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的战争 不朽的胜利
——记解放战争的平津战役
(上)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被我军解放。此刻,不论是蒋介石,还是美国人,对继续固守华北都已失去了信心。华北傅作义集团的实力虽还庞大,但处境已经非常孤立,它与江淮国民党统治腹地远隔上千公里,周围都是解放区。在华北我军的压力下,傅集团难以动弹,并且就要面临着我东北百万大军的打击。而这时,在中原南线战场,我军对淮海地区敌军主力的战略决战也即将开始,国民党刘峙集团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如果有失,那么孤悬远方的华北就难脱厄运了。上述这些态势,蒋介石及其许多军事幕僚都看到了。为了保存华北的基本军事力量,同时,更是出于和我军全力争夺中原的战略考虑,以及当局势发生严重逆转时,能够组织长江防御体系的需要,蒋介石计划将傅作义集团主力海运南撤,加强中原战场。故此,在 11月4日 、辽沈战后没几天,蒋介石便把傅作义召到南京,进行了紧急的军事会议。
但是,由于这时战争总的形势仍然是扑朔迷离,蒋介石和国民党军政高层对立刻就撤守华北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加之国民党阵营内部派系势力斗争的制肘,华北军事首脑傅作义考虑到本集团的利益,极不愿意南撤,所以会议商讨了半天的结果,还是确定了傅继续留守华北,保持塘沽海口,静观时变的决策,打算再看看战局发展的态势,然后相机实施撤守的行动。
事情很清楚,这是蒋介石和傅作义达成的一个权宜之计,为的是维持北线的暂时稳定,以给南线扭转危局争取时间,因为中原南线是国民党军整个战线的中枢。在华北、东北我军尚未形成联合打击之前,傅作义集团继续固守平津,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而如果东北我军入关,或者南线战场出现危局时,傅集团也可迅速撤走,南下增援中原战场,正可谓是一举两得。总之,傅作义几十万人马未来的动向,根本上要取决于战局是否出现逆转的迹象,如果出现上面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情况,那么都会给蒋介石和傅作义难以抗拒的巨大压力,迫使其下定决心实施南撤行动。
1948年11月6日 ,淮海战役开始,不出几天,国民党军在徐蚌地区的右翼主力——黄伯韬第七兵团就在碾庄陷入合围,南线战局有迅速恶化下去的趋势,对此,国民党阵营内部一片惊慌。在明眼人看来,当中原战场还可以斗一斗的时候,傅作义集团尚可留在华北,但若南线局面难以收拾,走向全盘崩溃,那么只能逼迫蒋介石痛下决心,立即撤守平津,这便是东北大战后二十多天里全国总的战场态势。
敏锐的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充分地估计到了这个形势,抓住了可以使解放战争战略决战迅速彻底地向前发展的稍纵即逝的战机,及时果断地作出了抑留傅作义集团并举行平津地区战略决战的决策。
11月18日 ,中共中央紧急地召开了军委会议。根据傅作义集团在目前局势下可能的动向,以及国民党在整个战局中的战略转变的可能性,军委认为:当前淮海紧张,东北又被解放,华北敌人随时有可能南撤加入中原战场。如果让敌人全部撤走,那么不仅淮海战场将面临后顾之忧,从未来长远来看,对以后的渡江解放全中国也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而北战场的战略主动权现在操在我们手中,虽然存在很多的困难,但是封闭傅集团于平津就地歼灭是可能的、可以完成的任务。
这样,中共中央和毛主席高瞻远瞩,从全国战略大局上考虑,认识到当前必须要连贯的发起平津战役,消灭国民党傅作义集团,为以后解放战争的迅速推进发展创造重要的条件,于是乎,也就决定了在南线决战的同时,北线的战略决战也即将一气呵成的连续展开了。
为了迷惑傅作义集团,避免其过早地撤走,中央军委先是考虑制定了几个制造假象的办法,即令华北军区第三兵团立刻停止对归绥的包围,并指示徐向前率领的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放缓对山西太原的攻击。但是,这些行动还只是一些外围的牵制手段,要想封闭傅集团加以歼灭,决定性的力量还是在于东北野战军主力提早入关,东北大军不向关内挺进,平津战役是不能举行的。然而当时东北部队大战刚过,困难很大,急需一段时间进行整补和准备,原本中央在这之前也批准了东野休整一个月的请求,可是现在全国战局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机不可失,所以经过反复讨论,中央军委还是作出了要东野尽快入关的决定。任弼时说:“要让东野提前入关,越快越好。”刘少奇说:“丧失了时机,我们要犯错误,是历史性错误。”最后,毛泽东下令,东野必须用一两天的时间完成准备,然后即全军出动。11月18日的这次会议,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关于平津战役的决策会议,战役发起的雏形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接下来又有一个严重的迫切问题摆在了毛泽东的面前,而且让他非常忧虑,这就是:让华北部队迷惑敌人,制造假象,同时叫东野主力提早出动,这些措施还只是牵制拖延性的主观理想,终是难以扭住傅作义的,战争的主动权仍不在我军手中。这令毛泽东辗转难眠:要想抓住傅作义,完成对敌主力的分割包围,是不能把希望压在敌人的感觉上的。要把敌人抓住,现时就要先将傅敌留住使之不能走,在这一点上,远未赶到的东野大军还并不是关键。因为东北部队的行动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是意在歼灭傅集团的战略全局性的举动,近了定会打草惊蛇,等于愚蠢地逼迫傅作义过早下决心南撤,并且,东野主力从东面下来,也难以达到切实分割包堵住他的作用。毛泽东分析,一定要及早地抓住傅作义的主力,叫他走不了,才能使我军的战役意图不致落空,同时也才能为日后东野主力的赶到、完成战略展开争取到时间。成功的希望在我,而不能拖延时间,失去良机。应趁傅作义还未有所动作时大胆出兵,抓住他。东北部队目前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只能由就近的华北部队来执行。傅作义把目光一直盯在辽沈战役后即将挥师南下的东野大军身上,他之所以没有动摇继续固守平津的决心,东野大军还在关外未动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对于华北我军,傅则并不惧怕。如果以比他弱很多的华北部队采取行动,定能叫他产生错觉,以为是华北战场上我军的局部行动,另一方面也掩护了我东北大军的行动。
