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看了几本抗战的史书,重新认识了几个国民党的抗日名将,除了敬佩他们在民族大义的战场上无愧于民族,无愧于党国外,也为他们最后的遭遇而惋惜,只不过是跟着国民党,为什么一代名将最后落的如此下场?将军的遭遇让人心酸.今天我想写点东西怀念一下这几为将军,虽然他们是国民党的将领,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没有犹豫,他们的功勋将永远记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而他们的遭遇也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惋惜.
李延年,字吉甫,黄埔一期,著名的黄埔三李(同样出身山东的黄埔一期李仙洲,李玉堂和李延年)1904年3月11日出生在一个富农家庭,6岁入本村私塾,14岁考入刘集村振华高小,17岁考入济南省立商业专门学校,20岁经邓天一等人介绍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同年11月毕业后,跟随蒋介石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叛军)和北伐。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22岁的李延年已任国民革命军一军二师五团团长。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时李延年已升任第二军军长,奉命参加上海的八一三抗战。日寇仗其海陆空优势,气焰十分嚣张。中国军队以拉锯式战术与敌激战3个多月,达到预期目的,遂作战略转移。李部奉命到武汉略事整编,归属二二集团军。
1938年5月,李部奉命日夜兼程,赶赴徐州第五战区,增援台儿庄大会战。李部的任务是截击日军由海州、鲁南调来参战的两支援军。此战连克强敌,击败日军两个号称王牌的师团,名震中外。战后,李延年所属第二军集体立功受奖,李延年升任第十一军团长兼第二军军长。同年夏秋,李部又参加了保卫徐州、武汉等战役,战事皆不力(徐州大撤退,是有组织的战略转移,不管如何放弃了徐州)。李延年因部署欠当,被撤军团长职务,后经湖南衡阳整编,部队取消了军团制,李延年仍任第二军军长。
1939年李延年奉命移防四川秀山,一方面整补,一方面剿灭地方张少卿、陈国良等小股土匪。同年秋,李延年部奉调广西南宁,与第五军合编为三十四集团军,徐庭瑶任总司令,李延年任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参加昆仑关抗日战役,并打前锋。战斗自始至终异常激烈,双方死伤惨重,副军长兼九师师长郑作民壮烈阵亡。战后的柳州追悼会上,蒋特对李部颁发嘉奖令,表扬该部虽主将阵亡,阵容不乱,集结迅速,且能继续坚守阵地。
1940年李部进驻湖南省常德稍事整编,先后参加了湖北省宜昌江防守备战和宜昌攻坚战。此战李部与日军交战四五个月之久,双方都损失惨重,但直到日本投降,该地日军终未能前进一步.
同年12月,李军开往四川璧山、永川一带驻扎。1941年3月,李军进军泸州,驱逐了地方武装周成虎部。8月李延年脱离二军,去西安升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为该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所左右,被安置在陕东河防指挥部。1942年镇守前沿的第一军军长李铁军无视李延年的领导,私自离开前沿,李延年上书蒋介石,要求按军法处置李铁军。蒋便乘机飞往西北战场调解人事关系,命胡宗南接任朱少良的第一战区司令官,李延年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司令官。李延年接任后,即对河防大军另行整编。
1944年,日寇兵临李延年所辖的潼关,企图由关入蜀,先夺成都,后占重庆。李延年识破日寇的阴谋,利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形,采取以逸待劳的作战方针。经多次惨烈较量,虽伤亡惨重,但潼关仍坚如磐石。战后,李延年受到蒋介石嘉奖。
1945年日寇投降前夕,在重庆的一次紧急军事会议上,李延年被升任为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山东挺进军总司令。同年8月李延年为山东地区受降长官,负责受理该区日本侵略军的投降事宜.
