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抗日不给力的4大主因之(一):帅不行
文/无风即风
毛泽东与蒋介石,这对军事家,说道军事,有一个有趣而极端鲜明的对比,那就是:
1、共产党认为,所有军事胜利都跟毛泽东有关
2、国民党认为,所有军事失败都跟蒋介石有关
其中,共产党盛赞毛主席总能英明地领导他们取得最后胜利,而国民党方面,则总是认为蒋介石爱瞎指挥而导致功亏一篑。
纵观蒋介石的一生,大凡与他共事过的人,几乎所都持这样一个看法,那就是每逢战事,无论行动大小,他都喜欢亲自指挥,蒋公有这么强的”指挥欲“,原因其实无它,那就是接近变态的权力欲。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各方史料,看看传说中的“一蒋无能,累死三军”是否真的这么神奇。
一、部属眼中的蒋介石
1、【徐永昌】《徐永昌日记》
字次宸,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无军阀背景,一生忠于蒋介石,抗战期间任军委会军令部长,主管作战与军政部长何应钦、军训部长白崇禧、政治部长陈诚并称为军委会四大巨头,是蒋介石朝夕相处的人,应该说,他的评价是十分公正的,来看看他对蒋介石的点评。
1937年9月
“阎长官转下之命令早发迟到,委员长径下之命令迟发早到,导致身处前线的万寿山部不知所措,几于全部错移其它位。委员长径令太多,又忽略通知其长官,因之误事者有之,发生误会者有之。”
这条日记写与太原会战期间,阎锡山是战区指挥官,但他的命令却被蒋介石压下或否决,代之以自己的命令指挥军事行动,这是为什么“迟发早到”,这就是蒋介石一生军事生涯中的最大的缺点。
1937年10月
日前蒋委员长手令汤恩伯军调长治晋城,关麟征军调新乡两战区,闻之莫明其妙,以为有紧急用途又不敢留而不发,及询悉无他急用又皆电请缓开。今晚决定皆各在原地留一部,此皆委员长游移不决之表征也。”
1940年6月
午后会报,文伯、为章颇论此次第五战区作战,委员长径以手令指挥汤恩伯频频,结果徒多失机而已。
这条日记说的是枣宜会战,亦即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牺牲的战役。
1944年5月
军事委员会会报不及两小时,蔚文转达第一战区电话至四、五次,间有时一团之活动,战区亦请示委员长。此非丛脞而何。
这条日记讲的是1944年的豫湘桂大溃败第一阶段,即豫中会战,是役,蒋介石嫡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与汤恩伯指挥8个集团军1个兵团共17个军约40万人在黄河南岸抗击进犯的日寇,然而却可耻地在38天里把河南丢到只剩10几座县城,而骇人听闻的“河南老百姓把5万国民党军队缴械”也发生于此时。
这种情况之下,蒋委员长还忙于施展他的“指挥才华”,也真是醉了。
1944年6月12日
今日军队的一般通病,“军长不听集团军司令命令,师长不听军长命令,皆因委员长好直接与下级者通声气之弊病所致,稍有所谓多线式系统之讥。按今日国家情形,委员长实不需再致力于下级将官之笼络也。”“委员长每好亲拟电、亲书信或亲自电话细碎指示,往一团一营如何位置等,均为详及,及各司令长官或部队长既不敢违背,亦乐于奉行,致责任有所诿谢,结果委员长之要求所至,战事愈不堪问矣。”
这条微博是豫湘桂会战中的第二阶段,即长衡会战。
徐永昌这个国民党内部鲜有的谦谦君子与老好先森在8年抗战里,多次在日记中吐槽蒋介石,可见蒋的“指挥癖”影响之深与殆害之大。
2、【熊式辉】
