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题记:列宁是个率真的人,也可以说是个十分可爱的人。列宁批评人十分严厉,然而被他批评的人常常会非常乐意接受。这是为何呢?在电影《列宁在1918》里,有列宁批评作家高尔基的情节,列宁借着一位老工人到访,旁敲侧击指出高尔基认识上的严重问题,从而使得高尔基幡然醒悟。临别时,列宁欢迎高尔基再来,同时非常真诚请高尔基不要生气,自己完全出于好意,对此高尔基十分感动地说“您真行,您批评了人有让他高高兴兴离开这”。的确,列宁厌恶那种无关痛痒的批评,他批评人总是一针见血。列宁和我们的毛主席,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无论是说法做法,都是襟怀坦白,无私无畏,敢想敢干,敢闯敢创,所以他们都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人民衷心爱戴的伟大领袖,人民会无怨无悔跟着他们闹革命,哪怕流血牺牲,也在所不辞。
高尔基认为列宁针对反动派的政策“太残酷了”,列宁一时还说服不了他,正好来了一位老工人,老工人认为几百年来工人的鲜血流成了河,对反动派决不能手软。这下高尔基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01
高尔基错误的性质
列宁是把高尔基当做同志看待的,而且所以采取了批评教育的方式,来加以引导。
高尔基身上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属于认识层面的问题。
所以用无产阶级思想加以影响,往往会有好的效果产生。
所以,列宁用一位老工人的话来从侧面教导高尔基。
这无疑是高超的教育艺术。
参考:
《列宁在1918》里的几个片段,包括列宁严厉斥责到克里姆林宫来辩论的反动富农代表
02
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团结—批评—团结
毛主席提出过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
这是延安整风时,针对犯错误的同志所采取的方式,从而彻底结束了王明路线那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做法。
显然,毛主席的做法,让人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延安整风道器变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毛主席的那个“公式,无疑是总结了包括列宁在内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式各样的经验教训之后,得出来结论。
毛泽东文化的六个维度——优善易强圆应,是互相联系的,不会严格割裂开来。
例如毛主席的这个“公式”,体现了对待同志最大的善意,所以这也是独特的“异”,异而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就能“痛打落水狗”,因为对俘虏都不能虐待,何况是还是同志。
犯了错误,认识到了,改正了就好,何必不依不饶的。
再说批评错误,主要是针对的是思想,是行为,而不是对犯错误的人的否定,这就是全面性,也可以说只有这样对事不对的教育方式,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才能圆满。你的号召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响应。
《列宁在1918》和《列宁在十月》是我们了解认识列宁的直观生动的资料,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列宁的许多带有根本性的想法说法做法,被毛主席继承下来了,毛主席是列宁的忠实继承者,同时毛主席又大大发展了列宁主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