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晚清中国人有多穷

张程 · 2012-01-10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本文摘自给《历史把脉之大案人心》 :张程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晚清的一个周六,美国驻华公使馆的外交官何天爵和几位同事在中国西部地区旅行时不幸迷路了。

当天晚上,他们找到了一家乡村小店。许多年后,何天爵依然对这家小店的伙食耿耿于怀,“唯一的食物就是将小麦粉和水,擀得又平又细,再切成一条一条的,放在沸水里煮。这东西吃起来毫无味道,咬起来像皮革一样,难以下咽。”但是这家小店和所在的村子没有任何其他可以吃的东西。这让何天爵不禁想起了某年秋天在北京城东一百多里外山谷里一座寺庙的伙食经历。当时他借住寺庙一宿,热情好客的僧侣只给他一些生板栗和从寺院水井中打上来的泉水作为晚饭。何天爵委婉地表示伙食有点寒酸,和蔼的老住持满脸惊讶,说:“板栗可不是一般的水果。吃上几斤板栗,再喝些泉水,肯定能填饱你的肚子。”当时无奈的何天爵硬是用板栗填饱了肚子,满心不甘。现在想想,这小店里的白水煮面,还不如板栗泉水呢。

第二天,何天爵的仆人发现村子里竟然有人在卖已经煮过的肉。不管三七二十一,他们立刻买了肉回来。大家都已经饿坏了,抓起肉来狼吞虎咽。肉的味道非常奇怪,难以名状,何天爵吃了一小块儿肚子里的酸水就一直往口里翻腾。美国人责怪仆人,仆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自己判断村里那位推着手推车的老人卖给他的似乎是牛肉。好在老人卖肉的地

方离小店不远,一行人都出去找那位老人。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老人家,今天的生意怎么样啊?”

“非常好。我装了一车的肉出来,现在卖的只剩下你看到的几块儿了。”

“你卖的肉是什么肉啊?牛肉吗?”

“不,这不是牛肉。我是离这个村子几里外的农民。我养的一头老骡

子最近病死了。它可是我所有的财产啊。所以我就先卖了它的皮,再把它的肉煮熟了叫卖。您看,现在就只剩下车上的几块了。”

何天爵在中国居住超过二十年,对中国社会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他发现中国人的日常食物包括蒸过的大米,用过量开水煮过的卷心菜和作为美味佳肴的、浸泡在盐卤水中的生萝卜。从食物上看,何天爵推论“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在我们难以想象的贫困之中”。他经常在城市和乡镇看到小孩子或者妇女一只手握着三四枚铜板,另一只手拿着破瓷碎碗,一脸庄重的表情去购买全家人饮食的必需品,酱醋油盐。“消费清单极可能包括:木炭,一个铜板;米或者面粉,两个铜板;卷心菜,一个铜板。如果比较有钱的话,可能会再买一个铜板的食油或者酱油。在极稀少的情况下,或者在重大节日里,他们会多花一个铜板,买大约一汤匙的水酒,回家热一下,吃饭的时候慢慢享受”。

“在中国,如果你看到十几个大人和小孩子为了一堆牛粪而争得不可开交,一点都不要觉得稀奇”。

中国穷人的房子是用土块或者碎砖头垒起来的,外面糊上一层泥巴。有的房顶覆盖着瓦片,多数房屋顶部都只是盖着层席子,再在上面敷上石灰和干草的混合物。所有的房屋都没有超过一层楼的高度,一个五口之家或者六口之家就挤在这样的一间或者多间房屋中。房屋的地板是砖铺的,或者干脆就是泥土地;窗户是纸糊的;门缺少固定,开合自如,任由气流随意进出。中国的房子都没有烟囱,屋子里在夏天和冬天也都不生火。只有在做饭的时候才生火。全部家具包括一张桌子,一两把凳子,经济允许的话可能还有一个柜子。砖砌的隆起的土炕,铺上芦苇席,就是所有家人的床。

中国人从不浪费任何东西。他们收集零星的抹布和布角料,仔细聚到一定数量后糊起来,纳鞋底。他们留意哪怕是最细小的木头星,到处收集81碎木头,巧妙地粘合起来,用双手变出来整块木板或者整根棍子。北京城一半的房子是用已经使用了好几百年的砖头瓦片建造起来的,这些砖瓦还会继续被沿用好几个世纪。

中国熟练的技术工人每天的平均收入不到20美分;非熟练工人,“卖苦力”的人,每天收入不会超过7分钱。他们需要用这么点微薄的收入来养活自己,照顾一到四五个其他人的生活。何天爵固定雇用的信使,需要跑五十公里路程来赚取8分钱。中国河运船只雇用的纤夫,从天津出发逆流而上到达北京通州,走完长达二百公里的路程可以得到50分钱和单程的饮食,然后再步行返回天津。也就是说,“这些人往返远远超过从波士顿到纽约的距离,就是为了50分白银和几顿饭。”

这些人够得上美国的乞丐标准了,但在晚清社会还算是衣食有着的普通人。真正的中国乞丐,情形糟糕透了。何天爵遇到过许多乞丐——因为北京的四九城到处有他们的身影,围堵洋人乞讨。何天爵都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如果有五十到一百个衣衫褴褛、伤病缠身、难以分辨人样的乞丐聚集起来,围堵商店或者衙门,那么最好是满足他们的要求。不然,这些乞丐是不会散开的,即使你叫了警察来也没用。”一开始,何天爵不胜骚扰,叫来了顺天府的衙役试图驱赶乞丐,结果一个警察来了以后,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吧。那都是些小钱。撒了钱,他们就会散开了。”

何天爵认为乞讨被中国人默认为一个合法行业。人们对乞讨既不干涉,也不制止。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人口众多,劳动生产力低下,所以平均收入极其微薄;二是官府没有固定的对乞丐的救济机制。何天爵的分析大致准确,只需做两点小小的修正。生产力水平低下是根本原因,但因为何天爵在华时期是民不聊生的乱世,所以显得乞丐特别多;而官府也设置了社会保障制度,上到给落魄书生白吃白喝的同乡会馆,下到在荒年救济灾民免得饿死的义仓,只可惜社会保障基础既薄弱覆盖面又窄,大批贫弱无依的底层弱者就加入了乞丐的队伍。

文章摘自:《中国人本色》
  :[美]何天爵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版次:2006年9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本书为公版本,是十九世纪美国外交官何天爵根据他本人在中国居留16年的所见所闻和深入思考写成的,是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一幅全方位、大视角的生动画卷,其内容涉及中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对中国人特质的揭示……[连载内容]
  整个帝国里每一个人都结婚,没有独身主义者。中国在这一方面还是做出了表率,整个世界都应该明智的向她学习。因此,从总体上说,有多少个达到结婚年龄的男女,就有多少对夫妻。有多少对夫妻,就有多少个现在的和未来的家庭中心。单身汉和老处女在中国根本就不存在,因此也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结婚并不代表一个新的,独立的家庭中心就马上建立了。结婚并没有使一个男人失去对他父母应尽的责任,他还是要完全服从并且赡养父母。只要他的父母还活着,他就依然要扮演好儿子的角色,永远不能独立。一对新婚夫妇无一例外的要和新郎的父母住在一起。实际上,婚礼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把新娘用一顶轿子送到新郎父母的住处。这个仪式使新娘完全失去了与她自己家庭的联系,而成为她丈夫家庭的一部分。而且在她丈夫家里,她首先是她婆婆的佣人和苦工,其次才是她丈夫的妻子。