基于傅作义判断我军近期不大可能实施入关的这个心理,毛泽东同志经过反复深思,制定了一个大胆且闪烁着英明军事思想火花的战役计划,即要我军于11月下旬主动发起战斗行动,以华北杨成武、李天焕的第三兵团迅即由绥东出发,保卫张家口和宣化,吸引北平敌人西援;以杨罗耿兵团出击平张线,斩断敌人的去路;东野程子华黄志勇的先遣兵团随时准备向平张线投入,配合华北二、三兵团歼灭平绥线上的敌人。毛主席豪迈地说:“如果我们能抓住傅作义16个师以上的兵力,就真正的抓住了战略的主动权,到那时,傅想一走了之也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指挥平津战役的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高超非凡的战争指挥艺术。
从当时的战争态势上看,我们也能领悟出毛主席的这个策略是非常深远和富有主动精神的。那时,要想切实的抓住傅作义,光靠布置战场假象是根本不够的。而东野大军又距离遥远,大部队行动迟早会被发觉,那就等于明知竹篮打水打不着,还硬要去打,结果落了一个扑空,战略主动权在我却搞得很被动,而敌人则能根据局面变化撤守自如。我百万大军放弃休整,疲师远征,却捕不到敌人,即使夺得华北,也将是白白徒劳一场,傅集团仍成功脱逃加入南线战场,我军的平津战役计划则可称得上失败。况且,以华北布置假象掩护东北大军秘进的办法,还可以使士气已遭重创的华北敌人得到喘息,赢得整补准备甚至转进突围的时间。从后来东北大军入关直至穿插到位,用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来看,这些可都要给傅作义利用了,而敌人会早在我军穿插到位前几天就逃走了。敌人是并不愚蠢的,只要华北我军和东北我军一旦形成合力,他们注定会南撤,这是傅作义和蒋介石早就预备的,在辽沈战后的南京会议上就已商讨过。这个合力的结果即是南北夹击、夺取平津,这是敌人早就感到无法抗拒的危险局面。平津战役的目的,在于抑留和抓住傅作义集团就地歼灭,布置战场假象也主要是为了掩护形成这种合力的行动和争得时间,而合力在什么时候形成,不仅要看我军准备的能力,还要看全国各战场的形势演变,并不是说你布置了假象,推迟了进攻,就能保证将傅作义留在华北,敌人需要走的话,还是要走的。我军如果这样做就等于是坐而不发,就会丧失掉应该及早把握的时间。当时,淮海战役正在激烈进行,面对中原战场与长江防线的巨大隐患,蒋介石会给傅作义更大的压力促其南撤,这个时间表是我们不能把握的,我们将会在被动等待之中,白白的瞪着眼看着敌人溜走。此外,从傅作义本人来讲,他与我军在战场上打交道多年,非常敏感和狡猾,我方如果采取将华北攻势放缓,而掩护东北大军进关的办法,时间一长,他也就会判断出我们企图拖住他的计谋。战场的沉寂,更会令他有大祸临头的惊恐感。
从客观上来分析,当时,如果我军再拖延一段时间的话,傅作义还可能会采取主动出击的行动。东北我军只要不入华北,他极有可能以主力沿平绥路往西打,以会同他在张家口、大同、归绥的嫡系部队,向西北的河套地区突围,这本就是傅一贯考虑的撤退路线。换一步来说,他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充实部队,调整部署,以不变应万变。总之,不论怎样,我们都将难以留住傅作义集团,都将给其重新调整、主动应战的机会,而我们却都是陷入了被动。傅作义如果南逃或西逃成功,无论是在中原南线决战和未来的渡江作战中,还是在日后我军向西北、西南进军的过程中,都将造成更大的阻力,我军解放战争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而在11月底到12月初,我军再不主动出击抓住傅集团的主力,战役的企图将暴露得愈加明显,时间往后拖下去,距离海港封冻的时期也日益迫近,这会给敌人更大的心理压力,促使其采取断然措施,撤向绥远或乘船南逃,整个战役的计划便要全面破产。所以,在进行完第一次平津战役的决策会议之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主要领导者们便陷入了忧虑的深思之中,最终,迅速果断地作出了令华北我军主动出击以抓住傅敌的战略决策。
艰苦的战争 不朽的胜利
——记解放战争的平津战役(中)
当时,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在杨成武、李天焕的率领下,刚从归绥撤围来到集宁一带的绥东地区。11月25日,在接到中央立即向平张线运动的命令后,未得喘息,便紧张地投入了大战的行动。战士们在严寒的塞外高原上已经连续行军宿营多日,现在又要立刻去执行更艰巨的战斗任务,困难可想而知。绥东张北一带是内蒙古高原地区,俗称“坝上”,冬季气候既寒冷又干燥。来自蒙古高原的凛冽寒风无遮无挡地吹下来,呼啸作响,气温可降至零下二十度以下,粗杂五谷果腹的战士们,克服巨大的寒冷、疲劳带来的艰难,连夜由绥东向张家口外围隐蔽疾进。为了不被敌人发觉,部队选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贴近山间的僻静路径,爬坡涉水,连续行军。有时,重装备过河时遇到烂石淤泥陷进去,推不动,战士们就卷起裤腿,趟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顶着能吹裂面皮的大北风,高叫着号子,连拉带抬,奋力推车。为了完成战斗的任务,为了解放华北的劳苦人民,战士们咬紧牙关,使出了拼命的干劲。困乏、寒冷、饥渴都摧不垮我们,我们的精神要像铁,像钢,誓将那石头大山一样沉重的压力、阻挡冲开!不怕刺骨寒风,不怕冻坏手脚,同志们打着鞭子,拉着战马,终于齐心协力地将炮车向前推动了。
部队深夜越过洋河,于29日隐蔽而又迅速地包围了张家口。三兵团是晋察冀的老八路部队,在平绥地区已经战斗和生活了多年,两年前就曾经在张家口与进攻解放区的傅作义主力激战,那时敌人还占有相当大的优势,为保存有生力量,最后我军被迫撤出了得来不易的城市,从此,张家口就一直被敌人占据着。今天重返故地,官兵们斗志昂扬,决心打一场复仇的歼灭战。