字天翼,江西安义人,幼习军事,清末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淞沪警备司令,南昌行营参谋长,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赴美军事代表团团长,中央设计局秘书长,1945年后东北行辕主任,主事赣州长达10年,蒋经国入赣就是在他的佑护下,可以说是蒋介石的太子太保,是绝对的心腹之交。
他曾当面“批评”蒋介石:“总裁用兵及用人行政,每喜用直接指挥办法,如言组织之运用,在纵的方面破坏法则,莫此为甚。”
熊直接指出蒋介石就里军令法则的“破坏者”。
3、【张治中】
字文白,安徽巢县,黄埔系骨干将领,北伐老将,抗日老将,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国民政府中央军校教育长、国民政府第五军军长、第四路军总指挥、第九集团军总司令,1932年后就一直担当国民党首都警卫师,国军三大德械师中的第87师师长,是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主力,更是1937年第淞沪会战的先锋部队,后又任湖南省主席。直至1938年11月12日长沙文夕大火前一直是国军前方大将,1939年起进入蒋介石侍从室任主任一职,后虽投共,然从其替共产党所写予蒋的信中之谆谆忠言,仍可见其对蒋之厚重感情,他对蒋介石的评价比前两位更加全面:
“蒋对军队的统率,向来采集权于一身的办法,养成习惯已久,所以部队将领就有一种反映:部队接到蒋委员长电报,先看电尾是那一个机关主办的,如“中正手启”是要特别注意的,如是“中正侍参”(即侍从室主办的)也还重视,但如是其他部门主办的电报,就要看情形来决定遵行的程度了。所以军令部、军政部甚至后方勤务部,有时为求命令有效,也要用“中正手启”名义发电。这种个人集权、机构无权的特殊现象,坏处甚多,决难持久。……我认为这是以后军事失败种种原因之一。”
张治中与熊式辉看法不谋而合,一致认为蒋对军事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李宗仁】
这个就不介绍了,除毛泽东外,可算是蒋介石一生最强的军事对手,抗战最大胜利——台儿庄大捷的缔造者。
《李宗仁日记》
“整个战略之外,抗战时我方指挥系统的毛病亦多。最重大的一个缺点,便是蒋先生越级亲自指挥。前已一再提及,蒋先生既不长于将兵,亦不长于将将。但是他却喜欢坐在统帅部里,直接以电话指挥前方作战。抗战时,他常常直接指挥最前线的师长,抗战后对共军作战,他竟然连团长也指挥起来。他指挥的方法是直接挂电话,或直接打电报,故战区司令长官甚至集团军总司令和军长都不知其事。有时一军一师忽然离开防地,而前线最高指挥官还不知其事。但是蒋先生的判断既不正确,主张又不坚定。往往军队调到一半,他忽然又改变了主意,益发使前线紊乱。蒋先生之所以要这样做,实在是因为他未作过中、下级军官,无战场上的实际经验,只是坐在高级指挥部里,全凭一时心血来潮,揣测行事,指挥系统就乱了。
凡是中央系的将领都知道蒋先生这项毛病,他们知道奉行蒋先生的命令,往往要吃败仗,但是如不听他的命令,出了乱子,便更不得了。所以大家索性自己不出主意,让委员长直接指挥,吃了败仗由最高统帅自己负责,大家落得没有责任。将领如果是这样的庸才,当然不能打胜仗,而蒋先生却偏偏喜欢这样的人。
抗战初期,战场上表现最坏的要算是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峙。刘氏在河北溃败时,曾受到撤职查办的处分。但是不久,蒋先生又重用刘峙。据说,某次蒋夫人曾向委员长进言说:“外边闲话很多,刘峙恐怕不能再指挥作战罢?”
