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第一个把游击战争提升到战略地位的统帅和战略家
在美国 20 世纪 80 年代出版的英文版《毛泽东论游击战》一书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准将塞繆尔 · 格里菲斯在序言中指出:中日战争最有意义的特点之一,是中国人民组织起来参加广泛的游击战,战争按照毛泽东以及合在《游击战争》这本小册子里定下的格局发展。《游击战争》于1937 年出版,在中国广为发行。历史上还不曾有过像中国游击战争那样组织完善的游击战争的战例。毛泽东首先对人民战争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的研究现在具有权威性,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增加了一个领导过历史上最彻底的革命的人的著作的价值,并将继续在孕育着变革的世界上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是实现政治目的手段,人民战争可以在任何地区,任何天气中进行,可以在丛林、沼泽、山区和沙漠中进行,人民战争的基本因素是人,而人要比其他的任何机械装置更为复杂。格里菲斯进一步指出,在美国,我们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使士兵不过问政治,而毛泽东的游击队却恰恰相反,他们竭力保证士兵们有政治修养,在危险情况下也能认清问题。一名经过训练,有纪律的游击队员就会有很强的战斗力。游击队领导在组织、教育、鼓动、宣传工作上花的时间要比他们在作战上花的时间多得多,因为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争取人民。人民战争中的武装斗争必须与其他多种斗争形式相结合,毛泽东强调只有游击队和人民之间保持牢固的团结,才能战胜敌人,夺取战争胜利。
加拿大的斯隆教授认为,对于毛泽东来说,游击战是武器和军事装备落后的民族用于抗击强大侵略者的有效方法。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一是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战中战役战斗的速决战。二是把游击战与正规战结合起来,把军事斗争和政治等方面的斗争形式结合起来战胜敌人。三是建立根据地。四是实行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五是向正规战争发展。六是战略的集中指挥和战役战斗的分散指挥。这是毛泽东的重大军事创新。
日本研究战略理论的学者伊藤宪一在 1985 年出版的《国家与战略》一书中,把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归结为:“以动员人民的战略和游击持久的战略,来实现弱者对付强者的战略。”日本的山崎重三郎 1965 年撰文说,世界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游击战争,但只有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进行的游击战,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他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
美国为何赢不了第四代战争
美国 2004 年出版的《弹弓与石子——论 21 世纪的战争》一书专门列有一章《毛泽东与第四代战争的诞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托马斯 · 海默斯,他的这部著作也是系统研究第四代战争的首批军事著作。他认为现代战争的第一代战争是法国大革命背景下出现的,基本要求是向主要作战地点集中兵力,以滑铁卢战役为代表的大规模军队的运用达到顶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二代战争的标志,主要是阵地战和消耗战。第三代战争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闪击战,主要作战形式是机动战,1991 年的海湾战争是经典的标志。
海默斯告诉读者,第四代战争是长期战争,而不是所谓高技术、高强度的速决战争,中国共产党人打了 22 年,越南人打了 30 年,阿富汗用了 10 年时间打败苏联的军队,美国打到现在也没有打赢阿富汗战争。因此,第四代战争将以 10年,而不是以月或年作为计算单位,迄今为止,只有运用第四代战争的人打败超级大国,在毛泽东的影响下越南人打败法国和美国,阿富汗人打败苏联。
海默斯认为毛泽东是第四代战争最早的践行者,他不仅提出了人民战争的理论,并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人民战争的胜利,第一次成功实践了第四代战争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海默斯认为毛泽东屡战屡胜,他最重要的和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彻底改写了共产党的战略方针并在 1949 年取得了彻底胜利。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是一次重大演变,它不同于西方的战略和作战思想,即认为作战纯粹由正规军参加。不过,他并没有彻底脱离只有通过正规部队才能消灭敌军赢得战争的思想,毛泽东在改变克劳塞维茨关于政治力量与军事力量的相对关系的同时,依然把运用军事力量看成决定革命胜败的最后一步。毛泽东是人民战争战略之父,人民战争被人们誉为新的战争形式,毛泽东是把政治力量设想为反侵略战争关键要素的第一人,他认为反侵略战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通向最后胜利的道路上,有高潮也有低谷。第四代战争正是建立在他的战略持久,战役战斗速决的基本战略思想之上。
海默斯认为,美国在历史上几乎赢得了所有第一和第二代战争,也有能力赢得任何一场第三代战争,但没有一次赢得第四代战争。美国越南战争的失败,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都是美国败于第四代战争的例子。
毛泽东的战争理论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战略能力
美国前国务安全助理基辛格对毛泽东的战略理论给以高度评价。他认为毛泽东善于实施持久战,在战役战斗中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游击战和运动战,正规作战与非正规作战相结合,通过力量转化由弱变强,达到消灭敌人的政治军事目的。基辛格在《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一书中认为,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完全遵循了毛泽东在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的战略。他认为毛泽东在 20 世纪 30 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写的《论持久战》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两篇文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阐明了今天世界上权力最大的人物的军事理论,而且也因为毛泽东的战略在中国内战和朝鲜战争中都被中国共产党不断地贯彻着。