张家口被我军包围后,不出中央军委预料,果然把华北敌人的神经牵到平绥线上来了。张家口地位重要,是傅集团预备西逃绥远的要冲,又盘踞着傅作义系统的重兵——孙兰峰第11兵团,不容有失。故而,傅作义急令他的王牌骨干第35军火速驰援张家口,一方面解围,一方面也想趁机打我于坚城之下,先击破华北我军,为日后的作战赢得主动。对我军围攻张家口的行动,傅作义判断这是个华北共军的局部行动,我方从而达到了抓住其主力的初期目的。就在三兵团形成对张家口的包围、第35军开赴张市的同时,按照统一部署,在河北易县、紫荆关地区集结待机的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立刻向北出击,挺进平张线;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也朝北平西北方向运动,配合华北兄弟部队的作战行动。于是,平绥线上的局势发展演化成了平津战役全局成败的关键。
但是,战争有时并不按照指挥者的精密思想那样有条不紊而且高效率地发展,实现战争的计划要受种种内外部因素的制约。由于当时我军在接到军委电令后,时间十分紧促,所以没有来得及做好周密具体的作战部署。几个兵团从不同的方向出击平张线,而每个部队又都有着自身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作战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上协同得不太好,令中央军委周密计划的平张线作战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当时,杨成武兵团刚在张家口外围展开,攻克了几个城市周边的据点,主力逼近张家口,但因兵力不够,准备时间仓促,没能在张家口到宣化一线建立起有效的阻击线。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由蓟县、平谷一带向北平西北的延庆、怀来挺进,为保障侧翼,攻击了有敌重兵把守的密云,以扫清北平外围障碍,掩护主力顺利在平张线展开。可这一来,却给整个战略全局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过早地惊动了傅作义。傅在得知东北我军重兵逼近北平后,非常忧虑,以前抱有的在平张线与我决战的决心动摇了。他惟恐自己的王牌被解放军包围,马上命令第35军迅速由张家口返回北平。35军在接到命令后,很快集结准备完毕,于12月6日坐上汽车回撤。该军训练有素,是一支全美械机械化部队,拥有400多辆卡车,来得快,走得也快,不久便越过了宣化、下花园一线。
这样问题就严重了。担任对平张线主要截击任务的华北军区第二兵团战前尚在远离平张线的河北涞水、一线一带待机,与离平张线路途较近的三兵团来比,他们受到军委电报的时间显得就有些晚了。从太行山腹地向平张线运动的路况很差,山道崎岖,路线少而且狭窄,第二兵团主力共有8个旅,大部队一齐出动,非常拥挤,前进迟缓,这时距平张线还有一定的路程。此刻,能阻挡住35军的我军,只有一个预先在该地区附近机动的华北军区第4纵队12旅,由王昭同志率领,全部兵力不过五六千人,与敌人相比有很大劣势。他们紧急抢在敌人到来前在下花园以东的西八里地区构筑了防线,部队刚刚部署完毕,第35军的车队就浩浩荡荡地开来了,在干旱沟壑之间的曲折公路上扬起漫天的烟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艰巨战斗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第12旅广大指战员的肩上。
面对气势汹汹逼近的敌人,战士们迅速进入挖好的战壕工事中。这支部队装备不很好,战士们多装备步枪,重武器仅有五六门山炮,准备也很仓促。这样一支弱旅,要迎战的是兵员近2万人、清一色美式武器、拥有众多牵引重炮的华北敌军头号劲旅地35军,巨大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为了完成阻击任务,给主力赶到争取时间,消灭面前的顽敌,指战员们毫不畏惧,人人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战场环境是艰苦的。在凛冽寒冬之中,指战员们趴在冰冷的战壕里,刀子一样的劲风把他们的脸吹得红肿干裂,涕泪横流。赤手拿枪的手被冻得又疼又麻,为了不致冻僵冻麻,影响战斗,战士们只得靠不停地呼热气来温暖双手。在战争中,寒冷、饥渴、劳累,这些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常便饭,更艰巨的是残酷激烈的战斗,要完成阻住敌人的任务。面对着强敌,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太行山、从激烈的抗日战火中走来的百炼成钢的战士们神态自若,他们一个心思是要坚持战斗,是怎样才能堵住敌人。35军车队的烟尘越来越近了,即将进入阻击线,战士们老练地拉开了枪栓,准备好了手榴弹,沉着地瞄准了敌人;重机枪手迎着寒风拉开了枪械的保险,后面的炮兵也做好了发射的准备。12旅的同志们有坚决压倒敌人的勇气、决心和信心,一定要将35军挡在西八里!
猖狂不可一世的35军碰上了硬核桃,战斗在西八里一带激烈的展开了。在我军的浴血抗击下,敌人进展迟缓。焦急万分的傅作义为了尽快救出他的王牌,派出多架飞机对12旅的阵地轮番轰炸扫射,加上地面敌人炮群的狂轰,我军阵地大部被毁,指战员们伤亡惨重,为了躲避轰炸,只得连续转移位置。西八里一带村庄房舍化为浓烟烈火,几乎都成了废墟。
战斗从白昼打到深夜,连绵不断的爆炸把黑夜笼罩、烟尘弥漫的沟谷与原野映得通红,大地在不停地剧烈地震颤着,战斗艰难而残酷。由于众寡悬殊,12旅设置的二道防线相继被敌人突破,敌人冲破我阻击阵地向鸡鸣驿、新保安开进。12旅顽强阻挡,拼尽全力地扭住敌人,但如果华北二兵团主力这时再不能挺进到位的话,整个战役的计划将功亏一篑。
中央军委连续急电杨、罗、耿,叫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向平张线疾进,必须在新保安一线堵住敌人。这时的战局万分紧张,35军正全力向东突击,而傅作义则令在怀来的第104军主力拼命向西接应,新保安的下一站就是怀来,两地相距很近,如果让敌人相互接上,我军的作战计划就落空了。