  中国新嫁娘的命运极为艰难悲惨。她不能选择嫁给谁,只能嫁给一个她从未见过,从未说过话的陌生人。到了出嫁的日子,她就像一只袋子里的猫一样被带去送给他,因为她从头到身体都被包裹起来,严严实实的。她丈夫也同样没见过她,不能做出自己的选择,他只能对她冷漠,甚至形同陌路。因此,爱情只能产生在婚后而从来不是在婚前。爱情在他们的结合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她在新家里仅仅变成了一个能干的下人,承担着最重的工作。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养育子女。在生育子女之前,她不是被称为夫人,而是继续被称为小姐。在中国不是以是否结婚来判断一个女人是小姐还是夫人,而是以是否成为母亲来判断的。当她成为了母亲,特别是生了一个儿子,她才终于得到一定的尊重和认可。但是在这之前,新媳妇们就常常已经自杀,或者已经尝试自杀了。因为自杀才是唯一逃离婆婆那让人不能忍受的残酷虐待的办法。

  只有做了母亲,中国妇女才能找到保护和尊敬。但是,这时从一个西方人的角度看,她的位置又非常特殊而且古怪。她会成为她的孩子们的专制者。她的孩子要绝对的服从她,即使他们头发花白,成了一家之主。她会转过残酷的对待她的儿媳妇们,以此来发泄她年轻时经受的苦难。但是对她丈夫来说,她还只是一个仆人。根据中国法律,她死后,她的儿子必需戴孝,并且百日不得剃头。然而如果她的丈夫戴孝或是对她的死表现出了伤心,他就会被当成笑柄,受人鄙视。只要他认为适宜,他就可以再娶。但是如果一个寡妇再嫁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中国人不喜欢直言不光彩的事。他们从来不说“王寡妇又嫁了”。而是说“她又进了一步”。如果一个年轻的寡妇想要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誉,她就应该在她丈夫的棺材上一头碰死。皇帝为了表彰她的德行,往往会下令给她立一块贞节牌坊。如果她不那么有野心的话,她的余生将完全奉献于照顾她的公婆。

  一次,在于中国政府高官的谈话中,我提到了摄政王新近去世的夫人,推测他会挂冠守丧一段时间。

  一个内阁成员笑着回答到:“不,不,死个女人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王爷没必要为她守丧。只要他愿意,老婆要多少有多少。”

  其实他几经有好几个老婆了。在中国,只要养得起,娶多少个老婆是任由男人决定的,这在法律上和道德上都是允许的。第一个妻子是正房,她拥有某种统摄其他妻子的权利。虽然她们都是仆人,但是她是这些仆人里的头。妻和妾的孩子都是平等合法的,他们拥有同等的继承权。但是在实际上,这项规定并没有被严格遵守。就拿皇帝来说,他通常娶四个妃,75到100个嫔。皇帝原本应该详细了解这些妃和嫔所生子女,并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一个来继承大统。但是继承权往往落在他最宠爱的嫔的儿子身上。百年一见的明君乾隆就是第十四皇子;在1875年驾崩的同治是一个嫔的儿子。

  但是在中下层社会,人们通常只有一个妻子,很少例外。一些读者也许喜欢探究以下这两种情况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在允许一夫多妻的情况下,人们只娶一个,另一种情况是如上所说,在中国汉字里,房檐下一个女人是“安”,两个女人就是家庭内吵闹不断37,三个女人就表示将可能发生严重的阴谋实践(“奸”)。如果在这些完全没有关系的事实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你大可不必为此大惊小怪。中国人是极讲求实际,又有哲学头脑。所以他认为文字结构表达的观念与一夫多妻的不明智选择并不矛盾的想法就并不奇怪了。

  从上述事实也不能说明女人在中国的家庭生活中只是仆人和苦工。她们还发挥着其他的作用。她拥有对女儿的绝对控制权,直到她们出嫁。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子们的生活。儿子从出生就要完全顺从母亲的命令,直到他的母亲去世。中国农村的老太太不仅起着散播谣言和绯闻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决定公众意愿的影响力。她们形成一股影响村里事务的潜在力量,常常决定那些与她们毫无关系的事情。这从她们对儿子的专制地位可以看得出来。在三十多年中,咸丰的两个妻子: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38是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的真正统治者。在所有危急关头,她们的判断和意愿都被采纳,决定着中国政府的政策。但是根据东方的传统,她们不能抛头露面。每当举行朝会的时候,她们在场,但是只能坐在帘子后面。所有内阁成员都能听到她们的声音,但是看不到她们的脸。几年前其中一位死了,但是另一位仍然精力旺盛,在处理公共事务中起着潜在的作用。

  这两个女人准确的说明了中国妇女在中国占有的特殊地位。作为一个妻子,她们显然没有任何影响力;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她们享有至高的权利。当咸丰在位期间,这两个女人只是皇帝的玩偶。人们从未听说,也从未想到她们有其他方面的能力。直到1861年皇帝驾崩,迎来了她们的统治时期。其中的一位现在还享有统治地位。鉴于20年来,(从1875年一月起)提名的皇帝不是这两个女人的儿子,而是她们死去的丈夫的侄子。这位侄子还要对他的姨娘百依百顺。这更显示出母性的控制是一种实际的力量。

  在中国和在其他地方一样,强硬的意志和性格总是统治着弱者。在中国的妇女中也不乏其例。虽然这些妇女受到最严格的习俗和法律的约束,虽然她们没受过教育,地位低下,但是她们却控制着她们的丈夫,使他们仅仅成为她们的传话筒。中国妇女从未忘记她们有一张嘴。先不说她们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如何,她们的高声尖叫与斥责无人能及。见识过她们发怒的人一定会注意到她们滔滔不绝的侮辱性语言,这种语言倾泻而下,用词极为生动,(幸好译不成英语),使得整个气氛都颤抖起来,甚至崩溃。听者都会欣然相信中国妇女的嘴是对抗毫无防范的男人的有利武器。他只能逃跑或者投降。他从男性邻居处也得不到任何同情。虽然不是出于对女人的同情,他们只会笑话他连老婆都管不住。

  中国人的地域观念和互相之间的联系很强。形成的新家庭总是建立在原来家庭的附近。这样,子女的家庭就会聚集在父母的家庭周围。有的村子只是由一家人组成的,包括这家人的三四代。例如:史密斯村,约翰村。如果翻译得更准确一些,张家村,王家庄,路口的李家村。这类名字的小村庄,乡镇,城市遍布全国。他们占据了一大部分国家地名。每个家庭的财产,尤其是房产是共同创造,共同所有的。分家只发生在男性家长去世之后。所有家庭成员,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劳作。如果是农民,他们清晨一起出发,在田间劳作一日。女人也同男人一样干活。我曾经见到一个推着犁的中国农民。他的犁由三个上了马具的劳力牵引着,它们是一头牛,一只驴,和他的妻子。

  富有的阶层,人们有些不敬的称他们为“环球快马”(the globe trotters)。他们四处游览,形成一般中国人心中的一个难解之谜。中国人与家庭的联系很强,从不为享乐而出游。他们离家只是因为要处理公事或者私事。离家之后,无论是在异国,还是在他乡,他总认为这是一种流放,多少都会思乡。无论他的家乡多么落后,他把回乡看成人生的主要乐事。


