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集体化时代的农村社会研究方兴未艾,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众所周知,集体化时期,党和国家在农业发展战线上树立了为数众多的典型,试图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起模范带头作用。可以说,塑造典型是集体化时代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本文以集体化时期山西省阳高县大泉山村为考察对象,探讨分析了本来由个人积累的水土保持经验如何在伴随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浪潮中得以逐步介绍和推广,并最终使一个普通山村被塑造为全国各地学习典型的生成过程。
大泉山村地处今山西省阳高县境内,解放初期属察哈尔省,处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是集体化时代在农业战线上因水土保持工作突出而被塑造起来的一个典型村庄。为了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进程,1955年底,毛泽东在其主持编写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各类生产典型事迹进行了介绍,并写出了多篇按语,以强调书中列举典型事例的重要性。毛泽东为《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所写的按语指出:“很高兴地看完了这一篇好文章,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并且不要很多的时间,三年,五年,七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问题是要全面规划,要加强领导。我们要求每个县委书记都学阳高县委书记那样用心寻找当地群众中的先进经验,加以总结,使之推广。”毛泽东对大泉山村的肯定,使它在农业合作化运动走向高潮的过程中,成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典型。
一、村庄原貌与初步治理
大泉山村原名西岭村,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出版后不久,更名为大泉山村。这一地区处于农牧交错地带,整体上“地势最高,暮春犹寒,初秋多霜,冬极冷冻”,因此只能保证“田成一季”。另外,因属黄土丘陵区,“山高地瘠,兼之春寒霜早,长养时促,无有奇花异石为珍玩,至草木虫鱼鸟兽菜果之属,亦无超奇以充滋味。”就地形而言,各类用地的坡度较大,且黄土覆盖较浅,石质裸露较多,土壤含养分少,在气候上干燥多风,冬季较长且气温较低,夏季较短且多暴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由于地势阻隔,大泉山村与外界没有便捷的出入通道,导致信息闭塞,可供开发的耕地也较少,且全部为旱田,新中国成立初期单位面积产量很低。全村的生活用水主要依靠汇集雨水和从数里之外的白登河滩地提水。大泉山村一直没有通电,直到 1979年7月25日,村内35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营后,村民才有电可用。同时,村内所有的工程实施只能依靠单纯的人工劳动,劳动工具仍以传统工具为主。
全村的800亩耕地全部为旱田,完全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在进行土改的时候,甚至找不出地主或富农。新中国成立初期,贫农每年有1/3以上的时间靠吞糠咽菜维持,即使是上中农也只能达到靠腌菜和淡饭维持温饱。
据《阳高县志·事件纪略》中记载:“大泉山坐落在阳高县城南12.5公里处,是西岭村西的一座土石山,海拔1200多米。山腰有座奶奶庙,由于山是荒山,沟是荒沟,庙已多年断了香火。”这座奶奶庙名叫凤泉寺,距离大泉山村大约500米左右,而大泉山村民从来不去庙里祭拜,也不同庙里的出家人来往。1938年,早年曾读过初级师范的道士张凤林来到西岭村,同时买下凤泉寺周围的荒山,并在山腰上打了一眼窑洞住了下来,靠开荒种地维持生计。高进才“8岁起当羊伴,扛长活。1943年,为生活所迫,孑身一人流落到阳高县中部贫瘠的丘陵山区,在大泉山上一座古庙与庙人张凤林相识,共守庙业,治理荒山”。张凤林和高进才经过不断实践,逐渐总结出一套“治水用水,蓄水保土,改良土壤”的办法。根据不同地形的冲刷情况,采取了挖坑、开渠、培埂、堵沟等办法,尽可能地把水蓄起来进行利用,并结合植树造林来巩固水土。从1938年到1955年,两人总共治理了约460亩荒坡。当时的农业科技人员对他们的治理工作作出如下评价:第一,与蓄水保土的工程措施相结合,工程常常跑在造林的前头或和造林同时进行……所有的工程均采用投入少、效果好的措施,不用过多的劳力,不用特殊的工程材料;考虑工程安全的着眼点是分散集中的径流,而不是不惜工本地过高要求工程质量。第二,与农业技术相结合,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真正统一起来,既减轻了造林的整地和抚育工作,又结合了农民眼前的利益。第三,限于当时的条件,造林所采用的种子、苗木和枝条,虽还存在着品种不良的缺点,但就扩大地区普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来说,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仍然有极大意义。
二、名声初起与经验推广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建设,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援助和积累,中共中央大力推行生产合作社的劳动组织形式,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1955年7月,全国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为1690万户,同年底,这个数字增加到7000多万户。鉴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迅猛发展,毛泽东认为,“只需要一九五六年一个年头,就可以基本上完成农业方面的半社会主义的合作化。再有三年到四年,即到一九五九年,或者一九六0年,就可以基本上完成合作社由半社会主义到全社会主义的转变。”同时,“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增产的大事,小型水利是各县、各区、各乡和各个合作社都可以办的,十分需要定出一个在若干年内,分期实行,除了遇到不可抵抗的特大的水旱灾荒以外,保证遇旱有水,遇涝排水的规划。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在合作化的基础之上,群众有很大的力量。几千年不能解决的普遍的水灾、旱灾问题,可能在几年之内获得解决。”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共中央的目的在于将这些水土保持工作的典型事迹同正在进行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结合起来,试图通过水土保持工作的典型来推动农业合作化的更快发展。同时,还可借助农业合作化的进程克服土改后小农经济的弱点,为水土保持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进而为下一步农业全面社会主义化的发展作出铺垫。在此情况下,如何解决华北、西北等地区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大泉山村的张凤林和高进才多年的生产实践正好适应了国家形势的发展需求,很快被作为全国典型事例进行大力介绍和推广。毛泽东为《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所写的按语即直截了当地阐明了大泉山村典型经验的意义。此外,毛泽东还于1956年1月和1958年两次提到大泉山的事迹,赞扬说:“大泉山张凤林真好啊!我们感谢他!
阳高县地方领导的大力推广,再加上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很快就使大泉山村因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闻名全国。从1955年9月到1956年3月,仅有百余人的大泉山村共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8779人次,其中包括著名学者竺可桢、林、张乃凤等。另外,苏联水土保持工作专家凯斯·阿尔曼德和查斯拉夫斯基还专程参观了大泉山村的水土保持工程。阿尔曼德在题词中写道:“我们拜访了劳动英雄高进才同志,参观了他的劳动成果,我们认为这些成果可以成为本区农民们的榜样。”1957年,大泉山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阳高县也于1958年荣获全国第三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的水保特等奖。因水土保持工作上的成绩,张凤林于1956年12月担任阳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高进才于1957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文化大革命”前曾一度担任过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副主任,还曾经作为代表出席过两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两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的亲自接见,并应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邀请两次参加国庆观礼、一次国际劳动节观礼。随着当事人身份的转变,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对大泉山村的水土保持工作经验进行宣传。在华北很多地方现存的各级档案资料中,至今还保存着张凤林和高进才在不同场合进行演讲的发言稿,这也说明在当时大泉山村作为学习典型的影响力是很广泛的。
三、推广成效与“大集体”化
因此,对大泉山村的个案研究为全面剖析集体化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经验。此外,通过对大泉山村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的经验解读也有助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提供借鉴。
【单位:西北大学】(摘自2011年7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dwwj.html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