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龄:39问杨继绳:亳县饿死了20万人吗
据杨继绳说,《墓碑》的此篇——《第四章、 安徵不安·三、亳县的惨剧》全部取材于梁志远的有关作品原稿。
“在大饥荒期间担任这个县人委(即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梁志远,兼任县委农村工作生产福利科科长和县委生活福利办公室副主任,那时县委和县人委合署办公,很多事情都由他经手。他既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又经常下乡调查情况,是一个十分了解情况的历史见证人。”
《亳县的惨剧·3、全县饿死20万人》记载:
1960年冬整风整社以后的若干年内,县委曾经研究过农村人口非正常死亡的数字,梁志远见到过三组数字:
1961年3月17日,县委在亳县三级干部会上整风检查,在一份绝密材料中说:全县非正常死亡人口为4.4万人;
1979年阜阳行署计委、农林局编印的《解放以来30年(1949-1978)农业统计资料》,其中亳县1959和1960年两年全县农业人口减少了28824户,占原有户数的15.9%,150503人,占原有人口的21.1%;
1996年2月出版的《亳州市志》第75页刊载:1960年城乡总户数比1958年减少了29400户,总人口负增长9.6万人。
这三组数据是怎么来的?
原来“1960年5月上旬,县委为了对农村人口非正常死亡人口心中有数”,即委派梁志远开始对非正常死亡人口的调查,先后三次,至年底结束。除此以外,没见“经历了整个过程”的梁志远提过毫县另有其他人的调查。
亳县县委1961年3月17日的“非正常死亡人口为4.4万人”,出现在梁志远的三次调查结束以后,这个数据应是源出于梁志远的调查结论,否则,就没有来源。而调查的目的是县委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且以“绝密”文件保存,应不存在缩小数据的主观动机。因此,这个数据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那么,1979年和1996年的两组数据又是哪里来的呢?我们还得从梁志远的三次调查说起:
第一次:“”1960年5月上旬,县委为了对农村人口非正常死亡人口心中有数,让他安排一个中等大队人口死亡比例调查。他选了古城公社李8大队作为调查对象, ……
接着,由县委书记亲自选点,以十河公社十河大队为全县中等大队(缺东关分支三个生产队,没查),……
这两个生产队如果加上1959年和1960年1月到12月底的死亡人数,总共死亡人口都占原有人口的30%以上。
第二次:1960年底,梁志远带领姚志远等,在双沟公社王阁大队调查了饥荒偏重的大王支庙等六个村庄。这里原有127户,575人,两年死亡239人,占原有人口的41.5%,
第三次:1960年底,梁志远在五马公社泗合大队杨庄调查,原有68人,除4人外流未归外,全庄仅剩18人,两年死亡46人,占原有人数的70%以上。
梁志远根据以上调查判断,全县农村人口非正常死亡应当在20万人以上,有近3万户彻底毁灭。
请注意,这不是梁志远在当年调查时及时作出的判断,而是,“梁先生用自己当年调查研究的材料作了分析(见《墓碑》)”作出的“后补”判断,即2002年以后在《炎黄春秋》发文时用当年的调查作出的判断!
这样,我们就有点怀疑了,1979年和1996年作出的判断是不是也是出自他在那个时候的判断?反正作为“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的亳县饿死人问题的调查负责人,不是杨继绳一句“梁志远见到过三个数字”就可以完事的,尤其是出现在1961年3月的“非正常死亡4.4万人”,梁志远必须有个交待:
这个“4.4万”是不是你调查过后在当时作出的判断?
如果是,为何在40多年后你又作出了5倍于当时数据的判断?
如果不是,它又是依据谁的调查作出的判断?
如果不是,你调查了三次,当时为什么没有作出判断?
如果你当时作出了判断,为什么不公布当时作出的这个判断?
杨继绳对这些问号不作任何思考,就直接采用了梁志远的非正常死亡20万以上,又变本加利的来了个概念转换,变成了“全县饿死20万”!
附:百问杨继绳·前言与目录
//m.drhuete.com/Article/lishi/2017/06/380363.html
已发帖:
//m.drhuete.com/e/DoInfo/m_listInfo.php?mid=9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