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龄:48、49问杨继绳:没有天灾还会有“信阳事件”吗两篇
48问杨继绳:为何抹杀张树藩对信阳百年不遇大旱灾的回忆
杨继绳为了论证出他的“十分人祸”,矢口否认那三年发生了严重天灾。可是,尽管他对天灾这两个字非常小心谨慎,但毕竟还有一句俗语叫言多必失。在《墓碑》第一章中,河南受灾终于从他嘴里“漏”了出来:
“1958年,河南省粮食产量实际只有281亿斤(粮食部这个数字也是偏大),却浮夸到702亿斤。1959年河南有旱灾,粮食产量下降到217.6亿斤,又浮夸到450亿斤。”
“1959年信阳旱灾。全区粮食产量32.58亿斤,比1958年减产46.1%。”
这“1959年河南有旱灾”和“1959年信阳旱灾”不是你杨继绳亲口说的吗?现在你也想抵赖!莫非你这话是胡说的!
灾害达到什么程度?虽然你没说,我们也可以从你说的话中分析出来。
1958年,年产粮食281亿斤,1959年下降到217.6万斤,下降了63.4亿斤,比1958年减产约23%。
1959年,河南全省粮食因旱灾减收23%。这样的情况不叫灾,什么情况才叫灾。这样的旱灾不叫严重,要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算是严重旱灾?
信阳减产达到了46.4%,明显是全省普遍受灾中的最严重受灾。这样的旱灾还不算严重,难道要全地区颗粒无收才叫严重旱灾!
尽管这个地区“人祸”危害确实相当严重,可你也不能无视客观事实,抹杀这里曾经受过的严重自然灾害!
当年信阳的旱灾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时任信阳市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的张树藩有一篇回忆:《信阳事件: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到1959年,信阳地区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一百天不下雨,秋粮眼看着大面积歉收或无收。……”
张树藩是当年信阳地区主管农业的书记,农业生产遭遇百天不下雨的百年不遇大旱灾,他的记忆中仅此一次,不太可能出现记忆上的错误。而他当时又是受排挤的,不存在夸大天灾为“人祸”减责的可能。所以,他的这个回忆是可信的。
1959年信阳地区发生了一百天没下雨的百年不遇大旱灾,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墓碑·信阳事件》的大量内容,都是出自张树藩的这篇回忆,难道杨继绳有可能没看到张树藩这句“信阳地区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绝对不可能!然而,他却有意抹杀了张树藩回忆的“信阳出现了百年不遇大旱灾”,把信阳地区的百年不遇大旱灾淡化成了“信阳旱灾”!
杨继绳为什么要这样做?道理很简单:一旦读者看到了真相,谁还会相信他那鬼话:十分人祸,没有天灾。
附:张树藩的回忆
https://tieba.baidu.com/p/2405849799
49问杨继绳:没有天灾 还会有信阳事件吗
记述河南的《祸起中原》是《墓碑》的首章,而记述信阳的《信阳事件》则是首章之首。杨继绳不吝笔墨,排出了近3万字的阵势,希望将这个开篇一炮打响,以证实他的“没有天灾、十分人祸”的“高论”。然而,当我们对其给出的资料进行细细的分析以后,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没有天灾,就不会有“信阳事件”!
一、用张树藩回忆的资料分析
张树藩在《信阳事件: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中说:到1959年,信阳地区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一百天不下雨,秋粮眼看着大面积歉收或无收。当时地委几个书记分工,我主管农业、政法、财贸三条线。为了让全区各县市领导认识问题的严重性,我在8月初召开了一个各县市有关负责人的会议,让大家实事求是地估计秋收形势,认识灾情,及早采取措施如多种蔬菜等,将灾荒消灭在春节之前。但这个会议事先未经地委讨论,有些人就有了看法。不久,省委要召开贯彻庐山会议精神(反彭德怀)的会议,地委让各县报秋收预产。地委办公室汇总后,召开常委会讨论。当时地委9个常委中,8个人认为1959年农业生产比1958年丰收,是特大丰收年,因为根据各县市预报的粮食产量是72亿斤,而1958年不过56亿斤。我在会上谈了和大家完全不同的看法,认为今秋是个大歉收年,全区总产大概就 30多亿斤最多超不过40亿斤(后来证实只有20多亿斤,我说的也多了。)……
8月底9月初、省委召开贯彻庐山会议精神的扩大会议、在会议开始时省要让各地市委书记预报秋收产量。路宪文不去,让我去参加。我先将地委集体讨论定的72亿斤总产说了。接着谈了我在地委常委会议上谈的意见。……
扩大会议后,我回到地区抓秋季粮食征购任务。省委仍按1958年大丰收的标准征购,我们地区又完成了16亿斤,将农民的口粮、种子粮都交了征购。……
张树藩的上面所述,提到了两组关键性数据:
1、1958年信阳总产56亿斤,征购16亿斤;
2、1959年虽然浮夸上报了72亿斤,但征购与1958年相同,仍是16亿斤。
分析:1959年各县市上报了72亿斤产量,比1958年增加了16亿斤,浮夸虚报十分明显。但不管浮夸虚报多少,由于征购维持1958年的16亿斤没变,所以,只要产量保持了1958年的56亿斤水平,人民的生活怎么说也可以维持1958年的水平。灾荒不可能发生,“信阳事件”也就没有可能出现!