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罗瑞卿等号召全体将士们使出拼命的精神,忍耐住疲惫和严寒,不连断地跑步行军向指定地点疾进。这时,敌人已经接近了新保安,而我军大部队却被洋河所阻,难以快速穿插到位,为取行军捷径,部队强涉洋河,兵团政委罗瑞卿带头涉水过河。那时的洋河已到结冰时节,官兵们脱去鞋子,卷起棉裤的裤腿,光着双脚,踩过已经结冻的河岸,涉入冰冷的河水中。上面是寒风凛冽,下面是冷彻骨髓,河水深的地方可以漫到人的胸部,上面还有流动着的浮冰,在这种情况下,人是很容易被冻伤的。但是,为了迅速争取到时间,任何天然险阻也奈何不了我们。同志们在兵团首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下,终于忍过了酷寒,到达了河的彼岸。刚从水里出来,战士们又被剧烈的寒风吹得呻吟发抖,急忙重新穿上棉裤。走不动的战士,班排长把他们主动背起。过河的部队没有半点停顿,继续跑步前进。革命的意志和争取胜利的决心,激励着二兵团的广大指战员咬紧牙关,克服了寒冷、疲劳、饥渴的侵袭,终于把这几百里的山路、冰河甩在了身后,及时地赶到了平张线上,将傅作义的王牌35军堵住了。
第35军和第11兵团分别被包围在了新保安和张家口,令傅作义无比心焦。他派在怀来和康庄一带的第104军和第16军,向西拼命救援35军,但是遭到了华北二兵团的顽强阻击,计划没能实现,35军自此成了甍中之鳖。并且,这时我东野先遣兵团出现在了平张线上,一举歼灭了敌104军主力和16军大部。这样,傅作义不仅王牌嫡系即将失尽,而且整个主力也被紧紧地牵制住了,中央军委的平津决战战略进程出现了极为有利的局面。
但是,在傅作义主力被困,出现动摇倾向的时候,为切实堵塞他的去路,还得需东北野战军全军投入平津战场。奉中央军委密令于1948年11月23日开始出动的东野主力,到12月上旬前锋已抵达冀东古长城一线,但距离割断敌人平津间联系和海上退路还有数天的路程。为此,中央军委再次急电林彪等人,要他们不怕疲劳、不怕减员、不怕冻饿,一定要在两个星期内完全穿插到位,封闭敌人津沽退路。对于先期抵达冀东地区的部队,军委命令他们暂不展开对北平敌人的战役包围,而是只隔断平津之间的联系,因为这时我方兵力尚不够,天津、塘沽方向还未达成堵塞,敌人还有成功脱逃的机会,过早实施包围行动,会刺激傅作义立刻作出南撤的决定。
而在平张线方面,为了继续吸引住傅作义,让他不好痛下南逃的决心,军委命令对张家口、新保安的敌人围而不打,叫各部队对敌紧缩围困,积极进行攻坚战斗的准备部署,利用这个间隙,为东野后续主力的赶到争得时间。华北二兵团与35军是老对手,在12月9日将其包围在新保安后,部队上下摩拳擦掌,一心想尽快歼敌,中央的这个命令下达后,指战员们都颇为不解,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高瞻远瞩的伟大战略决战思想,人们还是在后来才逐步清楚和理解的。
华北兵团即将在平绥路与敌大战,东北方面我八十万大军即将投入战场,后勤支前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战役发起后,在两三个月内,平津张地区至少要容纳一百多万的我军和民工。这些地区都是承受了长期战争压力的老区,人民贫困已极,人力物力都是有限的,有不少邻近城市的地方战前又受到国民党匪军的搜刮破坏,物资奇缺。而靠近北面的察哈尔、热河、绥远、晋北地区,本来就条件恶劣,农产不丰,这回却要为前线大批输送物资,困难可想而知。为了平津战役的胜利,华北、东北党政军民紧急地动员起来了,全力以赴地展开了后勤支前工作,华北平原,长城内外,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支前场面。
平津战役是一场地域辽阔、参加人数众多的巨大战役,我东北野战军80万人参战,华北军区部队主力和地方武装则有20多万人,总兵力超过100万人,前线急需的第一大项重要物资就是粮食和过冬所需的柴草。为了给部队提供最好最足的粮、菜、肉、油等食物,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号召、动员下,华北人民倾其所有,全力支援前线。很多贫苦农民自己吃饭过冬尚且困难,但为了部队能好好打仗,节衣缩食,把家中最好的口粮都献了出来。成吨成吨的米面细粮、新鲜猪肉、白菜萝卜、新鲜鱼虾在各地集中起来,通过公路、铁路、水运船舶和民工手推车、骡马车的运送,汇聚到作战的前线。
为把粮食和物资及时快速地运到前方,华北白洋淀的人民凿破冰面,一批批的群众下到冰水之中,肩扛纤杆,奋力把装满粮食的大船拉出湖淀港汊。无数支民兵护送的民工运输队,踩着冰橇载运着物资顺河长途奔往战区,送去了大量的米面、鲜肉和鸭蛋。在数九严冬之际,衣衫破旧的人民,五谷果腹毫无油水,但他们没有什么怨言,没有什么顾虑,也没有什么保留,争取解放就是他们最大的期盼。为了以后能过上有地有粮、自由独立的幸福日子,他们可以自己不吃不用,而把这些辛苦劳动生产出来的“年货”送给为他们争取解放的子弟兵们,叫他们更有劲地勇敢地为劳苦大众而战斗。
河北平原,长城内外,无数支前民工推着满载粮食的小车,赶着装满粮草的骡马车,牵着驮满物资的驴马骆驼,穿过飞沙走石的荒漠草原,越过连绵不断的河川坡岭,长途跋涉、日夜兼程地向战区开进。部队挺进到哪里,支援前线的队伍就延伸到哪里,独轮车、骡马车、毛驴、骆驼、挑子和人的一双脚板,就是这些极为原始的工具和运输方式,把天文数字一般的巨量后勤物资成功、及时地运到了平津战役的前线。人民的力量伟大呀,一经动员起来,它所发挥出的力量真是能够改天换地!
当时,仅凭华北地区的人力物力是不能满足百万大军的后勤需要的。东北全境解放,中共东北局向广大翻身农民发出了支援入关作战的动员令,先后组织了总数达15万人的民工队随军行动。大批东北民工徒步千里,手推肩扛,忍饥寒,冒风雪,圆满地完成了支前任务。而在东北解放了的城市,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抢修工厂设备,为前线生产军用和生活用品。铁路工人日夜抢修机车,疏通被破坏的入关大动脉——北宁铁路。各地人民日夜努力,连续苦干,整修各条通往关内的公路干线,保证了大军迅速挺进而带来的一系列艰巨的后勤运输需要,让我军浩浩荡荡的炮兵部队、坦克部队、牵引重炮部队得以按最快的速度向平津塘进发。
广大人民不怕艰难困苦,竭尽全力来支援自己的军队。农村里的男人们要么参加了支前运输,要么参加了民兵队、担架队,留在家中的妇女便担起了所有的重担。在繁重的家务之余,她们也有其他的工作:缝被服、做军鞋。在大军驻扎的地方,妇女们还担起了烙饼做饭的任务,让战士们能吃好休息好,他们也立了大功。天津附近乡村城镇的人民,为了给部队准备攻城用的器材,在数九寒冬,扒掉自家门板,青壮力自告奋勇组织火线抢运担架队,后来在塘沽、天津的战斗中,不少人还英勇献身。