  中国人的天性如果不彻底改变,他们不是,也成不了殖民者。虽然在南美和北美,在澳大利亚殖民地,在缅甸,暹罗,在东印度群岛,爪哇和日本都有中国人的身影,但是哪一个都不是他们的定居地。他们不是殖民者,只是暂时的移民。他们很像候鸟,在一个地方生活几个月,然后在记忆中远方的某个地方建巢,养育后代,长此以往,没有改变。他们因为急事,被迫离家,流落他乡。但是在他们出发前就已经做好了周密的返乡计划。这些计划和希望他们始终铭记在心。如果认真调查一下那些坐在来往于中国和中国人的目的的国家航道上的轮船里的统舱里的乘客,如果这个调查可以持续几年,就会明了离开中国的人又都回来了。就像刚才说的,他们如候鸟一般来来往往。那些客死他乡的人几乎都做出了同样地安排。他们要人把遗体运回故乡,埋在他们祖先的身旁。如果美国人把在过去20年中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总数,与葬在美国的中国人总数对比一下,他们会感到惊讶的。那些葬在美国的尸骨,毫无疑问,是属于流浪者和无家可归的可怜人的。

中国人是敏锐小心的商人,是耐心、忠诚、勤劳的劳力。但是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爱家的民族。虽然他闯荡四海,历经磨难,但是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返回故土,颐养天年,落叶归根。他不仅在被迫流落异国时有这样的愿望,在他乡建功立业后也有同样的想法。他的这种特点不仅是源于对国家的爱,更是源于对故乡的眷恋。例如,一个广东人不会定居在北京。他们中的很多人只是因公来到这里。他们始终都是“朝圣者和外人”。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他们的出生地定居。如果其中的一个可怜的无依无靠的人死在了北京,没有丝毫钱财,那么乐善好施的好心人就会将他的尸骨运回家乡安葬。中国的各大城市都有协会和慈善机构。这些机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不幸客死他乡的人送回家安葬。旧金山的所谓的六个中国同乡会(人们对他们有许多的不实评论)就承担着这个主要任务。去中国的旅行者偶尔会碰到这样的棺材,它吊在两根长棍之间,棍的两端固定在两头驴的背上。在棺材的前面有一个柳条筐,筐里装着一只雪白的大公鸡。棺材里装着死在他乡的人,就这样被抬着,也许要穿过这个中国,到达他安息的地方。这只公鸡必须是雪白的,无一点杂毛。它在长途跋涉之中要引领死者的灵魂,或者说服他跟随着他的肉体。这只大公鸡越活跃的在笼子里昂首阔步地走,打鸣的声音越响,就说明它能更加成功的完成它的使命。

  这种浓烈的乡情经过千秋万代,逐渐发展,日益加强,变成一种宗教,一种无论生死的最后回归。它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神圣的需要。如果我们参考“祖先崇拜”,就会对中国的这种现象增进一些了解。

  我们必须谴责偶像崇拜。我必须承认,每次看到中国人的棺椁从海路或从陆路,经过长途跋涉,重返故乡,圣经旧约中的美丽的历史故事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在这个故事中,亚伯拉罕在希伯莱给他的妻子萨拉买了一块田和一个洞穴作为墓地。亚伯拉罕,以撒,瑞贝卡死后也都葬在那里。雅戈死后,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把他们父亲的遗体从埃及抬回了加南,并葬在利亚旁边。约瑟夫要求他的孩子们承诺在他死后,要把他的骨灰葬在同一个坟墓里。这个承诺在他去世后两个世纪完成。人们一定会崇敬中国人的这种感情。人类的先民就拥有这种感情。中国人在几千年中把它,世代传承,付诸实践。

  中国政府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利用人们的这一特点。对于那些想要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他要在中华帝国版图内拥有一块墓地。一小块墓地的所有权被看成他有意成为永久定居者的上佳证明。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使人民安土重迁,阻碍了他们改变居住地和职业。法律明文规定,任何个人和家庭终身只能从事一职,不得改变。法令上写到:世世代代,不得改变。对于已经不喜欢改变的民族来说,这样的法律是否是明智的值得怀疑。今日它已经失效。但是它对整个民族有着双重的影响力。一方面,子承父业,它使得各种行业毫无改变(也毫无进步)的保存下来。另一方面,它阻碍了中国的进步,使她落后了几个世纪。并且限制了人民。人就呆在他谋生的地方。如果这个营生是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话,自然他就会在家继续经营他父亲的产业。他的利益中心在那里,他很少背井离乡,出去闯荡。

  一次,我见到一位靠在土墙上晒太阳的老人,他在那里是为了稍微能抵抗一些一月份刺骨的寒风。我向他询问到某个中国的城市还有多远,因为我打算在那里过夜。他回答说不知道。

  我惊讶并且怀疑他的回答,问到他是否也是一位旅行者。

  他说:“不,我就住在那儿。”并用头示意在不到一百码的地方的一所看起来舒适的中国房子。

  我又问到:“你在这里住了多久了?”

  他回答说:“一辈子,我今年78岁了。”

  我坚持问到:“你真的不知道那座城市离这里多远?”因为我还是不能相信他的话。

  他回答道:“不,我为什么要知道?我从没去过那里。”

  这更让我感到惊讶了,惊呼道:“你已经78岁了,在这里过了一辈子,竟然没去过那里!”

  这位老人断然反驳道:“当然没有,我为什么要去那儿?我住在这儿。”我说的那个城市离这里其实不到十英里!

  还有其他事实说明我们刚才提到的那项提倡永久性(我们姑且用这个词)的法律的效果。虽然钟表这些东西中国不生产,也很少有人拥有它们,进口的数量更是微乎其微,但是中国每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里都会有几家修钟表的店铺。旅行者也许想知道他们如何找到顾客,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哪学来的这门手艺。答案很简单。他们对这行知之甚少,都是罗马天主教徒,从祖先那里继承了信仰以及手艺。他们的祖先是两百多年前,早期来华的天主教牧师的学生以及皈依者。他们从传教士那里学来的钟表维修的知识,并传给子孙后代。

  “孝顺父母”这句话已经内化于中国人的性格之中,不仅受到众意支持,还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对它有一点违背,即使侥幸逃过了刑罚,也会被当作忤逆者或异教徒而驱逐。其实它已走向极端,成为一种专制。一个人完全没有独立行动和判断的空间,无法发挥他的个人能力,除非到了无所作为的高龄。同时,中国家庭生活令人愉快的一个特点是后辈对长辈的顺从与尊敬。在中国,即使是调皮淘气、异想天开的孩子也不会透露先人的阴暗,更不会对先人的不是有些许微词。中国人从不用“老头”、“老官僚”、“老太婆”这些词称呼父母。年龄是受到尊敬的。人们会用“老太太”(“尊敬的女士”的意思)这个词来称呼一个穿着破烂肮脏的,街上的讨饭婆,以表示对她白发的尊敬。头发花白,重任在肩的国务大臣也要抽时间照顾他没牙,眼瞎,像小孩子一样暴躁的母亲,要以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服从来对待她们不讲道理的心血来潮。如果老年人的确受到了子女的孝顺和尊敬,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就会比其他地方都长。