二、中央工作组给出的不同数据
《墓碑·第一章、祸起中原·一、信阳事件》:中央和省委工作组1960年6月18日《关于河南省信阳地区人口死亡和粮食问题的调查报告》中讲的征购数比张树藩说的16亿斤小一些,但也认为征购过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1959年信阳旱灾。全区粮食产量32.58亿斤,比1958年减产46.1%。而当时信阳地委把产量估计为64.27 亿斤。省里根据这个产量安排信阳征购任务为9.6亿斤,比1958年多征4300万斤。地委又向各县加码5%,征购任务总共10.49亿斤。
杨继绳认为中央工作讲的征购数只比张树藩说的16亿斤小一些,明显的不切实际。省定的9.6亿斤少了三分之一还有多,地委加码后的10.49亿斤也小了三分之一。二者都不是小一些的问题,而是小了很多。
其他几个数据差别也很大,如估计产量64.27亿斤比张树藩说的预报产量72亿斤就少了近8亿斤。……
三、根据工作组的数据分析
(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包括种子饲料,全地区人口为850万)
1、1958年人均粮食占有量:
总产:60.45亿斤(根据1959年总产“32.58亿斤,比58年减产46.1%”得出)
征购:9.17亿斤
自留:51.28亿斤
人均占有:603斤
征购比率:15.1%
2、按1959年估计产量按省安排征购任务的人均粮食占有量:
估计产量:64.27 亿斤(比1958年增产3.82亿斤,增长6.3%)
省征购:9.6亿斤
自留:54.67亿斤
人均占有:643斤
征购比率:14.9%
3、保持1958年产量,按省征购任务的人均粮食占有量:
总产:60.45亿斤(与1958年同)
征购:9.6亿斤
自留:50.85亿斤
人均占有:598斤
征购比率:15.9%
4、保持1958年产量,按地委加码征购任务的人均粮食占有量:
总产:60.45亿斤(与1958年同)
征购:10.49亿斤
自留:49.96亿斤
人均占有:588斤
征购比率:17.4%
从上面的4组数据中看出:
(1)1958年人均占有粮食603斤,算是比较充足。15.1%的征购比率在今天来说是很高的了,但在国家主要依靠农业支撑国民经济的当时,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
(2)1959年估计产量64.27亿斤,比1958年增产3.82亿斤,增长率6.3% 。如果没有天灾,这个目标有可能实现,说明河南,至少可以说是信阳,1958年的浮夸燥热已经有所收敛。如果目标实现,这是一个政府与人民互利双赢的理想结局。政府征购虽然增加4300万斤,征购比率反而可以下降0.2个百分点,人均粮食占有量则可以增加40斤达到643斤。
(3)即使估计产量不能实现,但只要保持1958年产量水平,虽然省定征购比58年增加4300万斤,征购比率上升了0.8个百分点,但人均粮食占有量还有598斤。完全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生产。
(4)即使是1959年层层加码后的高征购10.49亿斤,只要维持了1958年的总产量,征购比率虽然提高到了17.4%,但是,完成高征购任务后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仍有588斤,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与生产。
四、没有天灾,就没有“信阳事件”
通过上面的分析,现在我们可以下一个这样的结论:信阳地区1959年的粮食产量只要维持了1958年的水平,按照张树藩的回忆数据测算,人民群众就可以维持1958年的生活水平;按照中央工作组给出的数据测算,人民生活也可以基本维持1958年的水平。即使完成地区加码的征购,人均粮食占有量588斤,比1958年的603斤只低15斤。
也就是说,无论按张树藩回忆的数据测算还是按中央工作组的数据测数,信阳地区1959年只要维持1958年粮食产量,都可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浮夸产量不会引发“信阳事件”,加码的高征购也不会引发“信阳事件”。哪怕是较之1958年略有减产,也不至于引发“信阳事件”。
那么,这一切是被什么破坏了呢?五个字:大幅度减产!用张树藩的话说,是“秋粮眼看着大面积歉收或无收。”减产的程度:
在张树藩的记忆中,比1958年的56亿斤减少了近30亿斤,实际只收了“20多亿斤”。
在中央工作组的报告中,比1958年的60.45亿斤减产46.1%,实际只收了32.58亿斤。即使国家颗粒不征,人均占有粮食量也只有383斤,除去种子饲料,勉强维持生存尚且不足。
那么,造成大幅度减产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不容置疑的一百天没下雨的百年不遇大旱灾!《48问杨继绳》对此已作说明。
因此,没有严重天灾,就不会有“信阳事件”。 因为,饥饿不可能发生,搜粮之类的行为不可能出现,“人祸”无法“露脸”为祸!
人祸的为祸在于灾情出现后的无视灾情,隐瞒灾情,将灾年当丰年,按原计划强征强购,造成了人民群众的不堪重负——在减产46.1%,实收32.58亿斤的基础上强征强购10.49亿斤,征购比率高达32.2%!由此而引发了“信阳事件”。
在这个事件中,天灾和人祸的关系是,天灾是主导的起决定作用的,没有天灾就没有这个事件。反过来,没有人祸,各级领导都能实事求是,正视灾情,上报灾情,一方面领导群众生产自救,一方面争取减征免购,在紧急时刻,争取国家救助,就可以减轻天灾造成的损失,不至于产生严重危害了。
附:百问杨继绳·前言与目录
//m.drhuete.com/Article/lishi/2017/06/380363.html
已发帖:
//m.drhuete.com/e/DoInfo/m_listInfo.php?mid=9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