种种这些普通人民的努力,汇成了一股无法抗拒的历史洪流,成为了鼓舞我军英勇奋战、把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的坚强后盾。有了这个后盾,无论我军怎样快速挺进,怎样实施战斗行动,都能迅速有效地完成部署,每战必胜,就像一台精准无误、高效运行的机器一样。平津战役,以及解放战争所有取得胜利的战役,他们最终都要归功于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援,是人民保证了我军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域实施成功的多种形式的作战,而来自于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的独立解放而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它的斗志也就更坚决、更顽强,具有压倒任何敌人的战斗力。反动派们应当明白了,他们为什么拥有政治、军事、外援等等一切优势条件,最后还是失败的原因,是他们逆人民利益而行。只要人民杀不完,为人民而战的革命力量死不绝,那么,他们终有一天会被淹死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之中。
艰苦的战争 不朽的胜利
——记解放战争的平津战役(下)
由于我军各部周密配合,行动迅速,广大人民积极支前,终于使平津战役的战略计划得以及时实现。到12月20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全部穿插到位,攻占了丰台、海淀、通县、黄村等地,完成了对北平之敌的包围之势,另一部兵力紧紧地包围了天津、塘沽。西线的华北军区部队也充分完成了战役准备,并在敌人可能突围的方向构筑了多道阻击阵地。至此,华北的敌人被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塘沽等五个孤立的点上,插翅难逃,成了就要被一一宰杀的“龔中之鳖”。
这时,国民党军的决战全局已经注定失败了,南线淮海战役也已进入尾声,杜聿明二十几万人被包围在豫东陈官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减少战争损失,争取时间,我军对南北两处的敌人都发起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在对傅作义工作方面,不仅我方领导人多次给其去信,而且还动员傅的不少故交旧友劝说他投降,在北平、天津的地下党也抓紧了对傅部的统战联络工作。可是,这时的傅作义还抱着一线事实上已无法实现的幻想,企图打一打再说,看看局势演变的情况。对于这个国民党的资深高级将领,如果不给他彻底毁灭性的教训,他是不会甘心听命地放下武器的。
中央军委坚决地下达了对塘沽、新保安总攻的命令,后由于塘沽地形对我不利,另外打塘沽将使天津、北平敌人有脱逃的可能,影响我军逐个实施歼击行动,所以改为攻打天津。首先,进行的是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对新保安敌35军的围歼战斗。
1948年12月22日 早晨7点,新保安战斗打响。我军首先集中所有的大小火炮对敌城防实施猛烈轰击,把城墙炸开了缺口。紧接着,在炮火延伸射击的掩护下,我军的冲锋开始了,一批批战士十几个人一组地抬着云梯迅速通过开阔地,冒着敌人的猛烈射击抵近城墙。敌人顽强抵抗,城头上无数支的自动火器和城墙射孔里的机枪,在我冲锋突击部队接近时疯狂射击,交织成一道道稠密的火网。抬云梯的战士们在这无遮无挡的火网之下,一拨拨地倒下去,接着,又一拨拨地冲上来,捡起云梯扑向城墙,就这样前赴后继,英勇冲击。密集的弹子发出巨大的尖叫声,每一颗都能使一个人毁灭,但战士们毫不畏惧,为了消灭劲敌35军,取得华北决战的首战胜利,每一个指战员在战前都树立了光荣献身的决心。他们争先恐后地向城墙扑去,哪怕是前面的死神首先撞上自己。
无畏的战士,终于纷纷地冲到了城下,接着迅即搭云梯登城。35军在城头上有许多机枪手和冲锋枪手,拼命向下扫射,并投下大量的手榴弹,刚架在城头的梯子也被他们狠狠地推开。一副又一副梯子倒了下来,一个又一个战士被敌人打中炸中,城墙下的尸体越堆越多。但是,又一批的战士抬着云梯冲了上来,战斗就这样连续反复地拉锯着。许多指战员被敌人打成了筛子,然而,敌人的枪弹是不能把我们所有的钢铁战士都杀光的,在我军猛烈的火力压制下,突击小组终于爬到城头。他们肩扛着红旗,向守城敌人猛烈射击,上面的同志倒下来了,后面的人跟上去,新保安长长的城池上,构成了一道不屈的用血肉铸就的临时阵地。尸体把墙根堆满,鲜血把墙石染红,但是我们决不退,敌人打不光我们,我们要打光敌人!35军是只恶虎,是块石头,我们也一定要把它打死,把它砸碎!终于,在我们坚强不屈的战士面前,顽强的35军顶不住了,我军突击队陆续登上了城头。前面的战士被敌人一枪夺去了生命,后面的战士继续向前把敌人打死。战斗的胜利,就是这样用战士们生命的铺垫一点点形成的,新中国的大厦也是靠这样一砖一瓦逐渐地垒成的,尸山,血海,这种重力终于撼垮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在新保安的城头上,我们的士兵和敌人的士兵激烈地搏杀,有的同归于尽,而这也是35军最后可能守住的阵线了,这个猖狂不可一世的“华北王牌”,今天终于彻彻底底地尝到了老对手的厉害,并且很快就要被撕碎了。
新保安战斗是解放战争华北战场上最激烈、单位时间内人员伤亡也最大的攻坚战斗之一,城镇不大,敌人也并不很多,但却是事关战略全局、争夺两种中国命运的殊死决斗。一支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战的军队,一支是为“三民主义”、“效忠党国”而战的军队,最后,是人民的武装硬过了反动势力的武装,精锐的国民党第35军落了个全部覆灭的结局。
二兵团的先头部队越过了城垣,在震天的喊杀声中,后续的大部队发起了人海般的冲锋,从同志们用生命打开的突破口涌进城中,冒着四起的弹火和硝烟向敌纵深猛插。战争是一种死人的活剧,更是一种奋发前进改造世界的活剧,华北二兵团的战士们在党的领导下,再为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而战的召唤下,在这场活剧中书写了多么精彩和震动人心的篇章啊!
