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谋划 早出兵 早换帅 早关门
毛泽东夺取东北“棋高四着”
(上篇)
高手对弈,棋高一着,就能让对手满盘皆输。而毛泽东在和蒋介石夺取东北的对弈棋高四着,蒋介石怎能不彻底败北?怎能不输个精光?
一、棋高一着:毛泽东早早就谋划夺取东北
毛泽东高瞻远瞩的及早谋划东北,及早进行布局,无论国共双方,他是第一人。
1、毛泽东对东北志在必得。东北地域辽阔,工业和交通发达,1945年超过日本成亚洲第一经济体,东北森林广袤,农产丰富,素称“东北谷仓”。1942年城市化水平达到23.8%,而中国城市化水平在1986年才达到23.7%。
毛泽东在1945年4月23日召开的中共七大的一份报告中说:“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丟了,只要我们再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巩固的基础。” “现在,我们的基础是不巩固的,不要以为很巩固了。为什么不巩固呢?因为我们现在的根据地在经济上还是手工业的,没有大工业,没有重工业,在地域上也没有连成一片。”
由此可见两点,一是毛泽东对东北志在必得,因 “东北是特别重要的”;二是为何宁肯“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丟了”也要夺取东北。因现在所有根据地有两大致命弱点,都没大工业、重工业,没有地域连成一片。毛主席在其他谈话中还讲到两条,东北能背靠苏联。从红军时就想打开背靠苏联的通道都没实现;东北一旦夺取,与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中国就解放了半壁河山。
所以,到小日本投降时,“得东北者得天下”,此言绝对不虚!抢占东北,就成为一场决定国共两党两军命运举足轻重的棋局。
2、毛泽东早早就布局东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不战而退,致东北全境沦陷,在那里无一兵一卒,。与此相反,自“七七事变”以来,毛泽东就高度重视东北。
中共中央两次专门研究部署东北工作。1939年1月26日,中央书记处专门研究东北抗联,在听取关于东北抗联的报告后,毛泽东指出: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最久,有七年的历史,现在虽只有一万人,但成为很好的基础。现在的问题是使中央同东北抗日联军建立联系,首先派出交通员并设法派电台去。东北抗日联军,如果有好的领导,在山村及反对民族敌人等条件下有发展的可能,否则也有削弱的可能。
1944年9月4日,中央开会研究东北工作,毛泽东指出:满洲工作之开展,不但关系中国未来局面至巨,而且已成刻不容缓之紧急任务。指示晋察冀分局及冀中区委、冀热区党委,山东分局及胶东区党委各成立一满洲工作委员会和领导一切可能的力量开展满洲工作。
对夺取东北早有方向性思路。就在这两次会议之间,毛泽东在1942年7月9日给刘少奇的电报指出:“须估计日本从中国战败后撤退时,新四军及黄河以南的部队集中到华北去,甚或整个八路军、新四军须集中到东三省去,方能取得国共合作的条件(此点目前不须对任何人说)。”此时,毛泽东对夺取东北,已有了方向性思路。
东北抗联已占据57座城市。“九一八”后为加强东北党组织力量,中共相继选派有丰富军事经验的周保中、李兆麟(时名李烈生)、赵一曼、魏拯民、张甲洲等赴东北领导抗日斗争。周保中被毛泽东赞誉为“我们的民族英雄”。东北抗联有120多位师以上干部战死,有杨靖宇、赵尚志外等40余位军以上干部为国捐躯。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抗日联军中有10位被授予少将军衔,这都是后话了。
由于及早谋划,中共领导东北人民和东北抗联同日寇血战14年,在靠近华北建立了冀热辽根据地。特别在苏联红军攻占东北时,东北抗联参加了饶河、宝清等地作战,进驻了8个地区57座城市,积极建党建政。1945年9月,东北抗联改名为东北人民自卫军,周保中任总司令,到10月,已发展到7万余人,这成中共夺取东北的重要力量。
蒋介石拱手相让了东北,在沦陷的东北无一兵一卒,而中共源源不断派干部进入东北,领导抗联血战14年。这样的两相对比,还用作什么雄辩?
二、棋高二着:毛泽东命令迅速出兵东北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却命令解放区抗日军队“原地待命”,“不准擅自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及时做出直接进军东北,这是决定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一招。
1、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东北局。在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由刘少奇代理毛泽东主持中央工作。1945年9月15日,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由少奇提议,彭真任第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政治委员,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为委员,立即开赴东北。后罗荣桓、李富春、张闻天、高岗等也陆续派往东北,七大中央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有22人到了东北,已占到近三分之一。毛泽东还亲自点将,派正患病的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部长陈正人,出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政治部主任。
2、毛泽东命令迅速出兵东北。命令冀热边特委书记、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李运昌率部五个团进驻承德、山海关至赤峰、朝阳、锦州和沈阳一线,切实控制进入东北的陆上交通。
苏军囿于外交条约限制,对进军东北的八路军不太友好。刘少奇似乎没毛泽东进军东北的信心,于9月7日提出:去东北部队只保持原定的5个团,“因情况不明,暂时决定不派更多部队去”。毛泽东即于重庆复电不同意:热、察两省为我必争,及时增驻重兵十分必需,除去东北者外,仅控制热、察两省就应有20个团的兵力。而去东北的部队除原定的5个团外,至少应再从山东、冀鲁豫及晋察冀抽出10个1500到2000人的团,经冀东、热河分散开入东北活动。不难看出,毛泽东决意出兵东北十分及时。
9月11日,书记处决定:由山东抽调四个师12个团进入东北,并电令华北去东北干部即日集中起程。海陆并进,日夜兼程,至11月底,中共所属新四军第3师所辖3万余人,陕甘宁第359旅、教导第二旅,警备一旅各一部及延安抗大、延安炮校等共万余人;晋绥第第32团,冀鲁豫第21团,连同罗荣恒的部队共11万余人,2万余党政军干部,陆续到达东北。
如果没有毛泽东的坚决果断的先机出兵东北,一旦美式装备和训练的国军精锐,经美舰运至东北,中共的军队再想进入东北,就难如登天。
可历史是人民书写,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是由毛泽东主笔!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