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苏斯基与死亡集中营[阿历克斯·基奇金 翻译:berni ]
毕苏斯基与死亡集中营 未完成的纪念碑 波兰的领导人和媒体总是喋喋不休地提醒俄国对卡廷大屠杀所应负的道德责任。“卡廷”正是华沙对莫斯科施压所用的王牌,尤其是当俄波关系处于低谷的时候。 此外,一些波兰政客孜孜不倦地宣称,卡廷和其他一些类似事件(在1939-1940年间迫使波兰人从波罗的海国家和原来的东波兰向乌拉尔山、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移民)是一种针对波兰人民的种族灭绝行为。这对于俄国的国际形象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多亏了波兰政治分析人士的支持,乌克兰也开始试图依样画葫芦,将目光聚焦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饥荒。但是,华沙并不想铭记那些在1919-1921年间死于波兰集中营的成千上万的俄军战俘。出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苏联也不想唤起对这场悲剧的记忆,至于波兰甚至连自我辩白都免去了,更别提什么道歉了。 不过,在1951年,斯大林和后来的波兰领导人贝鲁特签署了一份文件,预计不晚于1953年在Tuchola(卢布林附近)——20世纪20年代最大的几个关押苏军战俘的集中营之一就坐落与此——树立一座纪念碑。为完成这项工程,活动于20世纪20年代的特别委员会的文献资料以及绥拉菲摩维支(他是一位亲历了这些事件的作家、历史学家、和记者)的文章被发掘出来。 一份死者名单,附带着绥拉菲摩维支的社论,原定在1941年发表以纪念结束俄波战争的里加条约签订20周年。但是,到了1941年3月(20周年纪念日)他们已不可能完成这些,而是完全地考虑对波兰抗德斗争的支持。在四月,希特勒攻占了巴尔干半岛,二战打断了他们的工作。始建于1952年的Tuchola纪念碑则是在1953年3月7日就停工了,与斯大林的逝世只隔了两天。 波兰:“从海到波澜壮阔的海” 在协约国的政治经济援助下,毕苏斯基和波兰(它的独立已为俄国临时政府于1917年所承认)的领导人们对原波兰-立陶宛共同体的故土提出主权要求。也就是说,波兰向莫斯科提出了一条新的国界线,完全循着17世纪的旧貌,从斯摩棱斯克到基辅到维捷布斯克直到大卢基。 波兰于1918年秋独立建政伊始就迫不及待地决定发表声明,索要立陶宛维尔纽斯地区、白俄罗斯和半个乌克兰。最后一个几乎在1920年秋成为现实。但是,一个波兰国家领导人梦寐以求的“从海到波澜壮阔的海”(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波兰并没有实现。 华沙希望苏维埃俄国可以与毕苏茨基进行谈判,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波兰--白卫军联盟。这个如意算盘在1919年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当时毕苏茨基拒绝了对南方战线上屡战屡败的邓尼金军队的支持。邓尼金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毕苏斯基从他们身上窃取了胜利果实。此外,毕苏斯基还把他的这一决定告知了列宁、托洛茨基和斯大林(见《毕苏斯基:传说与真相》,华沙,1987)。 但是,波兰在协约国和梵蒂冈支持下的向东扩张并没有就此打住。苏俄也并不打算改变其在东欧进行一场革命战争的意图(至少在新经济政策开始以前)。这就是1920年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据列宁的传记(莫斯科,1977-1978),《列宁:战争信件》分册(莫斯科,1956)和波兰的包括了社会主义时期出版物(例如A.Leivand,Polska Partia Sotsialistytszna vobets voiny polsko-radzietskiej,1919-1921. - 华沙,1964)在内的史料,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的领袖们计划在波兰实行快速苏维埃化并建立布尔什维克的统治。在1920年7月,列宁要求“大力加强对波兰的施压”。 那场战争的结果被载入史册。在1920年夏,国际联盟尝试进行调停,并给冲突双方以一条“种族边界”。这条边界被冠以划定它的英国政治家的名字:“寇松线”,它位于现在的白波、乌波边界以西。但是,红军在华沙战役中的完败让波兰人可以提出向东移动边界的要求。