纵观整个抗战,李将军始终浴血奋战,传闻守卫广济的时候日军同李延年部队死战,由于战死者过多,无法统计,鬼子只好把己方阵亡士兵的手砍下来一支,结果运"猪蹄"就运了一卡车.很多同僚对他的评价是"打残了日本人,也打残了自己."不管怎么说,此人在抗日时候确实没有丢中国军人的脸,日军在跟他的交战中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可谓举步为艰,跟那位36天丢了37个城的汤司令根本是天壤之别.同时,据说李延年为官清廉,在国军中更是少有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喜欢抽大烟,当然买大烟的钱是哪来的就不清楚了.
1946年2月,李延年调徐州绥靖公署任副主任兼第九绥区司令。1947年徐州绥署改为徐州“剿总”,李延年改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1948年刘峙总司令去职,李延年为代总司令。淮海战役前夕,代总一职由杜聿明接任,李仍为副总司令兼第六兵团司令,驻军蚌埠,负责预备队任务。淮海战役开始,李延年在蚌埠1小时内接到蒋3次电报:第一次前进,第二次后退,第三次整装待命。结果,国军一败涂地。眼看大势已去,蒋介石便以和谈为缓兵之计,趁机商定逃往台湾,委亲信汤恩伯以守江重任,命李延年为京沪杭警备司令。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强渡长江,国军全线崩溃,李延年率其残兵败将向福建省退走,途中接到台北军事当局电报:命李延年为泉州、福州两绥区司令,指挥所有福建境内的国军,死守平潭岛。同年8月末解放军解放福州,进军平潭。
平潭此时实际上只有一个军把守,想抵挡铁流般的解放军根本不可能,更何况军长是"大名鼎鼎"的李天霞,熟悉孟良固的人都清楚,当74师张师长被围困的时候,对着四周数十万国军大喊,"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其中距离他最近的就是李天霞的83师,而他张灵甫跟李天霞都是来自王耀武的74军老班底,但是83师玩起了"步步为营"坐等74师完蛋,后来虽然被处罚,但是靠钱买通关节,不久又被重新起用,任73军军长,这次平潭岛居然让他来守,看来国军的军师级领导严重缺人了,结果自然是李天霞率军逃跑,解放军兵不血刃拿下平潭.可怜李延年,当这个司令没几天就莫名其妙的丢了地盘,只好和绥靖公署主任朱少良、副司令梁栋新等人飞往台湾.
可李延年抵台后,蒋介石以无令撤退问罪,说实话,此仗的责任并非在李延年,但是但在台湾受军法审判的时,李天霞把屎盆子都扣在了李延年头上,说是李延年命令撤的。李延年有口莫辩,他虽然是个瘾君子,但也是条汉子,自认作为上级指挥官,作战失败自己也应扛起责任,据说也不推托,后被判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经国民党元老蒋鼎文、刘峙及山东老乡刘安琪等作保,念其有病,服刑1年出狱。
将军为党国血战一生,到头来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而由于他为官清廉,身无长物,又有抽大烟的嗜好,出狱后竟然三餐不继,靠老部下的接济为生,几乎沦为乞丐,竟落到用椒盐水沾馒头充饥的处境.而李天霞靠打点关节,出狱后活的却很滋润,据说他好赌,赌起钱来带着保险箱的,赌美钞拿美钞,赌钻石拿钻石.
1974年11月17日,一个孤苦伶仃,贫穷落魄,郁郁成疾的老人在台北走了,终年70岁,他曾经指挥大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拼死同日寇血战,誓死不退,曾经是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得过青天白日勋章的抗日英雄,最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不知道当年跟他交战的日军知道将军最后落得如此下场后会怎么想.
黄埔三李,都是抗日名将,但是结局除了李仙洲之外都是悲剧的,除了上面说的几乎轮为乞丐的李延年外,还有李玉堂.
