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奋(1919~1956),原名高启节,临朐县赵家楼村人。出身农民家庭,受过小学教育。少年时期受老师郭景宪(参加过北伐革命军)反帝反封建思想影响较深,后得到族兄高启云的教育,并经其介绍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县内最早的共产党支部书记,是临朐革命工作的开拓者和人民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高奋一生矢志革命,十几岁时即在家乡创办青年识字班夜校,发动群众伐地主的树,收地主的庄稼,救济贫民。“七·七”事变后,他经常以推盐为名奔走于寿光、益都、临朐之间,了解抗日救亡形势,寻找党的组织。1938年1月,日军侵占临朐。3月,他带领数十名青年到益都参加八路军,战斗在胶济线南北,抗击日军。
1938年12月,高奋带领部分战士返回临朐开辟抗日根据地,参加临朐县独立团(后改编为独立营),任中共临朐县委委员、军事部长、独立团七连指导员。他带领部队转战临朐、临淄、博山一带,开展抗日斗争。1939年10月,率独立营配合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参加了五井战斗。1940年夏,日、伪军进行“扫荡”和“强化治安”,临朐形势恶化,党政机关转移至沂南。为使临朐根据地不致沦陷,高奋受命率领20余名战士返回临朐,开展武装斗争。在日军重兵压境,难以立足,又一度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率队果断地镇压了赵家庄的铁杆汉奸“憨蛋”,击溃高家庄伪军班,缴获其全部武器,打击了日伪嚣张气焰,初步立住脚跟。7月,他在对敌战斗中负重伤。12月,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健康,即奉命任益都县大队教导员并代理中共临朐县委书记。1941年,日伪频繁“扫荡”,临朐被“蚕食”将尽,加之县长冯少伯叛党投敌,带领日、伪军到处搜捕共产党员,环境十分艰苦。高奋不顾身体的伤病,带领武工队转战于临朐、益都南部山区及昌乐境内,一直坚持到1943年上半年。
1943年6月,高奋带领临朐籍战士插回临朐,一面镇压敌人,打击伪政权,一面恢复党的地下组织,发展地方武装。在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的支援下,解放临朐南部地区,先后建立龙山、九山、米山、峰山4个区地方政权。同年9月,中共临朐县委改称中共临朐县工委,临朐县政府、临朐县大队相继成立,高奋任工委书记兼县长、大队长。当时,临朐县正处“无人区”时期,瘟疫流行,饿殍遍野,高奋领导全县党政军干部一面开辟解放区,一面组织医疗队防疫治病,组织群众以工代赈、生产互助、重建家园。在战斗间隙,高奋经常光着肩膀、挽着裤腿帮助群众拉犁、开荒、种地。还为孤寡老人挑水、煎药。
1943~1947年,他领导全县开展减租减息、土地改革运动,并亲自指挥地方武装,多次打退从昌乐入境的国民党反动武装,保证了土改工作的顺利进行。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临朐形势恶化,中共鲁中三地委决定临朐的党、政干部暂时转移。高奋主动要求留在临朐,他对地委领导说:“我是县长和县委书记,不能扔下临朐人民不管!”经地委同意,他留下带领武工队同国民党还乡团进行斗争,解放区群众相互传告“高县长没走”。他在险恶的环境里带领全县人民浴血奋战,迎来临朐全境解放。
1948年3月,高奋调到中共鲁中三地委任委员、财委副书记,为支援前线,带病坚持工作。同年9月升任副专员。
1949年,他随军南下,任山东干部大队代理政委。途中病重,躺在担架上召开会议,坚持工作。1950年2月,任浙江省委纪律检查处处长,被选为省第一次党代会代表。1951年在上海华东医院治病期间,帮助医护人员学习“三反”、“五反”文件,被称为“医生的医生”。1953年6月,调华东医院任党组书记兼副院长,不久,又调任上海市机关党委书记。1955年冬,肝病复发,再次住院,病危时。他向组织嘱托把自己的躯体交给医院解剖,供医学研究之用。高奋与疾病作了顽强的斗争,终因医治无效于1956年病逝,年仅37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