  有时这种尊敬与爱戴以一种我们看似可疑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适当的。在北京或中国的其他城市常常见到一队人,以吹鼓手和棋手开路,在街上行进。在整个队伍的中间是两口棺材。没有白色(它象征着哀悼),欢快的音乐,整个队伍愉快的气氛都说明他们不是在为死者举行最后的仪式。这两口棺材是张氏夫妇的儿子所买,象征着对他们的孝顺与尊敬。它们风风光光的被抬到老人家,并且得到惊喜的老人的赞扬。要是我们在拜访一位朋友时,他拿出了手表,我们就会把它当成送客的暗示。但是中国的父母没有如此过于谨慎的观念。他们会接受这些精心上漆,装饰精美的棺材,并把它们当成子女考虑周到,孝敬父母的证明。这些棺材停放在家里的大堂之上,小心保管,并且作为一种夸耀显示给朋友看。中国人的客厅里也许没有昂贵的钢琴,但是常常提前摆放着作为他们安息之地的棺材。这甚至让他们感到自豪。他们不会想到这件礼物所代表的令人悲伤的一面。他们从中只看到了爱,尊敬,以及子女的深谋远虑。这让他们感到安心,因为对于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证有一个风光,隆重的葬礼。

  虽然不是和本章的主题关系密切,但是也要顺便提及,中国人在自己精力充沛的时候,去世几年前就准备棺材了。这些棺材被小心存放,以备不时之需。我雇用了一个没有孩子的寡妇许多年,给她微薄的每月4英镑的工资。她最终攒够了钱,买了一口普通的,没有饰纹的,未上漆的杉木棺材。因为没有地方存放棺材,她就把它寄存在几英里之外的镇上的一位远方亲戚家。三年以来,她每半年就像朝圣一般地骑着驴,去她寄存棺材的地方看看她的棺材是不是安全,是不是保存完好。但是最终有一次她带着悲哀的故事,心碎地回来了。她的亲戚因为急于用钱,把她的棺材当了。更大的灾难是,他把当票39也卖了。不幸的经历并没有让她泄气,老太太又开始攒钱,每次从牙缝中省下一文两文钱,打算再买一口棺材。但是在她的储蓄完成之前,霍乱夺走了她的生命。朋友们完成了她的心愿,给她举办了一场体面的葬礼
柏桦 发表于: 2010-11-21 21:36 来源: 今天

晚清笔记


一、重庆乡间的狗及其它

[size=10.5pt]1[size=10.5pt])
[size=10.5pt]夜里,狗对着过路的板车发疯地乱叫;
[size=10.5pt]晴天,又对着臭气熏天的粪坑狂吠;
[size=10.5pt]
[size=10.5pt]道士只要在做法事,狗便吼个不停;
[size=10.5pt]连传教士的小狗保罗也“汪汪”得干脆。
[size=10.5pt]
[size=10.5pt]猪肉是宴席上非常高级的菜?
[size=10.5pt]学究论书
[size=10.5pt]菜农论蔬
[size=10.5pt]渔人论鱼
[size=10.5pt]屠夫论猪
[size=10.5pt]
[size=10.5pt]夫子不论魔法。
[size=10.5pt]马在草地上打滚,
[size=10.5pt]我们禁不住笑了。
[size=10.5pt]
[size=10.5pt]2[size=10.5pt])
[size=10.5pt]冬天,为了避湿保暖
[size=10.5pt]我们会把脱下的衣服盖在被子上。
[size=10.5pt]可“神没有什么衣服需要晾干,
[size=10.5pt]只需门前有一个小寺庙和一片老树丛。”
[size=10.5pt](Arthur Smith)
[size=10.5pt]
[size=10.5pt]那河流呢?长江或嘉陵江?
[size=10.5pt]“批判一条河流,
[size=10.5pt]就是要改变它,让它变得更好。”
[size=10.5pt](Bertolt Brecht)
[size=10.5pt]
[size=10.5pt]3[size=10.5pt])
[size=10.5pt]“不属于身体的不会留下记忆。”
[size=10.5pt](Yehuda Amichai)
[size=10.5pt]苦力们除了身体外都很害羞,
[size=10.5pt]谁也不愿意去讨一口水喝。
[size=10.5pt]
[size=10.5pt]木匠中午出去吃饭,酒喝多了,
[size=10.5pt]自以为醉酒是一件光荣的事。
[size=10.5pt]
[size=10.5pt]一个肤色雪白的裁缝说:
[size=10.5pt]做外国衣服太烦了,以后再也不做了。
[size=10.5pt]
[size=10.5pt]赌博是大快活!
[size=10.5pt]无事可干,我们春节开赌
[size=10.5pt]——拜神?是的!草草结束之后,
[size=10.5pt]我们在房间里赌,
[size=10.5pt]蓝袍人、红裤女、和尚……
[size=10.5pt]赌得流汗
[size=10.5pt]同样的刺激,同样的幸福。
[size=10.5pt]
[size=10.5pt]4[size=10.5pt])
[size=10.5pt]另一个人在一株大皂角树下
[size=10.5pt]用石头练习举重
[size=10.5pt]还用拳掌硬功,奋力捶打胸膛
[size=10.5pt]使其变红,变成猪肝色。
[size=10.5pt]
[size=10.5pt]常常,他会砰地一拳将一块砖头击碎。
[size=10.5pt]常常,他又在鸡巴上吊起三块砖头。
[size=10.5pt]常常,他突然、猛烈、公开地骂人。
[size=10.5pt]
[size=10.5pt]但他最想的是活到老。在吾国,
[size=10.5pt]老年便是一种荣耀。
[size=10.5pt]
二、小学
[size=10.5pt]
[size=10.5pt]“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size=10.5pt]学习就是高声朗读,
[size=10.5pt]就是不析义、不综合、不数学。
[size=10.5pt]而学堂亦是“在黑夜中穿上华贵的衣服。”
[size=10.5pt]
[size=10.5pt]那老师用戒尺打他11岁的头
[size=10.5pt]他就哭着回家,让妻(童养媳)
[size=10.5pt]一边安慰他,一边用黑色膏药涂他的伤口。
[size=10.5pt]
[size=10.5pt]后来,他患了水肿病
[size=10.5pt]易于激动的他拒吃药、大哭闹,好吃西瓜
[size=10.5pt]之、乎、者、也,奈如何
[size=10.5pt]三年后,他命赴黄泉,留下一个寡妇。
[size=10.5pt]
三、地痞
[size=10.5pt]
[size=10.5pt]他老是表现出渴望战斗的模样:
[size=10.5pt]故意敞开外套,
[size=10.5pt]故意扯破帽子,
[size=10.5pt]故意将乱蓬蓬的头发梳成松松垮垮的辫子;
[size=10.5pt]故意趿拉着鞋后跟,
[size=10.5pt]卖弄那跟部丝绣的棉袜,
[size=10.5pt](他没有胸毛,稍觉害羞)
[size=10.5pt]硬要给村里人来点颜色瞧瞧。
[size=10.5pt]
四、榜样

[size=10.5pt]常州有一户陈姓人家,
[size=10.5pt]加起来共有七百多口人,
[size=10.5pt]他们每天都统一吃饭,
[size=10.5pt]他们养的狗(120条)
[size=10.5pt]也与他们同时吃饭。
[size=10.5pt]如有一条狗没及时赶到,
[size=10.5pt]所有狗会耐心等待。
[size=10.5pt]“你看,”皇帝笑曰,
[size=10.5pt]“这陈家多和谐、多美满,
[size=10.5pt]整齐的生活使狗性也得以改变。”
[size=10.5pt]
五、母与子