同样作为抗日名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李玉堂率师参加了上海“八一三”抗战,同年,李玉堂被提升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军军长(不是八路军,那时八路军已经改名第18集团军)。1939年他率部在武宁附近阻击日军,屡挫敌锋,被革命军抗战总部授予“泰山军”称号。后改任第十军军长。1939年10月,日军大举进攻长沙,李玉堂率军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取得了抗日战争中长沙激战的三次大捷。守长沙之战,李也确实对得起部下,在日军炮火下指挥若定。当时李在前线一个祠堂指挥战斗,日军已经发现陷入包围,但依然希望打下长沙,击穿中国军队的口袋底,所以攻势凶猛。李在祠堂中一手持馒头,一手持筷子夹大头菜吃,敌弹飞来,将咸菜碗打碎,李不为所动,转眼又一弹飞来,将筷子击折,李即用手抓大头菜吃。部下劝说李更换指挥位置,李认为这是流弹,毫不在意,道:不要不要,就这里很好。
如此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最后结局如何呢?
1951年2月5日,中外知名的抗日将领、曾经担任过国民革命军中将集团军总司令的李玉堂,在台北碧潭被校长蒋介石处决,同时被处决的还有其妻陈伯兰、其妻兄陈石清.
1950年,大势已去的国民党派李玉堂任革命军第一路军司令官兼三十二军军长,驻军海南岛。当时大陆已全部沦陷,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宣告成立。解放军对海南岛施行包围,并派地下工作联络员李刚到海南岛进行策反工作。李玉堂权衡再三,决定接受联络员李刚的意见。为慎重起见,他亲笔写信秘派专人从水上到香港,找到其妻陈伯兰、内兄陈石清,并让其将信转给解放军驻广州最高统帅叶剑英。信转到叶剑英手中后,叶剑英亲自批示:“李玉堂火速起义。起义后可委以海南岛军政委员会副主任之职。”因当时交通、通讯很不方便,加之此乃军机大事,当特派员将叶剑英的批示转到香港,又准备前往海南岛时,已传来了海南岛解放、岛上守军未作抵抗、全部缴械投降的消息,李玉堂只带副官亲信及十余名士兵乘快艇逃往台湾。特派员闻悉情况突变,便急回广州又将信交回叶剑英手中。同时,共产党又派人去香港与李玉堂夫人陈伯兰及陈石清会晤,转达叶剑英机密手令并嘱李玉堂夫人陈伯兰:“此去谨慎从事,待机行动”。陈氏兄妹离港去台。
李玉堂的战功在三李中最辉煌,历经扫荡陈炯明、北伐、铲平闽变、剿共、抗日和国共内战,是个打硬仗的将领。尤其是他率领第十军创造的第三次长沙大捷,更是名闻中外。抗战时长沙会战的第一次第二次胜利,国民政府多少有吹牛夸胜的成分,日军并不买帐,但第三次是连日军自己也承认失败的。
李玉堂是得过青天白日勋章的将领,但从海南岛撤守台湾才两个月,就自人间蒸发了。军中都知道1951年1月26日他与妻子就被枪决了。但官方却从未公布李玉堂夫妇被枪毙,连被捕原因与羁押单位都讳莫如深。
军法审问是由老第三师长钱大钧任军法庭审判长,查明李玉堂确未同谋(没有证据显示同谋,相关证据都是他被处决数年后才公布的),罪在治家不严而已。按照《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第九条,知匪不报的最高刑也只是七年徒刑。不过军法官判他七年的判决书呈上去时,老蒋批了个「再判」;军法官就改判他十五年徒刑,可是呈上去老蒋亲笔又批了一个「耻」字。因为老蒋的「匪谍逻辑」就是「先生通匪,太太不一定知道;太太通匪,先生一定是奸匪」,李玉堂犯了老蒋的逻辑,又遇到他刚丢了大陆,心情极度郁闷,一个「耻」字,就这样枪毙了得过青天白日勋章的抗日名将。
可怜李妻陈伯兰是江苏铜山人,曾经是徐州某女中校花,李任第九旅旅长时与陈结婚。李玉堂「伏法」那天正逢农历除夕,他们看到宪兵至拘留所提人,以为是总统新年特赦,两人乃沐浴换装,李妻犹略施脂粉,一出门即见荷枪士兵,把他两手反捆起来,押上军车,李妻这时已脚软不能走路,大哭不止。
李玉堂不失将军气概,对他太太说:「这时还有什么哭的,快走!」但李太太已不能走,宪兵便拖她上车。而李氏夫妇死后,特务们以为陈伯兰受共党利诱,家中必藏巨财珠宝,打开保险柜一看,除一些平时穿戴饰物,什么也没有,特务大感意外。
李玉堂在狱中曾留有遗书,给女儿李国英及五弟李荫堂:「我命已矣!但事与我无关。总统命令,已无申诉余地,我死后望有公论。我无对不起国家之事,国家如此对我,于国家何益?实为共匪所快。我不足惜,不过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耳,和平后,葬我于徐州云龙山。」随即慷慨仆义,享年53岁.