1921年3月18日缔结的里加条约让波兰获得了西白俄罗斯和四分之一个乌克兰。 “消灭赤狗……” 作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在苏俄战俘和移民身上发生了什么呢?根据俄国历史学家I.Sukhov的数据,苏俄人民国防委员会报告了14万战场之外的失踪、伤病和死亡。而被关押的苏维埃俄国、苏维埃乌克兰和苏维埃白俄罗斯公民的数目为66000,被拘留的数目则为50000。根据俄国和白俄罗斯1920年-1922年间的移民来源数据(包括俄罗斯第三军和白俄罗斯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报告),当时在波兰有超过73000名苏军战俘。 问题初步暴露于1918年11月,时任波兰外交部长的L.Vasilevskiy针对莫斯科可能对波兰代表团进行的扣留(这决不可能发生!),正式警告莫斯科,华沙将对在波兰的俄国公民采取一定的措施。到了1919年春,几乎所有的苏俄大使馆被遣返人员,以Veselovsky为首,都在华沙被杀害(见“Tribune Communistichna”,1920年2月9日;1921年5月22日,莫斯科) 以外交人民委员Manuylskiy为首的俄罗斯-乌克兰代表团试图寻找在1921-1923年间被关押的战俘和被关押者的命运,代表团的最终正式报告指明“波兰政府把他们当作奴隶一样看待……在一些集中营里,被关押者在死亡威胁下被强迫搬运他们自己的粪便而不是马粪,刑罚……是北非式的严酷。因为波兰代表团的破坏,谈判毫无进展”(见,例如苏俄人民外交委员会全权外交代表1922年8月10日在华沙的调查) 《真理报》和《消息报》的华沙前线特别通讯员亚历山大·绥拉菲摩维支也报道了对红军战俘所施加的灭绝人性的刑罚:“对俄国战俘的酷刑和侮辱令施暴的波军士兵都感到不寒而栗,但是,军官们异口同声‘消灭赤狗!消灭俄国侵略者!’。俄国统帅部试图让华沙人道对待战俘和当地居民,未果。我国尝试向国际联盟和波兰的邻国呼吁以改善境况,未果---因为白色波兰的阻挠。” 上述代表团在1922年下半年改组为一个特别委员会。但是,它的工作被托洛茨基、图哈切夫斯基和加马尔尼克领导的“进攻”华沙所妨碍。这些制订苏俄军令的领袖们对于遣返波兰战俘表现得兴趣索然。甚至普通的红军战士都知道这些,而那些后来成功逃到德国和立陶宛的士兵把这些说了出来。 在红十字会、绥拉菲摩维支、共产国际和波兰共产党的协助下,这个委员会最终得以完成一份名单,仍被波兰关押、已被杀害抑或是在行动中失踪的官兵中有80%都赫然在列。他们曾计划将这份名单出版或者至少递交给波兰方面。但是,最终决定将其封存在苏维埃档案馆。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和弗拉基米尔·基里洛维奇,孀居的太后玛利亚·费多罗夫娜,邓尼金将军和安东尼大主教(后来的海外俄罗斯正教会头目)试图说服华沙至少能把死亡的战俘以基督教的方式文明埋葬。但是,他们的呼吁被华沙无视了。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先驱 波兰司令部惨无人道的命令招致一些波兰军官的抗议。波军联合参谋部的一名少校I.Matushevsky在1922年2月报告毕苏斯基:“……图措拉集中营被囚犯称为死亡营,在那里有整整22000被杀害……” 波兰、俄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史料证明存在着四个这样的营地。但是,奥斯维辛--马伊达内克--卡廷的先驱正是这最骇人听闻的两个死亡集中营:在Stashalkovo和Tuchola。 根据最新的波兰、俄国、德国和立陶宛史学家研究,12-13万苏维埃战俘于1919-1921年间被关押在波兰,其中的65000到70000回到了俄国,超过6000人成为了白卫军(在波兰、德国、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国家),2000人成为波兰居民并加入国籍。所以,总共有超过45000人在死亡营里化作累累白骨。 真相会被找到? 最后,给那些愿意自发地做一点研究并查阅记录大屠杀的文献的人们一些建议。关于“波兰卡廷”的实用数据可以在俄国和乌克兰的国防部中央档案馆找到。或许绥拉菲摩维支的个人档案馆也藏有这样的文献: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在这项研究上。绥氏所有的著作和书信都已经被出版。1921-1923年,1950-1951年所做的调查的信息大概可以在波兰档案馆找到。 在1994年,《选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基于毕苏斯基文件的文章声称,波兰司令部对军官们下令,不抓一个活的,要把那些在押的、受伤的等等统统杀掉。对此,波兰当局没有发表一点评论。 ——在1920-1921年间,45000被俘的红军战士在波兰被处死。 |
