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过前面的内容,太子朱标与燕王朱棣的矛盾,笔者认为显化于洪武十八年初,即徐达去世前后,随着燕王的靠山--老丈人徐达之死而突然显化,导致了朱元璋几乎难以掌控局面的血雨腥风!
而从洪武十八年初到洪武二十五年的7年时间里,又发生过些什么事情呢?
出乎当时所有人意料的是,就在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皇储君太子朱标(1355年—1392年)突然病逝,虚岁三十八,这是对太子集团的致命打击。六月十七日,驻兵云南的西平侯沐英(1345年—1392年)也突然去世,死前有明显心血管病突然发作迹象,终年虚四十八岁。而被指控犯“赃罪”的户部尚书赵勉夫妇被杀于洪武二十五年闰十二月二十八日,在太子去世之后半年有余!这是否就是“懿文太子朋党案”的结果呢?
要知道,与燕王朱棣在北平府获得山西移民和徐达曾统帅的老部队的支持一样,人家太子朱标在首都应天府和老根据地太平等府也是甚得民心的。朱标突然病逝,这些地方的男女老幼那是赶赴丧礼,进香恸哭,“意恳至然”,发自内心啊!老朱在葬礼上亲自劝慰,众人方退!
朱标因何突然病逝,众说纷纭,甚至后世有人猜测是老朱狠狠心把他干掉的!虎毒不食子啊!笔者认为,朱标虽文弱迂腐,亦不失为守成之君的潜质,老朱谋杀太子绝无可能!
但我们注意到,朱标病逝前,曾经有一次神秘的“西北之行”,巡抚陕西,当然是受老朱的派遣!其秘密任务是--经略在陕西省“西安”建都!
太子朱标是洪武二十四年八月十一日从京师出发的,九月九日抵达西安,路上用了20多天!抵达西安以后,当地百官及百姓士绅等出城郊迎,皇太子,那就是未来的皇帝呀!敢不去吗?那么二弟秦王朱樉呢,八月初一就被老朱从西安召还到了南京,此时不在西安。
太子朱标从陕西返回南京,是十一月二十八日。因此,我们推断他在陕西境内盘桓时间约1个半月。陕西进入严寒隆冬方才动身返回南京。当时的陕西冬天格外寒冷,冻煞牛车啊,尤其是对于一直生长在江南火炉南京且从未出过远门的朱标而言,实在是不抗冻啊!不料凛冽刺骨的西北风还是让他回到南京就病倒了!并一直未痊愈,5个月之后更是因此送了性命!
朱标病中,曾给老朱写过一个关于“迁都西安”的汇报材料,并配一张陕西地图,那么其考察结论是倾向于“迁”还是“不迁”呢?今天没有直接材料。笔者推测,朱标的汇报材料中倾向于“不迁”!比如,西安城中井水多苦!(事后老朱命人在西安修建了自来水管道,水源取自龙首渠)且常有地震,气候过于严寒等等。实录对于太子朱标巡视陕西的陪同人员未作透露,只是笼统地说派文武之臣扈从!我们要问,这些陪同人员中有没有詹徽或者赵勉呢?已无法查证!
太子集团势力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迁都西安”对他们来说,无论从气候适应,地域观念,生活饮食习惯而言,都是不太情愿迁都的。但历史爱好者老朱认定,“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最佳的首都地点还是西安!还有一个原因,让“耳根子软”的太子朱标始终包围在一群南派群臣的周围,是考虑子孙万世基业的老朱所不放心的!江南柔弱啊!他希望太子朱标一系能借点西北刚强之气!迁都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南京城建工程20余年,天翻地覆的变化,岂不就浪费了!
对于在燕雀湖填湖兴建起来的南京“大明皇宫”,老朱可能是越来越不满意了!这里崛起于水中,阴气太重!虽然是出于著名术士刘伯温亲自堪舆选址的结果!这可能也是三打胡党之后为了树典型让刘伯温之孙袭封诚意伯之后不久又被免掉的原因!
究竟,老朱欲迁都西安到底是真是假?是真心迁都,还是在搞政治测试,笔者的结论是,老朱应确有过这种“迁都西安”的思想摇摆!
老朱试图迁都西安,有一个深远用意就是在西北搞扩张!进一步肃清前政权关联势力,进一步统一全国。控制不了西域故土,怎么能吹牛叫“远迈汉唐”?“西域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看到这些文字,老朱脸上在发烧啊!