前几天还趾高气扬的敌35军军长郭景云,望着排山倒海般冲来的我军,听着那震天的喊杀声,呆若木鸡。他无比地绝望、沮丧和不解:为什么自己这么强大的部队会这样迅速地完蛋了呢?是我们不能打吗?显然不是,那么为何打不过这些共军呢?我是不是太迟疑和不果断了,以至延误了突围的时机,落了个今天的下场?他想的事和难以理解的事太多了。昔日的抗日猛将,今天的败军之将,郭景云无比的哀伤,最后,对反动事业的愚忠和作为军人所谓的武德,还是叫他开枪结果了自己的性命。
郭景云自杀后,城里敌人已成无组织状态。我军迅猛穿插,连续突击,战斗到当天下午17时,终于完全彻底地打掉了宿敌35军,敌副军长王雷震被活捉,以下约一万七千人被歼,凶顽的敌人覆灭了,新保安成为了我们的城。
这场战斗是残酷的。新保安满街都是浓烟、余火,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夹杂着尸体鲜血的腥气随风滚荡。到处是废墟、瓦土,冬日的夕阳余晖把这个一片狼藉的战场映衬得愈加惨酷和凄凉。很多附近的老乡组成收尸队来到城墙下,把战士们的遗体一一整理抬走。乡亲们噙着泪花,满面哀伤,战士们是为他们而死的,而且,这里也有他们自己的亲属,自己的子弟。看着这一排排躺在担架上的血肉模糊的遗体,几个小时以前还是那么鲜活,可是如今,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活波的生命,就这样脆弱的永远的失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他们的灵魂已经到了天堂,到了地府,而再不能看到他们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为了最终解放祖国,让华北的人民能够在明朗的晴空下好好生活,他们在这个落日余晖的寒冷冬日走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这就是留在新保安的千百个生命。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就要为他们披麻戴孝,入土为安,还要为他们送去纸钱,因为我们的烈士们会在广寒宫里受冻、受饿呀,要给他们送去银子花,要给他们送去温暖。后世的人们,要永远地记住这些消逝了的生命!因为,是他们在新保安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并与这个悲壮凄惨的用人命创造的历史岁月融合在了一起。我们从中享受了福分,当然,也决不能淡忘和调侃这段历史,我们没有这样的权利,就像生命的权力不能胡作非为的篡夺一样。
新保安的战斗极大地震撼了华北战场上的敌人,傅作义的平绥线整个动摇,我军的下一个打击就要落到张家口敌人的头上了。眼看自己的王牌就要丧尽,傅作义忙令第11兵团司令孙兰峰紧急率部突围,向绥远方向逃命。于是,就在12月22日35军覆灭后,23日,孙兰峰便仓皇率领属下的7个师(旅)出城向北突围。我华北三兵团早有准备,与加强在张家口方面的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当即对敌实施了猛烈的堵击和追击,激战至12月24日下午16时,将敌第11兵团共五万四千人歼灭于张家口东北地区,只有孙兰峰等高级军官率少数骑兵逃向绥远,这是除山西之外,我华北战略区部队取得的第一个歼敌5万人以上的重大胜利。当天,我军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晋察冀北岳的子弟兵们终于开进了本应属于他们的城市。
新保安、张家口被解放后,傅作义系统的主力已大部被歼,西逃绥远的路线被彻底堵死了。但是,傅作义却仍然对南逃抱有幻想,企图在天津和我军再拼一拼。他的如意算盘是:天津进行死守,如果我军长时间拿不下来,就可以为他率部从北平突围创造条件;如突围无可能,也能增加与我方谈判的筹码。
为了进一步动摇傅作义,粉碎他南逃的最后幻想,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以主力坚决发起对天津的进攻,以求用“天津方式”促成“北平方式”的实现;同时,命东北野战军另部主力配合华北军区部队严密包围北平。中央给平津前线总前委三天的时间,叫他们要打得坚决,打得迅猛,迅速解决天津守敌,给傅作义以巨大的震慑。
从12月下旬挺进到位后,东野部队就展开了紧张的攻津准备工作,到此时,已是箭在弦上,得令即发了。为了保全城市不受战争的惨重破坏,我方在战前又一次与天津守敌司令陈长捷接洽,要求他立即放下武器,出城投降,否则我军将发起对天津的总攻。但反动透顶的陈长捷对此断然地拒绝了,他在与我军进行虚假谈判的同时,背地里实际一直在加紧完善部署,打算跟我军大战一场。
陈长捷手里有什么可以凭借的本钱呢?是什么促使他如此咬牙切齿的要跟我军大干一场的呢?这其中的原因,除了陈长捷是国民党北方将领中出了名的长期坚持反共防共的顽固派之外,那就是天津的确具备易守难攻的工事防御,以及天津在平津战场上所处的特殊地位。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出海口附近的海河两岸,当时是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该城南北长25里,东西宽度不等,最窄处约10里,市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因为处在地势低洼平坦的河口平原上,水网纵横,可以对城市产生防护作用的河道沟渠较多。城外有一条深3米、宽10米的护城河,大部队和重装备都难以通过。为了增加我军突破的难度,陈长捷还下令开闸放水,使南运河和护城河连成一气;同时,又在护城河出口处实施堵塞,结果造成天津近郊到处是水,四处漫溢,在严冬的天气下,迅即结冰,人踩在上面连站住都费劲,形成了宽阔的难以逾越的天然防线。
在护城河里面,是一道总长80余华里的环城碉堡工事线。前是鹿砦,后是铁丝网,铁丝网前后平均几百米宽的开阔地敷设有大量的地雷,然后便是高低错落、设计角度刁钻、火力配系严密的碉堡群,在对方来攻时能发射出上下交汇、左右交叉、远近搭配的密集火网。在各种碉堡、地堡之间,还有交通深壕联系,可以输送弹药、转移人员,以及用作阻击工事。为了扫清射界,防止我军有依托利用的可能,陈长捷以“为扭转大局”有必要实行“总体战”为借口,下令在天津城周围放火烧毁村庄,宜兴埠一带村镇房屋被烧得精光,是无数群众在严冬季节无家可归,流落荒野。
除在天津城郊布设了严密的工事防线外,陈长捷还大力地加强了天津城内的防御体系。天津在日据时期,在城内各交通要道就修筑了许多碉堡;国民党来了以后,尤其是随着东北华北战事吃紧,更是大兴土木,拨巨款修筑了众多的工事。十字路口有碉堡,街巷的巷口有碉堡,市内的河边、桥头也有碉堡;火力点有明的,也有暗的,到处皆是。加之天津当时是全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市内高楼、围墙密布,可供据守的坚固建筑物很多,给了敌人很好的防御功能。敌人把数千挺的轻重机枪利用各种依托物周密配置,在许多地段都能够织成猛烈突然的交叉火网,配合着数万敌兵的其他各种火器,拿陈长捷的狂言就是“华北加强战力部署,整个战局绝可无虞”,“大天津堡垒化,固若金汤”。