毛泽东的战略是持久的有限战争,因此,他的战略反对那种以纯军事考虑为基础而进行的速决战。毛泽东的战略指导原则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共产党的优势在于战略上实施持久战,在战役战斗中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游击战和运动战,正规作战与非正规作战相结合,通过力量转化由弱变强,达到消灭敌人的政治军事目的。基辛格认为,美国没搞懂毛泽东游击战争的基本原理,打游击战的非正规军队没输就算赢,而正规军没赢就是输。
基辛格在 2011 年出版的《论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的战略有三个特点:精心分析长远趋势,仔细研究战术选择,冷静探讨行动决策。中国人是实力政策的出色实践者,其战略思想与西方流行的战略与外交政策截然不同,在陷于冲突的时候,中国绝少会孤注一掷,而依靠多年形成的战略思想更符合他们的风格。西方传统推崇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
基辛格认为,尽管毛泽东的许多思想在中国历史中都有迹可寻,但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执政者能像毛泽东那样集传统、权威、冷峻和全球视角于一身。他面对挑战时咄咄逼人,但当环境不允许他按照自己的心意行动时,他就灵活地转而采用外交技巧。他的外交政策虽然借用传统手法,但是影响巨大,立意大胆。当时还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动荡之际,毛泽东就宣称要改变全世界。毛泽东坚信他的战略能够成功,这一信念有三个来源:意识形态、传统以及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对中国人民的韧性、能力和凝聚力的信心。事实确实如此,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人民都能坚持其民族精神不坠。
持久战是弱国战胜强国的指导方略
美国空军大学空军研究所所长德鲁在《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一书中系统论述了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毛泽东的战争理论在美军看来特别重要的特点有四个:一是革命战争都是持久战;二是领导革命的政治组织起核心作用;三是起义部队起辅助作用;四是在战斗行动中使用游击战术。成功革命的第一个特点是,它们都是持久战。在通常情况下,想推翻一个强大政府的造反者不可能迅速取得胜利。在越南,法国人和以后的美国人都体会到,时间是敌人的有力武器。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通过运用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及其政治军事经济支持,通过使政治军事斗争持久化,与法国人和美国人进行斗争,最终使法国人美国人在这种持久的无休止的流血斗争中遭到失败。
毛泽东战争理论的第二个特点是,政治组织起核心作用。成功革命的第三个特点是在革命中,军事行动只起辅助作用。毫无疑问,军事行动在革命中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战场上的胜负并不能决定革命的成败,这说明为什么起义军队可以输掉几乎每次战斗,却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成功革命的第四个特点是运用游击战战术。
日本防卫研究所研究员伊藤皓文曾发表《毛泽东战争论》一文指出:毛泽东的战争理论是一种独创的理论,他不仅研究了一般战争、一般革命战争,而且研究了中国革命战争,并在充分认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的基础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自己又置身于长达约 30 年之久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漩涡之中,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他的战争理论。毛泽东的战争理论与其说是根据军队的经验形成的,毋宁说是根据毛泽东自身血汗经验形成的实践的理论。在这点上,可以说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独创性。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明克勒在《新战争》一书中指出:新战争几乎所有的参战方都按照毛泽东的持久战原则来进行新战争。当然,在毛泽东的游击战学说中,运用在短时而快速的进攻之后就分散撤退的战术,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消耗数量上以及武器装备上远远优于自己的敌人,逐渐把敌人的兵力耗尽。从而与敌方达成战略性的均势;随后,一开始处于劣势的一方就能逐步转入战略进攻,并寻求军事决战。与此不同,新战争的进行者中的大多数都满足于毛泽东所说的战略防御,他们使用军事力量,从根本上来看是在自卫,他们从未认真地进行军事决战以结束战争。游击队如果没有在军事上失败,那就会,在政治上赢得战争的胜利,而他们的敌人,如果没有取得决定性的军事胜利,那就会在政治和军事上输掉战争。
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选编,1976年由美国出版的《世界最伟大的军事名著文摘——剑与笔》一书,选收了毛泽东的两篇著作,一篇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另一篇就是《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法国陆军上将、军事理论家安德烈 · 博福尔认为毛泽东是持久战的主要理论家和持久战战略运用最为成功的统帅。他在《战略入门》一书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战略理论。他认为,毛泽东既是持久战最重要的创造者和理论家,也是采用这种战法最成功的军事统帅。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采用游击战的战术,是不断削弱敌人,积小胜为大胜、弥补物质手段的不足的有效战法。
刊于《国防参考》2017年第15期
:军事科学院原研究员 姜春良 少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