当时,西北主要存在三股势力。即哈梅里(今新疆哈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都是前大元政权的关联势力察合台系辐射范围。
别失八里王,黑的儿火者,成吉思汗第8代孙,即那位在今新疆境内依靠武力和强权强迫维吾尔人皈依伊斯兰教的秃黑鲁帖木儿可汗(1329年-1363年)的小儿子,其国正式名称叫东察合台汗国。黑的儿火者,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完成了强迫今北疆吐鲁番境内的最后一批维吾尔人改信了伊斯兰教。
撒马尔罕王,即著名的帖木儿大帝,我们不再多说;
哈梅里王,兀纳失里,也是察合台一系的成吉思汗后裔。
兀纳失里控制的今新疆哈密,至今都是内地入疆的必由通路,拥有随时掐断别失八里、撒马尔罕商旅通路的能力!由于兀纳失里的阻挠和控制,西域各国商旅路经哈密,意见很大。实际上,兀纳失里不过是玩玩转口贸易,在中间当二道贩子,多从中渔利而已!欲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人心不足啊,兀纳失里的贪婪给明军出兵提供了借口!
因此,就在太子朱标抵达陕西前夕,明军兵出凉州(今甘肃省武威),长途奔袭2000里,对哈密采取了一次重要的突然性军事行动。指挥官为左军都督佥事刘真、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宋晟2人。宋晟长期担任凉州卫指挥使、凉州守御都指挥使,对于西北战线十分熟悉!
刘真、宋晟等乘夜过星星峡直抵哈密城下,将哈密四面围住,知院岳山半夜缒城归降。黎明时分,兀纳失里驱马三百余匹突围而出,趁明军争取马匹,兀纳失里带家属跟着马匹后逃走了。
刘真、宋晟等遂攻进城去,击斩前元豳王列儿怯帖木儿、国公省阿朵儿只等1400人,俘虏王子别列怯、部属1730人、金印一、银印一、马630匹。杀伤比例还是很高的!战斗激烈啊!
这表明,尽管经过洪武二十三年的三打胡党,杀了不少老干部,但明军的攻击力量还是很强,足以轻易战胜西域道上的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这是迫使撒马尔罕的帖木儿等人不得不继续采取恭顺态度的原因。商旅复通,西域震动啊!但是,并非一帆风顺。次年,发生了驱逐回回军民事件!“甘肃等处回回军民愿还西域者,悉遣之还撒马儿罕之地,凡1236人”,什么原因?两个已经归依伊斯兰教的政权,别失八里、撒马尔罕扣留明使,派遣间谍,令老朱大为光火!
这个事件,可以说完全击碎了现代某些朋友认为老朱是个回回的梦想,十大理由不堪一驳啊!
那么老朱当年禁酒,亲手杀了不听话的胡大海之子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实录》中有解释,只是大家不太注意罢了。“民间造酒醴糜费米麦,故行禁酒之令”,禁酒是为了节约粮食啊,仅此而已!
那么,为何今天还能有宁夏高比例的回民呢?首先,这些人都是不愿选择还西域者,故而可留!再者,还有明以后汉、蒙、藏等新鲜血液的加入!伊斯兰教鼓励人们友爱、学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还是有相当吸引力的!但是当时宁夏地区尽管有鞑靼、回回军民,占主流的还是淮西派军人后裔!
比如,宁夏卫副千户何忠,何副团长,因所管军士缺伍严重,部队不足员,于是因此被兵部撤职。何忠,气呀,专门千里迢迢跑到南京找老朱问个明白,军人本色啊!别看三打胡党杀了那么多老干部和资深军官,包括咱们宁夏卫的指挥使于琥,不怕,照来!部队不足员,那是宁夏卫条件艰苦,那是兵部勾军机制有问题,能怪我们一线指战员吗?
老朱一看材料,这个何忠乃是淮西旧将万户何胜之孙,何震之子,这何胜、何震父子均为老朱打天下战死,牺牲在建国之前。要不然,活到建国也是大干部!你看人家宋晟,自己是西北的大都督,弟弟在山西当布政使,老爸从江西省军区退休,回乡享福,儿子在北平燕王护卫军里当差,一家混得多好!管他几打胡党,还不受冲击!
何忠虽是革命先烈之后,属于第三代,却没人罩着,难怪被兵部执行本本主义,一撸到底!能不气吗?