为了保住天津这座全国不多的特大工商业城市,军委命令攻城我军在战斗中要尽量少打炮、少用炸药进行爆破,对于工厂、学校、商店、公共设施和众多的民房,都要想方设法予以保护,以免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这样,就更加增大了攻城的难度。对于天津这样的近代化大城市,实际上最好的攻城手段就是用炮兵和飞机,前者我军要尽量予以约束,后者我们又没有,这就决定了我各突击部队进城以后要穿街过巷,层层往里打,很多地方敌人的火力情况都是难以预料的,我军每前进一步都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
陈长捷死守天津,还有其他几个原因。第一,是陈乃晋绥军宿将,与傅作义早年属同一系统,交往颇厚。在防御上,北平、天津是一体化,天津若失守,那北平也就成了一座死城,所以,傅作义特地叫他这个心腹老弟驻守天津。当时,平津战局急转而下,在东北我军未穿插到位前,国民党军方曾几次指示天津、塘沽守军打消顾虑,先行撤退,陈长捷都没有执行,因为他深知,如此一来,北平守军和整个傅作义系统都要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自己承担不了这个历史责任,也对不起多年看重自己的“总司令”。第二,是天津当时为国民党政权和国外盟友在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基地之一,两者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海军陆战队曾经驻扎在天津,白白将天津让给共产党,不仅会使国民党政府遭受军事、政治上的惨败,也会在国内外产生令其不利的巨大反响。向天津这样的工商业、金融、贸易中心,全中国也就那么几个,它丢了,那将是共产党在北方获得的最大成果之一,从这点上,不论是蒋介石、美国人,还是傅作义、陈长捷,都是很不甘心的。第三个,也是与第二个原因相联系的,是国民党坚守天津,想赢得美帝国主义的同情与支持,让他们看到这个西方势力在华重要门户的丢失,将对“自由世界”是何等巨大的打击,以幻想他们会出兵干涉共产党军队的行动。第四个原因,则是敌人觉得,如果能坚定守住天津,令我军一时攻不下来,将顿挫我军的锐气,为以后战局好转创造条件。综合以上众多的原因,才使得陈长捷在兵少境孤之下,仍然有决心、有信心在天津与我军死干一仗。
陈长捷的顽固和傅作义的一拖再拖激怒了我方,天津前线司令员刘亚楼对此愤慨地说:“反动派不打是不倒的!”赢得革命的胜利最终还要靠我们战士手中的钢枪。平津战役总前委报经中央批准,决定于1949年1月14日上午发起对天津的总攻。
针对天津地形呈狭长蜂腰部的特点,我军决定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最后再分割包围、一举将敌人歼灭的战术,以天津城西、城东为两个主攻方向,预备了4个纵队和大部分炮兵、坦克、工兵的兵力,实施向心突击,猛烈对进,会师市区中部的海河金汤桥,完成对守敌的彻底割裂;以1个纵队在城南,待东西主攻部队插进城中后,实施辅助突击;在北面,以一部兵力先实施佯动,待城破后再相机进展。东北野战军首长决心一定要在三天的时间内打碎天津这个“固若金汤”的堡垒,促成平津决战局势的根本变化。
1月14日 上午,我军各部全部进入了攻击出发阵地,战士们趴伏在满覆芦苇的洼地里,荷枪实弹,急切地等待着总攻的命令。这会儿,傅作义派来的与我方进行第三次谈判的代表邓宝珊、周北峰,正在赶往通县我军总前委的路上,对于这次谈判,傅的目的还是借机拖延。10时前,上面传来命令,进行炮兵部队的准备。旷野上,一堆堆的干草麦秸被放倒下来,露出了藏在里面的一排排的榴弹重炮。炮兵战士们迅速进入阵位,把一门门重炮的炮口摇起。“全部准备完毕,”全部准备完毕!”随着一声声的回答口令,我军全线五百多门大炮一齐的瞄准了敌人的阵地。炮兵同志们决心发扬辽沈决战攻打锦州的战斗精神,为步兵成功准确的打开城防突破口,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再立新功!
10时整,刘亚楼司令员下达了总攻的命令。顿时,在环绕天津的漫长战线上,万炮齐发,无数的炮弹带着愤怒的呼啸声将敌人的防御工事线炸成了一片浓烟火海,敌人的碉堡、铁丝网、雷区、鹿砦被纷纷摧垮,天空响彻着雷鸣般震耳欲聋的回声,人民解放军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威力掀开了天津历史崭新的一页。
在轰鸣的炮声中,各突击阵地上的司号员们一起吹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在号声吹响的同时,各处潜伏的战士们一跃而起,向敌人的防线发起了冲锋。炮弹的爆炸声,子弹的呼啸声,巨大的喊杀声,嘹亮的军号声,机枪冲锋枪的射击声,汇合成一片山呼海啸的巨响,在北国的原野上爆起。
我军的排炮刚一延伸,天津纵深的敌人就打来了猛烈的炮火,阻挠我军突击部队的前进。不少炮弹在我军密集的冲锋队列间炸开,硝烟四起,弹片横飞,但指战员们毫不理会,长期的革命战争已经深深地教育锤炼了他们,身边的战友倒下了,自己毫不停顿的继续向前冲,为了不给敌人喘息的时机,迅速打开突破口,枪林弹雨挡不住他们,响彻云霄的喊杀声淹没了枪炮的轰鸣声。东北野战军,这支转战关内外、屡挫强敌的劲旅,像下山猛虎一样,誓要把天津的顽敌撕个粉碎!突击部队以多路纵队快速地越过了敌人的壕沟、障碍,向纵深发展。
部队冲过一片开阔地,就到了那道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前。突破它,是攻下天津的关键,并且,它也是第一道难啃的障碍。这时,敌人已经在开头猛烈的打击下醒过神来,河对面的工事碉堡里射来更加猛烈的炮火,炮弹把护城河炸得冰块四溅,密集的弹雨向过河的我军战士猛泼。
不能在这里被敌人挡住,因为每拖延一分钟,后面的大部队就会越聚越多,伤亡就会越来越大。事先预备好的十几个战士一组的突击队,抬着栓有许多空汽油桶的木制浮梯迅速冲下河去,为攻击部队架起一道道人桥。为了让同志们冲过去,这些战士不怕冻坏自己的手脚,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之中,用一个个血肉肩膀筑成了一道钢铁般的桥梁。炮弹在身前左右开锅似地猛炸,子弹在头顶上乱飞,弹片夹杂着碎冰击打到他们的头上,他们都全然不怕。为了解放天津,今天他们就决心冻僵在河里,牺牲在河里,但是,肩膀上的木桥不能塌!有的战士这时连冻带伤,下半身早就没有了知觉,却依然本能地用红肿发软的手臂死死地抓扶着木梯,打吧,冻吧,我们不怕!
突击队的勇士们用他们的铁肩扛起了通向胜利的道路,而攻城部队的战士们则以压倒一切的勇气,踏着战友搭起的人桥迅速地冲过了护城河。敌人的阻击火力很猛,有不少战士被炮火炸倒在河里,更多的战士跟了上来,抬着重机枪的火力组,扛着爆破筒的工兵,背着炮架轮具的炮兵,以及无数提着步枪的步兵,一批批地冲破了敌人的防线。只有人民的战士,革命的武装,才能这么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寒冷的冰河,如雹的弹雨,对于坚强的战士们来讲,都是无法起到阻止作用的,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叫他们即使还剩一口气,也要向前爬,去把敌人消灭!