[size=10.5pt]《枕草子》说,夜里的声音都有意思,
[size=10.5pt]唯有婴儿的哭声讨嫌。
[size=10.5pt]喏,那山西小儿子就正哭得厉害
[size=10.5pt]要么捂得热了,要么就敞得凉了。
[size=10.5pt]
[size=10.5pt]奈何,那小妈妈也是一个孩子
[size=10.5pt](一切听婆婆、婶婶的)
[size=10.5pt]心烦,就塞一个奶头给他。
[size=10.5pt]
[size=10.5pt]那小儿子一天要吃几百次奶呢
[size=10.5pt]此外,还啃瓜果、萝卜、排骨
[size=10.5pt]连爹爹的大烟袋也咬
[size=10.5pt]从而染上鸦片烟瘾。
[size=10.5pt]
[size=10.5pt]一天,这小妈妈为给他治病
[size=10.5pt]用钝剪刀把那小儿子的食指铰下
[size=10.5pt]小儿子痛得哭不出声来
[size=10.5pt]当场便抽搐着死去。
[size=10.5pt]
六、回乡偶书

[size=10.5pt]“少小离家老大回”
[size=10.5pt]那白发儿子进了家门也不多说
[size=10.5pt]倒头便畅快地抽烟。
[size=10.5pt]众人惊愕,问他是哪一个?
[size=10.5pt]他反问:“我为何不能在家里随意呢?”
[size=10.5pt]
[size=10.5pt]接着抽,接着抽……
[size=10.5pt]详情容后再说。
[size=10.5pt]
七、问道

1890年,中国“问道者”认为:
只要传教士关心我们的口腹,
我们就会让他们来拯救我们的灵魂。
而传教士也心知肚明:
雇佣信教者工作的问题,
是他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中国人若想成为一个基督徒
他必然想依靠基督教讨生活。

1894年春,英国人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
在四川万县见到一个苦力基督徒,
他入教仅是为了神能治好他三岁女儿的聋哑病。
在重庆,魏夫人脖子上的脓疮被教会医院治愈后
立刻对真理或科学产生了极大兴趣;
随即她成为一名基督忠实的女儿,
每周末必长途赶来参加礼拜唱诗。
贵州府道台唐先生目睹了治疗内痔病人的手术后
便当场信仰了基督教。

依然是1894年,四川有六万天主教徒
其中大多数是苦力、游民、骗子和强盗;
这是水富的一个大主教莫托特说的,
他甚至还说了一句更疯的话:
“基督的十二使徒中,有一个曾来过四川水富。

八、成都反洋暴乱

[size=10.5pt]1895[size=10.5pt]年5月30日[size=10.5pt],突然
[size=10.5pt]成都全城贴满了告示,内容如下:
[size=10.5pt]“洋鬼子唆使坏人偷小孩榨油。
[size=10.5pt]我家李姓女仆亲眼目睹,
[size=10.5pt]大家不要让小孩出门,
[size=10.5pt]希望大家配合。”
[size=10.5pt]
[size=10.5pt]一时间,议论纷纭:
[size=10.5pt]“天主教堂围墙那么高,
[size=10.5pt]整天紧闭着门,不会无缘无故的。”
[size=10.5pt]“外国人挖小孩眼睛榨油洗相片。”
[size=10.5pt]“传教士把小孩的脑浆榨出来,
[size=10.5pt]混入牛奶里。”……
[size=10.5pt]
[size=10.5pt]“打死他们!打死他们!”
[size=10.5pt]用石头砸、用斧子砍、用火烧
[size=10.5pt]成都人倾巢出动(除大量闲人外
[size=10.5pt]甚至还有科学家)
[size=10.5pt]追打着像逃犯一样的传教士
[size=10.5pt]并兴奋地观看他们满街乱跑。
[size=10.5pt]
九、一位军机处要员的日程表

[size=10.5pt]他每日凌晨两点动身出门
[size=10.5pt]破晓之前,有时也在漆黑的三点或四点
[size=10.5pt]被皇帝召见。
[size=10.5pt]六点至九点,在军机处理政
[size=10.5pt]九点至十一点必去兵部
[size=10.5pt](因他还身兼兵部尚书一职)
[size=10.5pt]十一点至下午两点,在督察院办公
[size=10.5pt](又因他是督察院的高官)
[size=10.5pt]下午两点至六点,他的繁忙在总理衙门
[size=10.5pt]达到沸点,常常还要加班至夜里七、八点。
[size=10.5pt]
[size=10.5pt]不要娱乐、不要休闲,甚至不要家庭生活;
[size=10.5pt]双目紧盯本本,周而复始地见缝就插上一针,
[size=10.5pt]如此这般,快到中年时,他就累死了。
[size=10.5pt]
十、知礼的车夫
[size=10.5pt]
[size=10.5pt]在中国,连车夫都知道,“您的妻子好吗?”
[size=10.5pt]是一句极不礼貌的问话,
[size=10.5pt]甚至是对他人人格的侮辱。
[size=10.5pt]车夫不仅懂得,还是“知与行”的楷模。
[size=10.5pt]
[size=10.5pt]一天,北京街头发生的争执便是证明:
[size=10.5pt]有一对外国夫妇想同乘一辆骡车去旅游。
[size=10.5pt]车夫当场就表示强烈抗议,
[size=10.5pt]认为这严重违反中国礼俗。
[size=10.5pt]
[size=10.5pt]倘若赶着这样的骡车,必遭路人挖苦漫骂,他说:
[size=10.5pt]“你不在乎名声,我还得保护我家人的名誉呢。”
[size=10.5pt]那外国男人不停地对他解释
[size=10.5pt]并答应再加多一些工钱。
[size=10.5pt]
[size=10.5pt]车夫坚决不听,拒绝上路,宁肯不挣这钱。
[size=10.5pt]因为他知道,金钱事小,失礼事大。
[size=10.5pt]最后,那对外国夫妇只好放弃了
[size=10.5pt]这“无礼的”要求,分别改乘二辆骡车起程。
[size=10.5pt]
十一、举止

[size=10.5pt]快步不合礼仪
[size=10.5pt]奔跑更是堕落
[size=10.5pt]跳舞是神经病
[size=10.5pt]漫游荡起邪恶
[size=10.5pt]那就踱着方步
[size=10.5pt]训练你的稳重
[size=10.5pt]
十二、节俭二事

[size=10.5pt]Arthur Smith [size=10.5pt]写了许多有关中国人节俭的事,在此仅录二条以作备案:
[size=10.5pt]
[size=10.5pt]在中国,处处可听到成群的独轮车发出奇特的吱吱嘎嘎声响,实际上,这完全是由于缺少那么几滴润滑油导致的,加上几滴,响声就消失了。然而,这一情景从未出现过,因为对那些“麻木”的中国人来说,吱吱作响比那几滴油更便宜。
[size=10.5pt]
[size=10.5pt]有这样一位老妇人,她独自一人在路上慢吞吞地、极其痛苦地向前挪动着,路人一打听,才知道她正在忍着病痛前往至亲的一个人家里,以便死了以后就在附近的祖坟上安葬,从而就把用于雇请他人抬棺材的那笔费用给节省下来。
[size=10.5pt]
十三、灯下