布尔什维克们是跟波兰人算了历史旧账
--------------------------------------------------------------------------------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
送交者: 4U4luC2 于 2010-04-11, 07:58:53:
苏波战争始末
在历史上,俄罗斯和波兰两国一直存在矛盾。在俄国未正式建立之前,波兰作为当时的强国,在1609-1615年多次进攻俄国。在俄罗斯正式建立后,俄国逐渐开始占据上风。1648-1654年,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开始了反对波兰的斗争,俄罗斯乘机予以支持并经过1654-1657年的战争获得了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基辅也归属于俄罗斯。随后,俄国3次瓜分波兰。到了一战前夕,波兰实际变成俄国的属国。
当苏俄进行国内战争之际,波兰领导人约瑟夫·毕苏斯基希望乘此大好时机重建大波兰,即包括由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组成的联邦。1919年4 月,毕苏斯基率领波军对苏俄发动了突然进攻。虽然苏军成立了西方面军与之对抗,但由于国内战线形势危急,白俄武装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东西对进,能用于抵御波兰人的力量极为有限,致使波军在入侵初期长驱直入,获得极大的成功。4 月底波军占领了立陶宛首府维尔纽斯,5 月间毕苏斯基率5 万军队一路作战通过加里西亚,7 月17日波军抵达兹布鲁奇河,8 月10日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陷落。1920年5 月7 日,乌克兰首府基辅陷落。但由于此时波军战线已长达 1000公里,后勤补给日益困难,已成了强弩之末。而此时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已消灭了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白匪武装,得以腾出手来回击波兰侵略军。5 月20日苏军完成战略反攻准备。
苏军以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两个集团的兵力,密切协同,对华沙实施向心突击。图哈切夫斯基的西方面军担任主攻,沿普里皮亚特河的北侧直扑华沙,而西南方面军在河南侧,配合西方面军行动。与西方面军对峙的是波军第1 、第4 集团军,与西南方面军抗衡的是波军第2 、第3 和第6 三个集团军。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苏军约13万人,而波军有17万人左右。从1920年5月下旬到7月上旬,两路红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收复乌克兰,基本歼灭波军第3集团军并推进到波兰边境。在南路红军中,有一支骑兵军令波兰军人闻风丧胆,他们从克里米亚半岛北部跃进一千公里,攻克乌克兰首府基辅,再突入三百公里,其军长和政委分别是后来也成为苏联元帅的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这支部队的主要成员就是赫赫有名的哥萨克。
此时,苏俄政府本可以利用有利形势获得对己方较有利边界线且与波兰缔结和约。然而,准备利用红军高昂士气和当时优势帮助波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世界革命”意见占了上风。对于这场战争,当时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是坚决反对的态度,认为成功有赖于支持红军的波兰工人的武装起义,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前提条件。但是列宁以及前俄军总司令——战争英雄布鲁西洛夫骑兵上将,包括加米涅夫、叶戈罗夫、图哈切夫斯基等则主张继续进攻。后来托洛茨基也改变了态度,赞成把战争打下去。
