剩下三个城市,解决他需要三个战役。沈阳敌人太多,从孤立平津沈的战略,沈阳作战目前不需要考虑,东北目前就是两个战役长春攻坚打援和锦州攻坚打援后主力入关。如果目前长春或锦州攻坚打援费时很长因而影响华北战争进程,是否可以先分兵入关。对于以上的各个作战方向进行分析后。林总报告军委认为打长春有利,南下困难均不适宜是有道理的。分兵入关将导致入关后无仗可打,关内主力被分兵削弱后攻坚打援更困难。锦州敌人15万,又因为是敌人的咽喉必定遭到东西夹击,稍微费时间粮食补给又困难。即使有战机无粮食也没法打。同时主力南下,锦州附近的敌人收缩回锦州导致更难攻城。应该说这些分析都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主席这样身经百战的战略家,攻锦打援的困难他是相当清楚的。所以,他同意了更加有利的在长春攻坚打援。但是主席此时更清楚,南下作战是必然的,打不打都要南下作战,不应该把南下说的太困难以至于在精神束缚了自己。这是很有远见的。这里并没有看出主席所谓攻锦的倾向性的。后人这样说是不负责任的,此时对于解决东北问题来说,攻锦实在失去了封闭蒋军的意义。现在对于东北问题来说只是是打长春后打锦州或者南下有利还是先打锦州后打长春有利再南下有利的问题。很显然主席和林总都倾向于先打长春后打锦州再南下有利。但是主席批评林总的南下困难是正确和英明的。说林总惧怕攻锦是错误的,对于战场指挥来说,他首先要考虑清楚战略问题,再根据自己的实力找出最恰当的处理方法和最恰当的时机。主席很显然并不是从所谓林总怕攻锦的角度批评林总的。因为林总和主席心里都很清楚,锦州有一场大的会战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大的。他们都在积极面对并积蓄力量争取有利会战,避免不利决战。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什么条件或者创造出什么有利条件在锦州决战?
四:打长春战略的被动勉强和南下的重大战略利益
从打长春的部署上看,林总虽然对南下顾虑重重,其实对在长春搞攻城打援同样也是有很多顾虑的。证明此时林总其实对东野的行动战略其实并没有完全定下来。他思考的很显然还是在对两个战略的比较分析。且并没有放下对南下战略的研究。有人认为林总是在长春攻坚打援受挫后才被迫南下的,这不符合一个战略家的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对策化思维的特征,这种思维特征在主席和林总身上都表现的十分明显。要想林总南下,就必须是有重大的战略利益可以争取到。否则,林总一定会决策解决长春后再南下。主席同样如此,一直支持林总打下长春。除非有新的南下的重大战略机会。即使在攻长春期间,他们都在积极为南下准备粮食弹药。
终于,随着华北中原战场的逐步演进,南下战机显现。林总判断,华北空虚,主力南下可夺平津,主力南下还会使沈锦线空虚而使长春沈阳敌人撤退锦州而使东北不战而解放。这是重大的战略利益。主席同样同意这个分析,认为东北敌人退却是被南线证明了的,也将被东野证明。并希望一个月左右在承德等几个地方打响。而这个南下作战思想是从5月下旬一直到7月下旬一直被主席思考的。
五:南下战略的重大风险才使攻锦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但是很快主席发现了南下战略的重大风险,如果不歼灭锦州的范汉杰集团,我东野主力会遭到傅卫夹击,锦州的范汉杰集团一定会进攻我军。并且离开北宁线作战,粮食困难。在看出这个重大的战略风险后,林总很显然放弃了这个南下战略,因为在攻锦部署后他思考的两个行动方向就没有了南下作战。主席的精明使得主席和林总同时认识到,要南下就必须先攻掉锦州,这场会战不可避免,林总和主席希望把东北和华北问题一起联系起来解决的思想落空,必须思考如何攻锦的问题,或者换个思维在东北大量的迅速的歼灭敌人的问题。所以,攻锦的极端重要是在南下华北的战略思考中得出的,而不是主席一开始就要通过攻锦封闭蒋军。这并不是主席和林总的高妙的共同智慧。而此时,林总担心的锦州周围的敌人会跑到锦州的顾虑也消失了,因为我军可以以突袭和奔袭的方式突然包围北宁线上各城歼灭,使锦州、锦西、山海关等互相孤立便于歼击。所以,此时主席敏锐的感觉必须攻锦或者在东北快速大量歼敌才是首选,而这时,林总同样意识到了,他勇敢的报上了围锦打援的方案。此时,两个战略家的头脑都先后指向了锦州。
六:围城打援和攻城打援
林总意在打援,所以围锦。在锦州锦西放的兵力不够,在长春和沈阳间和沈阳锦州间置下重兵,而又离沈阳很近。这个方案以主席的英明睿智一看就懂。一看就知道存在着重大的缺陷,他的部署达不到他的战役目的。林总的战役部署后面的思维过程一定是这样的,锦州城不好攻下,歼灭大量敌人的设想不保险,只有把重兵放在沈锦间进行运动战野战才能大量歼敌。而锦州太重要,敌人一定要大量增援的。但是主席认为不行,在兵力分配上不合理。虽然锦州重要敌人一定要想法增援,但是我如果置下重兵在沈阳附近,敌人不一定会援,在两锦兵力分配不够,导致攻城和塔山阻击不力。攻城不力,费时对我不好。供不进去敌人也不一定积极增援。使打援的愿望落空。沈锦线我军离锦州太远不利于塔山阻击万一不利时转移兵力到塔山防线。故而从这里看出主席用兵的稳重厚实,战役部署的精妙异常。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因此而觉得林总问题很大,林总在布置攻锦时设想了最低的目的就是大量歼敌,甚至设想锦州得后复失,敌人重占锦州我要达到什么样的作战目标。这些审慎的思考,对多种可能性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预案布置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有了林总在前线,主席的战略当然才有了更稳妥的基础。
纵观辽沈战役中的主席和林总:他们是相得益彰的,互相取长补短的。总的说,主席对的多,林总对的比主席的还是少些。林总沈锦线利诱之策让我五体投地,而主席的对围城打援的修改变成攻城打援,又使我景仰万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