[size=10.5pt]每每看到丰子恺的图画
[size=10.5pt]《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
[size=10.5pt]我就会想到晚清那更和平的暗夜
[size=10.5pt]遥远的袭人的寂寥呀
[size=10.5pt]
[size=10.5pt]恍若隔世,一盏豆油灯放于桌前
[size=10.5pt]两屋间的墙洞里蹲着一只猫
[size=10.5pt]冬夜饮酒图正徐徐展开……
[size=10.5pt]是的,我也看到了别的,此时:
[size=10.5pt]
[size=10.5pt]家人在灯下做活(不外针线、纺织)
[size=10.5pt]老人爬到暖和的炕上吸烟,
[size=10.5pt]孩子们累了,已经睡去
[size=10.5pt]读书人读着古书,裹起厚厚的棉被
[size=10.5pt]
十四、惊蛰

[size=10.5pt]
[size=10.5pt]今夜偏知春气暖,
[size=10.5pt]
[size=10.5pt]虫声新透绿窗纱。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唐]刘方平
[size=10.5pt]
[size=10.5pt]在山东庞庄的一个特殊日子的清晨
[size=10.5pt]几只苍蝇停留在早春的窗框上
[size=10.5pt]Arthur Smith [size=10.5pt]在房间里看着
[size=10.5pt]觉得很奇怪,也很激动
[size=10.5pt]几个月都没见苍蝇了
[size=10.5pt](严冬已将其冻死,未足奇)
[size=10.5pt]这小小昆虫的来临
[size=10.5pt]让他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
[size=10.5pt]——赶快翻开大清帝国的历书
[size=10.5pt]哦,原来这特殊的一天是“惊蛰”
[size=10.5pt]
十五、恭维对方贬低自己的对话模式

[size=10.5pt]甲:请问您贵姓?
[size=10.5pt]乙:兄弟免贵姓王。
[size=10.5pt]甲:哥哥高寿几何?
[size=10.5pt]乙:马齿徒长五十岁。
[size=10.5pt]甲:府上何处?
[size=10.5pt]乙:寒舍在东便门草市街25号。
[size=10.5pt]甲:令郎在何处高就?
[size=10.5pt]乙:犬子在电报局公干。
[size=10.5pt]
十六、神树
[size=10.5pt]
[size=10.5pt]山西太原有一株古刺槐树
[size=10.5pt]树龄已有几百年
[size=10.5pt]可当地人还嫌它不够老
[size=10.5pt]非要说它高寿四千多岁了
[size=10.5pt]从尧舜时代活到今天
[size=10.5pt]
[size=10.5pt]这株大清帝国的神树
[size=10.5pt]近观可见其浑身疤瘤,本色怆然
[size=10.5pt]整个树身并不委曲
[size=10.5pt]任人钉满大小各异的牌匾
[size=10.5pt]上书:“感谢赐福”
[size=10.5pt]“感谢妙手回春”
[size=10.5pt]“保佑吾儿安康”
[size=10.5pt]“有求必应”等等。
[size=10.5pt]
[size=10.5pt]远观却像一个伟岸的乞丐
[size=10.5pt]全身披挂着裙裾般的烂布条,
[size=10.5pt]布条随风之变,发出不同的声音
[size=10.5pt]一会儿沉闷如雷,
[size=10.5pt]似一个老人临死前的咆哮;
[size=10.5pt]一会儿尖厉刺耳,
[size=10.5pt]似一个女人在坟边叫魂。
[size=10.5pt]其中一块大布条尤其醒目
[size=10.5pt]上面画了两只巨型眼睛
[size=10.5pt]那意思是感谢神树治好了你的眼病
[size=10.5pt]
十七、面部毛发问题
[size=10.5pt]
[size=10.5pt]他的左颊和下巴各长了一粒黑痣
[size=10.5pt]四五根长长的黑毛从黑痣里冒了出来
[size=10.5pt]只要有闲功夫,他就会用姆指和食指
[size=10.5pt]或食指与中指细心地轻拉与爬梳这几根黑毛
[size=10.5pt]他感到惬意,这黑毛总算是胡须呀
[size=10.5pt]虽然稀拉,聊胜于无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size=10.5pt]而且他那潦草稀疏的眉毛边上
[size=10.5pt]还各自钻出三根二寸长的寿眉呢,
[size=10.5pt]只是更细些、软些,无力地垂下
[size=10.5pt]风吹起来有点别扭,而且毛是白色的。
[size=10.5pt]
十八、辫子

[size=10.5pt]洋人不懂,叫它pigtail
[size=10.5pt]而我们懂得它的美与庄重,
[size=10.5pt]因此对其备加呵护、精心修饰
[size=10.5pt]
[size=10.5pt]有时,我们会添一些马鬃或生丝
[size=10.5pt]让辫子变得愈加饱满粗壮;
[size=10.5pt]有时,我们又把它盘至头顶
[size=10.5pt]再戴一顶清洁的帽子,以避灰尘侵袭
[size=10.5pt]
[size=10.5pt]每时每刻,我们都会将辫子扎得紧凑
[size=10.5pt]末端系一条雅致的黑丝带;
[size=10.5pt]须知:蓬松的辫子不仅不合礼仪
[size=10.5pt]更可怕的是当场会被人指定为无赖
[size=10.5pt]
[size=10.5pt]如果你哪怕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
[size=10.5pt]也要将盘至头顶的辫子赶快笔直地垂下
[size=10.5pt]因为你的朋友正迎面而来,
[size=10.5pt]否则,他将视你是一个不正派的人。
[size=10.5pt]
[size=10.5pt]如果你是一个仆人
[size=10.5pt]那你就得任何时候不能盘起辫子
[size=10.5pt]你若以这般形象出现在主人面前
[size=10.5pt]就是大不敬,几近半裸见人。
[size=10.5pt]
[size=10.5pt]但也有特殊时刻,如父母去世
[size=10.5pt]你当然应该披头散发,以致孝礼
[size=10.5pt]一百天内都要停止梳理头发,甚至不洗脸。
[size=10.5pt]
十九、剪辫传说及处方
[size=10.5pt]
[size=10.5pt]Philip A .Kuhn [size=10.5pt]写过一本书《叫魂》[size=10.5pt]
[size=10.5pt]内容是[size=10.5pt]1768[size=10.5pt]年发生在中国的妖术大恐慌[size=10.5pt]
[size=10.5pt]慌什么,就是慌辫子被无中生有地剪掉。[size=10.5pt]
[size=10.5pt]此诗不谈此书,因剪辫传说几乎年年都有。[size=10.5pt]
[size=10.5pt](注意:它只是一个传说,近似痴人说梦)[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1876[size=10.5pt]年,剪辫传说,说得依然如同真的一样,[size=10.5pt]
[size=10.5pt]一时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如下是美国驻华外交官[size=10.5pt]
[size=10.5pt]何天爵(Holcombe Chester[size=10.5pt])亲耳听说的事情:[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一、传说某中国人正走在大街上时,自己的辫子突然掉在地上,接着不翼而飞,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当时他身边并没有任何人;二、传说另一位中国人抬起手想绾起自己的辫子时,却发现它早已不在其位;三、传说又有一位中国人突然感到自己的后脑勺上一阵冰凉,接着发现原来是辫子与他的头分了家;四、传说在大街上某人与另外一名陌生人谈得正起劲时,陌生人突然不见了,而自己的辫子也随陌生人而去;五、传说又有一位中国人看了某个外国人的小孩一眼,而当那孩子牢牢地瞪着这位中国人时,中国人立刻发现自己的辫子不见了,只留下一股头发烧焦的气味。
[size=10.5pt]
[size=10.5pt]这些道听途说的传说搞得何天爵心惊又心烦
[size=10.5pt]他知道要去解释这些谣传绝对徒劳。
[size=10.5pt]此时他选择了沉默是金的策略,
[size=10.5pt]仅睁大他的眼睛、竖起他的驴耳
[size=10.5pt](抱歉:中国人当时就是这样形容西人的耳朵)
[size=10.5pt]四处察看并倾听“传说”的各种细节与进展。
[size=10.5pt]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从未见一个中国人失去辫子
[size=10.5pt]却到处看见官府发布的通告及保护辫子的特效处方。
[size=10.5pt]何天爵照单一一抄下,以作日后笑谈;
[size=10.5pt]如今我转录过来,仅博大家看一个新鲜:
[size=10.5pt]
[size=10.5pt]有一种通告提供的处方是,要求人们将红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的丝线与头发编在一起;另一种布告开的处方是,让人们内服某种药;还有一张布告也开了一个处方,不过它规定把一付药的一半吞进肚里的同时,另一半要撒进厨房的炉火中。
[size=10.5pt]
[size=10.5pt]顺天府尹在1877年1月发布了一个处方,其内容至今我仍然记得清清楚楚。他提出可以将一个交织的汉字图形,即把某三个汉字按一定的方式交缠连结地写在一起,再用墨汁将其形状写在三张大小固定、特制的正方形黄裱纸上,然后将其中的一张烧掉,把纸灰小心地收集起来,浸在一杯茶水中喝掉;第二张纸一定要编在自己的辫子中;第三张要贴在大门朝外一面的正当中。采取以上的安全措施之后,府尹向其臣民信誓旦旦地保证说,大家现在可以高枕无忧了,再也不用惧怕那些日夜到处游荡的凶神恶煞。……府尹的这一处方被称为是“神通广大,万无一失的辫子保护神”。
[size=10.5pt]
[size=10.5pt]
二十、怪事

