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九三年》于今春在中国改编成话剧上演,正如《切·格瓦拉》与《圣人孔子》一样,这幕话剧在学术界和文化界又一次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围绕着争论的焦点——革命问题,书吧于6月19日下午邀请参与话剧创作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及黄纪苏、祝东力两位学者共同在新地址(清华西门向北天桥右侧)和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进行了沟通与交流。
如果按照今天一般的思路去演《九三年》,它所表达的效果应该是:革命是肮脏的,在革命之上有一个道貌岸然的人道主义,然后用人道主义去否定革命,革命的人都是没有人性的,反革命则都成了高尚的人物,而且这样去演很能够煽情。孔庆东先生认为应该从整体上去把握和理解革命问题,我们不要简单的赞扬或否定革命,要结合当下现实来思考,渲染出革命的艰难性和复杂性。按这样的思路演出使话剧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当然他也认为一场戏不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关键在于它的存在,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八十年代初,孔庆东先生对国家和社会充满了信心,可是当我们的社会主义蛋糕做大时,他发现问题也随之而来。今天的中国讲不出自己的故事,文化领域到处充斥着低级媚俗的东西,这样的民族能有前途吗?
祝东力先生觉得这幕话剧如果在30年前上演更合适,可以让当时的人们更好的思考革命的意义、终极目标和它可能犯的错误等等。时隔多年,在革命和革命者被妖魔化后再谈则犹如刻舟求剑,而且难免让人猜测上演这出话剧意欲何为。革命固然会有杀头流血,这是非常容易为一些所谓人道主义者所诟病的地方,但是,人们不应忘记,剧情不应忽略,激起革命的残酷是最不人道的,历来是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逼得底层人民起而造反,不是人民非要无中生有地革命,不认清这个问题,只是批评革命的血污,是反革命者惯用的手法。
黄纪苏先生谈到文艺界在经历了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关注后,开始关注革命问题,包括思想界和学术界的注意力也在发生转变,说明中国的现状迫使人们不得不去重新思考许多问题。七十年代后期,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完全走到了革命的对立面,伴随着他们对西方式民主的向往与追求,自由主义开始抬头,九十年代初自由主义正式浮出水面,而俄法革命被“捉拿归案”,毛泽东不但走下了神坛,更被拉上“鬼坛”,在自由主义者笔下成了西门庆式的人物。在对民间“黄段子”归本朔源后,黄纪苏先生发现这都是一些导演和演员在茶余饭后和打情骂俏时“创作”的产物。
现在的文艺、学术研究只讲革命如何不好,却不研究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六十年代的革命新贵们生活方式已经高高在上,并且变得保守和反革命。多年后的今天,厉以宁教授同样迎合“时代脉搏”,宣扬购置第二套住房,认为我们的问题是搞什么平均主义,让大多数人患了红眼病,他强调我们要不断的竞争和赛跑。
当报纸把刘文采讲成大慈善家的时候,孔庆东先生不无痛惜的预见到:离把革命者说成是大坏蛋的日子不远了。这个悲观的预见不幸言重,但好像还远远没有走到尽头,现在我们不是在用《走向共和》和小学生语文课本的修改为历史翻案吗?
上演于2004年的一幕话剧——《九三年》——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去重新思考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思考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思考“革命”这个在某些人看来有些敏感的话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