在李玉堂夫妇一案从逮捕到枪决,都是秘密进行,老蒋从不让相关机关公布,家属与国人心里都明白,李玉堂应该是凶多吉少了,但国民政府始终讳莫如深,只放任小道消息在军中与外省人(尤其是山东人)里流传。「李玉堂不见了」就成了白色恐怖中最震撼的一出「奇案」,直到50多年后的今天,才被公布而为公众所知。
198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这位为"党国"血战一生的将军最后唯一得到的称号是他内战的对手为了纪念他而追认的"烈士".
唯一最后结局稍好的,是李仙洲,此人在抗日战争中的功劳不比以上两位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仙洲奉命开赴华北,增援宋哲元的第二十九军。先后参加南口、忻口战役。1938年任第九十二军中将军长兼二十一师师长。1939年秋,率部由湘北移防鄂西北的襄阳、随县等地。1941年春,移防皖北阜阳,在涡阳、蒙城、太和一线同日军作战。同时,所部还与皖北新四军彭雪枫部发生武装摩擦,进攻新四军根据地。1942年2月,升任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并兼任九十二军军长和鲁西挺进总指挥。1943年4月,率部进军山东,在鲁西、鲁南地区对日军作战。同时执行蒋介石的反共政策,不时进攻鲁西及鲁南地区的八路军部队。
李仙洲能打仗,更因为待人亲切而深得军心。忻口一战,李以军长之身在前线指挥,被日军狙击手打穿胸部,士兵们冒死把他从高地阵地上抬下来抢救。当时忻口前线日军炮兵占据绝对优势,连单身人都很难上下,何况一副担架呢?可见李颇受部下的爱戴。但是因为太受部下爱戴,也有些麻烦,那就是李属于胸部贯通伤,应该保持头部略低的姿势,以免血液积蓄于胸腔,当时军医也如此吩咐,可是抬担架的士兵死活不干,始终让李军长头上脚下。军医干涉,负责抬担架的连长差点儿把军医打死,说你头朝下走一个我看看,军长都负伤了还不让他舒服点儿。因为当兵的不了解医学知识,差点儿害死了李仙洲,幸亏这段路不算太长。事后证明,李仙洲实在命大,日军一枪打来,他恰好在呼气,肺叶萎缩,子弹从两叶肺之间穿过,所以伤的不重,如果是吸气的时候中弹,那就悬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李仙洲调至济南任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长官。1947年2月指挥整编四十六师和七十三军从明水、淄川南犯莱芜、新泰,企图南北夹击华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发起莱芜战役,李仙洲所率七个师6.5万余人全部被歼,李仙洲本人被俘。此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教育,经过12年的收容所生活,于1960年1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释放。
此后,李仙洲历任山东省政协秘书处专员,省政协委员、常务委员,民革山东省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等职。文革中遭受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坚持活了下来,文革结束后,1978年2月起任五、六、七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1983年12月,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顾问;后又被选为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 1984年6月,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后,被推选为理事,任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1988年10月22日在济南逝世,终年94岁。
跟他的两位同学,同乡,战友相比,李仙洲恐怕是唯一一位得到善终的将军,虽然有战俘收容所的12年,文革的10年,但是当这些都过去,将军终于有了一个安详的晚年.不知道李延年和李玉堂将军如果在解放战争中被俘或起义,能否有一个好一点的结局呢?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