1)
[size=10.5pt]一双双靴子挂在城门上
[size=10.5pt]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size=10.5pt]它们早已腐烂不堪了。
[size=10.5pt]
[size=10.5pt]这是什么意思?示众?
[size=10.5pt]
[size=10.5pt]那些离任清官穿过的靴子
[size=10.5pt]——人民将其高悬
[size=10.5pt]
[size=10.5pt]2[size=10.5pt])
[size=10.5pt]演员、仆役、理发匠、跑堂、主持丧葬者……
[size=10.5pt]这些人的儿子连续四代不许参加科举考试。
[size=10.5pt]有人不服,劈头问:
[size=10.5pt]为何厨师和修脚师的儿子可以参加?
[size=10.5pt]
[size=10.5pt]又有人答曰:
[size=10.5pt]仆役、跑堂,一天到晚跑前跑后
[size=10.5pt]最不堪的是他必须站着伺候主人;
[size=10.5pt]理发匠倒霉也倒在他只能是站着服务。
[size=10.5pt]而厨师不跑,没有你们下贱;
[size=10.5pt]修脚师是坐着工作,不用站着。
[size=10.5pt]
[size=10.5pt]3[size=10.5pt])
[size=10.5pt]中国商人也很怪,他们会因为
[size=10.5pt]一分钱的千分之一与一位同行争吵一天。
[size=10.5pt]为两斤白菜、一个冻僵的煮红薯、一根黄瓜
[size=10.5pt]与卖家进行一场天昏地暗的决斗,
[size=10.5pt]最后砍价下来,不过是三分钱的利益。
[size=10.5pt]
[size=10.5pt]4[size=10.5pt])
[size=10.5pt]“大人见虎,往见神明。”(《易经》)
[size=10.5pt]这句“怪话”是什么意思呢?
[size=10.5pt]我想起了另一句怪话:
[size=10.5pt]“[size=10.5pt]中国人是哲学家,而不是数学家。”
[size=10.5pt]
二十一、苦力的收支

[size=10.5pt]收入:苦力每天只挣5—10分钱,
[size=10.5pt]靠这点钱来养活一家(至少五口人)。
[size=10.5pt]开支:木炭,一文钱;
[size=10.5pt]米或面,两文钱;
[size=10.5pt]青菜,一文钱;
[size=10.5pt]偶尔花一文钱,买点菜油或酱油;
[size=10.5pt]遇过大节,再花一文钱,买一汤匙水酒
[size=10.5pt]回家后急拌热饭吞下。
[size=10.5pt]
二十二、在山西

在山西,我们会看到安详的色彩:
白色的教堂、红色的寺庙、小小的学校、宝塔和石窟
福音袅袅、煤油袅袅、香烟袅袅……

西方三宝并无不妥。哦,乡村,你听:
农民一边收割小麦,一边在正午浓睡;鼾声
伴着织布机的响声,寂静的蓝布在户外正一匹匹晾干。

黄昏时,起风了,农人们又开始在风景画中扬麦;
不远处,辩论也开始了;几个秀才
向传教士提出一连串尖锐的问题……

“派出强者!”传教士严峻地抬起头
向天空,向他遥远的祖国发出呼吁:
“回答他们的问题。让英国的高级教士来中国!”






二十三、在四川

在四川,我们坐轿子,从不走路
锻炼只是在傍晚提着鸟笼漫游
或坐在廊桥边饮酒
或在荫凉的室内用毛笔练习写字的艺术。

河水便宜,冰冷的岷江
穿过黒色的树丛与竹林,在都江堰发出闪光
到处是稻谷、油菜和蚕豆呀
到处是蹲着抽烟的人、蹲着吃饭的人

在泥土里拱嘴的猪,不关心
慢吞吞走着的脱毛的狗,不关心
田边冒泡的大粪坑,更不关心
看,那边有一个读书人,头伏在书上睡了。

二十四、不相及

[size=10.5pt]当陈季同说:“《诗经》,
[size=10.5pt]我们以为那就是中国报业的起源。”

[size=10.5pt]当曾朴发起文学狂,撼动了北方的白杨
[size=10.5pt]“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size=10.5pt]穿草鞋的警察面相和善、无精打采,
[size=10.5pt]但他不知道。
[size=10.5pt]
[size=10.5pt]棉灯芯映照下的科学家在用体温孵小鸡,
[size=10.5pt]他也不知道。
[size=10.5pt]
[size=10.5pt]教会学校的女生以一种园林般的魅力歌唱,
[size=10.5pt]她们更不知道。
[size=10.5pt]
[size=10.5pt]如是,秋天,我会送你一盏橘灯
[size=10.5pt]当你手执团扇,正忙着让脚死掉。
[size=10.5pt]
二十五、说胆



病因不外两种:受寒与受热
药物和食物也不外两类:凉性与热性。
若一个人发烧,他就啃坚如铁石的生梨
但决不会喝牛奶,
因牛奶属热性,会躁动病人的火气。

一天,英国传教士麦高温请来一位中国医生
为其佣人治病;
在医生进行了左右手腕诊脉之后,
麦高温问道:那么,到此刻,你检查的结果如何?
医生说:我发现他的肝、胆受了寒,因此引起发烧。

接下来二人谈论起了胆
医生沉思着说:有些男人的胆很小,有些则很大。
“你认为哪一种胆对人更好呢?”
“那些小的,绝对是小的好,这一点,千真万确,
我的胆就十分小。”