经过1个月的作战,红军西方面军向华沙方向推进了500公里,几乎到达华沙门口,隔维斯瓦河与波军对峙,然而未能歼灭波军1、4集团军主力,此时,政治形势需要西南方面军向西南进军,以影响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革命,总司令加米涅夫征求西方面军司令图哈切夫斯基的意见,鉴于力量对比对西方面军有利,图哈切夫斯基不但同意两个方面军分离作战,而且担保他的部队能打下并全歼波军。为此他没有集中所属的4个集团军进行正面攻击,而是集中兵力于右翼,用第4、15集团军向西向南进攻维斯瓦河上的波军据点并渡过该河。他的主要目的是攻击波兰守军侧翼与后方,切断波军通过但泽走廊撤退的道路。但这样做也把自己的右翼亮了出来,他丝毫没有想到溃败的波军有反攻的可能性,连前线都没有去视察,在后方300公里的明斯克遥控指挥。
他也没有看到前线部队的困境,整个西方面军的后勤保障只能依靠3 万余辆征集来的小推车运输。所以当军队快速追歼波军时,缓缓而行的后勤辎重队与作战部队脱节。结果前线部队因各种补给品的短缺而士气下降,抢劫事件层出不穷,又导致了波兰民族主义的强烈反弹。列宁想拯救被波兰地主贵族压迫的波兰工农,结果波兰工农兵和地主贵族却团结起来,一致抗击俄国人,这场“世界革命”也就成了一场民族战争、一场宗教战争。
此时,波军在法国帮助下,新建了第5集团军(约3万人),在先前作战中损失较大的第1、4集团军实力也有所恢复。8月13日,红军的第3、16集团军企图一举突破波军华沙防线但未成功。8月14-16日波军第5集团军利用了红军第3、4、15集团军之间的不协调行动,阻止了这些集团军的进攻,在华沙近郊又阻止了第16集团军的前进。8月16日,波军第3、4集团军直插红军第16集团军侧翼,随后波军各集团军转入全线反攻,导致苏军华沙战役的惨败。此次战役,苏军第4集团军全部、第15集团军2个师和第3骑兵军被迫撤入德国东普鲁士境内被德军解除武装,15、16集团军基本损失,红军损失大约15万人。
在华沙战役进行同时,西南方面军也发起了利沃夫战役,战役开始之初,方面军主力已经逼近西布格河。在战役过程中,总司令加米涅夫发现了西方面军的困境,于8月12日命令12集团军和第1骑兵集团军支援西方面军,但遭到拒绝,依然命令进攻利沃夫。13日又一次严令上述部队转隶给西方面军。但此时,第1骑兵集团军在布格河陷入持久战斗,贸然脱离会遭受更大的损失,最终未能及时支援西方面军。波军反击得手后,在9月份再次发起全线进攻,并又一次推进到明斯克一线,红军被俘约10万人。由于克里米半岛的弗兰格尔白卫军的再次进攻,并迫使红军在10月12日签订停战协定,苏俄为此失去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
整个战争,波军损失10余万人,红军损失30余万人。
这次战争让苏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联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由世界革命转为和平共处,与周围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立陶宛签订了和平条约。1921年3月18日,苏波两国签订了里加条约,为两国的紧张局面划上了一个句号,条约对波兰较有利。在19年后,苏军在1939年德波战争时“在当地人民群众广泛的支持下履行了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同年11月,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两个地区加入苏联,重新并入乌克兰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
苏波战争是一场由波兰挑起的非正义侵略性战争,战争本来应该以苏联胜利而告终,但是因为决策错误,没有适可而止,结果导致了苏联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列宁等苏共领导人对于国际政治形势判断不成熟所致,同时也有很重要的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关键问题是,在这场战争结束后,波兰人导演了一场堪与二战时期德军、日军相提并论的非人道虐杀战俘事件,不过,直至今天,不仅波兰人拒绝承认、拒绝道歉,西方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也有意忽略。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波兰人、西方人不断纠缠于卡廷森林事件,而有意地要抹煞波兰虐杀战俘:
波兰虐杀战俘
根据现在保存的历史资料,已经判明,1920年战争结束之后,波兰人先后将8000多列火车车厢的苏军战俘和乌克兰、白俄罗斯平民运送到各地的战俘营,到底是多人数呢?至少是几十万人的数量!