陈长捷自视固若金汤的护城河防线就这样土崩瓦解了,瓦解在我们战士用血肉筑成的桥墩之下,我军各路部队如风卷残云一般掠过了城郊,攻入了城中。
从野外进入高楼林立、街巷密布的市区,我军遭遇了更加残酷的巷战。在很多地段,指战员们遭到敌人明暗火力的密集交叉扫射,手榴弹从楼上象下饺子一样地投下来,一批批的战士倒了下去。有的地方,敌人利用建筑物的特点和高低角度构筑工事,敌人可以打着我们,而我们却难以打着敌人,马路上,街口处,楼房里,围墙下,到处都躺倒着我军的尸体。部队跟守敌展开了激烈的争压战,爬上屋顶压制敌人的火力,突击小组在火力的掩护下迅速接敌实施爆破,把敌人整排、整连、整营据守的楼房建筑炸掉,为后续部队打开了市内通道。
陈长捷企图在天津市区层层据守,战至地无净土,房无完瓦,这个妄想没能实现。战斗开始后不久,我军的炮弹就落到了他的城防司令部——位于市中心的耀华中学。我军各部队发扬锦州战斗的成功经验,突入城垣后,以营、连为单位,成无数路迅速向市中心穿插,把敌人的防守区域分割成无数小块,很快就使敌人的城防体系陷于崩溃。穿插部队不给敌人反映的机会,像猛虎一样直扑敌阵核心——金汤桥。东集团、西集团、南集团,攻进天津的无数支我军连队都喊出了“打到金汤桥”的吼声。
激烈的战斗从白天进行到了深夜,爆豆一般的枪声、连绵不断的爆炸声使得天津城内像是到了除夕年夜似的。到处火光冲天,到处弹雨纷飞,到处都是枪声,到处都是战斗。1949年1月14日到15日的这个夜晚,是一个天津人民永远难忘的夜晚,这座城市的过去将被撕裂,明日的白昼就将是新纪元的到来。
1月15日 凌晨四五点钟,我东、西主攻集团的多个连队打到了金汤桥,将敌人的城防南北割断了,接着,主攻部队分向南北城区突击,敌人完全陷入了四面楚歌、行将覆灭的境地。
15日中午左右,我军打到了天津市中心的老西开,坦克部队和步兵直插滨江道。东野1纵1师的战士们,在刘海清副团长的率领下,勇猛地攻进了设在耀华中学院内的天津蒋军城防司令部,活捉了敌酋陈长捷和多名高级将领。战斗到下午3点钟,天津全城终于宣告解放了。
人民的战士高举着红旗,从各个方向胜利地会师了,海河两岸欢声雷动。战士们无比的兴奋,无比的激动,因为在这里,他们显示了自己改天换地的伟力,也证明了人民的力量是坚强而不朽的。海河之滨,金汤桥上,到处都拥满了我们的战士。同志们激动地互相拥抱着,挥动着手中的钢枪,舞动着血红的旗帜,欢呼雀跃。天津的敌人已经全部覆灭,这座城市踩在了我们的脚下,从此以后是属于人民的城市了,同志们哪能不兴高采烈?!他们蹦啊、跳啊,高声地叫啊,那巨大的声音连整个地球都可以感觉得到。在狂喜之余,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流下了悲伤的泪水,是啊,我们的胜利是多么的光荣伟大,但是我们的胜利又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每一次胜利之后,同志们都会有无限的悲喜交集,无数的战友在他们前面倒下了,把生命献给了解放全中国的光辉事业,再也见不到解放了的国土是充满了怎样的幸福和欢乐了,他们怎会不痛苦和哀伤呢?然而,这就是改变国家民族的历史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天津的市民热烈地欢迎自己的解放者——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到处都是笑声,到处都是欢呼声,彩旗招展,彩花纷飞,鞭炮在城市各处轰鸣。人民群众用无比的欢欣和激情来倾诉着自己的心声: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国人民解放军伟大!二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武装力量无论环境多么险恶,敌人多么强大,都没有放弃他们的革命信仰,都没有丢掉为广大劳苦群众奋斗终生的决心和宗旨,抛头颅、洒热血地艰苦战斗,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终于从农村走入了城市,迎来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今天,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天津解放了,广大人民终于可以当家做主了,人们能对建立了历史功勋的勇士们不表示出由衷的感激吗?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就是铁定的历史法则。这热火朝天的鞭炮和五彩缤纷的彩花,是人们在大年佳节和庆贺婚礼的时候才鸣放的,今天拿出来献给我们的战士,是因为我们这支军队最后赢得了民心,这是人民送给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的无上深厚的奖赏和无上贵重的礼物,是万座金山也换不来的!
1949年1月15日 ,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日子,是一个充满了喜悦、感慨、眼泪和欢笑的日子!
进攻天津的部队不仅在作战中表现得英勇顽强,在政治纪律方面也非常的过硬。战前,东野总部就对在军事行动的同时,打好政治仗高度重视,部队从军、师到连、排,各级指挥员人人立下保证书军令状,各级党组织严格监督和进行学习动员。在进入城市之后,同志们一丝不苟地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纪律,派兵护厂、护校、护店,对市内各种人民群众的物质财产都做到了秋毫无犯、原封不动,城市秩序在军队的积极维护下得到迅速恢复,工商业的活动和人民正常的生活也得以继续进行了,我军在天津人民的心目中,树立了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的光辉形象,为此,中央军委特别给予攻津全体指战员通令嘉奖。
我军迅速攻克天津,并且在政治上也取得了胜利,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阵营内部,北平各界反战和平的呼声越来越高,傅作义意识到再继续进行军事抵抗已无希望。这时,我方不失时机地与傅加深接洽,北平地下党组织和爱国民主人士也对其做了大量思想劝说工作,军事压力与政治手段并用,终于收到了成功的效果。傅作义于1949年1月21日接受了我方的条件,次日,北平守军开始撤出城外,听候改编。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这是统一战线政策的伟大胜利。
平津战役从1948年11月下旬开始,到1949年1月底结束,前后历时2个多月,我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两大主力并肩作战,密切协同,中央军委英明巧妙地指挥,运用军事打击和政治打击相结合的手段,全部歼灭了国民党军华北重兵集团,敌人丧师52万人(其中包括和平改编的25万人),我东北、华北、华东、西北、中原各解放区连成了一片。此刻的中国北方,敌人据守的区域只剩下太原、大同、归绥、安阳、新乡等少数几个孤立的据点了,而此前,淮海战役也已胜利结束,敌军南线主力集团也丧失殆尽,我解放大军形成了从华北直逼江淮的无法阻挡的威势。1949年即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年份,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了。
1949年2月3日 ,人民解放军举行了盛大的北平入城式,步兵、炮兵、坦克兵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北平城。北平全城万人空巷,群众聚集在进城部队的两旁,人山人海,万众欢呼。男女青年,老少百姓,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无比激动喜悦的神情,他(她)们用一阵阵兴奋的振臂高呼来表达获得解放的快乐,表达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北平,这座历尽沧桑的古都,沉浸在一片无比热烈的节日气氛之中,它的历史,也将从这天起,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纪元。
艰苦的战争,不朽的胜利,是因为它获得了人民的支持,是为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才赢得胜利、成为不朽的。历史的车轮虽然还会向前滚动百年、千年,但是中国人民在1949年获得的解放,将作为漫长历史中不可多得的华彩乐章,在后世人民心中不断唱响、回荡,不断地使人们的思想得到激励和启迪,因为,那是一段用千百万人的生命铸就的历史,是用无数的青春和热血改变的时代,它不朽,它光荣!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