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县方召乡方召村一间木屋。
堂屋正面的板壁上贴着两张大大的毛泽东和朱德的像。
走进杨文光的家,记者第一眼发现,他正坐在画像对面的木沙发上,两眼呆呆地望着对面板壁上的画像出神,时不时嘴皮嚅动张合一阵,似乎在念叨什么。
家里人说,他现在身体不太好,半年前还可以上山劳动,因风湿及帕金森老年综合症现在不能走了,上厕所都要人搀扶。平时,没人打扰,他就这样坐在沙发上发呆,望着毛主席和朱德的像出神,一坐就是半天。这两张像一直就这么贴着,从1951年初台江县刚解放不久,杨文光准备参军时就已贴上,直到现在,只是中途换了几次新的。
记者看到,杨文光放在沙发上的双手十指已明显变形,右脚在不停抖动。
“你想说什么?”记者落座后问杨文光。
“毛主席发给我一支枪,我要一辈子扛着这支枪!”
老人异常严肃,浑浊的双眼忽然睁开,放出光来,语气坚定而自豪,不容置疑。
但没想到,不一会儿他忽然像孩子一样变了脸,眼睛眨巴几下,大滴的老泪像泉水一样涌出,顺着略显窄狭的长脸流到下巴,重重地砸在地上。恍惚中,记者心中一震,生出些许担心,如此沉重的眼泪,木质地板是否经受得住打击?
他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想起了从1951年6月至1958年8月七年多的岁月,朝鲜战争,西藏剿匪,战友们一个个倒下……
我要一辈子扛着这支枪
“您见过毛主席吗?”记者问。
“见过。我见过毛主席三次,一次是在北京,两次是在战场上。”
杨文光1930年1月出生,84岁了,身体不好,身上有七处枪伤,记忆有些模糊,思维也有些混乱,且吐字不清,但说起见到毛主席时却字字清楚、铿锵有力、慷慨激昂。
1960年4月,是杨文光一生中最难忘、最激动的日子。作为民兵工作的模范代表,他得到了到北京参加全国民兵工作大会的荣誉。会上,毛主席、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接见他们,并授给部分优秀代表每人一支半自动步枪。会后,杨文光特意邀约19个得到步枪奖励的代表到天安门前照了一张合影留念。
三次见到毛主席
今年84岁的杨文光,身上有7处枪伤,记忆有些模糊,思维也有些混乱。但说起见到毛主席时的事情,却出乎意料地字字清楚。
1951年6月,杨文光响应国家号召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7月回国被编入3476部队进藏剿匪,1958年8月复员转业回乡,1987年7月退休。
“我见过毛主席3次,一次是在北京,两次是在战场上。”杨文光说,1960年4月,作为民兵工作的模范代表,他获得了到北京参加全国民兵工作大会的荣誉。会上,毛主席、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接见他们,并授给部分优秀代表每人一支半自动步枪。会后,杨文光特意邀约18个得到步枪奖励的代表到天安门前照了一张合影留念。
会上,毛主席还告诉大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累,死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退休后,他依然背着这支枪,从不离身,每天都要擦拭一两次。
1996年10月21日,出于红色教育的考虑,台江县人武部动员杨文光将枪献出,由民兵武器库保管。为此,县人武部军事科还专门给杨文光打了一张收条,声明是“代保管”,枪号为:1809313。前些年,凯里军分区将此枪收入保存,一直至今。
上甘岭比电影里苦
1987年7月,杨文光从台江县革东区人武部部长岗位上退休。闲来无事,他经常看电视,最爱看的是战争片,特别是电影《上甘岭》,不论哪个台,只要播放就一定会看。
近几年,每次看完《上甘岭》,他总是闷闷不乐,家人见了不解。“里面怎么没有我?我也参加了上甘岭战役,而且还负了伤,住了3个月的医院。”许是不好意思,憋了半天他才说出来。
家人耐心解释,这是电影,是演员扮演的,不是纪录片。
杨文光懂了,但似乎又不懂,里面的场景似曾相识又似乎不同。
“我们打上甘岭的时候比电影里的还要苦、还要惨哩!”
那是一场多么惨烈的战斗!他们只能往山头上冲,稍一后退敌人便反扑上来。坑道里,大小便不能及时处理,烈士的遗体不能及时掩埋,硝烟味、硫磺味、血腥味、屎尿味弥漫,让人窒息。
有一次,他们已经饿了好几天,没想到敌人的飞机投下的食品有几箱落到了他们的阵地上,大家因此度过了一场难关。
朝鲜的天气很冷。有一次,他们连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执行战斗任务,杨文光和战友们趴在雪地上,一动不动地坚持了数天,整个人除了大脑还有一点意识,其他都僵硬了。许多战士事后再也没有站起来,一直保持着原有的姿势。杨文光挺过来了,但却留下严重的风湿病。
从复员证上记者了解到,杨文光复员前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军区训练团,任排长,是步机枪手。
一张浸血的人民币
记不清楚是进入西藏剿匪的第几年了,当初和杨文光一起参军、同在一个连战斗的6个黔东南籍战友,后来只剩下他和杨通富。杨通富是黄平县人,比他大半岁,平时两人玩得最好。
在一次战斗打响前,两人作了一个约定。“现在只有我们两个黔东南的老乡了,也不知道这次战斗后,我们还能不能活着。”杨通富感慨地说。
“不管谁活着回来,都要写信告诉对方家里人一声,有机会回家的话,就去对方家里看一眼。”杨文光提议。
战斗异常激烈,超出预料。
战斗接近尾声时,一声爆炸,杨文光刚一扭头,一块弹片擦着他的后脑皮飞过去,一幕惨烈的场景永远定格在眼前:一位战友的身体像气球那样被炸弹的气浪高高抛起,越过一棵碗口粗细的树梢才沉重地掉下来。
杨文光不顾一切地奔过去,发现正是杨通富。
杨通富没留下什么贵重遗物,从他的上衣兜里,杨文光摸出了一张浸满血的人民币。
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杨文光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杨通富的家人写了一封有史以来最长的信,并把那张浸血的人民币夹在信里,给他的家人寄了过去。
(黔东南新闻网 新华网贵州)
相关文章
- 河北滦县三中了不起
- 视频:张宏良、王立华等老师参加滦县三中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38周年活动纪实
- 红色网友汇聚湖南:用心灵与人民领袖团圆
- 孔庆东视频:纪念毛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70周年
- 纪念毛主席逝世38周年: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我们人类的恩师,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思想之船
- 深圳人民深情纪念毛主席逝世38周年(组图)
- 河南洛阳军民心连心艺术团缅怀毛主席38周年
- 视频: 河南焦作人民沉痛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38周年
- 河北石家庄群众集会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38周年
- 林炳长:为人民服务 奋斗到底——在浙江温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悼念毛主席逝世38周年发言
- 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纪念毛主席(组图)
- 陕西西安各界人民群众纪念毛主席逝世38周年活动纪实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