波兰人在战俘营里把战俘和平民当作奴隶使用,让他们住在用铁皮搭成的房子里,给的食物根本不能达到基本的生存标准。而且“战俘们被抓后马上就被扒掉军装,常常只能穿一条内裤在围满铁丝网的集中营内劳动。他们常常遭到毒打,犯一点错误就会招致致命的惩罚。集体外出做工时要自己保存自己的排泄物。他们在行进时被踢进烂泥坑里,然后被要求爬起来继续行进,起不来的就被毒打。”
集体屠杀战俘是当时波兰人经常做的事情,一个名叫马图舍夫斯基的军官在1922年管理了几个月图霍里集中营之后,向上级报告共死亡了22000名苏联战俘!在他之前,还是这个集中营,从1921年2月到5月,三个月当中,因传染病死亡战俘6491人,因其他原因死亡12294人!后来二战期间波兰的流亡政府总理西科尔斯基曾经下令一次枪毙300名苏联战俘,另一个名叫比亚谢茨基的将军也曾经下令集体屠杀战俘!
根据现在俄罗斯历史学家的研究,被以各种方式集体枪杀和虐杀的苏军战俘达到80000余人。
在这样一场两国之间的局部战争之后发生的虐杀战俘事件,虽然其规模不能与二战期间德军、日军的暴行相提并论,但是就其性质而言,可以讲没有多大区别,在某些方面甚至更有过之。仅仅一个“集体外出做工时要自己保存自己的排泄物”,其变态和虐待程度恐怕德、日法西斯也干不出来!
而且,波兰的所作所为,是在20世纪这个早已进入了人类“文明时期”的所作所为!
只可惜,由于波兰虐待战俘的事情发生在90年前那个时代,那时候的摄影技术还属于极为昂贵的奢侈技术,所以几乎没有照片保留至今,另外原始的虐待战俘的档案资料早已被当时的波兰政府所销毁,不然的话,完全可以在当年的虐俘现场建立一个类似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式的纪念馆。
所以,很难说,后来发生的卡廷森林事件和当初的波兰虐杀苏军战俘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
--------------------------------------------------------------------------------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
送交者: 4U4luC2 于 2010-04-11, 07:58:53:
苏波战争始末
在历史上,俄罗斯和波兰两国一直存在矛盾。在俄国未正式建立之前,波兰作为当时的强国,在1609-1615年多次进攻俄国。在俄罗斯正式建立后,俄国逐渐开始占据上风。1648-1654年,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开始了反对波兰的斗争,俄罗斯乘机予以支持并经过1654-1657年的战争获得了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基辅也归属于俄罗斯。随后,俄国3次瓜分波兰。到了一战前夕,波兰实际变成俄国的属国。
当苏俄进行国内战争之际,波兰领导人约瑟夫·毕苏斯基希望乘此大好时机重建大波兰,即包括由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组成的联邦。1919年4 月,毕苏斯基率领波军对苏俄发动了突然进攻。虽然苏军成立了西方面军与之对抗,但由于国内战线形势危急,白俄武装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东西对进,能用于抵御波兰人的力量极为有限,致使波军在入侵初期长驱直入,获得极大的成功。4 月底波军占领了立陶宛首府维尔纽斯,5 月间毕苏斯基率5 万军队一路作战通过加里西亚,7 月17日波军抵达兹布鲁奇河,8 月10日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陷落。1920年5 月7 日,乌克兰首府基辅陷落。但由于此时波军战线已长达 1000公里,后勤补给日益困难,已成了强弩之末。而此时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已消灭了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白匪武装,得以腾出手来回击波兰侵略军。5 月20日苏军完成战略反攻准备。