蒋先生说:“刘峙指挥作战是不行,但是哪个人有刘峙那样绝对服从?!”结果还是用了。蒋先生所喜欢的便是象刘峙那样“绝对服从”,自己毫无主张的庸才,因此,国军战绩也就不易表现了。
5、【薛岳】
国粉眼中的军神,传说中“杀死”50多万日军的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本来打得很好,不图在作战正紧张时,蒋先生一个电话把军队调乱,薛岳一时无法补救,被打得踉踉大败,失了长沙。薛伯陵一气,不听统帅部撤往湘西的命令,竟把部队撤到江西去了。后来薛岳几乎为此受处罚呢!有人问薛岳,为何要到江西去。薛说:“跑远一点,他(指委员长)电话便打不通了!”这是抗战期间,高级将领尽人皆知的趣事(出自《李宗仁回忆录》)
蒋介石的指挥癖已到达变态的地步,一是逼得薛岳这样的虎将都怕到要躲他,二是宁愿打败仗也要用听话的庸将,一句“可刘峙听我话啊”悍然一副“我(败得)也心甘情愿了”的无所所谓的态度,可知其变态扭曲之严重。
李宗仁之点评可谓一针见血:蒋介石身为最高统帅既不能将将,也不能将兵——简直一无是处。
3个心腹,1个死敌,1个“抗日军神”,够代表性了吧?
二、实际战役中的蒋介石
下面,我们来举3个实际的战斗案例以印证这些人的说法。
1、【兰封会战】蒋冲动指挥导致花园口决堤
在淞沪会战里,他已经吃过一次血拼的亏,可是到了徐州又不长记性了。
在第5战区40万军队的撤退通道被日军炸毁的前提下,蒋介石仍飞抵郑州“御驾亲征”(此种情景始终伴随着所有国民党将领),并带来了第3战区的薛岳和一部军队,没多久又把在陕西严防共产党军队的胡宗南一部也调了过来,还带上了邱清泉的战车营,一下子又添了20万兵力,整个徐州国军精锐云集达60余万人,致使江汉平原一片空虚,武汉空门大开,虽说瞄准了孤军犯进的土肥原贤二师团这一千载难逢之良机,但倾巢而出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即使最后未因桂永清临阵脱逃,而成功再创一次与台儿庄级别的“兰封大捷”,但对整个战争的态势依然没有改变,日军的进攻势头依旧勇不可当。
大祸即将临头了。
就在蒋介石意识到自己冲动误事指挥军队南逃之时,日军也集结了兵力,利用机械化部队之优势与豫东平原之便,准备追上60万国军一举歼之,于是抗战8年里最大规模的追逐战便上演了,国军沿着陇海线夺路狂逃,日军沿着黄河恣意突进,照当时那态势,武汉会战肯定提前开打,但依国军在上海和南京那个撤退组织能力,后果可以想象一样会很惨。
于是,蒋介石就制造了我国历史上9次黄河大决堤中最严重和影响最大的一次——炸开花园口,890000名同胞葬身鱼腹,蒋介石胡乱指挥之危害不仅害军害兵,还害死那么多无辜的人们!可谓丧尽天良!
但是,“蒋害”依然没有停止…….
2、【远征军第一次入缅】蒋害死戴安澜和数万将士
杜聿明:“如果史迪威的命令不符合您的决策时,应如何办?”
蒋介石:“你打电报向我请示再说。”
美国派遣的入缅华军总指挥史迪威人所周知,但很少人知道还有一个远征军总司令,那就是蒋介石亲自任命的心腹杜聿明,在缅甸,蒋的变态指挥癖依旧欲壑难填,依然动不动就越过史迪威指挥杜聿明调动部队,这次的后果更加严重。
1942年5月,当远征军溃败已无可挽回时,蒋介石指示杜聿明违抗史迪威向印度撤退的命令,率尚余10余万美械精锐的远征军进入密支那北部的野人山原始森林,同时杜还把原本已听从美、英军事顾问建议从棠吉撤往云南西双版纳的戴安澜和他的200师也拉了过来,但是因野人山信号极差,戴杜通讯失联,200师被尾追而来的日军包围,海鸥将军最终惨死异国!200师几乎全军覆灭!
