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龄:53问杨继绳:为何篡改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一、杨继绳篡改的九个字
先请大家仔细看看下面的两段文字。
1、《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下简为《报告》 ):周恩来总理强调指出,这一时期,我们不但没有借一文钱外债,而且把过去的外债几乎全部还清了。我们欠苏联的各项借款和应付利息共计十四亿零六百万新卢布,已经按期偿还了十三亿八千九百万新卢布,剩下的尾数一千七百万新卢布,我们已经向苏方提出,用今年对苏贸易的顺差额中的一部分来提前全部还清。不仅如此,我们还拿出了比这个时期偿还的外债数额要大得多的资金和物资,支援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附一)。
2、《墓碑·第十五章·二》:1964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自豪地说:在经济困难时期,“我们不但没有借一文钱外债,而且把过去的外债基本还清了,我们欠苏联各项借款和应付利息共计14.06亿新卢布,已经按期偿还了13.89亿新卢布,剩下尾数1700万新卢布我们已向苏联提出,用今年对苏贸易的顺差中的一部分来提前还清。不仅如此,我们还拿出比这个时期偿还外债数额要大得多的资金和物资,支援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
如果不细心审视,看后的你,一定会认为:这两段文字,没什么区别。
如果细心地再看一遍,看后的你,一定会发觉:这两段文字,有区别。
第一段文字的“周恩来总理强调指出,这一时期……”,被杨继绳改成了“周恩来……自豪地说:在经济困难时期……”。杨继绳将“强调”篡改成了“自豪地说”、将“这一”篡改成了“在经济困难”,仅仅改了九个字。
可能有读者会这样认为:杨继绳就改了这么几个字,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我却要告诉大家:虽然杨继绳只改了九个字,可是,九个字里面却暗藏了天大的杀机!请细看分析:
二、周总理所指的“这一时期”
《报告》:“周恩来总理强调指出,这一时期,我们……”。这句话中的“这一时期”指的是哪一个时间段呢?
周总理作工作报告的时间是 在1964年12月21日和22日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报告》中有“ 周恩来总理在报告中首先指出,从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9年4月18日至4月28日在北京举行)以来,……”。据此,“这一时期”起始时间最迟不应超过1959年4月。
《报告》在谈及工农业生产时,有“农业生产前两年连续增产,今年又获得了更好的收成”和“196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预计比1963年增长15%以上”的表述,可见1964年就是“这一时期”的终结了。
所以,周总理《报告》中所指的“这一时期”,时长最短不会低于5年零8个月(1959年4月至1964年12月)。而它的实际所指是二届人大自1959—1964年的整个任期,时长为整6年,包括1959—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和1962—1964年的经济好转后的三年。
三、杨继绳所指的“经济困难时期”
我们知道,我国官方所指上世纪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是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1959年到1961年。杨继绳称之为大饥荒时期。他在《墓碑》中穷尽笔力和想象力刻划了这个时期:
“中国饿死3600万人。因饥饿使得出生率降低,少出生人数为4000万人。饿死人数加上因饥饿而少出生人的数,共计7600万人。”
“在信阳,在通渭,在凤阳,在亳州,在罗定,在无为,在馆陶,在济宁,在四川省的不少地方,几乎家家都有人饿死,很多家庭人口全部死绝,有的村庄死得绝无人迹。”
“这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灾荒都望尘莫及的数字: ……饿死人数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荒死人数的好几倍。”
“没有呼天抢地的哭声,没有披麻带孝的礼仪,没有送葬的鞭炮和纸钱,没有同情,没有悲哀,没有眼泪,也没有震惊和恐惧。几千万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神精麻木地消失。有的地方用大车将死人成批地拖到村头的大土坑里,有的地方因无力掩埋,死人的胳膊和腿还露在外面,有的地方死人就倒在寻找食物的路旁,还有不少死人长时间放在家里被老鼠啃掉了鼻子和眼睛。”
“死亡前的饥饿比死亡更恐怖。玉米心吃光了,野菜吃光了,树皮吃光了,鸟粪、老鼠、棉絮都用来填肚子。在挖观音土的地方,饥民们一边挖,一边大把大把地往自己嘴里塞着观音土。死人的尸体,外来的饥民,甚至自己的亲人,都成了充饥的食品。那时,“人相食”不是个别现象,古籍记载“易子而食”,而在大饥荒年代,吃亲生儿女的事件就有多起。”
“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悲剧。在气候正常的年景,没有战争,没有瘟疫,却有几千万人死于饥饿,却有大范围的“人相食”,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异数。”
四、篡改的九个字里面暗藏的天大杀机
当我们了解了杨继绳所赋予“经济困难时期”的这些特殊内容以后,再来看周总理在《报告》中所说的“这一时期,我们不但没有借一文钱外债,而且把过去的外债几乎全部还清了。 ……不仅如此,我们还拿出了比这个时期偿还的外债数额要大得多的资金和物资,支援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问题就出来了。
由于周总理说的“这一时期”被杨继绳篡改成了“在经济困难时期”,全句就变成了“在经济困难时期,我们不但没有借一文钱外债,而且把过去的外债几乎全部还清了。 ……不仅如此,我们还拿出了比这个时期偿还的外债数额要大得多的资金和物资,支援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
这句话的后面潜台词可就多了。杨继绳在告诉那些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的读者:
1964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自豪地说:在饿死3600万人的大饥荒时期,“我们不但没有借一文钱外债,而且把过去的外债基本还清了,……不仅如此,我们还拿出比这个时期偿还外债数额要大得多的资金和物资,支援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
1964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自豪地说:在饿死3600万人、少生4000万总共损失7600万的大饥荒时期,“我们不但没有借一文钱外债,而且……”
1964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自豪地说:在“人相食不是个别现象(即是普遍现象)” 的大饥荒时期,“我们不但没有借一文钱外债,而且……”
……
读者的愤慨情绪就这样被杨继绳煽动起来了。
自己国家大饥荒,人相食,饿死几千万,不闻不问,却拿大把金钱物资支援别人,还“自豪地说”,世界还有比周恩来、比共产党更无耻的吗!
谁会想到杨继绳有如此下作奸诈,耍阴谋,搞篡改,字里藏刀?
事实上的“经济困难时期”,我国不但没有还清欠苏联的债,而且在1960年因贸易欠交又欠了20亿卢布的新债,1961年又借了苏联50万吨白糖的新债!(《 47问杨继绳:毛主席是为争气提前还清欠苏联的债吗》)
附:百问杨继绳·前言与目录
//m.drhuete.com/Article/lishi/2017/06/380363.html
已发帖:
//m.drhuete.com/e/DoInfo/m_listInfo.php?mid=9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