众人皆知,中国有一种“无畏”药
它就取自江洋大盗的胆囊。
刽子手在处死大盗后
会掏出大盗的胆,卖给“胆小”之人;
此举既可治他者之“病”,还可增加自我的收入。

二十六、儒教说


[size=10.5pt]儒教说:“尊崇君王并效忠它”
[size=10.5pt]基督说:“敬畏上帝并服从它”
这里不谈上帝,因中国没有教堂,只有学校
学校即教堂。在那里
我们念念有词,表情庄严并歌唱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中国,孔子早就教会我们何为忠诚之道

我们的精神是一种心境,它随遇而安
在家庭教堂里,我们以《孝经》开篇
没有激情,因激情属于宗教
从不伤感,因伤感属于色情
我们这些世世代代胆小且不怕痛的良民呀
虽惊恐于风景中的恋爱
却也欢喜杨柳树下闹哄哄的生活

二十七、与辜鸿铭对话

“如车夫坐车,学者拉车,这社会还成其为社会吗?”
那就顺水推舟吧,婚姻便是行周公之礼。

“你们喜欢机关枪,你们也将被机关枪判决。”
我们坐在狭窄的长条板凳上,消磨着无穷的光景。

“中国人是长不大的儿童,只过心灵的生活。”
堆堆挤挤、敲锣打鼓。在孤独中死去,我们会尽失面子。

“汉语是一门孩童的语言。”
学习即朗诵,孩子们在嘶吼的冲突中长大成人。

“中国男人信奉忠诚教,中国女人遵守无我教。”
驴叫、狗叫、公鸡叫,我们甚至可以玩站着睡觉。

“若不忠不孝,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
清明,我们扫墓,任时光在美食与欢声笑语中流逝。

“日本人的礼貌是一朵没有芳香的花。”
剃头匠当街翻起顾客的眼皮刮一下、耳廓也刮一下。

“政治在欧洲是一种科学,在中国是一种宗教。”
宁波商人身穿蓝色长袍,颇有古典文学家的风雅呢。

“良民宗教是中国应输入西方的瑰宝。”摩肩接踵吧
因为中国人的眼泪不仅热闹也最让人感动悲伤。

二十八、清廷财神赫德及其团队

1898年,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这位清朝海关总税务司
已为帝国提供了全部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资金。
“可怜的中国官员,至今尚在昏睡。”
“我担心我们在修补一口裂了缝的锅。”
赫德边工作,边抱怨,边望远,边听音乐。

这位出身贫寒的小个子爱尔兰人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他统帅的海关,中国人只能做誊写员或仆役
最多也就是担任普通会计或低级职员。
他的核心团队,甚至中下级管理层皆由外国人组成;
且看如下国籍分布,读罢,莫不令人沉思、低徊:

英国人152名,德国人38名,日本人32名,
法国人31名,美国人15名,俄国人14名,
意大利人9名,葡萄牙人7名,挪威人6名,
丹麦人6名,荷兰人5名,比利时人5名,
瑞典人4名,西班牙人3名,朝鲜人1名。


二十九、我爱你,中国

[size=10.5pt]我是一个很年轻的英国人。中国?
[size=10.5pt]是的,我的海关生活使我爱上了你。
[size=10.5pt]
[size=10.5pt]我有一位汉语老师,他那根银发辫子
梳理得仙气袭人,我拨出一间房给他住,
每月按时付给他5英镑的工资。

我有一个23岁的男仆,他是全能的,
集洗衣工、勤杂工、搬运工于一身;
他还会补衣服、钉纽扣,月薪5美元。

我有两个苦力。他们的任务是清扫庭院,
替我把浴缸放满水,帮我洗澡(搓背),
然后再把我背到安乐椅上。哦,对了,

我还有马夫和漂亮的马匹,以及伙夫。
总之,我的佣人整日围着我转。
我每月花销不过区区18-20英镑;

这其中还包括,每天层出不穷的果酒、啤酒
蔬菜、肉类、海鲜、水果……
这样的生活,每当我优游时,都会沉入

对东方的幻美,吟上二句波德莱尔的诗歌:
“那里,全是秩序、美、奢华、平静,和享乐。”
哦,请允许我再说一遍吧:我爱你,中国。

三十、伯驾(Peter Parker)

曾几何时,基督穿上科学的外衣来到帝国
天文就是那颗黑夜中的星辰呀,多年前
吾皇在汤若望及南怀仁的望远镜中看见过。
后来,美国牧师伯驾来了,他决定放弃
星象学、几何学,甚至康熙欢喜过的地球测绘。
“传播福音的第一步,是对帝国进行医学启蒙。”
治好一个病人就等于割除一条迷信,
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医学是最有力的传教途径。

突破从眼睛开始。仅仅三个月,伯驾的眼科医院
在广州大捷。900多人被治愈,从摘除白内障
到切除肿瘤和脓包。伯驾忙得不亦乐乎。
如下一节是伯驾的现身说法:

当时我正打算下班,看见一个中国人牵着他的女儿,迟迟疑疑地走进医院门。乍一看去,他的女儿像长了两个脑袋。太阳穴上隆起一个巨大肉包,一直垂挂到下颌。一张脸悲惨地变了形。……

伯驾立即手术。8分钟后,这个巨型肉瘤
(直径16寸,重1.25磅)便被切割,18天后全愈出院。

接下来,伯驾迎来了更大的一场胜利。依然是在广州,
他为一言九鼎又含着难言之隐的林则徐钦差
绑扎了“害羞的”疝气带,林钦差的疝气终被治愈。
当此鸦片战争的前夜,疝气带递上了和平的一笔。

日月如梭……面对治病救人的成功,伯驾反陷入绝望:
“我已不再奢望有本事拯救这些人的灵魂了。”
不久,伯驾便抛弃了传教事业,出任美国驻华公使。
1856年,他甚至还敦促美国政府占据台湾
以期抗衡占据香港和新加坡的英国。

三十一、丁匙良的痛苦

我真想加速黎明破晓。加速同文馆——第一所洋务学堂,
中国大学的雏形,“从荧火虫变成一座发电站”。
如是,千百万中国学子,才会废掉古文,向科学进军。

丁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来自美国的传教士——同文馆馆长,决心由赫德供油(出钱),
他来点灯(办学):算学、机械、光学、电学、化学、地理,
外语则是一切科目的龙头。但士大夫群起而攻之:
“立国之道本礼义,而非强权,人心为重,绝非技艺。”

黎明正一步步逼进,一天,丁匙良拿出两套从美国买来的
电报装置公诸于众。高官们那天上午真玩得欢乐呢。
摸摸这台摩尔斯电码系统,敲敲那台字母标度盘。噫!
“发送钟声讯号。再把电线缠在钟上,断开或闭合电路,
电线之间火花跳跃,钟摆不停地摆动,他们高兴得哈哈大笑。”

接着,众人一哄而散,无任何人对其工作原理感兴趣。
这电报装置若一堆废铁或一截朽木被扔进学校黑暗的保管室。
面对这逝去的电之火花,士大夫后来皆嗤之以鼻,骂道:
“淫技巧器也,非礼勿视。子不语怪力乱神。”
我们命运的微积分呀,除了痛苦,还是痛苦。看吧!

有何进步可言,我们又蹲下去了。让它去?
我22岁来华时带去的希腊文、物理学及加尔文派教义呀,
都是幻觉……该得的得不到,该删的也删不掉,黎明在黑夜中。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8.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9.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10.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