老朱了解完情况,通知兵部,原撤职公文无效,升何忠为宁夏卫指挥佥事,且子孙世袭!何忠因祸得福啊!一家的饭碗保住了!可见,老朱杀戮功臣和回报功臣后代也在同时进行,不可一概而论!
哈密一战,明军打出了军威,宋晟得到了老朱的进一步赏识,不久升都督宋晟为总兵,都督刘真为副总兵,西凉、山丹诸卫军马,凡有征调,悉听宋晟节制。宋晟权大了!
明军和老朱有没有能力在西北恢复汉唐故业,能不能做到“远迈汉唐”?当然我们现在的人们都知道,明军止步于哈密城,后来更是退缩于千里之外的甘肃嘉峪关前!并未能在这个方向上实现“远迈汉唐”!但在当时,确实是个未知数。明军和老朱在西南方向上做得就比“汉唐”好,牢牢地控制了云南!将其纳入祖国版图!统治比前元还要稳固!
如果老朱实现了“迁都西安”的战略目标,明军出于首都安全考虑,很可能继续向别失八里、撒马尔罕进军,而当时帖木儿羽翼未丰,他得想办法对付内地来的“猪可汗”!就不会有力去进攻奥斯曼土耳其人,奥斯曼土耳其人如果未受帖木儿的冲击,信仰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将更早灭亡!整个欧洲受奥斯曼土耳其的冲击将更加厉害。如果奥斯曼土耳其不是止步于维也纳,而是不受帖木儿干扰而进一步拿下意大利、奥地利、法兰西、西班牙,一系列连锁反应将会发生,真是天下事尤未可知!世界史都会被改写!
然而,这一切假设都被一个人的死而彻底终结了,这就是太子朱标之死!
太子集团是不情愿迁都西安的,因为现在的西安可不是当年繁华的长安,朱标用他的死彻底否决了朱重八试图在西北“远迈汉唐”的伟大战略目标!国赖长君啊!朱重八虽然雄心尤在,可是已是一名好絮叨的须发皆白的垂垂老者,随时可能跟他的庞大帝国说声拜拜!朱标之长子朱雄英已经夭折,活着的皇第三孙,同时也是朱标之次子的朱允炆(1377年-14??年)尚未成年,15岁,怎么办,立储、迁都、西北战略,老朱只能作出取舍!
朱标死的第三天,老朱穿“齐衰”之衣,在东角门跟群臣絮叨道,“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於此,命也。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贤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为太子,何如?”
翰林学士刘三吾进曰:“陛下言是,但置秦、晋二王於何地?”上不及对,因大哭而罢。(见《太祖实录》)
一般上说,国内长期以来,把这段话看作是,燕王朱棣上台以后,《太祖实录》的编修者为了拍朱棣的马屁而故意加上的。持这种看法的人,一般都没有看到老朱试图在西北“远迈汉唐”的伟大战略!
伟大战略嘎然而止!这难道不是老朱失子之痛之余的又一巨大不舍吗?
皇嫡长孙朱雄英倘若不8岁夭折,算来洪武二十五年也有十八九岁!情况可能还好点!可是现在朱允炆只有15岁,尚未成年啊!西北方向“远迈汉唐”的伟大战略,决非一、二年可以完成,老朱老矣,随时可能与世拜拜,朱允炆稚嫩的双肩无论如何是承担不起的!因此,老朱在重新立储上的摇摆,一度摇摆到燕王朱棣身上,考虑到西北战略的延续性,笔者认为是有可能的!并非空穴来风!
当时的西北方向,已经屯下重兵,并派遣魏国公徐辉祖(徐达之长子)、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凉国公蓝玉、徽先伯桑敬(桑世杰之子)、都督马鉴、指挥严麟、朱铭、徐质、陈义、勋卫、徐增寿(徐达之次子)等人往陕西等处防边,时间是洪武二十四年三月。
蓝玉抵达兰州时,不慎坠马,导致右臂骨折!洪武二十四年五月二十日,老朱遣使慰劳。
信中曰:“朕昔率师渡江,诸将为朕股肱者,独中山武宁王、开平忠武王材勇谋略出诸将上,凡受命征讨,未尝挫衄。二王继逝,求其统御三军如二王者,盖亦少矣。往岁,尝命尔副颍川侯率师讨不庭于黔南,不数月而捷报,黔南既定,命尔副宋国公北取金山,遂掩袭虏庭,大捷而还,方之二王,亦庶几焉。今年,又命尔整兵燉煌、酒泉,使者至,言尔中途坠马,右臂微恙,故特遣使往劳。尔其善自调护,以称朕委任之意。”
老朱在这里是高度评价了蓝玉的军事才能!意思是,跟徐达、常遇春水平差不多啊!
