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江城雪
第二集 梅岭春
第三集 东湖情
昨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1周年纪念日。22日起,三集纪录片《东湖梅岭毛泽东》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这是继去年亮相湖北卫视后,该片首次登陆央视(本报24日曾报道)。
这是一次难以忘却的纪念,伟人的音容笑貌通过荧屏再次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唤醒了许多人的回忆。据制片方介绍,在央视播出前,该片曾被上传至网络,获得数千万的播放量。一部严肃题材的文献纪录片,何以有如此吸引力?
“纪录片中塑造的‘接地气’的毛泽东形象很感人”、“珍贵的历史镜头中,一个有着深沉人民情怀的伟人形象挺立起来”……记者昨日多方采访观众观感,收获如是好评。
历史再现
细节很感人唤醒尘封记忆
纪录片还原了诸多鲜为人知却又温馨感人的历史细节。让武钢退休工人徐正州记忆犹新的是片中的这样一个片段:1958年,毛泽东来到武钢视察。在简陋平房里,毛泽东端详平面图纸,询问工厂布置、炼钢过程,并观看武钢一号高炉炼出的第一炉铁水,“炉前高温,铁灰飘落,汗水浸湿了他身上的衬衣;铁水奔腾,钢花绽放,主席挥手,掌声雷动。此情此景让我的心绪也跟着画面沸腾了!”
与炸臭豆腐的老人聊家常,跟认出自己的小姑娘谈笑风生,面对山呼海应的群众感慨“下不去的黄鹤楼”,在江轮上喊出“人民万岁”……这些故事,让武汉观众格外感动。
东湖宾馆馆史研究室主任郑敏庭说起主席来武汉视察时的一件往事:“那次主席提出想去汉阳看看,工作人员考虑到当时去汉阳水大流急,且无码头停靠,怕有危险。主席问:‘你们是怎么去的?’工作人员回答:‘坐划子’,主席说:‘我毛泽东也可以坐划子。’”
观众评说
伟人“接地气”凸显崇高风范
“每年的12月26日是个特殊日子。”退休老人余明才告诉记者,这次央视首播已是他二度观摩该片,“时隔一年再看此片,仍然心潮澎湃,想起自己每次去北京都要到天安门广场瞻仰他老人家,而毛主席诗词也总能在每一个失落无助的时候给予人力量。在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中,一个有着深沉人民情怀的伟人形象挺立起来。”
文艺作品往往在真实性方面力量不够,文献纪录片却能以真实来打动人。除了老一辈观众,这部作品对80、90后的年轻人了解历史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如今的东湖仍然烟波浩渺,湖畔仍然伫立着毛主席的雕像,历史车轮碾过,伴着徐徐清风,怀揣敬仰。”观众周先生是一名80后,片中诗一般的语言也感染了他,他说自己作为武汉人,感觉毛主席的伟人形象很真实,能吸引年轻观众更多地了解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专家热议
编排“文学化”极具可看性
文献纪录片不仅要真实,也要好看,如何编排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该片总导演赵启辰表示,该片拍摄时遵循了三个原则“客观、平实、温暖”。
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效礼肯定了该片的结构编排,他认为片中对东湖、梅花的描述增强了全片的文学性,虽是纪录片,但观众看起来并不枯燥。
文艺评论家白云驹也肯定了主创人员在领袖人物纪录片“可看性”方面的探索,“以往对于毛泽东的描述语境往往偏重于文件化、政策化,本片则将领袖人物作了平民化、正常化的表述,这是很重要的一项突破。”
“这么一个宏大的题材,从几个横截面表现出来,很准确。影像呈现也恰如其分,让人觉得举重若轻。”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评价该片创作团队下了很大功夫,片中的史料能带给观众感动、震撼以及反思。
本月25日在京举行的《东湖梅岭毛泽东》创作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建议,电视制作人可以《东湖梅岭毛泽东》为样本,思考如何使用新的视觉手段拍摄塑造伟人的作品。
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