苏军以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两个集团的兵力,密切协同,对华沙实施向心突击。图哈切夫斯基的西方面军担任主攻,沿普里皮亚特河的北侧直扑华沙,而西南方面军在河南侧,配合西方面军行动。与西方面军对峙的是波军第1 、第4 集团军,与西南方面军抗衡的是波军第2 、第3 和第6 三个集团军。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苏军约13万人,而波军有17万人左右。从1920年5月下旬到7月上旬,两路红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收复乌克兰,基本歼灭波军第3集团军并推进到波兰边境。在南路红军中,有一支骑兵军令波兰军人闻风丧胆,他们从克里米亚半岛北部跃进一千公里,攻克乌克兰首府基辅,再突入三百公里,其军长和政委分别是后来也成为苏联元帅的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这支部队的主要成员就是赫赫有名的哥萨克。
此时,苏俄政府本可以利用有利形势获得对己方较有利边界线且与波兰缔结和约。然而,准备利用红军高昂士气和当时优势帮助波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世界革命”意见占了上风。对于这场战争,当时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是坚决反对的态度,认为成功有赖于支持红军的波兰工人的武装起义,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前提条件。但是列宁以及前俄军总司令——战争英雄布鲁西洛夫骑兵上将,包括加米涅夫、叶戈罗夫、图哈切夫斯基等则主张继续进攻。后来托洛茨基也改变了态度,赞成把战争打下去。
经过1个月的作战,红军西方面军向华沙方向推进了500公里,几乎到达华沙门口,隔维斯瓦河与波军对峙,然而未能歼灭波军1、4集团军主力,此时,政治形势需要西南方面军向西南进军,以影响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革命,总司令加米涅夫征求西方面军司令图哈切夫斯基的意见,鉴于力量对比对西方面军有利,图哈切夫斯基不但同意两个方面军分离作战,而且担保他的部队能打下并全歼波军。为此他没有集中所属的4个集团军进行正面攻击,而是集中兵力于右翼,用第4、15集团军向西向南进攻维斯瓦河上的波军据点并渡过该河。他的主要目的是攻击波兰守军侧翼与后方,切断波军通过但泽走廊撤退的道路。但这样做也把自己的右翼亮了出来,他丝毫没有想到溃败的波军有反攻的可能性,连前线都没有去视察,在后方300公里的明斯克遥控指挥。
他也没有看到前线部队的困境,整个西方面军的后勤保障只能依靠3 万余辆征集来的小推车运输。所以当军队快速追歼波军时,缓缓而行的后勤辎重队与作战部队脱节。结果前线部队因各种补给品的短缺而士气下降,抢劫事件层出不穷,又导致了波兰民族主义的强烈反弹。列宁想拯救被波兰地主贵族压迫的波兰工农,结果波兰工农兵和地主贵族却团结起来,一致抗击俄国人,这场“世界革命”也就成了一场民族战争、一场宗教战争。
此时,波军在法国帮助下,新建了第5集团军(约3万人),在先前作战中损失较大的第1、4集团军实力也有所恢复。8月13日,红军的第3、16集团军企图一举突破波军华沙防线但未成功。8月14-16日波军第5集团军利用了红军第3、4、15集团军之间的不协调行动,阻止了这些集团军的进攻,在华沙近郊又阻止了第16集团军的前进。8月16日,波军第3、4集团军直插红军第16集团军侧翼,随后波军各集团军转入全线反攻,导致苏军华沙战役的惨败。此次战役,苏军第4集团军全部、第15集团军2个师和第3骑兵军被迫撤入德国东普鲁士境内被德军解除武装,15、16集团军基本损失,红军损失大约15万人。
在华沙战役进行同时,西南方面军也发起了利沃夫战役,战役开始之初,方面军主力已经逼近西布格河。在战役过程中,总司令加米涅夫发现了西方面军的困境,于8月12日命令12集团军和第1骑兵集团军支援西方面军,但遭到拒绝,依然命令进攻利沃夫。13日又一次严令上述部队转隶给西方面军。但此时,第1骑兵集团军在布格河陷入持久战斗,贸然脱离会遭受更大的损失,最终未能及时支援西方面军。波军反击得手后,在9月份再次发起全线进攻,并又一次推进到明斯克一线,红军被俘约10万人。由于克里米半岛的弗兰格尔白卫军的再次进攻,并迫使红军在10月12日签订停战协定,苏俄为此失去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