蓝玉用兵,以兵贵神速见长,往往出其不意出现在敌人面前,故而常能克敌制胜!实事求是的说,此人决非头脑简单的酒囊饭袋!军事上,确有独到之处!
大家记住这段评语,仅仅两年以后,评语就180度大转弯了!蓝玉自犯了强奸罪以后,开始保持低调,老朱爱才心切,时间一长,原谅了他!改封为凉国公,很显然,梁国公在河南开封,凉国公就指向西北的凉州了!
蓝玉去西北之前的两年在干什么呢?在四川、鄂西等地镇压苗族、土家族等部落发动的小规模叛乱,对蓝玉而言,这显然属于大材小用,至少蓝玉自己是这么认为的!洪武二十三年八月,拜三打胡党之赐,蓝玉也曾被厚赐归乡!赐钞三千五百锭、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文绮三十匹、绫十匹,工部具舟送之。
蓝玉等人在家乡憋得难受,被派往西北筹边以后不久,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两员老将也被派往陕西,可见西北大局,确有大规模用兵意图!老朱确有发动大规模“西征”的可能!可惜历代明史研究者视而不见,受明清江浙文人视点遗毒甚深啊!
洪武二十四年五月,老朱命自己的6个小儿子,汉、卫、谷、庆、宁、岷六王往山东临清训练军士,各置护卫。这还是一群孩子,年龄12-15岁。与孙子辈的朱允炆差不多大!安排好这些孩子,令老朱也是十分头疼啊!况且,葛丽妃所生小儿子朱木彝才3、4岁,老朱六十四五岁的年纪,儿子多了有儿子多的麻烦啊!
虽然,洪武二十四年八月-九月,明军成功突袭了哈密城。十一月间,宋国公冯胜、凉国公蓝玉更是主动遣使南京请战,要求“就讨西番之未附者”。但是,行动还是被推迟了!
洪武二十五年二月,在外公侯十三人被召集还京。曹国公李景隆、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昇、长兴侯耿炳文、东平侯韩勋、安庆侯仇政、西凉侯濮玙、定远侯王弼、江阴侯吴高、鹤庆侯张翼、全宁侯孙恪、沈阳侯察罕、徽先伯桑敬。其他如,靖宁侯叶昇於河南卫,宣宁侯曹泰於平凉卫,安陆侯吴杰、指挥使陈义於岷州卫,驸马李坚於巩昌卫,都督汪信於临洮卫,都督宋晟於凉州卫,都督刘真於甘肃卫,指挥使严麟於庆阳卫,指挥朱铭於延安卫,徐质于宁夏卫,依旧在西北集结,训练军马待命。
明军在西北的大规模军事集结,引起了帖木儿的恐慌,三月初一派遣万户尼昝卜丁等人来朝,探听虚实,贡马84匹、骆驼6只、绒6匹、青梭幅9匹、红绿撒哈剌2匹,另外还有镔铁、刀剑、盔甲等物,用意明显,也是想让“猪可汗”老朱看看,蔽国帖木儿帝国军工生产水平也是不弱!老朱回赠使者白金、文绮若干。好,事情复杂化了!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初,太子朱标重病奄奄一息,活该出事,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发动军事叛乱,位置在今卫星发射基地—四川西昌!月鲁帖木儿,故元平章,云南建昌人,蒙古族,洪武十五年降明,任命为建昌卫指挥使,月给三品俸。蓝玉等率兰州兵会同都督聂纬、都督徐司马、四川都指挥使瞿能等人进剿,在川西花了半年多时间,后僰人、百夷、罗罗、摩赀、西番诸部皆背弃之,叛乱失败。十一月,蓝玉用计将月鲁帖木儿捕获,解送至京师,伏诛。这是蓝玉一生打的最后一个胜仗!
太子朱标去世、四川建昌卫月鲁帖木儿军事叛乱,多种因素让老朱取消了迁都西安的打算,自然“远迈汉唐”的西北战略也被迫取消了!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二日,老朱正式册立皇第三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自己的法定继承人,并祭告太庙。
从这天起,老朱就在为如何巩固身后的事情考虑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