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2月5日电(记者蔡玉高、蒋芳)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铜版路”边,经常会有一位老人为前来参观的人讲解当年侵华日军屠城史。讲到义愤处,老人还会现场展示头上被日军枪柄砸出的伤疤。
老人名叫佘子清,是100多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的一位。77年前的那场浩劫中,他的母亲被侵华日军杀害。为了将目睹的历史告诉更多的人,2004年3月起,老人与另外3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一起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起了志愿讲解员。10年来,佘老的讲解时间超过3000小时。
“亲爱的妈妈,儿子现在也老了,记性大不如前,但77年前惨痛的记忆却永远不会忘记……”4日上午,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81岁的佘子清带着老伴和两个女儿,为他的母亲举行家祭。
“我是在南京大屠杀的血火中侥幸生存下来的,当年南京城尸横街巷、火光冲天,日本兵天天杀人,长江水都变红了。”回忆起当年,佘子清满是哀伤,“我出生在南京夫子庙,日本兵打进城时,见人就杀。当时,我父亲逃到了江北,留在家中的母亲却被日本兵残忍地杀害了。我们几个小孩逃到了美国大使馆才躲过了一劫。”
在日军占领南京期间,幸存下来的佘子清吃足了苦,有一次差点被日本兵烧死。佘子清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铁路系统工作,娶妻生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这些惨痛的记忆成了他的梦魇,年龄越大,越是容易在梦中惊醒。
同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非常敬佩已故的老大姐李秀英。“她被日本兵捅了37刀,却坚强地活了下来,更难得的是,经历过如此惨痛经历的她临终前说出了‘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的遗言。”佘子清说,老大姐的宽广胸怀令人尊敬,老大姐的话更是需要牢记。
为了让参观者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有更为深切的认知,佘子清到纪念馆的“铜版路”边做起了志愿者。“这里有我的脚印,我有发言权。”佘子清说,他主要向青少年讲解,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不能忘了历史。
在子女的眼中,佘子清和她的老伴有个鲜明的对比。在家中,父亲话很少,母亲话很多;但在纪念馆,父亲话很多,母亲话很少。小女儿佘珏说:“父亲对我们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牢记历史。在父亲的‘督促’下,除了最小的6岁重孙外,全家所有的人都不止一次地参观纪念馆。参观时,父亲亲自做讲解。”
佘子清告诉记者,作为幸存者的后代,孩子们有责任将这段历史更好地传承下去。
让佘子清非常痛心的是,这些年来,幸存者不断逝去,当年一起到纪念馆做讲解的4位幸存者,另外3人都已离开了人世。“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会一直坚持做志愿讲解员。国家虽然强大了,但历史教训不能忘,希望年青一代都能有这样的认识。”佘子清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