整个战争,波军损失10余万人,红军损失30余万人。
这次战争让苏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联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由世界革命转为和平共处,与周围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立陶宛签订了和平条约。1921年3月18日,苏波两国签订了里加条约,为两国的紧张局面划上了一个句号,条约对波兰较有利。在19年后,苏军在1939年德波战争时“在当地人民群众广泛的支持下履行了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同年11月,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两个地区加入苏联,重新并入乌克兰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
苏波战争是一场由波兰挑起的非正义侵略性战争,战争本来应该以苏联胜利而告终,但是因为决策错误,没有适可而止,结果导致了苏联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列宁等苏共领导人对于国际政治形势判断不成熟所致,同时也有很重要的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关键问题是,在这场战争结束后,波兰人导演了一场堪与二战时期德军、日军相提并论的非人道虐杀战俘事件,不过,直至今天,不仅波兰人拒绝承认、拒绝道歉,西方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也有意忽略。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波兰人、西方人不断纠缠于卡廷森林事件,而有意地要抹煞波兰虐杀战俘:
波兰虐杀战俘
根据现在保存的历史资料,已经判明,1920年战争结束之后,波兰人先后将8000多列火车车厢的苏军战俘和乌克兰、白俄罗斯平民运送到各地的战俘营,到底是多人数呢?至少是几十万人的数量!
波兰人在战俘营里把战俘和平民当作奴隶使用,让他们住在用铁皮搭成的房子里,给的食物根本不能达到基本的生存标准。而且“战俘们被抓后马上就被扒掉军装,常常只能穿一条内裤在围满铁丝网的集中营内劳动。他们常常遭到毒打,犯一点错误就会招致致命的惩罚。集体外出做工时要自己保存自己的排泄物。他们在行进时被踢进烂泥坑里,然后被要求爬起来继续行进,起不来的就被毒打。”
集体屠杀战俘是当时波兰人经常做的事情,一个名叫马图舍夫斯基的军官在1922年管理了几个月图霍里集中营之后,向上级报告共死亡了22000名苏联战俘!在他之前,还是这个集中营,从1921年2月到5月,三个月当中,因传染病死亡战俘6491人,因其他原因死亡12294人!后来二战期间波兰的流亡政府总理西科尔斯基曾经下令一次枪毙300名苏联战俘,另一个名叫比亚谢茨基的将军也曾经下令集体屠杀战俘!
根据现在俄罗斯历史学家的研究,被以各种方式集体枪杀和虐杀的苏军战俘达到80000余人。
在这样一场两国之间的局部战争之后发生的虐杀战俘事件,虽然其规模不能与二战期间德军、日军的暴行相提并论,但是就其性质而言,可以讲没有多大区别,在某些方面甚至更有过之。仅仅一个“集体外出做工时要自己保存自己的排泄物”,其变态和虐待程度恐怕德、日法西斯也干不出来!
而且,波兰的所作所为,是在20世纪这个早已进入了人类“文明时期”的所作所为!
只可惜,由于波兰虐待战俘的事情发生在90年前那个时代,那时候的摄影技术还属于极为昂贵的奢侈技术,所以几乎没有照片保留至今,另外原始的虐待战俘的档案资料早已被当时的波兰政府所销毁,不然的话,完全可以在当年的虐俘现场建立一个类似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式的纪念馆。
所以,很难说,后来发生的卡廷森林事件和当初的波兰虐杀苏军战俘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