至于杜聿明,就更惨不忍睹,撤退途中遭到日军一个加强师的阻击,一场疯狂的大屠杀,远征军大部队被切成数截,原本誓死要“异域扬威”的战士们变成了恐慌的逃兵,在人迹罕见的大森林里被蚂蟥咬、蚊虫咬、毒蛇咬,猛兽侵,又有疟疾、回归热等传染病,死伤不计其数,死后尸体又被蚂蟥吸血,蚂蚁侵蚀,顷刻间就变成一具白骨,一路走回来尸骨遍野,白骨乱蒿!惨绝人寰!10余万国军美式师回到云南仅余4万余人。
连杜聿明本人也得了回归热病,并使军医感染而死。
唯一没受太大损失的只有一开始就违抗(蒋介石命令)命令不退反进的孙立人新38师和后来迷途知返的廖耀湘新22师。
蒋介石这次的瞎指挥葬送掉了中国的最后一个国际援助通道——滇缅公路,从此被彻底断绝国际援助,只得通过飞机空中运输,但难度极大,为此死了1000多名飞虎队队员,蒋介石之害不仅累人累已,还累死友邦!真是千古厅谬!
如不是进入1943年华北的八路军又开始壮大,太平洋的美军扭转局势,抗战简直无法想象!直到1945年初,滇缅公路才从新使用,同时又牺牲掉了6万多远征军将士(二次远征)。
3、【辽淮战役】亲手“杀死”自己
以上血淋淋的历史,证明蒋介石之“一蒋无能,累死三军”确凿无疑,蒋的这种顽固与变态的控制欲在解放战争中终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A、1948年11月亲抵沈阳硬逼坚守的廖耀湘率12万国军解锦州之围,一夜之间被解放军全歼。
B、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蒋介石又逼杜聿明30万人解黄维兵团之围,守株待兔的解放军毫不客气地歼灭13万,俘虏17万。
在这两次,蒋介石多年来的狗屎运(这种倾巢而出、急于一战定乾坤的做法与1937年淞沪会战、1938年徐州会战一模一样)再未能发威,因为他遇到的对手,是全世界公认的杰出军事家叫毛泽东,以及他那些独当一面的将军们。
于是,蒋介石就这样亲手葬送了最后的42万国军精锐,亲手让5大王牌彻底退出历史,亲手将势如猛虎的解放军放入关,只剩平津最后一颗救命稻草,然后毕竟气数已尽,精锐尽失的国民党再没能力抵抗,解放军一路南下,打到海南岛气吞万里如虎,大陆蒋家王朝正式宣告“死亡”。
1次如此,2次仍如此,3次如此,4次如此……统治大陆的21年里,可查的史料就达到这么多次,蒋氏自作死又何止百十来次?
因此,说蒋“累死三军”绝非虚言,而是千真万确的史实!蒋公介石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猪队友!
”小诸葛“白崇禧有言:他就是个步兵排长!
而这个毛病,蒋介石自己一清二楚。
《蒋介石日记》:
甲、用人未及科学方法,无绵密计划;
乙、用人专用其才,而不计其德,不能察言知言;
丙、缺乏汇聚功能,部属中自生矛盾与冲突;
丁、本人冲动性大,继续性少,手令多而变更性繁,此乃思虑不周,行动轻率之过也;
戊、感情常胜于理智;
己、不注重提纲挈领,细事操劳过多;
庚、长于应变,短于处常,用人行政皆于临急关心;
辛、各部机关未能调整充实。”
这是他1936年11月10日自己给自己总结的“七大致命缺点”,只能“呵呵”了,一句“轻率之过也”,让为此而被累死的百万将士情何以堪?九泉之下何以瞑目?
自负刚愎到极端的昏庸之人终其一生都死不悔改!
如此荒唐可笑之统帅,抗日焉有强胜之可能?
如此昏聩无能之统帅,中国焉有复兴之可能?
只是可怜我百万抗日将士与千万国民啊!
蒋介石——实为近代中国之最大祸国殃民者!
呜呼!诚可恨哉!!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