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教育事业理应同步发展。可是,随着“三农”问题浮出水面,农村教育的衰落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家知道,科教兴国和教育扶贫被列为国家基本政策,国家一再要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共青团系统还推出了“希望工程”,然而,现实却是农村初中生大面积辍学,逃离学校,涌入城市流浪、打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来自农村的城市青年志愿者怀着梦想、带着思考来到了落后地区的农村,走上了一条支援乡村教育的道路。人们在关注,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在2003年12月29日晚上,人们来到书吧,参加主题为“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沙龙活动。
殷永纯的老家在陕西咸阳县农村,199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学专业,1999年毕业后在中央党校工作。作为这次沙龙活动特邀嘉宾,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思考。
殷永纯2000年在北大听讲座时结识了来自安徽的杨华,谈到支援乡村教育的问题,后来就辞职成了第一个志愿者。他的这个选择,很多人都非常不理解,即使是在他支教的安徽农村地区,人们也很难理解,起初人们说他是冒牌北大学生,后来人们说这是人才浪费。殷永纯谈到这些时显得非常轻松,可是承受的沉重却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作为理想主义者,他们提出了“到贫困地区去”的口号;作为支教志愿者,他们提出以“实现教育自然化”为最高目标,按照“做人第一,学习第二”的原则开展教学,倡导新的教育评价标准,不以升学考试为唯一指标。可是他们发现这些想法和当地教师分歧很大,没法合作。不得已,他们开办了复新学校,教师全都是外来的志愿者。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感到,如果不改变农村教育的大环境,包括家长观念,是不能很好地改变学生的。电视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只能看到当地电视节目,基本上都是些凶杀、武打、言情片子,很不利于学生成长。比如,流星花园热潮时期,学生纷纷成立F4组合;有的学生在作文里说,“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什么”,否定一切道德和文化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他们始料未及的。最奇怪的是,他们在学校教育中推广普通话,还遭到部分学生家长的反对,甚至有的学生因在家里讲普通话遭到父母的打骂。因此,殷永纯说,他感到他们好象在与社会对抗,与当地环境对抗。
由于殷永纯他们提出的育人标准包括高尚道德、奉献社会等,参加沙龙的一些朋友担心,这会把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处于劣势的农民孩子教成温顺的羊,而城市那些强势阶层的狼可以在没有反抗阻力的情况下顺利地吃羊。这种狼和羊的关系本来是需要改变的,而他们的教育却在加固这种关系。殷永纯对此似乎没有深入的思考,他说他们的教育还包括竞争意识。如果不改变外部社会结构的深刻不平等,他们的道德教育是否能够取得实效,这是人们心头的疑虑,不少朋友发言表示怀疑或否定。
讨论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需要更宽广的视野。现在的中国存在着城乡严重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不断从农村提取各种资源,除自然资源以外,还有人力资源,特别是优秀的学生、教师、医生和技术人员,这样,城市就更加繁荣,而农村更加衰败。在城市的吸引下,农村教育不是适应农村的需要,传授实用农业技术,而是为大学输送人才:合格的进了大学,不合格的既被城市拒斥,又不会或不愿甚至不屑务农,成为农村的“二流子”。所以,现在讨论农村教育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认清市场经济下的城乡关系。如果农村从整体上不能指望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则必须思考立足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否则农村只能被城市榨干,继续衰败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民间志愿者投入农村教育事业,应当树立农村教育是为了农村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城市需要的观念。这一见解博得了很多人的认同。
一次关于农村教育的沙龙,吸引了很多关心者参加,也有很多的观点发生碰撞,这种景象喜人,让人们看到一线希望。很多朋友当即填表愿意成为志愿者。这,或许不仅仅是复新学校的希望,而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